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汉献帝刘协被迫禅位后得知刘备称帝,对蜀汉方向连笑3声是为何?

李飞



公元220年,在位32年的汉献帝刘协正式退休,将帝位禅让给新任魏王曹丕,魏文帝曹丕封其为山阳公。时隔一年之后,远在成都的“皇叔”刘备得知汉贼曹丕以魏代汉后,为延续汉室血统,登基称帝,国号为“汉”,年号“彰武”。

传言退休后的山阳公刘协听闻“皇叔”刘备僭越称帝,大笑三声。曹操赤壁战败后,撤退途中曾大笑三声,嘲笑诸葛亮和周瑜不懂兵法,接连笑出赵云、张飞、关羽三位虎将,差点把老命给交代了。那么此时的汉献帝这三声大笑又是为何?下面依据演义及《三国志》中相关史料分析如下。


一笑:东西汉四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刘协作为亡国之君愧对列祖列宗。

400年前,汉高祖刘邦三尺剑斩蛇起义,建立威震大陆的大汉王朝;200年前,光武帝刘秀崛起于草莽之间,推翻王莽新王朝,恢复汉室江山;今天,我刘协竟然被乱臣贼子曹丕赶下九五之尊。曹丕筑禅让台,挑选良辰吉日,汉献帝刘协屈辱地请求魏王曹丕登坛受玉玺,然后再下拜,朝见信任帝王。演义中相关内容如下:

至期,献帝请魏王曹丕登坛受禅,坛下集大小官僚四百余员,御林虎贲禁军三十余万。帝亲捧玉玺奉曹丕。丕受之。


古代帝王最悲剧的莫过于亡国之君,他们有的是自甘堕落,昏庸无道,自取灭亡,如商纣王、夏桀王;有的是励精图治,无奈大势已去,回天乏术,如崇祯皇帝。而汉献帝从开始孩童时期就是傀儡,“铁打的皇帝,流水的权臣”,西凉董卓、司徒王允、李傕郭汜、丞相曹操依次登场,将汉献帝玩弄于股掌之间,磨灭了汉献帝刘协的雄心壮志。

汉献帝面对数十位老祖宗的灵位,感叹自己本来与帝王无缘,机缘巧合之下,被大奸臣董卓拥立为帝,一生傀儡,汉室江山名存实亡。现在,连汉朝的名分也没了,彻底改朝换代,自己一没骄奢淫逸,二没自毁长城,怎么就成了亡国之君了。闲暇之余,山阳公刘协发出第一笑,感叹愧对汉朝列祖列宗。


二笑:造化弄人,当了32年傀儡皇帝,刘协感到回天乏术。

可怜的汉献帝,年幼之时,对董卓的飞扬跋扈无能为力;少年之时,对李傕郭汜的滥杀无辜束手无策;青年之时,对曹操的盛气凌人,只能听之任之。想必历史上也很少有如汉献帝这样憋屈窝火的帝王了吧。

刘协成年之后,多次试图摆脱权臣控制,将皇权收为己有,如刘协逃出长安摆脱李傕郭汜控制、衣带诏事件、五大臣京师纵火等,可惜都失败了,伏皇后、董贵妃等人也被曹操所杀。


这些夺权虽然失败,却代表着刘协不甘傀儡,奋力抗争的精神。人不怕遇到艰难险阻,就怕成为行尸走肉,随遇而安。汉献帝无疑是积极向上的。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操传令教将耿、韦二人,及五家宗族老小,皆斩于市,并将在朝大小百官,尽行拿解邺郡,听候发落。

前一刻,刘协还是天下共主汉献帝,后一刻,他就成了山阳公,成为了臣民。现在,汉献帝将帝位禅让给曹丕,真的有一种“无官一身轻”的感觉,自嘲发出第二笑,感叹造化弄人。


三笑:“皇叔”刘备登基称帝,刘协欣慰大汉未亡,后继有人。

自从汉献帝被废黜后,魏文帝曹丕将其迁往山阳邑居住,没有圣旨不得进入京城。汉献帝赋闲在家,半年后,听闻远在成都的“皇叔”刘备听信传言,认为自己已经遇害,“痛哭终日”,上尊谥曰“孝愍皇帝”。

刘协心中稍感安慰,认为还是自己本家叔叔记得自己,关心自己。不久,他又听闻汉中王刘备在诸葛亮、许靖、谯周等群臣的劝进下,以“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为由进位为帝。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孔明与太傅许靖、光禄大夫谯周商议,言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欲尊汉中王为帝。


