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順治時期6大名臣一覽,其中3位滿臣,2位漢臣,1位王爺

順治皇帝福臨,是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在位十八年,年號一直使用

“順治”。為了避免像明朝那樣滅亡,順治皇帝掌權後,在政治上推行寬鬆和招撫政策以緩和滿漢之間的矛盾,同時整治吏治,重用漢官,提高漢官權力。在順治頒佈實施的一系列的措施之下,清朝各方面得到長足的發展,社會更加穩定和諧,在這期間,湧現了一大批名臣,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下其中的6位吧。

赫舍裡·索尼

順治時期6大名臣一覽,其中3位滿臣,2位漢臣,1位王爺

索尼劇照

赫舍裡·索尼是滿洲正黃旗人,在順治親政之後,重新進入仕途。後歷任內大臣兼議政大臣、總管內務府等職,進入清朝中樞權利中心。索尼同時精通滿、漢、蒙古三族語言,在清朝建立前後對漢、蒙交往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順治帝駕崩後,遺詔讓其輔助玄燁。

鈕祜祿·遏必隆

順治時期6大名臣一覽,其中3位滿臣,2位漢臣,1位王爺

遏必隆劇照

遏必隆在順治二年,因斬殺李自成之侄李錦之功,獲封二等甲喇章京(從三品),之後又立多次大功,官至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正一品),加少傅兼太子太傅。順治帝駕崩後,接受遺詔成為顧命輔政大臣,輔佐玄燁。

鰲拜

順治時期6大名臣一覽,其中3位滿臣,2位漢臣,1位王爺

鰲拜劇照

鰲拜在皇太極時期就戰功顯赫,獲封“滿洲第一勇士”。皇太極病逝後,因擁戴福臨即位,成為順治皇帝的心腹大臣。之後,鰲拜跟隨在順治皇帝身邊,進入清朝權利中心,直接參與管理國家多類事務。順治皇帝去世後,接受遺詔成為顧命輔政大臣,輔佐玄燁。

洪承疇

順治時期6大名臣一覽,其中3位滿臣,2位漢臣,1位王爺

洪承疇劇照

洪承疇本是明朝的重臣,在松錦戰役中被清軍所俘,後經過皇太極的勸說,歸順了清朝。清兵入關之後,順治任命洪承疇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從一品)之職,後洪承疇任秘書院大學士一職, 成為清朝首位漢人宰相。洪承疇任職期間,向順治皇帝建議大力倡導學習漢文及漢人禮俗,推崇儒家學說,為促進滿漢一體化打下了基礎。洪承疇還向順治皇帝舉薦許多漢族能臣,為清朝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范文程

順治時期6大名臣一覽,其中3位滿臣,2位漢臣,1位王爺

范文程劇照

范文程在萬曆四十六年求見努爾哈赤,投降後金,之後為努爾哈赤征戰南北出謀劃策。皇太極當政時期范文程已官至內秘書院大學士。順治皇帝即位後,范文程便上書奪取天下的建議,之後歷任議政大臣,少保兼太子太保等職,官至從一品。范文程一生經歷清朝四朝,清朝初建時的很多規章制度都出自他手,為清朝建立統一的政權及發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勞。

多爾袞

順治時期6大名臣一覽,其中3位滿臣,2位漢臣,1位王爺

多爾袞劇照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曾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為清朝建立入主中原立下汗馬功勞。皇太極死後,多爾袞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福臨即帝位,稱攝政王;在順治元年,多爾袞指揮清兵入關,其後又分別獲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此時的多爾袞權利達到頂峰,一切政務,在未得順治皇帝旨意下,卻稱詔下旨。其去世後,順治皇帝剝奪了其封號,並挖了他的墓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