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脾虚有哪些症状?

动感超人


许多人在看中医的时候都会被医生告知“脾虚”,那么脾虚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脾虚”是中医诊断辩证的术语,中医所说的脾和西医中脾脏还不太一样哦。在中医上来说,脾主统血,司运化,是指具有运化水谷精微、水液,统摄血液的一系列人体生理功能的概括。


当因为饮食不调、劳逸失度或者久病体虚损伤了上述功能,就会产生“脾虚”的症候。

脾为后天之本,儿童因为是稚阴稚阳之体,生理特性为脾常不足,胃肠功能都还没发展完善。



“脾虚”也有很多种证型啦,比如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多种证型。

脾气虚多表现为食欲不振、脘腹痞闷、面色萎黄、气短乏力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能将饮食消化成水谷精微然后运送至全身来营养五脏六腑,如果脾气虚无法运化,气血生成不足,就会出现上述症状。

脾阳虚:舌苔白厚或舌淡润苔水滑、舌边有齿痕,大便时常稀溏不成形,面部、四肢容易水肿。

脾有运化水液、调理津液代谢的作用,脾为生痰之源,若脾阳虚无力运化水液则会导致水湿停留,痰湿凝聚停于脾胃。

中气下陷:有胃下垂、子宫脱垂、久泻脱肛等病症者为"中气下陷"

因脾居人体中焦,脾气又称"中气\


第一种表现:身体疲乏,没精神

  前面也提到过,脾脏具有运化功能,人吃得食物只有经脾胃消化后,营养才会供给给身体,从外而维持身体的活力,但若是出现脾虚症状时,水谷精微不能及时送达身体,身体自然会出现没有精神,感觉疲劳的症状。

  第二种表现:腹胀,伴有大便溏稀

  小茜之所以会腹胀,并伴有大便溏稀的症状,就是由于脾虚所致。因为脾脏虚弱,导致本该消化的食物未能消化,于是就会堆积体内,人也随之会有腹部胀同感,同时由于不消化,排出的大便也会夹杂着未能消化的食物。

  

  第三种表现:气色差,面色枯黄

  脾脏关乎身体的代谢,若是出现脾虚,身体的代谢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体内气血循环不畅,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而且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贫血的症状,而在人的面部就会表现为脸色枯黄,没有血色。

  

  第四种表现:水湿严重,身体浮肿

  中医上常说:“脾主运化,可以运化水谷,也可以运化水湿。”一旦出现脾虚症状时,水的运化就会受到影响,于是就会聚集于人的体内,导致人的身体水湿严重,一旦体内水湿聚集过多时,身体就会出现浮肿的状况。


千金芳


脾虚最常见的是脾气虚,脾气虚的症状,脾气虚主要是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就是运化功能不足,我们知道脾的运化功能既包括运化水谷,就是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还包括运化水湿,就是喝下去的水,这些液体的东西。脾气虚因为运化功能不足,所以就会有脘腹的胀满,食欲不振,吃下去东西不好消化之后,会出现大便的稀溏,不成形,因为不能运化水湿,会导致一个是大便里含水分多,大便稀溏,还有甚至会出现肢体的水肿、肿胀。从脾气虚进一步发展,可以出现脾阳虚,脾阳虚它就是在脾气虚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了虚寒的症状,因为我们从中医来说,阳气具有温煦的作用,出现了阳气不足之后,就会有虚寒的症状,突出的表现主要就是怕冷,对于脾阳虚的病人,他除了肢体的无力、肢体乏力、困倦,他会出现手脚的冰凉,怕凉,还有腹部怕凉这些虚寒的症状。

脾气虚,因为脾有统血的功能,所以脾气虚还进一步可以导致脾不统血,什么叫脾统血呢,就是血液需要脾气来统摄,它能够循行在血管里面,如果血溢脉外,就是血液溢到了血管外,就会出现相应的出血的症状,包括像我们的牙齿的出血,脾下的出血,出现这种紫癜、紫斑,还有像女性的月经比较多,淋漓不尽、崩漏,还有像出现便血,但是脾气虚弱导致脾不统血,多数常见是人体的像腰以下的部位的出血。