这时,山阳公刘协并没有认为是刘备大逆不道,反而对新成立的“蜀汉”充满了憧憬。他时刻盼着蜀汉国富民强,出兵中原,灭曹魏、吞东吴,恢复昔日的汉室江山。此时的刘协,本来对前途充满失望,感觉一片黯淡,突然听闻有刘姓宗亲挺身而出,拾起被自己丢掉的汉朝基业,并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迹象,心里顿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此后,山阳公刘协活着的唯一愿望便是盼着蜀汉刘姓政权早日伐魏,平定四海,恢复汉室江山,即使自己不再为帝,只要帝位在汉室宗亲里面,就能对得起列祖列宗。他衷心的欣慰汉室未亡,后继有人,因此发出畅快的第三笑。


公元234年2月,山阳公听闻蜀汉丞相诸葛亮起大军伐魏,第六次出祁山,多次打败曹魏雍凉都督司马懿,占领渭水南岸,克复中原指日可待。这时,他的心里是美滋滋的,认为恢复祖先基业的时刻到了。然而,司马懿据险防守,任凭蜀军如何挑衅,送给其女人穿的衣服来羞辱。他也无动于衷,想将积劳成疾的诸葛亮熬死。


山阳公刘协听到前线如此战报,心急如焚,忧心过度而病倒,于4月21日病逝,年仅54岁。同年10月8日,年仅54岁的诸葛亮也病逝于五丈原,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是个巧合,汉献帝刘协和“卧龙”诸葛亮同生共死。

总结:汉献帝刘协大笑三声,每一声都有不同的寓意,第一声愧对汉朝列祖列宗,第二声自嘲造化弄人,为傀儡皇帝三十多年,第三声欣慰汉室未亡。

你是如何看待汉献帝刘协三声大笑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公园前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退位,国号为魏,史称魏文帝。次年刘备在西川昭告天下,延续汉朝国祚,是为昭烈帝。

汉献帝为何对着蜀汉方向连笑三声?这虽然没有真实史书的记载,但是后人可以通过汉献帝的经历来去猜测他此刻内心的想法,具体分析如下。


一笑,是笑自己的软弱无能,使汉室江山易主,乾坤倒悬!无颜面对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汉献帝的一生是个悲剧苦难的一生,没有过过一天安稳舒坦的日子,在担惊受怕中苟且偷生。先有董卓进京作乱,挟持天子,屠戮群臣!后来董卓死后郭汜李傕又攻陷京师汉献帝又落入二贼之手。最后李郭内乱,汉献帝带领群臣出逃,遇到曹操又把汉献帝迎回许昌做天子,从此开始长达数十年的幽禁生活。汉献帝沦为一个傀儡被曹操操控,达到了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眼看祖宗江山沦为曹操囊中之物,汉献帝刘协只能默默忍受而无能为力!名为天子,其实只不过是关了一个大点的牢笼而已!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曹丕再也按耐不住称帝的欲望逼迫汉献帝禅让。看见自己仅存的一点名义上的帝位都被曹丕夺去,此刻汉献帝除了悔恨自己无能为力之外又能做什么呢?

二笑,是笑曹魏欺世盗名,明明是篡夺汉室,实为汉贼。却偏要跟世人说是禅让。

曹操一生只是称王,并没有取汉帝而代之的行动,那有称帝想法吗?想法是有的,只是担心天下人心依旧归汉,恐人心不服横生祸端所以曹操把这个念头压了下去,


《三国志·卷十》: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但是到了曹丕继位,时间能让人忘记仇恨,也能让人忘掉苦难。曹丕不再担心人心归汉了,迫不及待的曹丕篡汉城帝,但是曹丕也要汉献帝用‘禅让’二字效法先贤企图欺骗天下人心!汉献帝作为亡国之君阶下之囚只能无奈的一笑曹丕的欺世盗名,虚伪做作!

三笑,笑刘备假仁假义,看清了刘备跟曹操孙权一样都是为了割据汉土,图谋自立的乱臣贼子。

刘备跟汉献帝的第一次相遇是在曹操的安排下见面的,当刘备自曝身世是为中山靖王之后的时候汉献帝总算看到了一点光复汉室的希望,面对着这个比自己大一辈的皇叔,汉献帝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的皇叔刘备身上,力保刘备领军讨伐袁术,让刘备带走了曹操五万兵马。汉献帝希望有一天刘备能提领百万大军攻破许昌迎自己回去堂堂正正的做汉朝的皇帝!天下臣民的天子!

而此时,自己刚被曹丕夺了帝位,就听到刘备在巴蜀已经称帝的消息。刘协此时才知道刘备其实跟曹操,孙权跟天下诸侯一样都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谈什么匡扶汉室!谈什么光复汉土!都是一群窃居神器的乱臣贼子!刘协最后一笑就是笑刘备假仁假义,看破了刘备的真实用心!看破了世间的虚假丑恶自私自利!

最后:汉献帝在群雄逐鹿之时自己永远是那一只亡命天涯的鹿!被追得东奔西逃!在弱肉强食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只会想着自己的利益,当山河破碎,人心不古的时候,再也没有所谓的忠臣义士!看清了人心也看清了现实更看清了自己!


