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小說《紅樓夢》中榮國府的當家人到底是誰?有何依據?

破曉兒



【賈母】

《護官符》上說:“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這個賈母就是金陵世族史侯的一小姐,榮國公賈源的大兒媳,賈代善的妻子,賈赦、賈政的母親。

她初嫁到賈家時正逢盛世,並且躬逢幾次金陵接駕的盛典。

因此,她多見博聞,富有才智,既精通人情世故,又長於統治術。

她曾經是賈門家政的主持者,如今年事已高,就放權給兒媳王夫人和孫媳王熙鳳,自己則安享清福。


【王夫人】

她是金陵“王家的二小姐”,賈政的老婆,賈元春、賈珠、賈寶玉的生母。

她是王子騰的妹妹,薛姨媽的胞妹,王熙鳳的姑姑。

在榮國府,她是一位權柄執掌者,大家都稱她為“太太”。

她對上是一味地逢迎忍耐,表現出她性格中奴性的一面。賈母說她“可憐見的!不大說話,和木頭似的。”

有時賈母誤責了她,她不敢有一言之答,一詞之辯。

即使是對於小一輩的王熙鳳,她也是畏其潑辣刻毒,也僅僅是敷衍而已。


【賈政】

他是榮國公賈源的次孫,賈代善和史太君的次子,王夫人的丈夫,賈寶玉的父親。

他官居額外主事,工部員外郎,江西糧道,終襲榮國世職。在榮府,人們通稱他為“二老爺”。

他並非憑自己的真實才華舉業得中“巍科”的,而是靠父親臨終秦本,皇上因恤先臣,便恩賜了一個額外的主事。

他的一生沒有什麼政績,不過是照例每天到衙門應卯辦公。

他薦舉過貪贓枉法、聲名狼藉的賈雨村,並且和賈雨村交往甚好。

他為薛蟠第二次打死人命而枉法說情,他禮賢下士,養了一群專會阿諛奉承的清客與門生。

在賈府,任何大小事務,他都不過問。所以,他不當這個家。


【王熙鳳】

曹雪芹在《紅樓夢》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龍禁尉,王熙鳳協理寧國府”這回的結尾給出了王熙鳳最高的評價——

《金紫萬千誰治國,裙釵一二可齊家。》

小說《紅樓夢》中的榮國府,真正當家的人就是王熙鳳。

她是《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的形象,她出身於“金陵一霸”的王家。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護官符》上的這兩句話,已點明瞭她家煊赫的威勢。

她是九省都檢點王子騰的侄女,賈政之妻王夫人的內侄女。

她嫁給了賈赦之子賈璉為妻,平輩們稱她“鳳姐”、“璉二嫂子”,奴僕們稱她“璉二奶奶”,賈母特別的喜歡她,並戲稱她是“鳳辣子”。

她在賈府是一個舉足輕重、駕馭著整個局面的人物。她憑藉著自己優越的社會關係和足智多謀,年紀輕輕就成了賈母最寵愛、最信任的孫輩人物,又取得了王夫人的歡心而執掌著榮府的權柄。

在《紅樓夢》中,王熙鳳是一個代表著封建貴族大家庭中統治者的典型形象者。

作者;一片紅與紅樓夢,歡迎關注我,專業為你解讀、寫作《紅樓夢》中的人與事。


一片紅與紅樓夢


雖說封建社會男尊女卑,奉行男主外女主內,但不能忽視三綱五常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無形約束。我認為這是分析賈府到底誰是當家人的一個大前提。

在此前提下,我們再聯繫《紅樓夢》書中人物的表現,得出的結論是賈母才是真正的賈府當家人。為什麼這樣說?且聽我來分析。

大前提的分析:

男尊女卑,奉行男主外女主內,都是受三綱五常這個基本的行為規範約束的。何為三綱五常,即: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從三綱關係來看,君與臣,父與子,基本可以形成上下級關係,夫與妻本是同輩人,這是男尊的體現。五常:仁、義、禮、智、信,即仁愛、忠義、禮和、睿智和誠信。孔子首先提出“仁、義、禮”,孟子延展為“仁、義、禮、智”,董仲舒增擴為“仁、義、禮、智、信”,也稱為“五常之道”。

那麼,在古代,女人的地位如何體現?我認為就體現在“仁”和“禮”字上。封建社會對婦女的約束有三從四德,其中三從指從父從夫從子。從子如何理解,一般意義為夫死從子,就是老公去世後,跟隨兒子生活,並不等於母親對兒子百依百順,像在老公面前一樣卑微。相反,在古代,母以子貴,做了母親的都是兒子的坐上賓,那麼女性地位忽然被拔高了,這是為什麼呢?不是女卑嗎?這正是“仁”和“禮”的體現。

