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佣兵传奇:德意志雇佣兵的崛起和衰落


14-15世纪的意大利雇佣兵之活跃,推动了欧洲军事体系的发展。但到1500年前后法国入侵意大利时,腐化的雇佣兵们已经变得不堪一击,被法军轻松击破。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意大利战争的结果却以神圣罗马帝国凭借德意志雇佣军获胜而告终,就连赫赫有名的瑞士雇佣兵也作为法国人的盟友,与德意志雇佣军的交锋下折戟沉沙,从此衰落。


佣兵传奇:德意志雇佣兵的崛起和衰落

意大利雇佣军的失败与德意志雇佣军的胜利,其中的得失足以让我们仔细思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神圣罗马帝国及其诸邦国都以常备军为核心,雇佣军是常备军的盈缩,很一部分本就具备国家军队的性质,不像意大利城邦以雇佣军为核心。但即便如此,到了三十年战争时代,雇佣兵仍然体现出“亡国之兵”的危害性,导致了德意志人口减半的恶果。

德意志雇佣兵的诞生

德意志雇佣兵诞生于15世纪末,正是意大利雇佣兵已经全面衰退之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由于财政的匮乏,因此任用明德海姆领主弗伦茨贝格,效法瑞士雇佣兵的模式组建德意志雇佣兵,强化哈布斯堡王朝的军备。

与同期的法国比较,神圣罗马帝国拥有多得多的人口,但境内邦国林立,集权程度差,中枢财政状况远不如集权程度高的法兰西瓦卢瓦王朝。换而言之,神圣罗马帝国在人力资源上有优势,但财政上处于劣势。


佣兵传奇:德意志雇佣兵的崛起和衰落

马克西米利安的岳父,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在南锡会战中惨败于瑞士雇佣军和瓦卢瓦王朝军队的联军,战死沙场,令马克西米利安感受到了雇佣军的威力。但瑞士人与法国有着长久的合作关系,因此马克西米利安只能将目光投向德意志在内的欧洲其他诸国。

马克西米利安组建的德意志雇佣兵,以德意志人为骨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威权对他们有约束力,就避免了意大利城邦依赖外国人雇佣军,结果雇佣军动不动就倒戈的情况。不过与常备军的差异在于,帝国只在打仗期间支付军饷,平时这群人不得不自谋生路。当然,由于哈布斯堡王朝本身就拥有一支小而精干的王朝亲卫军作为核心,马克西米利安组建的雇佣军事实上是常备军的涨缩。

和意大利雇佣军一样,德意志雇佣军的来源也是无地骑士、破产农民、城市贫民等愿意为了金钱走上战场的人,招募方式也与意大利的分包制没有多少差异,但比起意大利的小城邦,德国皇帝的威权带来了高得多的约束力。


佣兵传奇:德意志雇佣兵的崛起和衰落

马克西米利安与指挥官们签订委任合同,而后交由他们去招募兵员,雇佣兵的行规比在意大利严格,凡哗变和未经允许的抢劫会受到惩罚。

马克西米利安还设立了宣誓效忠仪式制度,要求所有雇佣兵对他本人效忠。其中一部分精勇善战的雇佣兵由于长期的雇佣,向帝国常备军转化。

一开始雇佣兵是自配武器盔甲,但1504年马克西米利安在因斯布鲁克开办了大规模的军需工厂,大规模生产火炮和铠甲,著名的马克西米利安式板甲就此出炉。由此,大量德意志雇佣兵由哈布斯堡王朝配备装甲甚至武器,常备军性质就更加强烈了。

火器的运用

德意志地区民风尚武,虽然不及凶狠好斗的瑞士人,但长枪步兵的战斗力也很可观。比起生活在闭塞山地,结构异常封闭的瑞士雇佣兵,德意志雇佣兵显得见多识广,在面临新技术和新武器装备时,德国雇佣兵就显得更为灵活。这使得德意志雇佣兵能够学习西班牙的方阵战术,并重视火枪的运用。


佣兵传奇:德意志雇佣兵的崛起和衰落

在克雷亚佐会战(又名拉莫塔之战)中,德国雇佣兵开始大规模使用新装备的火绳枪。由于此时的火绳枪发展程度有限,还有很一部分人使用老式的火门枪作为补充。在意大利战争初期西班牙名将贡萨洛·德·科尔多瓦大破法国军队的切里尼奥拉战役和加里利亚诺河战役中,火器已经体现出惊人的潜力,这也被神圣罗马帝国所注意。

16世纪初的火绳枪兵属于专业人才,可以在雇佣兵人才市场上招募到。他们因为装备自理,而铠甲和火枪需要很高的费用,因而酬金也较高。

克雷亚佐会战当中,新组建的火绳枪兵部队尚不成熟,在威尼斯人雇佣的瑞士长戟兵冲击下伤亡惨重,不得不一次次转移阵地。但德意志的都卜勒剑士和长矛长戟手已经有了正面对抗瑞士方阵的能力,在远程与近战士兵配合下,帝国军统帅弗伦茨贝格取得了对威尼斯人的大胜。


佣兵传奇:德意志雇佣兵的崛起和衰落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去世后,他的孙子查理五世作为伊莎贝拉女王的外孙得以联统西班牙王国。1522年的比克卡战役中,精锐的西班牙火枪手依靠胸墙,与德意志雇佣兵配合,射杀了1200名瑞士雇佣兵,随后有3000多名瑞士雇佣兵在肉搏战中阵亡,瑞士人惨败而去。但西班牙火枪手素有善战传统,而德意志火枪手的大展神威还要等到1525年的帕维亚会战。