脾虚还有可以出现中气不足、中气下陷,因为脾有升清的作用,脾主升清,它除了有像运化的水谷精微物质能够向上上升,它还有维持脏器在体内的正常位置的作用。像我们内脏五脏在腹腔里能够维持正常的位置,都跟脾的升清功能有关系。那中气下陷,就是脾气不足脾气下陷,可以出现内脏的下垂。像比如说直肠的脱垂,女性的子宫脱垂,还有像有一些脾胃虚弱的人,比较重的可以出现胃下垂。出现这种脏器下垂的症状,像胃下垂的病人,他就食欲比较差,吃一些东西就饱,然后饭后不能做剧烈的运动。


看大医


女性脾虚更显老?脾虚者脸上可能会出现这4种症状, 该如何调理?

可能大家平时经常会说一个话题。就是哪个人会比较显老。其实并不是说他的年纪就真正的比较大有很大的一种可能是因为它的皮比较虚,所以在脸上表现出来的就会有更加明显的老态。那么一般脾胃比较虚的话会有什么样的一些症状呢?还有就是。应该要怎么样来调理?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女性们可以看了之后记住,要是脾胃比较好的话,还是有着非常好的延缓衰老的作用的。

一、面色黄

虽然说作为亚洲人。我们都是属于黄种人,因此皮肤上也会有自带的一点黄色的感觉,所以大家不要把自己正常的脸色误以为是发黄,但是如果你比同龄人的皮肤显得更加的蜡黄,也就是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黄脸婆一样,那就说明有可能你的脾比较虚。

二、皮肤松弛

一般比较年轻的人地话皮肤都是比较紧致的,但是很多人都会随着年龄不断的增长的同时,皮肤也会出现松弛这样的一种情况,虽然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情况,但是这也与我们人体的脾相关。如果说一个女性,她的脾不好的话,有可能她的皮肤就会松弛的比其他人更快。

三、眼袋重

虽然说很多人都正常的状态下就会有眼袋,但是却有人眼睛下面就不会有眼袋的出现,其实这个时候可能大家,没有关注到这样一个差别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脾不好。因为如果一个人的脾功能出现了障碍的话,会非常影响身体正常的代谢的。时间长久以后就很有可能形成眼袋。

四、枯发、掉发

掉头发这样的一个困扰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但是可能很少人会去追究是什么样的原因。这个原因就很有可能是脾虚。所以如果想要有一头好头发的话,脾脏的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看完这样的一些症状以后,可能就会有人想问,那要怎么样才能养护好脾脏呢?其实也是非常简单的,总体来说,只需要做到两点就足够了,首先一点就是要有充足的睡眠,这个时候强调的睡眠并不是说时间达到就可以了,还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还有就是要有质量。第二点就是营养,在平日的时候要注意摄入相应的营养,还要注意能够达到均衡的状态。基本上能够保证做好这两点的话,脾虚也就会改善了。


孙医生课堂


脾,与胃同属性,是人体后天之本。其作用是储血、免疫、燥湿。

接下来咱们就从脾的三方面作用看看脾虚的症状。

脾储血-人体内的气泵

当人体休息、安静时,脾贮存血液,当人体进入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脾又将储藏的血液排送到人体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应对缺血状况。

脾虚的表现:便血、身体疲乏、皮肤惨白、运动缺氧等、女性白带增多、月经量大等。

脾免疫-人体内的过滤器

脾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同时制造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输送到全身各处,增加身体免疫力。

脾虚的表现:免疫力低下、消瘦、营养不良等。

脾燥湿-人体内的干燥剂

脾可以运化水湿,把身体代谢之后的水和食物中多余的水分,经气化作用,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

脾虚的表现:大便溏湿、没胃口、下肢水肿、慵懒乏力、湿疹等。

脾和胃,同属人体后天之本,如果出现脾虚症状,需及早诊治+食疗:

健脾常用中药:

党参、莲子、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这些都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可以进行药膳滋补。

健脾的食物有:

粳米、籼米、玉米、薏米、豆腐、牛肉、鸡肉、兔肉、牛肚、猪肚、桂鱼、乌鸡、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胡萝卜、马铃薯、洋葱、平菇、葡萄、红枣、桃等。日常生活中多吃这些食物,加速脾胃的调养。

日常生活饮食要注意:

脾属土,喜欢温热性质食物,少吃寒凉食物。

黄色入脾,多吃黄色食物有利于补益脾胃。

脾胃同属,少吃油腻食物,不利于消化。

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劳逸结合是养脾的关键。

控制情绪,五情伤五脏,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平和的心态可以颐养五脏。


以上回答属于个人观点,参考《黄帝内经》,欢迎留言评论,分享看法。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论健道,每天听三甲营养主任医师道健康,致力成为您身边最贴心的健康养生专家。


震言


脾虚是个太大的概念,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脾虚,但是又对此理解的不够深刻~~到底有没有直观的方法来判断呢?

中医的和西医的“脾”

中医的脾除了西医解剖学脏器以外,更多指的是功能,是一个系统。中医上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的功能主要是把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疏布到全身。如果把身体比作是一个公司的话,脾的功能好比是为公司盈利。

西医的脾指的是人体的脏器,作为人体造血器官和免疫器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咱们中医说的脾虚,虽然包含了西医解剖学脏器,但更多指的是脾的功能,而中医上脾胃为互为表里关系,所以指的是脾胃参与受纳、腐熟、消化、吸收水谷转为水谷精微的一整套功能。

以下有一点,通过嘴唇看自己的脾虚情况~~


健康的嘴唇是什么样子?

健康的唇色应该是颜色红润,均匀,上下嘴唇颜色无差异,而且无明显边线。

圆润饱满而不干燥,无溃疡、开裂、疱疹,这是最健康的嘴唇。

中医认为“脾其华在唇”,所以说嘴唇最能反映你的脾功能状态了~

以下这些情况,可都是不健康的哦~


嘴唇鲜红

嘴唇颜色过于鲜红则一般是有虚热导致的。

嘴唇鲜红的人,平时容易伴有小便发黄、多梦、两颧发红的情况。

如何调理?

平时多喝大米粥,津液水平提高,身体就不会有太多的虚热,另外在用经方的过程中,在辨证用方的基础上可以加石膏这味药。


嘴唇发紫

嘴唇发紫,中医认为是脾寒重造成的,

身体虽然寒重,但是气血还相对充盈,身体是比较神明的状态,就会减少消耗来节约能量。如何减少?让你觉得累,你就容易懒,让你老是困,你就想睡觉,就出现了多眠的现象,所以大部分紫嘴唇都有多眠的现象,尤其是在刚开始紫的时候。

女性容易伴有月经不调、小肚子凉的情况。

如何调理?

汤剂可以用附子理中汤。附子20g 红参15g 干姜45g 炒白术30g 炙甘草30g 加水煮50分钟,熬出3碗水,分三次喝。每天一副。(这是参考剂量,一定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在经方医师的辨证指导下调整用药)


嘴唇发白

唇色发浅说明身体血虚得较厉害,而这个背后的原因就在于脾胃虚了。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也是我们的后天之本。所以一般有这种情况的童鞋,容易有小肚腩哦。血不足以养心,这类人容易失眠。

如何调理?

汤剂可以考虑四物汤,为补血圣品。帮助身体补气血,同时用四逆汤,恢复身体脾肾功能,即自身生化气血的水平。

参考剂量:白芍90g 当归60g 生地90g 川芎45g 附子30g 炙甘草30g 干姜45g


嘴唇外周发黄

嘴唇外面一圈发黄反映了胃的功能差,脾胃相表里,脾胃功能在逐渐下降~

《灵枢.经脉第十》指出:“胃足阳明之脉……环唇”。

嘴唇外周发黄,在女性身上非常常见,女子以血为本,背后一定要有一个强大的脾胃功能支持的。

如何调理?