常言道“媳婦熬成婆”,意思等到你當了婆婆,你就可以作威作福了,不用再受氣了。所以我們看到儘管陸游與唐婉相愛,但當陸母要求陸游休妻時,他也照辦了。男性的地位在母親面前降級了。

儒家的“禮”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工具,講究貴賤、尊卑、長幼和親疏關係,要求人們的行為語言要符合自身的身份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為規範,這就是所謂的禮。

儒家的仁愛思想通常都與忠孝掛鉤,二者的關係,我認為忠孝是仁愛思想的體現形式之一。這也是母憑子貴的意義所在。

賈母在《紅樓夢》中的地位

回到《紅樓夢》,有人說當家人是王熙鳳,說到這裡,我們還要明確一個概念。我們口中所說的當家人,一般指一家之主,也就是說家裡的大事,甚至涉及到一些小事,都是由他拍板決定的。理論上講,他是家裡最具權威性,地位最高的人。

那麼,我們看王熙鳳的行為表現達到這樣的地步了嗎?顯然沒有,她在賈府頂多是一個執行長官,主管經濟大權,所以可以搞點錢。這樣的人在現實中也一樣坐不穩,隨時都有可能翻車。她管理榮國府的事務,明著說由王夫人的授權,但最終拍板人怎麼能少得了賈母。所以,我們看到王熙鳳在書中處處討好賈母,甚至拉上劉姥姥來取悅她。當賈母看好林黛玉時,她就開木石同盟的玩笑,最後不看好時,她就出陰招成全金玉姻緣。對於王熙鳳而言,賈母才是她真正的靠山。最後,當賈母離世後,王熙鳳的處境可謂風雨飄搖。

再說,王熙鳳私下幹得壞事,小偷小摸,賈母難道真的不知道嗎?賈母去世前,對王熙鳳說:“我的兒,你是太聰明瞭,將來修修福罷。我也沒有修什麼,不過心實吃虧,那些吃齋唸佛的事我也不大幹,就是舊年叫人寫了些《金剛經》送送人,不知送完了沒有?”此處體現了賈母對王熙鳳的包容,這是一句總結性的忠告,是仁愛包容思想的體現。而王熙鳳對賈母的態度,除了討好,還有“禮”的約束。

也有人說,賈府的當家人是賈政,理由是男主外女主內,一律外事都由賈政過手,所以他是真正的當家人。我認為其實不然。

榮國府有兩個兒子,賈赦和賈政。按理說,賈赦作為長子,又襲了爵位,無論如何輪不到賈政當家。但是偏偏就是這個賈府功名不順的賈政當了家,而且賈母還和他同住在賈府的中軸線上榮禧堂。賈政地位的體現實際是通過賈母才體現出來的,正因如此,賈赦一個上了年紀的男人還對賈母的偏心喋喋不休。

賈母聽說,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厲聲說道:“你原來是和我說話!我倒有話吩咐,只是可憐我一生沒養個好兒子,卻教我和誰說去!”賈政聽這話不像,忙跪下含淚說道:“為兒的教訓兒子,也為的是光宗耀祖。母親這話,我做兒的如何禁得起?”《第三十三回》

事實上,賈政在家是做不了主的,在關鍵時刻總是掉鏈子。第三十三回,寶玉捱打,賈府除了賈母能鎮得住賈政,其餘人都得靠邊兒站。賈母是用什麼來鎮壓賈政的呢?用得是正是儒家的仁愛與禮制思想,這是法寶。

再說第七十九回,賈迎春誤嫁中山狼,賈政素來厭惡孫家,對長兄賈赦勸諫過兩次,賈赦當了左耳進右耳出,當沒聽見。賈政這個當家人的面子呢?沒人給。

再看他的孩子們給他面子嗎?賈寶玉就不用說了,從來也沒聽過他的話,我行我素。賈元春倒是聽話,但是很違心。透過她省親時說得話,我們可以看到她在宮中生活其實挺苦的。但是如果換作薛寶釵就不然了,她還一心往宮裡鑽呢,可惜沒有機會。賈元春想要的生活是平常人家的天倫生活,最後她的命運實際上也違背了賈政的心願。

再看賈母是如何制服賈赦的,她一聽鴛鴦被逼嫁賈赦,她的反應是這樣的:

賈母聽了,氣的渾身亂戰,口內只說:“我通共剩了這麼一個可靠的人,他們還要來算計!”因見王夫人在旁,便向王夫人道:“你們原來都是哄我的!外頭孝敬,暗地裡盤算我。有好東西也來要,有好人也要,剩了這麼個毛丫頭,見我待他好了,你們自然氣不過,弄開了他,好擺弄我!”王夫人忙站起來,不敢還一言。薛姨媽見連王夫人怪上,反不好勸的了。李紈一聽見鴛鴦的話,早帶了姊妹們出去。

賈母一發威,賈府上下得抖三抖。最終賈赦也沒有娶到鴛鴦,這是賈母權威的體現,這才是真正當家人的風範。在教育賈寶玉的問題上,賈政說了不算,全都得聽賈母的安排。由此可見,賈政當家人位置是個虛位。

賈母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曹雪芹給賈母的人設很高,她猶如賈府的大廈,或者賈府的靠山,如一顆大樹。所謂大樹好乘涼賈府的子孫在賈母這顆大樹的庇護下過了些好日子。她死後,賈府這座大廈也轟然倒塌,來了個樹倒猢猻散。

正因為賈母的地位高,所以不管賈府的人,還是依附賈府的人,都在討好這位老太太。賈府抄家之後,她沒有埋怨任何人,也沒有怨恨王熙鳳,她把自己的私產拿出來以解燃眉之急,還鼓勵大家該笑還是笑,保持一個樂觀的態度。做到了“處變不驚,莊敬自強”,這是一個當家人在關鍵時刻的應有表現,也體現了她是賈府精神和物質上的基礎,是真正的當家人。

賈母在曹雪芹的筆下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賈母的言行舉止都對賈府產生深遠的影響力,這正是是當家人絕對權威的體同。

因此,我認為,賈府真正的當家人是賈母。


讀書悟道


當說起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人覺得榮國府的當家人乃是賈母,因為她不但身有誥命還精明聰慧,其他小輩誰敢與她爭鋒?但對於那個時代的人們來說,女子無論有多麼優秀都得遵循三從四德,而賈母便符合“夫死從子”這一條。因此,賈母只是一個空有威嚴卻沒有實權的老太太,一旦兒子兒媳不願買賬她也沒辦法。其實,榮國府真正的當家人乃是賈母的二兒子賈政,書中有很多描述可以證明這一點。

林如海囑託賈雨村投奔賈政

賈雨村在仕途失利後做了林黛玉的老師,從而得到了林如海的看重與欣賞,願意幫他與賈家牽線搭橋。後來,林如海特地修書一封送與賈政,讓他幫忙斡旋安排賈雨村,這就說明了賈政的身份地位。如果榮國府的當家人不是賈政而是賈赦的話,林如海一定會讓賈雨村去投奔賈赦,哪有放著當家人不管轉投他人的道理?

賈赦埋怨賈母偏心

在中秋夜宴上賈赦曾經講過一個笑話,看似逗趣實際上是在暗指賈母偏心,憑什麼自己只得到了世襲的爵位卻不能做當家人呢?這個笑話直接戳在了賈母的軟肋上,讓她感到了月圓人不圓的寂寥悲愴。其實,賈母的偏心是有原因的,賈赦這個人除了風花雪月以外沒有大才,即便將榮國府交給他也得不到好的結果。但賈政這個人就不一樣了,雖然無心官場刻板迂腐,但品行是沒有大問題的,至少能做到“守成”。

王夫人掌管後院

眾所周知的是,榮國府的一切吃穿用度皆得經過王熙鳳的手,賈府大部分的財政大權也掌握在她的手裡。但其實王夫人才是真正的幕後掌權者,就連丫鬟婆子發放月錢的事也會管上一管,王熙鳳只是一枚放在明面上的棋子而已。如果賈珠沒有早逝,那麼王夫人就可以仰仗李紈管家,王熙鳳只是“別人家的媳婦”。在寶玉順利娶親後,王夫人便“態度強硬”的收回了管家權,就連賈寶玉都覺得不妥當。

由此可以證明,賈政才是榮國府裡真正有話語權的當家人,所以王夫人才能掌管後院隨意罷免別人,就連性格強勢的王熙鳳都不敢有異議。如果榮國府由賈赦當家的話,王熙鳳作為正經兒媳婦也就不用擔心權力被奪走的問題了。