竹林论风月


公元220年的时候,在汉献帝刘协向曹丕交出玉玺,被迫“禅让”于曹丕的那一刻,从此天下再无大汉。

演义上,电视剧上总是把汉献帝刻画得何其窝囊,然而汉室的衰亡,并不是他一个人造成的。

汉献帝却在没有君主的权力,甚至等同虚设的环境下,在“傀儡”的阴影下生活了32年,一个人背着亡国的黑锅,刘协对此表示:“朕太难了!”在座的各位,这个傀儡皇帝的龙椅换做是给你们座,你们又能撑多久?


以上都是题外话,汉献帝被胁迫退位之后,曹丕出于对自身名誉和国家政局稳定的考虑,并没有杀掉汉献帝,而是让他当了山阳公,给了他物产丰富的封地,和这辈子都花不完的财产。这么一想,汉献帝的待遇都比曹丕的亲弟弟曹彰曹植都好很多(曹彰据说被曹丕毒死了,曹植被曹丕撵走了,被赶到一个鸟不生蛋,荒凉的封地),按道理说,汉献帝也没什么担惊受怕的了,除了平时由于愧对列祖列宗的江山忏悔一下,其余的时间可以安度晚年了。

然而就在他“退休”了不久之后,他得知,刘备称帝了,人在巴蜀,国号为汉,刘协朝蜀汉方向大笑了三声,他为何而笑?

纯粹是无奈地苦笑。

玄德虽然也姓刘,可他的所作所为,跟曹操又有什么区别?!

汉献帝从小就是当傀儡长大的,自然也会察言观色,知人识面,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刘备是什么德行?一副戏精上身的样子,穿着仁义的外衣,长着个收买人心的脑子,就这么个主。只不过当时形势所迫,董卓曹操逼人太甚,刘备相对来讲还算靠得住一些,毕竟还有着皇叔的名义,不能明着对他做出不恭的行为。刘备是全天下最要面子和大众舆论的人,不可能明着对汉献帝怎么样,至少不会像曹操一样,带剑上殿,抢着皇帝的弓箭接受大家的欢呼万岁,也不会杀了汉献帝那么多皇后,安插自己的女儿给她当后宫做眼线。

总的来说,汉献帝在位的时候,对他的皇叔,有一丝希望和幻想。

然而,当刘备入蜀之后,汉献帝的心,也就彻底凉了,虽然说表面上是蜀中领主刘璋的手下先对刘备动的手,可是明眼人都知道,这都是庞统的计策,凤雏用自己的死,换取了刘备攻打蜀川合情合理的借口,刘备嘴上仁义道德,实际上连自己的同宗同族都能下狠手,这汉献帝看在眼里,心里也更是拿起了自己的小本本,记上一笔。

当他得知刘备在蜀中称帝的时候,他无奈,更多的是气愤。

他还没死呢!刘备凭什么就称帝了呀,有人觉得刘备还没有发现汉献帝还活着,要不会想方设法把汉献帝接回来的。

别幼稚了,刘备好不容易有了今天,好不容易当了昭烈皇帝,他还能心甘情愿地把汉献帝接回来?还有他是不可能不知道汉献帝没死的,三国时期,各方存在那么多年,怎么可能没有情报网呢,刘备怎么可能不知情呢?

虽然说,刘备在当皇帝之前,是左一个推辞右一个推辞,可是大家都知道,刘备就是这种人,经常性的心嘴不一,他什么都不想要,结果他有了三分天下其一,还昭告天下,汉献帝死了,他继承大统,还做出一副被逼无奈不得不接受的样子。

隐居在封地刘协,想到这里,越想越气,越想越恶心,可是又能怎样呢?他现在就是一个除了钱和老伴(曹操的女儿),剩下什么都没有的普通人,他又左右不了什么,于是只能向着蜀地,无奈地大笑三声了。

这三声一为自己命运,二为刘备野心,三为汉室江山,三声过后,刘协放下心中所有的羁绊,行医济民,安度余生。


历来现实


联系到当时汉献帝已经不是皇帝了,所以汉献帝的笑声里可能有包含了这么几个意思。一是汉献帝可能在笑刘备的假仁假义;二是汉献帝可能在笑,不管怎样,汉室江山终于有了传承。因为刘备毕竟姓刘,他建立的江山国号也依然是汉,自己不是汉室皇帝了,但汉室江山又以另一种形式在传承。

一、汉献帝可能在笑刘备的假仁假义,也在笑自己,曾经太天真的以为刘备是真心想匡扶汉室

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最终终于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刘备之所以能从一介草民,一跃成为一方雄主,和他打出的招牌有很大关系。