除了用经方恢复脾胃功能之外,平时可以多喝喝药膳~

①艾叶红糖煮鸡蛋

材料:艾叶10-15克、红糖少许、鸡蛋1-2个。

制作过程:艾叶10-15克放入冷水中大火烧开,小火再煮15-20分钟,然后沥出艾叶,打入1-2个鸡蛋,蛋熟后放入红糖,吃蛋喝汤。

②阿胶枸杞鸡

材料:阿胶30克,鸡1只,枸杞15克。

制作过程:把鸡清洗干净,去皮,与生姜和葱一同放入锅内炖半小时。往汤里加入枸杞、烊化的阿胶、少量盐,继续煮15分钟即可。

③羊肉炖当归黄芪

当归50g,羊肉500g,黄芪30g 一起炖,食肉喝汤。

制作过程:把羊肉洗干净,将当归和黄芪一同放入锅内炖半小时,放入少量盐,继续煮15分钟即可。


小道经方


现代人都很关注肾虚,却很少人关心脾虚。其实生活中,肾虚的人并不多,脾虚的人却不少。

中医讲,脾虚有湿。脾虚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湿气的产生。现在无论男女老少,多有湿气,归根溯源,还是因为脾虚。

脾虚,置之不理,湿气就会越来越重,最后在体内形成湿毒!

脾虚身体会出现什么反应?

1、营养吸收不好

有些营养吸收不好可能是因为脾虚,但也有可能是因为患有肠易激综合征、肠胃炎症或胃肠蠕动功能失调等,使得胃肠处于一个高兴奋状态,引起营养不吸收。同时,“脾主消化,胃主收纳”,胃火较重也易出现“吃完就拉”的情况。医生强调,“这要综合分析,在中医上要讲究辨证舌脉。”

2、女性月经不调

脾虚失气血,会引起女性月经量过多,甚至出现崩漏现象。脾虚导致的营养物质吸收不良,轻微的可能会出现月经量少,月经提前或推后等。

3、男性肾虚

脾虚失健运,营气亏虚,就会导致肾精不足,也就是肾虚,进而出现早泄的可能。肾虚直接影响到男性的性能力,而脾虚是引起肾虚的原因之一。

4、经常腹泻

医生说,经常腹泻与脾虚有一定关系,因为脾主运化,运化迟钝,致营气亏虚,水湿潴留,大便就易变成溏薄稀烂。

导致脾虚的原因有哪些?

抑郁忧思

大家都知道,抑郁忧思伤脾,加上现在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作息不规律,人们也经常处于忧虑状态,导致脾越来越不好。

贪食生冷食物

夏季天气燥热,人们习惯从冰箱了拿饮料和水果直接食用,甚至有时直接食用大量的冰激凌、冰棒等食品,要知道生冷食物,是很容易伤脾的。

缺乏运动

现在社会体力劳动的职位越来越少,脑力劳动的职位越来越多,大多数都普遍缺乏运动,有的人手无缚鸡之力,缺乏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经常不运动,导致脾胃越来越不好,功能减退。

不良的饮食规律

当今社会饮食没有规律,经常暴饮暴食,吃大量的垃圾食品、油炸食品、辛辣刺激的食品,这样的食物都是对脾有重大伤害的。

过度的减肥,药品的危害

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减肥,吃一些减肥产品,乱吃一些西药,化学药物,导致对脾的伤害越来越多。

脾虚湿气重?做到“三多三少”,去湿气,不再来

三多:

一、多喝祛湿茶

取玉米须、薏苡仁、白鼓丁、赤小豆、山楂、芡实、淡竹叶、马齿苋等草药植物。

制成白鼓丁薏仁茶泡水,有利水渗湿的作用。

玉米须,可利水消肿、平肝利胆,能帮助湿气从尿液中排出,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

薏苡仁,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补肺清热、可袪风寒,排湿毒等功效 。

白鼓丁,可清热解毒、去火消炎,促进湿气的代谢。

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祛湿,避免湿气的侵蚀,增加湿气的代谢,减少体内毒素的堆积。

