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醫認為前列腺炎是怎樣引起的?

謎教主


前列腺炎屬中醫學“白濁”、“白淫”、“疝癥”等範疇,其病因病機多由風邪化熱傳於下焦,或素體虛弱、脾腎虧虛,或因嗜食醇酒和膏粱厚味,致氣血凝滯,溼熱內蘊,又因房事不潔腎陰虧耗,陰損及陽,陰陽失調所致。

中醫將前列腺炎分為六型,分型即病因:

1、腎陰虛型

症見尿後餘漓不盡、滴白,尿道灼熱,小便頻數、淋漓不暢,小腹及會陰部隱痛,腰膝酸歉,眩暈耳鳴,咽乾口燥,失眠健忘,五心煩熱,遺精早洩,舌質紅,少苔,脈細數。治宜滋陰補腎。

2、腎陽虛型

症見尿後餘漓不盡、滴白,小便頻數、淋漓不暢,小腹及會陰部隱痛且有冷涼感,遇寒加劇,得熱稍舒,畏寒肢冷,腰痠膝軟,神疲倦怠,性慾低下,頭暈目眩,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治宜補腎壯陽。

3、脾氣虛弱型

症見尿後餘漓不盡、滴白,小便無力、頻數、艱澀不暢,尿意不盡,遇勞加重,小腹有墜脹感,小腹及會陰部隱痛,神疲倦怠,自汗,便溏,面色少華,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治宜健脾益氣。

4、寒凝肝脈型

症見尿後餘漓不盡、滴白,小便頻數、淋漓不暢,小腹及睪丸冷痛,遇冷症狀加重,得熱則症狀減輕,或嘔吐清水,形寒肢冷、腰膝冷痛,性慾減退,面色晄白,口唇青紫,舌質淡,苔白,脈沉弦。治宜暖肝散寒。

5、肝經溼熱型

症見尿後餘漓不盡,小便頻數、色黃,小腹及會陰部隱痛,煩躁易怒,胸脅脹痛,口苦,食少納呆,或見寒熱往來,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治宜疏肝理氣,清熱利溼。

6、氣滯血瘀型

症見尿後餘漓不盡、滴白,腰部、小腹及會陰部脹痛或刺痛,小便淋漓澀痛,舌質暗紫或有瘀點、瘀斑,舌下經脈迂曲、色深,脈弦澀。治宜理氣活血,化瘀通絡。

但總的說來,不論具體病在何處,其誘因不離過度思慮傷及陰氣、飲食油膩陽氣亢盛、縱慾過度氣血雙虧、工作勞累耗傷心血這幾點。

所以,中醫也常將前列腺炎歸為脾氣虧虛,精血瘀結的惡果。

這是因為人的體內存在著一股“正氣”,“氣順”則精、血、津、液都會順著這股“正氣”順暢地運行,而如果脾火旺盛,則脾氣虧虛,陰陽失衡,正氣不足。而前列腺上託著膀胱,前列腺的任何異常情況都有可能影響到小便。並且中醫素有“氣虛引發血瘀之症”,除此之外前列腺還是男性精液中成分含量最多的前列腺液的來源,正氣不足,精、血、津、液很容易瘀結在前列腺內,引發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所以中醫認為,要想根治前列腺炎,首先要清脾火、凋脾臟,只有將脾氣理順了,人體內的各種陰液才能得以舒暢、順達地運行,為人體提供充足的養分,平衡五臟陰陽,強化五臟功能,最終使人體機制維持在一個真正健康的狀態。


純鈞LHGR



那麼,在這裡,我可以詳細的分享一下,希望對患有前列腺炎的男性朋友有一些幫助,在治療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其實在咱們中醫是沒有前列腺炎這樣一個疾病或者說法的,因為咱們古代並沒有解剖學,解剖學來自於西醫,讓我們清楚的瞭解到,人體有前列腺這樣一個器官。同樣的道理,古代也是不知道心臟和腎臟這些器官的。


但是相信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咱們老中醫有腎虛的說法,包括腎陰虛、腎陽虛和陰陽虛,既然不知道有腎臟這樣一個器官,那麼咱們一直流傳下來的腎虛也不能和西醫解剖學上的腎臟相混淆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是有人混淆的,覺得腎虛了,就去查查腎臟,其實完全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在西醫解剖學上,腎臟是製造尿液的,而中醫的腎虛,多與男性的性功能有著密切關係,而腎臟對性功能是沒有主導作用的,因此這一條也可以肯定腎虛並不指西醫的腎臟的。


那麼,老中醫提到的腎虛,指的是哪個器官呢?其實通過大量的臨床研究表面,中醫俗稱的腎虛,其實和西醫解剖學上的前列腺這個器官表現出現的症狀是相吻合的。在中醫,腎藏精,主生殖,說明咱們老中醫說到的“腎”和生殖功能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在西醫,男性的前列腺是特有的性腺器官,是控制男性排精的閘門,男性的射精管是從前列腺裡穿過去的,男性的精液有三分之一也是前列腺液,前列腺液是給精子提供營養,促進精子游動的。


其實大量的事實表現,中醫俗稱的腎虛和西醫的前列腺疾病表現出來的症狀是是相吻合的,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老百姓是很難理解這方面的,甚至有些醫生也是參不透,從而導致很多的前列腺患者走了彎路,老是補腎又不不好,甚至是越補越虛。這種情況我在平時接診中也遇到不少的。


在中醫講究標本兼治,化病根治療,那麼病根就是在前列腺裡面,當中醫覺得腎虛的時候,應該先檢查清楚前列腺是否有問題,再做進一步的推理驗證。


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祝大家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