那么,刘备打出的招牌是什么呢?就是他逢人就讲的那几句话,我是汉皇后裔,我这一生要做的事就是恢复汉室江山。那在汉献帝还在的时候,谁是汉室江山呢,毫无疑问肯定就是汉献帝了,所以说白了,刘备匡扶汉室江山,就是要辅佐汉献帝恢复汉室。

正是有了这个金子招牌,刘备才得到了大家的敬重,从而很快就拉起了一支人马,因为当时虽然汉室微末,汉献帝被曹操挟持,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汉献帝还在,百姓还是人心思汉的。

历史上著名的衣带诏事件估计大家都还有印象,汉献帝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曾冒死见过刘备一面,刘备对汉献帝的承诺是匡扶汉室,汉献帝在心里对他那是一直抱有很大希望的。

现在听到刘备自己称帝,那就表明刘备已经放弃自己了,也就表明了此时的汉献帝已经失去了失去了利用价值。我们现在无法准确知道当时汉献帝心里的所思所想,但至少他应该会笑自己的有眼无珠,以及天真无邪了吧。


二、汉献帝可能在笑,或许是欣慰,他笑汉室江山终于又有了传承

汉献帝的一生是非常悲惨的,尽管其一生吃穿不愁,但是作为一个傀儡皇帝,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

刘备一心想匡扶汉室,汉献帝自己又怎能不想,只是自己身不由己,万事只能是想想而已。曹操生前,虽然专横,但对汉献帝仍然以君臣之礼相待,无论如何,只要汉献帝还是汉献帝,就算自己只是个傀儡,大汉江山依然存在。

然而,曹操死后,曹丕威逼汉献帝退位,汉献帝退位了,这个世界上就真的没有大汉了,作为亡国之君,汉献帝内心必定是万般绝望的。
此时,忽闻刘备称帝,心中多少有些欣慰,他笑,自己丢掉的江山,终于在刘备那边又有了传承。


史海钩沉



公元221年,距离乱臣贼子曹丕以魏代汉仅仅过去一年,远在成都的汉中王刘备便迫不及待地登基为帝,国号为“汉”,年号“章武”,对“侄儿”汉献帝刘协的死活不管不顾。在山阳居住的山阳公刘协听闻,面对蜀汉方向大笑三声,那么其中有何寓意呢?这三声大笑,一笑希望破灭,二笑世态炎凉,三笑错信刘备。下面依据演义及《三国志》中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见解,简要分析如下。


一笑:山阳公刘协一笑希望破灭。

汉献帝刘协,字伯和,9岁在董卓的拥立下登基为帝,开启了长达32年傀儡皇帝生涯。“铁打的皇帝,流水的权臣”,权臣从西凉董卓、王允吕布、李傕郭汜、丞相曹操、魏王曹丕走马观花似的换来换去,刘协稳坐九五之尊。他在这三十多年的傀儡生涯中,早已习惯了逆来顺受的帝王生活。数月的年轮将汉献帝刘协从血气方刚的少年磨成老于世故的长者。

司徒王允巧用美人计和吕布联合,除掉大奸臣董卓,给了十二岁的汉献帝刘协希望,认为已经除掉祸国殃民的大奸臣,朝政在司徒大人手中,通过励精图治,可以恢复四百年的汉室江山荣耀,不至于在自己的手里,断送祖宗基业。没想到,董卓人死了,他的手下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却贼心不死,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攻进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的复国梦破灭了。


经过几年的李傕郭汜之乱,汉献帝刘协终于在董承等人的帮助下,逃出长安,奔赴东都洛阳,发出勤王诏书,兵强马壮的曹操应诏而来。没想到,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将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将其控制起来。汉献帝刘协的处境并没有改变,只是换了一个权臣而已,这个权臣更加厉害。这次,汉献帝刘协又失望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次日入见帝,奏曰:“东都荒废久矣,不可修葺;更兼转运粮食艰辛。许都地近鲁阳,城郭宫室,钱粮民物,足可备用。臣敢请驾幸许都,惟陛下从之。”

现在,汉中王刘备自己称帝,辜负了自己的一片希冀之心,再一次失望了。刘协发出这“希望破灭”的第一声大笑。


二笑:山阳公刘协二笑世态炎凉。

新即位的魏王曹丕迫不及待地夺取皇位,将汉献帝从神坛赶下,使其从天下共主汉献帝变成了“山阳公”。之前,汉献帝刘协虽然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傀儡,那也是九五之尊,天下名义上的主人,哪个朝臣都会来朝拜他,对自己三跪九叩,就连魏王曹操也不例外。现在,刘协退位一年,也没有一位昔日汉臣来朝见自己,像躲瘟疫一样躲得远远的。