赤小豆,是我们常用的祛湿的食物,有健脾益胃、利尿消肿,和薏苡仁搭配效果更佳。

山楂、芡实、淡竹叶,即有助于脾胃的功能,有可促进湿气的代谢。

二、泡脚祛湿

人常有湿气,且容易滞留在脾胃,这会让人没精神,容易犯困。这个时候泡脚是可以很好的帮助祛除湿气,舒经通络,让人更为神清气爽。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身体容易疲惫,泡脚是许多上班族在下班后喜欢用来缓解疲劳的一个方式。尤其是在炎热的天气里,脚在鞋子里闷了一天,泡一泡会更舒服!

泡脚祛湿时,要保持水温在40度左右,晚上8-9点钟泡脚,大约15-30分钟最好!

泡脚时,可以加上一点生姜、白醋、艾叶等材料。

三、运动祛湿

运动可以祛湿,最好的运动就是游泳、快步走、慢跑、骑车等。

运动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微汗,千万不要大汗淋漓!

满身大汗时,就是如水流漓;蒙蒙细汗,只要有一点薄薄的汗意即可。

汗出多了,毛孔大开,外界潮湿之气,更加容易入体。

三少:

一、少吃以下食物

肠胃功能不好,并且口味也重,这样的话会使体内的湿气越来越重!

如:油腻的食物或者是很咸,很甜的食物,以及一些像肥肉这种不容易被肠胃消化的食物,这些食物食用下去以后,都会加重湿气!

此外,一些寒凉食物、粘腻食物、不好消化的食物都要少吃。尤其要注意生冷食物!

生冷寒凉的食物是会导致体内的湿气加重的,尤其是一些冰镇冷饮,最容易加重湿气!夏天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二、少做以下事情

湿气重的人,夏天不宜立即开空调,天凉时不宜穿太少,皮肤长期暴露在外,容易导致湿气加重!

此外,晚上睡觉时不要开空调,天气过热时更不要将门窗紧闭,因为室内潮湿容易导致湿气加重,这也是保护我们的呼吸道的一种做法。

三、少熬夜

睡眠也会对时期有影响吗?

睡眠不足,经常熬夜的人,往往得不到好的休息,这就会对脾胃产生损伤,时间长了,就容易导致脾虚,因此身上的湿气就会加重!

因此,睡眠充足,也是祛湿的重要一项!脾胃调理好了,可以加快湿气的去除!

每人每晚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在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最好保持在睡眠状态,能保证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对去除湿气也是很有利的。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养生知识屋


脾虚的症状十分多,而下面这几个症状是比较明显的,如果你满足其中三条,则说明应该好好调理脾胃了。

有齿痕

脾虚的人,可以伸出舌头看看自己的舌苔,如果舌苔白厚而且有齿痕,就是典型的脾胃虚寒,如果舌苔厚腻还发黄,有齿痕,就说明脾胃有湿热。



流口水

很多人睡觉都会不由自主地流口水,有时候还没睡着,口水就顺着嘴角流了出来。脾主肌肉,开窍于口,脾虚则肌肉不够发达,运化失常,脾胃如果健康,嘴部肌肉会很丰盈,是不会流口水的。成年人睡觉流口水与脾虚息息相关。


怎么吃都吃不胖 身体消瘦

有些人是天生吃不胖体质,但是这样也不好,真正身体健康的人,身材是比较均匀的,过度消瘦,身体单薄,并且皮肤发黄,肌肉不发达,这就是脾虚引起的水谷精微不能转化为气血。所以吃再多都不能转化为营养物质被吸收。




