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大明最开外挂制度:由皇帝直接委派,藩王魔咒,竟是个编外之职?


说起大明朝,哪个官位最了不起,你肯定会先想起内阁首辅,但却没有这一职位吃香和自由,其实这就是在洪武时期专门设立的编外制度——

督抚,一个独立于任何机构之外的编外制度,担任过的官员还都是大佬人物存在,由皇帝直接任命,还外带是藩王的魔咒

大明最开外挂制度:由皇帝直接委派,藩王魔咒,竟是个编外之职?

督抚督抚,既是总督又是巡抚,临时性是其最重要标志

督抚一看这一官职的名称,就知道人家是两个官职和起来的称呼,咱们在很多的古装电视剧当中,会看到这些称作为巡抚的官员们,会定时定点的巡查各个地方,像什么山西巡抚、湖广总督之类的官名都跑到你的眼前。但是这仅仅是它的一项职责,主要任务就是帮助中央监视地方官员,他一来这些地方的小官职们不得立马巴结。

大明最开外挂制度:由皇帝直接委派,藩王魔咒,竟是个编外之职?

最初的设立是方面太子朱标能够方便巡查地方,朱元璋才设立的,而且它的反腐力度这么大,不得委派中央官员们进行监督审查,因此它就从属于大明的监察体制当中。看起来是个没有实权的职务,但是架不住人家背后的势力大呀,先是皇帝给人家撑腰,再有就是督抚本身的职位不会削除,督抚就是个兼职。一般管的都是地方上的事务,而且官位还都是一品、二品大员,地方官他最大的官职才多大呀。

大明最开外挂制度:由皇帝直接委派,藩王魔咒,竟是个编外之职?

督抚这个兼职职位,其实就是临时性的,在明初之时都是属于临时性岗位,皇帝不放心地方官,就派这些中央官员到地方去监视一段时间,这样回来交差让皇帝安心。而且正是因为叫做督抚,就是有总督的兵权还有巡抚的监察于一体的制度,这样才让地方更加忌惮督抚制度的存在,什么叫手里有权、心里不慌,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大明最开外挂制度:由皇帝直接委派,藩王魔咒,竟是个编外之职?

藩王见了害怕,地方官见了躲着走

古代皇帝为了加强皇权,都一样是想方设法对官员们加强监督,明朝同样也不是一个例外,朱元璋在加强官吏监督这一块做的比其他朝代更狠,哪怕是自己的子孙们也不放过,因此大明藩王最惨的一点就在这里。

大明最开外挂制度:由皇帝直接委派,藩王魔咒,竟是个编外之职?

而且督抚制度的存在确实解决了明朝的很多实际问题,虽然大明设立有三司,主管军事、经济还有监察,但是地方大了很多东西只是在大的类别当中分了一下,下面具体事宜,有时候往往会出现扯皮现象,督抚制度有权利去解决这个事情,于是就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制度上的权责不清问题。

大明最开外挂制度:由皇帝直接委派,藩王魔咒,竟是个编外之职?

尤其是对待藩王这一块,藩王毕竟都是皇室子孙,要是让地方官出面,确实一方面是官职不够大,另一方面是不好管束,所以就需要皇帝派遣中央官员去约束这些藩王的行为。明英宗和代宗时期,更是将这项制度慢慢变成一项常规化制度,只是在形式上仍然是临时性的。在这一期间,对于辽王朱贵烚进行了一统的收拾,辽王朱植那是真倒霉,摊上了这么几个混蛋儿子。

大明最开外挂制度:由皇帝直接委派,藩王魔咒,竟是个编外之职?

这个朱贵烚又是抢劫,又是跟朝廷要封赏,皇帝给了他警告还是我行我素,根本不将皇皇帝放在眼里。英宗就火了,直接将他爵位削除,贬为庶人。这其中也将湖广巡抚吴政的隐匿不报行为,进行了处置,直接将他逮捕下狱,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因为皇帝认为这是他的监察失职,没有及时上报,才造成了辽王能这样胡作非为。

大明最开外挂制度:由皇帝直接委派,藩王魔咒,竟是个编外之职?

其实对藩王也够宽容的,朱元璋规定是不能轻易削了藩王称号的,只是这个朱贵烚做的有些太过了,不然也不会先出警告,再来采取措施。可是监察人的失职,就没有这么好过去了,毕竟你是官、人家是王,怎么比都比不过人家。

大明最开外挂制度:由皇帝直接委派,藩王魔咒,竟是个编外之职?

大明这一制度,确实为地方监察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便利,而且还将这个编外之职用的这么风生水起,它只是在三司制度之下弥补制度漏洞得一种编外之法,

开外挂只是皇帝让他开,不然他也只能跟不好好干的吴政一样,得到入狱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