真的是“世态炎凉”,人走茶凉,刘协在位时,那些汉臣一个个对自己毕恭毕敬,对自己宣誓效忠自己,帮助自己向魏王曹操夺权。其中有数位大臣在自己的血书上签下自己的姓名,立志除掉权臣曹操。他们就是御医吉平、国舅董承、王子服、吴子兰、种辑、吴硕及领兵在外的左将军刘备及西凉马腾。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庆童云:“王子服、吴子兰、种辑、吴硕、马腾五人,在家主府中商议机密,必然是谋丞相。家主将出白绢一段,不知写道甚的。近日吉平咬指为誓,我也曾见。”

除了刘备,其余忠臣都为国尽忠了,而现在刘备于几年前未经过自己的同意,自立为汉中王,现在,更是自立为帝。刘协发出这“世态炎凉”的第二声大笑。


三笑:山阳公刘协二笑错信刘备。

想当年,刘备跟随丞相曹操平定吕布,回到许昌,得到汉献帝的召见。通过交谈,刘协得知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也是如假包换的汉室刘姓宗亲。朝堂之上,汉献帝非常高兴,刘姓宗亲中有刘备这样出类拔萃的大英雄,当场查验家谱,知晓刘备比自己高一倍,乃是自己的“皇叔”。他甭提有多高兴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次日,献帝设朝,操表奏玄德军功,引玄德见帝。玄德具朝服拜于丹墀。帝宣上殿,问曰:“卿祖何人?”玄德奏曰:“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


刘备也没有辜负自己的信任,在衣带诏上宣誓,后领兵在外,时刻和名为丞相实为汉贼的曹操斗争着,屡战屡败,也不折不挠的斗争着。衣带诏上的忠臣只剩下刘玄德,自己对其非常信任,认为迟早有一天,“叔叔”刘备会战败曹操,迎接自己,重掌朝政,恢复汉室江山。没想到,自己刚刚退位,刘备便以自己遇害为由,自己登基称帝了。刘备的这种做法伤了刘协的心,认为自己错信刘备了。因此,刘协发出这“错信刘备”的第三声大笑。


总结:汉献帝刘协听闻叔叔刘备称帝,面对蜀汉方向大笑三声,声声寓意不同,一笑希望破灭,二笑世态炎凉,三笑错信刘备。

关注三国、分析三国、研讨三国,为您揭开三国未解之谜。


魁哥说历史


刘协被曹丕逼着禅位后,曹丕在司隶州河内郡给刘协找了一块封地,将山阳郡封给刘协,将刘协封为山阳公,允许刘协在山阳郡建立公国,在封地内,刘协可以保留汉朝宗庙及制度礼仪。

刘协虽然去了帝位,但是相比之前,自由多了,在他的封地内,倒是非常自由,无非就是不能出封地,现在去了帝号,也没有那么多人管着他,打他的主意了,反而对刘协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刘协的封地山阳郡,就是今天河南省的焦作市。从地图上看,刘备的蜀汉所在位置在山阳郡的西南方向,但是曹丕所在的洛阳也在山阳郡的西南方向。刘协也许是对着蜀汉方向,也许是对着洛阳方向吧,能让刘协起波澜的恐怕还是洛阳的曹丕才对,至少刘备倒是可有可无的。

在曹丕称帝的第二年,刘备也在蜀汉称帝,当然了,刘备的理由很充分,他认为汉献帝被曹丕所杀,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天有二君,为了与曹丕争正统性,刘备也称帝了,国号仍是“汉”。



从信息收集上来看,刘备认为刘协被杀,而刘协却知道刘备称帝,本来刘协心已平静,但由于刘备的称帝,引起刘协内心的汹涌,也许刘协真的有对着西南方向大笑三声,也许不是笑而是哭,无论是笑是哭,刘协已不再重要。

也许刘协不是笑也不是哭,而是叹息,对于刘协的一生,是被人控制的一生,是傀儡的一生,现在被逼退位,也许更是一种解脱,这一年刘协已经40岁了。



此处的刘协根本不是笑,而是叹息,刘协的叹息包括太多的无奈,但人都是有感情的,刘协作为一个聪明人,在长达三十多年的受人控制情况下,仍然保全了自已的性命,而得以善终,除了刘协的聪明外,更多的是他表面出来的没有威胁感,现在刘备称帝,刘协想起往事来,有了三声叹息:

一叹天下已无一寸汉土一位汉臣。

刘协是被那些一帮所谓的大汉臣民逼着禅让,整个朝廷之上,已经没有一个人心向大汉,这些人要么死了,要么被曹氏排挤掉了,荀彧死了,吉本死了,韦晃死了,拥护大汉的人全都死了,而刘协就看着这些人一个一个的死去,然后满臣文武,全部变成曹丕的人,逼着自已禅让。



刘协感到无尽的孤独和无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却无一人相助,就连睡在身边的枕边人,也是夺他江山的曹家人。