眼袋十分大

脾虚的人,都有很重的眼袋,年纪轻轻眼袋就大,脾可以运化水湿,当脾虚出现,水湿不能很好地代谢出体外,就会形成长期的眼袋,眼睑也会随之下垂。



大便稀软不成形,黏马桶

脾虚的人,肠胃不能正常地运转,有些人刚吃完饭就会腹泻,这也是脾虚引起的。

感谢关注!每日为您推送中医养生知识。


用户82314583398


脾主运化升清而统血,其运化功能包括运化饮食水谷及体内的水湿,所以人体一旦出现出现消化功能障碍,体内水液潴留,脏气下陷及各种出血,就说明脾有些不适了。脾有个特性,喜欢燥讨厌湿,所以湿邪最易伤脾,脾虚最易生湿。

脾阳虚会有以下症状:食量较少、容易腹胀,四肢不温、腹部喜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而弱。

脾阴虚的主要症状有:食量少、易饥饿,腹热便干,口唇干裂,舌红唇红、苔少脉细数。

如果只是一般的脾虚还好,脾虚如果严重了,出现了这5个严重脾虚症状,这个很好补脾就是紧急的事情。

症状一:舌苔有变化。

舌头的变化是脾的外在表现。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如果舌头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齿痕,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同时,在夏季,脾湿的人也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症状二:食欲下降。

因为在中医理论中,当湿气进入体内后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液体,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新的能量。

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却有饱胀的感觉,这也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症状三:早起不适。

清晨起床,如果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涨时,说明我们的脾胃功能较为虚弱。

中医认为,脾气一虚,肺气先绝。也就是说脾与肺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脾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气短,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

症状四:湿气重。

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严重时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身体肥胖的人,90%都是体质虚弱者。体虚是身体脾胃功能减弱衰退导致的。体虚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机体活力减弱,从而消耗营养的能力减低,营养不能消耗掉于是堆积在体内,形成肥胖。

症状五:如厕宿便异常。

如果出现宿便形状软烂、黏腻即为脾湿的症状,说明消化功能出现异常现象。

由此,如果出现以上这些症状,那你真的脾虚了。


健康舒适圈


脾是后天之本,中医很重视脾的调理,李东桓有专著《脾胃论》。

脾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四肢,肌肉,统血,开窍于口,与胃相表里。脾的主要病变是运化失常,其次是脾不统血,脾气下陷。常与阳气不足或阴津亏损,以及寒,湿,热,食积等病邪有关,一般以虚证多见。

(一)脾气虚:

1.脾不健运:证见食纳减少,食后作胀,身倦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大便溏泻。舌质淡苔白,脉缓弱。

治宜健脾益气。方如香砂六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参考: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具上述证侯者)

2.脾气下陷:证见内脏下垂,小腹胀坠,或久泻不止,並见食纳减少,食后腹胀,体倦少气,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虚。

治宜补脾益气升阳,方如补中益气汤加减。

(参考: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子宫脱垂,胃下垂,肾下垂,脱肛等有上述症状者。)

3.脾不统血:证见肌衂,尿血,便血,月经过多,崩漏。反复出血或连绵不断,舌质淡,脉细弱。伴面色苍白或萎黄,食少,食后腹胀,倦怠气短等。

治宜补脾益气摄血。方如归脾汤或黄土汤加减。

(参考: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出血性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贫血等有上述症状者。)

(二)脾阳虚:有脾虚不运的症状,同时出现腹中冷痛,得温则舒,口泛清水,畏寒肢冷,便溏泄泻,或完谷不化;妇女见白带清稀,腰腹酸沉,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宜温中健脾。方如理中汤加减;寒甚用附桂理中丸(或汤加减)。

(参考:见于现代医学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痢疾,慢性宫颈炎有上症者。)

(三)寒湿困脾:证见腹胀,呕恶纳少,头身重困,口不渴,便溏或泻,尿少,或妇女带下。舌苔白腻,脉濡而迟。

治宜温中化湿,方如胃苓汤加减。

(参考:可见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肠炎,慢性痢疾等具有上症状者)。

以上供参考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