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保定鐘樓裡發現古燕趙分界石“大列瓜”,聽完來龍去脈大家都笑了

今天要說的這個寶貝可是充滿喜感的。為什麼這樣說呢?第一,因為這個寶貝之前是在保定鐘樓裡陳放的——當時鐘樓裡只有古鐘和它,形單影隻,感覺滿不搭界;第二,就這麼塊體積不大、模樣不俏、顏色不豔的圓石頭,介紹文字竟然標註說它是古燕趙兩國的分界石,名字叫“大列瓜”。上期撰文結束時高興特意賣了一個關子,今天就接著說說這個物件兒。

保定鐘樓裡發現古燕趙分界石“大列瓜”,聽完來龍去脈大家都笑了

當時“大列瓜”就被安放在鐘樓內一個七八十釐米高的方臺之上,近觀可見其為黑褐色,高、寬均約40釐米,半圓形,無雕工,當屬自然原石。右側有一條從上到下的裂紋,左下角有一處似乎被新磕掉一個角兒。

保定鐘樓裡發現古燕趙分界石“大列瓜”,聽完來龍去脈大家都笑了

方臺正面有文字介紹如下:大列瓜:“滄州的獅子定州的塔,保定府的大列瓜”遠近聞名,是保定的一大名勝。相傳,大列瓜是戰國時期燕趙兩國的界石,名“列國石”,佇於保定南大街西牆根下,人們管它叫“大列瓜”。久而久之,民間對其有許多神奇傳說使其更負盛名。

保定鐘樓裡發現古燕趙分界石“大列瓜”,聽完來龍去脈大家都笑了

保定鐘樓裡發現古燕趙分界石“大列瓜”,聽完來龍去脈大家都笑了

保定鐘樓裡發現古燕趙分界石“大列瓜”,聽完來龍去脈大家都笑了

後來,從一位老保定那裡知道了這塊石頭的真正來歷:

原來,這塊青石就埋在保定南大街路西一家店鋪的牆外,當時只能看到露出地面很小的一部分。店家平時也會給來往的行人講這塊石頭的故事——說它就是當初燕趙兩國的分界石,別看現在上面只露出這麼一個小尖兒,它下面大著呢,永遠挖不到它的底!所以人們沒事兒就圍在這裡看看、摸摸……時間一長,石頭也就被摸得越來越光滑了。大家對這塊石頭埋在地下部分到底有多大,從沒有費心想過,也沒有人試著去挖一下。

1986年4月23日,見證奇蹟的時刻終於發生了!當時保定在搞舊城改造,這裡的道路要拓寬。當大家準備好各類挖掘工具,準備對這塊“界石”來一場持久挖掘戰時,哪料只是幾鍬下去,“界石”就被輕易地挖了出來。似乎能想象的到當時現場人們是如何大笑的,和此時聽故事的我們一樣!

很難想像,就是這麼一塊普普通通的青石,最終是如何與有著千年以上歷史的“滄州的獅子定州的塔”相提並論的——只是因為押韻麼?!在人們的笑聲過後,作為保定人,我似乎又體會到了這其中蘊含的道理。

保定鐘樓裡發現古燕趙分界石“大列瓜”,聽完來龍去脈大家都笑了

現在幾乎沒有人再去考證這塊石頭的真偽,它也許就是漫山遍野隨處可見的一塊石頭而已;也有可能當初就是那家店主人為了招徠更多的客人到他的店裡,才編就的一個故事……但不管怎麼說,這些飽含家鄉情感的美妙故事已經深深地滲透到保定人的潛意識裡,並且心心相印、口口相傳、樂此不疲。對於那些嘲笑這個故事、這塊石頭的人,保定人可能只會莞爾一笑,然後說:你不是保定人,怎麼會懂得我們這份沉甸甸的心思呢?又怎麼會知道我們賦予了這塊石頭多少歷史和文化內涵呢?

如是!

感受旅遊快樂,記錄旅遊發現!我是高興,歡迎大家持續關注“高興旅遊吧”,並不吝在文字下端點贊、關注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