而天下的土地更是没有一寸是大汉的土地,全部被各路军阀瓜分,曹丕、刘备,还有江东的孙权,辽东的公孙康,大汉的天下完了,这不是刘协自已能改变的,看到刘备也称帝了,对刘协来说,天下不过多了一纂位者而已。

二叹天不助我、时运不济。



两汉四百余江山的破败丢失,责任不在刘协,就拿东汉来说,责任最大的是刘协的父辈和祖辈桓灵二帝,刘协就是一个生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的正确的人,原来刘协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妈当初怀他时,差一点就被一尸两命毒死,是上天救了刘协一命,让他来到这个世界上。

9岁那年,被狼子野心的董卓推上皇帝的宝座,从此开始了他傀儡的一生,直到被废除为山阳公,直到他去世那年,都处地曹丕的控制之中,刘协如果生在太平盛世,他一定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可是上天偏偏让他生在乱世,给了他聪明的头脑,却没有给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机会,大汉就这么灭亡了。



三叹刘备称帝狼子野心。

无论刘备打着怎样的旗号,无论刘备如何仁义道德,礼贤下士、善待百姓,从根本上来讲,刘备与曹操、孙权等人的行为无异,曹操没有称帝就被骂成国贼,更别说刘备还明正言顺的称帝,刘协岂能不知。



两汉的规矩是“非刘不王、非功不候”,反对过说:不是说你姓刘就一定能被封王,而是要经过正规的手续,经过正牌天子的册封才合法,刘备呢?叫自封,根本没有得到东汉朝廷的认可,没有得到刘协这个正牌皇帝的认可,那刘备就是乱臣贼子,就是狼子野心。

可是刘协这个时候,除了叹气,还能有何作为呢?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暗示性,诱导性。

但事实上,正史《三国志》,甚至是裴松之经常引用的《山阳公载记》都没有记载这个事情,连《三国演义》都没有提及此时。

可能是我读书少,不过我也没有看到有这大笑三声的野史或文人笔记的记载。

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是现代人以现代人看刘备的眼光虚构此事的。

为何这么说?

一、虚构这个故事来证明刘备的虚伪

我们都知道刘备以汉室后裔自居,一心想匡扶汉室。无论是正史还是民间故事,他的确有近乎虚伪的地方。

但问题是,汉献帝禅位曹丕,汉室气数已尽,你让光复汉家天下的刘备如何做才能延续汉祚呢?

当然只有称帝了。

刘备称帝,延续汉祚是最重要的,汉献帝刘协听到应该是高兴的,毕竟汉室还没有立刻亡了。

汉献帝可能会伤感的是,帝统从他这一脉转到了刘备这一脉手中。

相对而言,国事和私事,汉献帝还是能分得清的。

二、刘备并不是篡汉献帝的位。

曹丕篡汉后,想延续汉家天下的刘备在成都称帝。

当时的情况是:

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

有消息说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不得不称帝。

我们都知道事实时汉献帝禅位后以山阳公的身份还活着,说汉献帝遇害的消息一则是消息闭塞,以讹传讹,二可能是刘备有意散布的。

因为不这样说,刘备称帝会面临一个很大的阻碍。

甚至不把屎盆子扣在曹丕身上,在道德上占据高点,蜀汉将无正统性可言。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名言。

很明显这个问题便是如此,它是以今人的观点来审视那一段历史,只是很多时候这样审视的时候,已经相当于是篡改历史了。


微史春秋


其实根本没有史实证明,在得知刘备在四川称帝后汉献帝曾经笑过,我想就算笑,也不是开怀的大笑,而是一种苦恼人的笑,苦中带甜,糖分不高。

汉献帝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不想当皇帝,只求做一个太平王,可是命运无情的捉弄了他,让他成为了大汉这艘千疮百孔的巨舰的船长,无奈上位之后正他想有所作为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之于大汉帝国,就好比中国的熊猫,澳洲的考拉,就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吉祥物。

他也曾经反抗过,可是那个叫做曹操的男人实在太强大了,他掌控了一切,刘协小小的反抗没有泛起多大的涟漪,就被他轻松松化解,身边少数几个值得信任的人都被曹操处理了。

汉献帝从此认命不再反抗,他终于明白自己就是一个傀儡皇帝,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各位老爷们行行好,不要让汉朝的香火断送在他的手上。


历史总是喜欢欺负弱者,汉献帝最后那些小小的希望也随着大舅哥的篡位而破灭。

对于汉献帝而言,当他捧上玉玺,献给曹丕的时候,大汉帝国正式宣告灭亡,其实大汉亡了吗?早就亡了!

从黄巾起义开始,东汉帝国就已经名存实亡,当汉献帝被几大军阀互相抢夺的时候,就没有人认为汉朝还有存在的必要!