賈政與賈赦的住所

通過書中的描述我們可以得知,賈赦與賈政分家後居於榮國府東側,雖然佈置富麗堂皇卻失了格局。而榮國府正門以及西邊的院子卻是屬於賈政的,榮禧堂亦是如此。而且,賈母是由賈政一家負責贍養的,這也能說明他繼承了家裡的大部分財產以及權力。

從品行上來說,賈政有著讀書人的氣節,後院也是乾乾淨淨的,除了周姨娘趙姨娘以外幾乎沒有妾侍,而賈赦那邊可就精彩多了,就連賈母的大丫鬟鴛鴦都敢惦記。從社會關係上來說,賈政交友廣泛與其他家族來往頻繁,賈赦幾乎沒有任何作為,所以賈政當家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濁酒話煙語


《紅樓夢》榮國府里名義上的當家人是賈政,可是他不喜歡俗事,工作之餘就是和清客們閒談。榮國府的實際當家人是王夫人。

賈政擠掉哥哥賈赦成為榮國府當家人。

賈代善和賈母生了兩個兒子,長子賈赦,次子賈政。因為賈政酷愛讀書,所以祖父賈源喜歡他,希望賈政考上進士光耀門楣。

賈赦不愛讀書,賈母和賈代善對長子差一些,他們也偏疼賈政。

古代奉行嫡長子繼承製,賈代善死後,應該賈赦繼承榮國府,賈赦不僅襲爵,還應該得到榮國府的管理權。賈政應該搬離榮國府。

賈代善是嫡長子,當初他襲爵,管理榮國府後,他的兄弟就搬離了榮國府。

如今,賈代善死了,長子賈赦襲爵,榮國府的管家權給了次子賈政。賈政因為皇帝開恩,他沒用參加科舉考試就得了一個官。榮國府一分為二,東邊賈赦居住,中部和西部由賈政和賈母居住。

榮國府對外是一家人,但是在內部是兩家人。奴才的管理也分屬不同的主子。例如王善保家的和外孫女司棋屬於大房賈赦的人,司棋的叔叔和嬸子秦顯家的,屬於二房賈政的人。

榮國府內部大房,二房經濟相對獨立,但是榮國府的族產歸賈政管理。即族產土地收來的租子,糧食,土特產等由賈政統一分配,賈赦無權過問。

賈政不喜俗務,他是名義上的當家人。

1.賈政讓侄子賈璉幫他管家。

賈政當家後,讓侄子賈璉來協助他管家。賈璉結婚後,他媳婦王熙鳳協助王夫人當內管家。

賈政雖然是榮國府的當家人,但是他生性詩酒放誕。賈寶玉的性格就像他爹賈政。

2.賈政每日只是琴棋書畫詩酒花,把家事推給賈璉和王夫人。

賈政每日只看書著棋,同一眾清客閒聊。他把榮國府的管理權一股腦推給王夫人和賈璉。賈政是名副其實的甩手掌櫃。

修建大觀園,賈政把工作推給賈珍,賈璉和賈赦。直到大觀園修好了,賈珍才請他去視察。

賈政聽到金釧兒的死訊後,說道:

自祖宗以來,皆是寬柔以待下人。大約我近年於家務疏懶,自然執事人操克奪之權,致使生出這暴殄輕生的禍患。

由此可見,賈政多年不理家事。

3.賈政外放為官,不能管理家務事。

賈政打完寶玉不久就外放為官,在外面待了好幾年。這些年賈政想管家務,也管不了。

王夫人獨掌管家大權。

別看鳳姐每天吆吆喝喝的,她沒有什麼權力,只是奉命行事。榮國府實際當家人是王夫人。

王夫人表面上是菩薩心腸的人,實際上堅毅果敢,有殺伐決斷,而且她樂意管家,因此榮國府的大事小情都是王夫人說了算。

賈政從外地回京後,王夫人對權力的掌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中秋節,賈政講了一個給老婆洗臭腳的故事。這個故事暗示,賈政已經無法控制王夫人,他淪為了給老婆洗臭腳的窩囊丈夫。

抄檢大觀園,王夫人走到了權力頂峰,她連賈母給寶玉挑選的姨娘——晴雯都給攆走了。王夫人不給賈政面子,連賈母的面子都給駁了。

綜上所述,榮國府的實際當家人是王夫人,不是賈政。

我是潤楊,歡迎關注:潤楊的紅樓筆記!


