12.03 中醫養生支招,告別手足冰涼,要從改掉這幾個習慣開始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開始手腳冰涼,尤其是女性。手足冰涼的原因很多,西醫的說法就是寒冷致使人的全身或者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肢體末梢血液循環障礙,血運循環不暢而致;而中醫則認為是氣血虧虛、陽氣不足其中包括陽鬱、寒凝等所致。當陽氣不能溫煦肢體遠端,也就是血液循環在肢體供應不足,便會導致手足冰涼、身體乏力等症狀;而其中又陽鬱則多見於生活不規律、工作壓力大、熬夜的人群擾亂陰陽平衡,導致內熱外寒;寒凝表現為風寒病邪侵襲手足,而導致手足冰冷。想要讓自己暖起來,改善以上情況,也並非一朝一夕,得從長期的習慣開始改變。

中醫養生支招,告別手足冰涼,要從改掉這幾個習慣開始

第一,改掉損傷陽氣的飲食習慣

人們常有說法冬病夏治。想要讓身體暖起來,我們從夏天就應該做好準備。夏天很多人喜歡吃寒涼的食物,比如西瓜,冰鎮飲料、冰激凌、吹空調等,這些習慣都很容易耗損人體陽氣,長久或過量食用冷品,會直接影響著我們體質的改變,從而患傷陽之病,如感冒、腹瀉、風溼等等。另外,就是過度服用寒涼的藥物,比如菊花、蒲公英、金銀花、連翹等清熱之品。之前,網上流傳著蒲公英的種種好處,我知道身邊很多人因看到這消息就到山上到處採摘蒲公英泡水喝。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當不清楚自己的體質時,最好別亂泡藥物水喝,即便可以喝,也別久服,否則會適得其反造成陽氣虧虛。

第二,告別熬夜,注重勞逸結合,飲食規律

如今社會,很多人都喜歡夜生活,每天熬夜,喝酒,造成身體過於疲憊,有些愛美的女性過分節食,每天以水果為食等等,其實這些做法常常會擾亂身體的陰陽平衡,久之耗傷機體的陽氣。

中醫養生支招,告別手足冰涼,要從改掉這幾個習慣開始

第三,拒絕濫用抗生素

如今很多人一旦感冒生病,都會使用抗生素,造成其濫用,其實一定程度使用抗生素也會造成人體陽氣的損傷。

第四,合理的安排生活起居

秋冬確保充足的睡眠是一種非常好的保護陽氣的方法,晚上23點到凌晨1點子時,是人體陰氣最盛、陽氣初生的陰陽交接之時,這時睡覺可以防止寒邪入侵。如果你經常熬夜至凌晨,就會出現畏寒,頭暈等症狀,其實就是熬夜所致的陽氣損傷。

中醫養生支招,告別手足冰涼,要從改掉這幾個習慣開始

第五,多曬太陽

曬太陽在中醫上也是有講究的,曬太陽要曬背,背部有我們人體十二正經中跨度最長,也是陽經中最重要的一條——膀胱經,還有奇經八脈中主管一身陽氣的督脈。每天適量的曬曬太陽(建議30分鐘為宜),可以吸收大自然的陽氣,並將之轉化成身體的陽氣。

第六,合理的運動

適當的運動,如慢跑、快步走、跳繩、瑜伽、登山等,都會讓全身各個部位活動起來,促進血液循環,可以改善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機體的免疫力,而起到助陽之用,但注意不要過量,或出汗太多,否則反而傷陽。

中醫養生支招,告別手足冰涼,要從改掉這幾個習慣開始

第七,注意保暖

寒冷季節一定要好好保護寒冷反應比較敏銳的腰部,避免風寒侵襲;而盛夏季節,不可貪涼露宿,以保證腎臟有良好的血液循環和功能,這樣有助於保持全身的溫度,手腳溫度也會隨之高起來了。另外建議女性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尤其是束身衣)以及低腰、露腰的衣服。

第八,適當溫補

中醫認吃一些溫補的食物如羊肉、桂圓等食物可以起到溫陽益氣的作用,對於陽氣虧虛的人比較適宜,適量的食用可以改善手腳冰涼。 這裡向大家介紹一道,當歸生薑羊肉湯——冬日的一碗暖身湯,其中羊肉既能抵禦風寒,又可補身體,是御風寒、助元陽、補精血的補益佳品。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增強免疫力等功效。其中羊肉250克,當歸60克,生薑30克煲湯服用。

中醫養生支招,告別手足冰涼,要從改掉這幾個習慣開始


第九,艾灸

選一些助陽的穴位進行艾灸或者按摩,如脾俞、胃俞、足三里、關元、腎俞、神闕、大椎、命門等穴位進行艾灸。長期堅持不僅可以疏通經絡,也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起到保健養生的作用。

歡迎關注我,一起學習更多的養生保健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