在提心吊胆的坐在皇位上熬了20几年之后,汉献帝心里最害怕的那只靴子终于落地了,他退去了皇帝的外衣,成为了一名山阳公,在他的封地里他终于享受到了自由。

在这里,他可以随意的走动,可以和他的人民随意接触,应该说,从退位开始,他的人生才刚刚起步。不夸张的说,老曹家对待汉献帝还是比较厚道的。

正当汉献帝悠游林下准备庸庸碌碌的过完这一辈子的时候,一个震惊的消息传来,远在四川的刘备为他发丧,在成都称帝,发誓要为汉献帝报仇。

汉献帝又一次被死亡。汉献帝笑了,他的心里充满了苦涩!玄德啊玄德,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吧!什么中兴汉室,恢复炎刘,我信你个鬼!这就是你所谓的忠诚!你和曹丕孙权有什么不同?

你想当皇帝,想要恢复大汉天下,你就直接去干,不要找这种可笑的理由。

其实在很早以前,汉献帝就已经认定刘备不是一个靠的住的人,这个人的野心绝不比曹操小。汉献帝心中头号汉贼自然是曹操,可是我们看一看这个号称汉贼不两立的刘备干了些什么?

夺取荆州,夺取益州,这两块土地的原来的牧守可都是汉家宗亲啊!

所以说刘备所谓的忠于汉朝汉贼不两立其实就是三分反曹,七分扩张。三分反曹,其中大部分还是嘴炮,七分扩张,矛头所指的对象都是汉家自己的骨肉。

所以,汉献帝早就对刘备这个人绝望了,这就是一个野心家,唯一比曹丕孙权好那么一点的就是他顶着一个刘姓!

所以当刘备称帝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汉献帝一点也不觉得意外,意外的是刘备竟然如此无耻,汉献帝有没有死?刘备难道不知道吗?

当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情报意识,刘备和曹魏打了那么多年仗,各种细作,可谓是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向汉献帝有没有死这样的情报刘备怎么可能得不到呢?

汉献帝是愤怒的,刘备,你这一辈子能不能硬气一次?你自己想当皇帝,就应该向汉献帝的祖先光武帝那样霸气的向全天下宣布,而不是现在这样婆婆妈妈扭扭捏捏,既当了什么,又要立什么!

当然,汉献帝的心中还是有一丝丝的高兴的,虽然对刘备这个伪君子不满意,但好歹人家也姓刘,也是汉高祖的子孙,人家的国号依然叫大汉,这证明大汉的传承没有在汉献帝的手中湮灭,汉献帝算不得亡国之君,汉朝还有希望!只不过,这一切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汉献帝这个可怜人,当他听到刘备在四川称帝的时候,心情一定会是很复杂,既有悲伤,又有兴奋,五味杂陈,不足与外人道也。

  


策神历史


历史上作为汉献帝的刘协最终被迫禅位,自然也就导致他在历史上不得不被扣上亡国之君的帽子,曾经贵为天子的他,尽管也想励精图治,但是却遭遇时运不济的尴尬境地。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更需要的是一位统御四海的将领,当时他在董卓的扶持下称帝,但是却遭到了一代枭雄曹操的裹挟。

当然,这才是他痛苦的开始,一个没有权力的皇帝,就如同傀儡一般被人颐气指使,当然在此期间,他也有想过通过反抗,来得到自己的合法权利。但是凭借自己的微薄之力,也只能算是:无谓的挣扎罢了!

汉献帝当初被迫禅位,为什么要对蜀汉的方向连笑三声呢,究竟是在怎样的心情下,发出的是怎样的笑声呢?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笑兴复汉室的大业终将有人扛起

对于汉朝诺大的家业,身为汉献帝的刘协,内心很是看重,但是命运和他开了一个最大的玩笑,给了他那个当皇帝的机会,却注定没有让他当一个好皇帝的运气,东汉最终还是砸在了他自己手里。

但是这并不妨碍,身为皇叔的刘备,一生都在致力于被兴复汉室做准备,同时他也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刘备身上,希望汉朝的基业,能够在他的身上发扬光大。

刘备这一生在外征战多年,当然也有一颗建功立业的心,要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话,那么刘备最好的选择无疑就是称帝。

一方面他作为刘氏家族的主心骨,也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即使完全没有兴复汉室,但最起码还让刘氏家族拥有一席之地,将来获得完全的统治地位也不是不可能。

二笑身为傀儡的悲情落寞与不甘

身为汉献帝的刘协,无时无刻没有不想着成就一番霸业,但是却不料造化时事弄人,这一切也不过是黄粱美梦罢了,面对惨痛的现实,贵为天子的他也只能默默扼腕叹息。

但是这件事也并非遥不可及,最起码他在被迫禅位前,身为皇叔的刘备,一直在为了兴复汉室大业的计划奔走努力。

其实在刘协的内心,还是更希望真真正正的做一次皇帝,尽管没有带兵作战的能力,但是他也相信,只要让他不再当傀儡,他还是能够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借助他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梦想又何尝不可?