潤楊的紅樓筆記


“ 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掉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 ”這是《紅樓夢》中對賈府大管家王熙鳳外貌描寫最經典的一段,很多人都認為王熙鳳是賈府的管事者,其實並不是這樣。

在封建社會中,以男權為主,所以不可能是王熙鳳,更何況在她之上還有賈赦,賈政。但是在賈府中,出於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因此賈政是管事者,但是實際執行掌權的是王夫人。

一、出身背景

王夫人是四大家族的王家代表人物,在《紅樓夢》中,王家可以說是唯一一個在走上坡路的,在賈府沒落的時候,王熙鳳跟賈璉說:“把我們王家的地縫子掃掃,也夠你們賈家吃幾輩子呢!”賈璉並沒有任何的反駁,因為事實確實是這樣。

王家有一個重要人物就是王夫人的親哥哥王子騰,在高鄂版的紅樓夢中王子騰最後已經做到了內閣大學士,可見王家的實力強大,這樣的出身背景同時作為賈政的妻子,可以作為賈府管事人也就不足為怪了,有人可能會好奇邢夫人為什麼不可以,因為出身不行。


二、子女興旺

王夫人可以掌握實權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她為賈家培養了讓賈母滿意的後人,首先是女兒賈元春,在皇宮中做了元妃,高人一等;

大兒子賈珠雖然早逝,但是她的妻子李紈為賈家留下了賈蘭,併成為賈家復興的希望;最重要的是王夫人生下了兒子賈寶玉,可以說是賈府中最大的寵兒。因此,王夫人也深受賈母賞識,在賈府中地位節節高升。

三、賈政

賈政是賈母的二兒子,按照封建社會的嫡長子繼承製,賈府當家無論如何也輪不到賈政。可是大兒子賈赦為人迂腐,好色,不靠譜,竟然還會做出向賈母討鴛鴦這等事,甚是荒唐。

賈母恨鐵不成鋼為了賈家更好的發展,就選擇了二兒子賈政,雖然賈政不怎麼樣但是各方面確實比賈赦強一些,因此賈母偏愛小兒子,王夫人作為賈政妻子也是精明能幹,和邢夫人相比強出很多,得到賈母認可,成為賈府管家。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起名字有著很深的寓意,“邢夫人”雖然為大夫人,但是隻能是形式上的夫人,而“王夫人”則不一樣了,要在賈府中掌握實際權力。


微光人文


小說《紅樓夢》中榮國府的當家人到底是誰?

小說《紅樓夢》中,提起榮國府的當家人,許多人會說是賈母或者王夫人,甚至會說是王熙鳳。

但小說《紅樓夢》中,榮國府真正的當家人是賈政。

男主外女主內,榮國府的賈母、王夫人、王熙鳳都是主持府內事務的人。而賈政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賈政關注的不是家庭的內務,不是大觀園裡的雞毛蒜皮。甚至王夫人抄檢大觀園那樣的大事,對於賈政來說都並非大事。

一,賈政所關注的是,榮國府的興衰存亡。

忠順王府派長史官來賈府要人,氣勢洶洶,盛氣凌人,冷笑聲不斷。賈政則是心中疑惑,連聲賠笑。

賈政考慮的是榮國府向來與忠順王府沒有來往,忠順王府突然來人,必然來意不善。

有人說,忠順王府是賈府的政敵,忠順王府公然為了一個戲子,來賈府興師問罪,釋放了一個信號:就是他們對賈府參與其中的這一派系的正面攻擊拉開帷幕了。這麼說也不無道理。

所以,賈政面對此事膽戰心驚,說“禍及於我”。這裡的禍及於我,當然不是指災禍殃及他自己,而是殃及整個賈府。

所以說,賈政關注的是賈府的興衰存亡。

二,賈政所關注的是,榮國府的持續興旺發達。

賈寶玉看到賈政,就像老鼠看到貓似的,說明賈政對這個兒子期望之深,管教之嚴,比愛之深責之切猶有過之。因為在賈政的心中,賈寶玉就是賈府的未來。許多人說什麼賈政不會教育兒子,完全脫離了當時的時代和賈府面臨的危機。

賈政痛打賈寶玉,就是意識到賈府的最大危機已經到來,這就是子孫不肖後繼無人。

賈母再品位高雅,再怎麼“當日像鳳哥兒這麼大年紀,比她還來得呢”,再有理家之才和治家之威;王夫人再面善心毒虛偽殘酷,再能在榮國府呼風喚雨,鬧得“悲涼之霧,遍被華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王熙鳳再有手段,再精明幹練,老於世故;賈探春再關心家國大事,見識遠慮,有經世致用之才,她們充其量只能在榮國府內當家。

賈探春在賈府裡,最是光彩奪目的人物。脂硯齋說:“使此人不遠去,將來事敗,諸子孫不至流散也,悲哉傷哉!”