帕维亚会战中,德意志雇佣长枪手和火枪手利用了茂密的树林和崎岖的地形,用灵活机动的方式迎战瑞士方阵。瑞士人没有骑兵,火枪和十字弓也很少,兵种单一的他们面对火绳枪的齐射能力,难以做出应变。

1200名火绳枪兵通过在复杂的地形上灵活机动,在300名长枪手配合下,就击败了5000名瑞士戟兵,这一战昭示着瑞士雇佣兵的衰落。

比起擅长依托胸墙与方阵静态作战的西班牙火枪手,德意志雇佣火枪兵的机动性更强,擅长小队灵活作战。在18世纪黑森佣兵的活跃中,我们仍能看出这个特点。

皇帝的威权

德意志雇佣兵在帝国没有军事义务分配时,可以为其他国家作战。但一旦皇帝发出命令,他们就必须服从于皇帝。

1512年的拉文纳会战时,许多德意志雇佣军为了金钱效力于法王路易十二的军队,对抗帝国的盟国西班牙,并为法兰西夺取了胜利。马克西米利安皇帝龙颜大怒,要求所有为法国效力的雇佣兵统统回家。这些衣着古怪的士兵尽管为钱而战,却依然保留着了对帝国的眷恋和对皇帝的忠诚纷纷回国,只有少部分人留了下来。


佣兵传奇:德意志雇佣兵的崛起和衰落

这并非意大利战争中惟一一次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行使其权力。在意大利战争中,皇帝屡次行使这种权力以削弱法国人所能得到的兵力,神圣罗马帝国的人口本就多于法国,在哈布斯堡王朝联统西班牙之后,对法国更是产生了碾压性的人力资源优势,法国屡战屡败迫不得已只能向奥斯曼土耳其求援,签订了渎圣同盟。

雇佣兵的灾难

但雇佣兵终究有军纪不佳,忠诚度不高的痼疾。他们延续了意大利雇佣兵容易因为军饷等问题哗变的老毛病,譬如“德意志雇佣军之父”,帝国名将弗伦茨贝格就在1528年因为雇佣军哗变而身亡。

一代雄主查理五世继承的哈布斯堡王朝因为联统了西班牙而财政状况大大改善,因此他强化了将部分精锐雇佣兵纳入常备军体系的工作,同时对雇佣兵的重视程度比起乃祖马克西米利安也有下降。

在1544年的塞莱索里会战中德国雇佣兵输给了法军步兵,伤亡率两倍于对手。可见此时德意志雇佣兵已经出现了衰退,但他们仍是神圣罗马帝国重要的武装力量,弗伦茨贝格的儿子卡斯佩继承父业,同样成为一名著名的雇佣兵将领。


佣兵传奇:德意志雇佣兵的崛起和衰落

雇佣兵以灾难形式爆发出来,是在三十年战争时期。由于三十年战争是一场惨烈的内战,帝国皇帝以君权号令全体德意志雇佣兵的威权不再存在。德意志雇佣兵得以像过去的意大利雇佣兵一样,毫无顾忌地烧杀抢掠,为了钱随便倒戈。

在三十年战争中,古斯塔夫二世和其继承者以“哪怕死光德意志最后一个佣兵,打光德意志最后一个银币,瑞典也一定要将30年战争进行到底”为宗旨,用德意志的人口和资源折腾着哈布斯堡王朝。在古斯塔夫二世的巅峰时代,瑞典军在德意志地区的总兵力149,000人,其中82%是德意志佣兵。

在16世纪后期,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尤其奥斯曼帝国庞大兵力带来的威胁,天主教各国开始越来越多地雇佣超出支付能力的雇佣军,这也就助长了雇佣军的抢掠哗变之风,终于在三十年战争中爆发成为恶果。


佣兵传奇:德意志雇佣兵的崛起和衰落

在三十年战争中,古斯塔夫和华伦斯坦麾下的庞大军队大部分训练水平低下,只能当做辅助兵员或者炮灰使用,决战时能用上的兵力不过2万左右。但他们仍要维持庞大的军队以防壮丁被对方所雇佣,这样浮夸的战争,对于德意志造成的破坏当然是不可估量。

华伦斯坦虽然以麾下的“蝗虫大军”著名,但他也最早意识到雇佣兵的巨大危害,在他所征服的区域,华伦斯坦严禁抢劫,委派文官建立统治,以商业和税收养活自己庞大的军队。但身为波西米亚人的华伦斯坦整合帝国的野望以其被皇帝派人刺杀告终,于是惨烈的三十年战争又延续了16年,帝国也付出了人口损失一半以上的代价,当硝烟落幕之时,已经是满目疮痍。

小结

三十年战争中雇佣军对德意志的摧残再次证明了雇佣兵只能作为常备军的补充而不能作为倚赖。它更多的也只是小国小邦或神圣罗马帝国这样集权程度低下的大国的无奈之举。其实拜占庭帝国在军区制崩溃之后依赖雇佣兵而最终衰亡早就证明了这一点,但终究会有人不断地去饮鸩止渴。毕竟比起需要用土地去支付和奖励的公民兵,雇佣兵可以用可再生的货币去支付。而常备军制度也确实是在三十年战争之后才变得完善。

无论如何,雇佣兵这一行当,终究是为拥有武力,具备冒险精神的男人们提供了一条谋生致富之路。因此,三十年战争结束后,雇佣兵虽然在全欧衰退,但仍有大量雇佣兵在世界各地活动,美国独立战争中就充斥着德国黑森佣兵的身影,而东亚廓尔喀雇佣兵一直活跃到今天,俄罗斯在车臣和叙利亚都大量使用了由退伍俄军组成的雇佣兵;法国的外籍雇佣兵更是威名遐迩,是不可多得的精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