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朱棣為朱元璋修建墓碑,工匠稱無法完成,永樂帝卻不怒反笑

明成祖朱棣,是位有勇有謀的帝王。可他搶了自己侄兒,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總歸是名不正言不順。當朱棣南京稱帝之後,這位四皇子自覺愧對先人,尤其是他的父親朱元璋。所以朱棣想為他的父親,在明孝陵立一塊石碑。但是,這座石碑建至一半時,工匠卻稱無法完成任務。沒想到手腕狠毒的永樂大帝聽到此話後,居然哈哈大笑,這其中到底有怎樣的背景隱情呢?

朱棣為朱元璋修建墓碑,工匠稱無法完成,永樂帝卻不怒反笑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率領大軍攻入南京,由於李景隆的慘敗,導致整個南京全面失守。建文帝將皇宮付之一炬後,便逃之夭夭,至今未有任何下落。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于靖難之役中奪得皇位。1403年朱棣決定為朱元璋立一塊石碑,這座石碑的名字叫做“神功聖德碑”。目前放在距離南京城外23公里處的陽山。如今,這裡已經是國家4A景區,筆者曾經去過陽山,陽山的南側看到三塊巨大無比的碩石。

朱棣為朱元璋修建墓碑,工匠稱無法完成,永樂帝卻不怒反笑

​這三塊巨石分為碑座,碑身,碑額,經專家測算得出,碑座高17米,碑身高51米,碑額高10米,疊在一起的話總長度約接近80米,重量則是達到3萬噸!舉個例子,如今一座30層的樓,大約也就是88米左右的高度。這座“神功聖德碑”,如果完全建,其高度和30層樓差不多,重量也將遠遠超過埃及金字塔等其他歷史偉績。但是這三座巨石完全散落在一處,並沒有建成。而為何朱棣興師動眾要給父親修建巨碑,到最後卻草草收場,並未完成呢?

朱棣為朱元璋修建墓碑,工匠稱無法完成,永樂帝卻不怒反笑

​根據史料記載,朱棣當年為了修建這座巨碑,下令徵集數萬名工匠,單單是開鑿這三座巨石,就已經讓3000人殞命陽山。而修建至一半時,領頭的工匠卻對朱棣說:“這三座巨石,是無法疊在一起。由於古時沒有如今的先進機械,也沒有吊車,這三座各自重達幾千噸的巨石,很難保證一個整體。所以這座“神功聖德碑”被迫停工,這些工匠也不是神仙,無法將這些巨石騰空而起。也是冒著很大的風險,向朱棣闡明瞭原因。

朱棣為朱元璋修建墓碑,工匠稱無法完成,永樂帝卻不怒反笑

​而朱棣聽說無法完成,反而哈哈一笑。當即下令,將這三塊巨石刻出花紋,並寫上碑文放在一處,至此不提給父親建造任何墓碑。而為何朱棣原本大興土木,修建這座石碑,卻到最後不了了之。甚至還特別希望看到石碑無法建成?在朱元璋時期,有一位叫做周顛的道士。這位道士在江湖中頗有盛名,相傳他能撒豆成兵、呼風喚雨。不過勞苦出身的朱元璋,自是見不得這種封建迷信做派,他下令將周顛殺了之後,本意想著為民除害。可沒想到周顛過段時間,又活蹦亂跳的出現在大眾視線當中。朱元璋對周顛刮目相看,認為他是有真才實學。

朱棣為朱元璋修建墓碑,工匠稱無法完成,永樂帝卻不怒反笑

​而到了朱棣時期,周顛還存活於世。這位仙人曾經和永樂大帝說過,他的皇位是搶奪侄子來,難免朱元璋在天之靈有些不忿。因此在朱棣即位之後,要給父親朱元璋送點什麼東西。想來想去,選擇建一座石碑放在陽山,然後再遷往明孝陵。可是工程建至一半,周顛卻對朱棣說:“如果這座石碑一旦全部完成,對於永樂帝會大有不測。”當然其中牽扯到一些迷信玄學,筆者也不是很清楚。朱棣見識過周顛的厲害,也是信以為真。就在此時,工匠卻說石碑無法完成,這正好對了朱棣的本意。

朱棣為朱元璋修建墓碑,工匠稱無法完成,永樂帝卻不怒反笑

​所以永樂大帝認為,這座石碑不完成為好。不過筆者卻認為,這些都是坊間野史傳聞,不能作為正史來參考。之所以這座石碑,沒有按約定完成,關鍵還是運輸方法落後導致。首先這三座巨石如何運往明孝陵?如何又將其疊在一起,這些都是在當時條件下,很難辦成的事情。這座“神功聖德碑”並不像埃及金字塔,是用磚塊壘砌的方式。這麼重的巨石即使用數萬人,也無法將其推向高處。所以受制於當時條件,再加上朱棣需要考慮的大事很多,因此將這件費時又費錢的工程叫停了下來。朱棣當上皇帝之後,建文舊臣並沒有多大的反抗,朱棣認為他已坐穩王位,自然也就不需要對父親朱元璋有什麼安慰了。因此這座素有天下第一碑的“神功聖德碑”,被當即叫停。目的還是朱棣,想減免不必要的損失。

參考文獻:清史稿、南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