我認為脂硯齋這話說過了!

憑賈探春對賈府的改良和改革,是萬無可能挽救賈府的頹勢的。即使賈探春沒有離開,在忽喇喇大廈傾的情勢下,她不僅是獨木難支,而是作為一個女兒家,居大觀園深宮內院,她能有什麼辦法使“諸子孫不至流散”?

賈府的女子中,只有賈元春是個大靠山,她有能力挽救賈府,原因非常簡單:她是王妃。但緊緊依靠賈元春,不是賈府持續興旺發達的根本途徑。即使朝廷沒有任何鬥爭,賈元春總是會死的。

賈府的治本之法,在於後繼有人。小說最後部分不管是誰寫的,不管與曹雪芹本意是否相合,但只有蘭桂齊芳後繼有人,才能家道中興的道理,無疑是對的。

三,賈政所關注的是,榮國府前景堪虞的大事。

書中評價:

賈政訓子有方,治家有法……公私冗雜,且素性瀟灑,不以俗務為要,每公暇之時,不過看書著棋而已,餘事多不介意。

但賈府的根本大事,賈政沒有不注意或不參與的。

從馮紫英進賈府推介的玩母珠,賈政想到的是甄家的抄家,並聯繫到賈府“雖無刁鑽刻薄,卻沒有德行才情。白白的衣租食稅,那裡當得起。” 危機意識極強。

元宵佳節,賈母與大家制作燈謎,賈政看了元春“回首相看已化灰” “ 一響而散”的爆竹、迎春“打動亂如麻”的算盤、探春“飄飄浮蕩”的風箏、惜春“清淨孤獨”的海燈、寶釵“風雨陰晴任變遷”的更香風謎語。心裡想:

“今乃上元佳節,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為戲耶? " ……故爾愈覺煩悶,大有悲慼之狀,因而將適才的精神減去十分之八九,只垂頭沉思。

連精明的賈母也沒有想到這一層,書中寫道:

賈母見賈政如此光景,想到或是他身體勞乏亦未可定。,又兼之恐拘束了眾姊妹不得高興頑耍,便叫賈政離開。

賈政回到房中為此事傷悲感慨,反覆思索,夜不能寐。

可見,賈母思考的問題,根本與賈政不在一個層面。

至於大觀園題字,因為關涉到元妃省親的大事,賈政更是親力親為,不敢懈怠。

寶玉的婚姻問題,如果說是王夫人、薛姨媽兩相勾結,逼賈母就範。不如說是得到賈政的首肯。

從親疏關係上看,賈政當然會偏向賈寶玉和林黛玉,賈政也不會注重什麼“金玉良緣”的鬼話。但是四大家族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盤根錯節的利害關係,賈政是不能不棄之不顧的。雖然四大家族倶已衰微,但根基尚在。

有人說,賈政全無治事之才,賈府遇到難事,賈政只會在屋子裡走過來走過去,沒有半點辦法。

須知,賈政思考的是能解決根本問題的辦法!而在賈府大廈將傾,迴天無力的情況下,賈政能怎麼辦?

偌大公侯之家,真的是僅憑管家的媳婦管理得了?

王夫人、王熙鳳,包括賈母實質上還是管家媳婦。

所以,小說《紅樓夢》中榮國府的當家人是賈政。


初曉兒


榮國府真正的當家人是賈政,具體有這麼幾個原因。

賈政是敕造榮國府當之無愧的當家人。別看他只有區區從五品工部員外郎。但手中掌握著榮國公傳承的爵產,賈政同樣屬於公卿貴人,擁有多少一品、二品、三品大員們生前得不到的殊榮和富貴。


賈政既是敕造榮國府當家人,就有為發展而必須做的規劃。為此,他主要做了三件事,一件成功了,兩件卻要了賈家的命。

第一,積極培養子弟讀書科舉

賈家軍功起家。寧榮二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軍中勢力更是無出其右。為王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奈何馬上打天下,書本治天下。賈家這種軍功世家在太平盛世不可避免降低影響,衰敗難免。為此榮寧二公時代就有轉型計劃,建立私塾供子孫讀書學習積極謀求棄武從文的轉型之路。