但是这一切仅仅只是在梦里,如果刘皇叔能够甘愿为自己效力,或许就是不一样的境地了,深深的倍感无奈,更是有千万种难以言语的不甘心。

三笑皇叔刘备迫不及待称帝的居心

当初刘备和孙权曹操三分天下,汉献帝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刘备当时的实力能够稳住,后来再以期更大的发展也未尝不可。

毕竟复兴汉室大业的计划,并非一朝一夕的简单,往往需要倾注多人多年的努力才可以达成。当时的刘备,扛着兴复汉室的大旗,也笼络了不少人。

但是现如今的状况恰恰相反,皇室正统的刘协作为皇帝被裹挟以来,即使到后来被迫上禅位,刘皇叔貌似已经忘了他的存在,除了进一步扩大膨胀自己的政治欲望之外。对于这个傀儡一般的皇帝,也不闻不问,难道究竟真的是实力不济?

就在自己被迫禅位不久,就迫不及待称帝的心情,何况还大肆宣扬自己已死的消息,尽管可能不是他亲自所为,但也绝不是空穴来风,和皇叔刘备还是有一定的关系。

身在皇位不得志,一生戎马为霸权,如果让刘协再选择一次,他可能更愿意当一个手中拥有实权的将领,也不愿意当一个被人摆弄的傀儡!


大国布衣


三国时期,有各路英雄争霸,就有人沦为权力争夺之下的炮灰。汉献帝身居高位,却无实权傍身,几乎一生举步维艰。想杀他自立的人不在少数,但皆怕被骂作乱臣贼子而不敢行事。曹丕最终废掉汉献帝,成立曹魏政权。但是不久后,刘备就在蜀地称帝,得知此事后,刘协连笑三声,这是为何呢?

曹丕费尽心机废汉立魏,刘备称帝,这就让他的皇位坐得名不正言不顺。

中原地区相对稳定后,曹丕一心称帝。他多次鼓动群臣游说汉献帝禅让。眼看自己已成孤家寡人,刘协不得不禅位于曹丕。篡位后的曹丕为堵悠悠众口,不仅封刘协为山阳公,还准许他建宗庙来祭祀汉朝先祖。曹丕口上说愿与刘协共享天下的好东西,但是他谋权篡位的罪名却是难免的。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是汉室正统。他称帝也就意味着汉朝皇室并非无可为帝之人,那么曹丕也就坐实了乱臣贼子的骂名。

蜀汉能与魏吴三足鼎立,实力不容小觑,曹氏江山最终花落谁家还犹未可知。蜀汉成立虽晚,其君主刘备却一直有统一中原的野心。关羽被东吴所害后,刘备就借此机会来讨伐东吴。当时刘备已是六十余岁高龄,仍然率军亲征。只是可惜刘备求胜心切,反被陆逊火烧连营,最终铩羽而归。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谈及刘备遗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刘协深知刘备不肯善罢甘休。蜀汉地理位置绝佳,刘备又有贤臣辅佐,有朝一日灭掉魏国也是可能的。

蜀汉成立,刘协就能摆脱被操纵和监视的命运。刘协本是王美人之子,不应为帝。董卓大权在握后,自认为与董太后同族,因而改立养在董太后膝下的刘协为帝。刘协贵为九五至尊,却只是傀儡帝王。他先是被董卓所胁迫,后来董卓被刺杀,政局混乱。李傕与郭汜两人拥兵自重,都意图挟持刘协来取得政治主动权。这场战争持续数月,刘协才在杨奉等人的护卫下逃出。但是,刘协很快又落入了曹操手中。曹操大权独揽,刘协想以衣带诏诛杀曹操,不料事情最终败露。

刘协一生如此进退维谷,原因无非是他的帝王头衔。如今他被废,刘备自立。这也就意味着魏氏家族的矛头开始对准刘备,而不再是刘协了。确实如此,刘协被废后,利用医术悬壶济世,反而自在起来。刘协这一笑,也有对自由的期待。

刘协之笑也包含着对刘备的嘲讽。刘备自诩汉朝皇室中人,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但是,刘备既没有派人暗中营救汉献帝,也没有在手握大权时为救汉献帝而讨伐曹氏家族。汉献帝被杀的消息传出时,刘备便称帝建立了蜀汉。可见其称帝之心何其迫切。刘备虽以仁义名扬天下,但说到底都是为了自我利益。

刘协也并非没有帝王之姿,他在处理赈济灾民一事上就相当得力。但是,东汉气数已尽,刘协身边又无可用之人,以他一人之力复兴汉室,实在难于登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