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引入我國賣上高價,後被大面積種植,成了飼料,現已不多見

在農業的種植歷史上,每一階段都有農產品被市場淘汰,其中絕大多數被淘汰的農產品已成炮灰一去不復返了。不過也有些農產品在銷聲匿跡一段時間又會走上臺面成了極具價值的作物。比如我們現在常見的玫瑰茄,它可是在80年代火遍了大江南北,不過輝煌的時間不長,很快就消失了,可是現在又被不少農民大量種植,專門用於製作養生茶。但許多農產品就沒有玫瑰茄如此幸運了。

引入我國賣上高價,後被大面積種植,成了飼料,現已不多見

引入我國賣上高價,後被大面積種植,成了飼料,現已不多見

筆者今天特別要說的一種農產品,可能很多人已經不記得了。它就是如今工業上應用很多的甜菜。不過甜菜這東西可不是我們國內的,它產自歐洲某些地區,直到1906年才引進我國的,並且當時是以高價引進。當時的價格與現在不可一日而語,但相對當時的糧食價格來說,甜菜可是糧食價格的幾十倍。當年這麼高價的甜菜,其用途主要是被作為替代糧食的食物。因甜菜含糖量很高,一時間就非常受當時的農民喜歡。在那個戰亂窮苦的年代,甜菜是一種奢侈品,不是每家每戶都吃得上的。

而後的幾十年裡,甜菜都是非常受歡迎的,更是作為一些貧瘠地區的糧食補給。直到1985年的時候,我國甜菜種植達到了巔峰,那時候一年的甜菜產量達到了800萬噸。當時那個時候也不僅是我國大規模種植甜菜,全世界各地都在大規模種植甜菜,全球甜菜種植面積達到了874萬公頃。當年這甜菜就好比當下的木薯,被視為是人類的石油替代品。

引入我國賣上高價,後被大面積種植,成了飼料,現已不多見

不過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逐漸豐富起來,甜菜也慢慢被更多的新鮮物種取代。自1985年之後,我國種植甜菜面積年年減少,前幾天的統計數據中甜菜的種植僅剩下不到300萬畝,相比之前已經減少了500萬畝。當年人們把甜菜當作食物,如今已經發生了轉變,甜菜從食物變成了豬飼料。價格上就更不值得一提了,甜菜的價錢好的時候幾毛錢一斤,幾乎沒有什麼人收購,大多數都是供應工廠了,或者低價被收去當飼料。

引入我國賣上高價,後被大面積種植,成了飼料,現已不多見

目前國內種植的甜菜大部分都是工業甜菜,主要用於提取糖。還有一小部分是飼料甜菜,主要用於飼養家禽。甜菜市場的大量縮減,農民對它也做出了放棄,如今幾乎沒有農民再種植甜菜,僅能看到的是一些合作社種植用於餵養牲畜而已。現在要看到一個農民種植甜菜可能都會被笑話,國內大多數地區都已不多見甜菜了。

那麼吃過甜菜的人可能就更少了,可能只有80後那一代還吃過吧,90後就很少了或者都已經不認識啥是甜菜了。接近百年的時間,一個農產品從興起到衰落也算得上是長週期了,現在社會發展速度更快,產品更新更是眨眼的事情,能有一種與甜菜這樣這麼長週期才被淘汰的算起來少之又少。

你們見過甜菜嗎?吃過甜菜嗎?歡迎說說你們對甜菜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