賈家轉型有過成功,一是賈敬成功中取乙卯科進士。二是賈珠十四歲進學中了秀才。三是賈敏嫁了書香門第林如海。四是賈珠了不得的娶了國子監祭酒李守中的女兒李紈。

賈政堅定執行著祖輩定下的讀書科舉之路。儘管賈珠不到二十歲一病死了。可賈政依然培養兒子、孫子讀書科舉。他對不愛“讀科舉仕途書”的兒子賈寶玉深惡痛絕,對“科舉”有望的孫子賈蘭愛若珍寶正是他的堅持。

功夫不負有心人,賈家抄家後孫子賈蘭完成賈政、賈珠父子幾代人的夢想,科舉高中高官厚祿,又一次復興了賈家。



第二,送賈元春進宮

賈蘭中舉後復興賈家,用復興而非中興,在於此時的賈家已經不是寧榮二公的賈家,而是賈蘭的賈家。寧榮二公的賈家,早在多年前就抄家,契機就在賈元春進宮之時。

賈元春進宮是賈政最錯誤的決定。當然,這也與賈家的集體決定相關。當年寧榮二公與皇帝戰友般的情意,在賈代善、賈代化時代消耗殆盡。賈家第三代徹底失去軍中地位,與皇權越來越遠。

賈政將賈元春送進宮,本意是想與新皇帝拉關係,圖謀賈家成為皇親國戚後再進一步。

可惜,賈政忘了賈家本就屬於四王八公功臣集團。這夥人抱團幾十年,軍中朝中勢力根深蒂固,早為皇帝猜忌由著對方衰落,甚至暗中削弱對方勢力,以圖徹底集中權力。

賈政送賈元春進宮,等於將賈家湊上去成為出頭鳥。新皇帝冷眼看他們如何效忠,他們又不可能脫離四王八公單打獨鬥。所以賈家太貪婪反成了朝中權利鬥爭的焦點。最終一敗塗地。


第三,結交北靜王投機

賈元春進宮多年毫無消息,代表新皇帝對賈家在皇帝與老臣之間首鼠兩端的不滿。賈政白白丟了一個女兒,好處沒得到,不得已再次鞏固與四王八公的交往。

秦可卿葬禮上,四王八公集體出席,尤其北靜王來的大張旗鼓,本就代表這夥人的僭越。古時候王公貴族出席婚喪嫁娶是有嚴格規定的。從賈敬死後皇帝親自下旨准許王公以下前去祭弔能看出秦可卿葬禮上,這些人不得聖旨卻紛紛獻身祭弔,是藐視皇權的僭越不軌。

北靜王在秦可卿葬禮上見到賈寶玉,暴露幾個大不軌。

一,違法出席不應該。

二,不該隨意佩戴御賜鶺鴒香念珠,更不該御賜之物隨手送賈寶玉。

三,不該標榜自己受海內名士青睞。

四,不該宣揚自己府上聚集大量海內名士日常聚談。


鶺鴒香念珠代表兄弟之情,皇帝本以此拉攏北靜王,北靜王卻反過來拿它拉攏賈寶玉示好賈家。將兩家比喻成兄弟。至此北靜王與賈家漸行漸進,與皇帝漸行漸遠。

秦可卿葬禮後,入宮多年毫無消息的賈元春突然傳來消息,被晉升了賢德妃。不能不說是秦可卿葬禮上四王八公這一夥展現的抱團決心令皇帝忌憚。皇帝晉升賈元春不是因為寵愛,而是安撫這夥老臣情緒,也是對家裡再一次試探和拉攏。賈家如果脫離北靜王一夥,大家還是君臣皇親。反之,就是政治對手。

顯然,賈家與皇帝的心願背道而馳。賈政聽奉太上皇旨意,罔顧皇帝心意大肆操辦賈元春省親大觀園,徹底與皇帝決裂。至此徹底步入抄家倒計時。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都有新內容更新。歡迎收藏,歡迎轉發,感謝讚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990/2018 ;

《紅樓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紅樓夢》程乙本


君箋雅侃紅樓


《紅樓夢》中榮國府真正的當家人肯定是賈政。這是毋庸置疑的。

《紅樓夢》中真正的當家人肯定是賈政。這是由時代決定的。在古代,由於男尊女卑,一個家庭的核心人物一定是男主人,他也就是當家人。但是家政又分為內政和外政,而內政中的一部分可以交給女主人管理,但是大事卻是男主人說了算。這就好比皇帝的後宮由皇后管理,皇帝平時很少過問,但關鍵問題皇后是要請示皇帝的。

我們來看看賈家的管理構成:一家之主是賈政,他總管一切。之下的家政分內政和外政。外政主要包括官場事務,對外人事交往,田地租稅,來往帳目,等等等等,這些都由男人來掌管。《紅樓夢》第五十三回田莊莊頭烏莊頭來繳年租,收租和分配給各院各房都是賈珍來完成,而不是由他的夫人尤氏來完成。這就可以看出,大事全部是由男人來主管的。

而內政中又分為外院和內院兩部分,外院是男人的天下,女人一般是不可能隨便出入外院的,所以也不能插手外院的事務。外院事務多半是家庭內部的管理,包括婚喪嫁娶,親戚往來,人事分配,待客迎送,出門辦事,出差外地,古人家中還有門客相公等等,這些事是女人主管不了的。

內院才是女人的天下。家眷全部在內院,一般情況下,女人只待在內院,不能出去到外院。即使走親訪友,也是從內院的門外直接坐車或者坐轎出門,也不經過外院。少數情況下,女主人可能會到外院,所以女人只在內院活動,而內院的事務才是由女人掌管。比如,孝敬長輩,撫養幼兒,親朋故舊以及官場女眷之間的來往,內院子女奴僕的吃穿用度,各房各屋的裝飾,奴僕分配,灑掃庭除,內部花園的管理等等,這才是女主人的事務。在《紅樓夢》裡,榮國府內院事務是由王夫人主管的。

而實際上,在《紅樓夢》當中,作者所寫的賈政不喜歡俗務,也不喜歡官場結交,只喜歡讀書,所以他把管理的大權是交給了賈璉。賈璉精明能幹,又喜歡人際交往,所以很多不喜歡來往的事務,賈政全部交給賈璉去做,但是這並不是說賈政不再掌握大權。事實上,大權仍在他的手中。比如重要人物的來往,大事的發生,出面應對的還是賈政。舉幾個例子來看,忠順王府的人來訪,接待的就是賈政。大觀園的修建,雖然他不管具體事務,但是賈璉仍然要時時事事向他彙報。這並不因為賈璉不是她的親生兒子,是他的侄子。即使賈璉是他的親生兒子,情況也不會改變。

同樣的道理,王夫人因為年紀大了,把所管理的內政交給了王熙鳳,但是有什麼事她還是要過問的。林黛玉進賈府的第一天,有一個場景,當時大家都在,王夫人和王熙鳳有一段對話,就證明了這一點:說話時,已擺了茶果上來。熙鳳親為捧茶捧果。又見二舅母問他:“月錢放過了不曾?”熙鳳道:“月錢已放完了。才剛帶著人到後樓上找緞子,找了這半日,也並沒有見昨日太太說的那樣的,想是太太記錯了?”王夫人道:“有沒有,什麼要緊。”因又說道:“該隨手拿出兩個來給你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著叫人再去拿罷,可別忘了。”熙鳳道:“這倒是我先料著了,知道妹妹不過這兩日到的,我已預備下了,等太太回去過了目好送來。”王夫人一笑,點頭不語。

即使是王夫人,很多內院的事她也是要請示賈政的。《紅樓夢》中少數一些賈政和王夫人在一起的場景,都說明了這一點。比如,關於賈寶玉上學的事,關於給賈寶玉選兩個屋裡人,也就是未來的妾的事,王夫人都會向賈政請示。

有人說,賈家實際的當家人是賈母,這更是大錯特錯了。

古人說,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女人出嫁後一切是聽丈夫的,如果丈夫死了,那麼一切就會聽兒子的。賈政的父親在世的時候,賈家的中心是賈父賈母,由賈父當家,賈母輔助,後來賈父年老,賈政就會幫助父親管家,王夫人就會幫助賈母管理內院。賈父去世後,家庭的中心自然而然的轉到了賈政這裡,賈政就會當家,王夫人輔助,賈母只剩下一件事,就是跟著兒子兒媳養老,不再管理家事。但是古人講孝道,賈政還是會尊重母親,偶爾也會有些小事請示母親。而內院事務,王夫人有時候也會請示賈母。待到賈母年老,王夫人完全管理了家務後,賈母就更不會插手家庭事務了,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聾,記性也沒了.你們這些老親戚,我都不記得了.親戚們來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會,不過嚼的動的吃兩口,睡一覺,悶了時和這些孫子孫女兒頑笑一回就完了."所以,賈母是不可能當家的。


中醫饒大夫


如果用現在企業的組織機構來類比,董事長是賈母,CEO是賈政,財務總監是王熙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