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心肌梗塞是什么意思?

炸天帮S


凌晨2点,胸痛群传来一份心电图,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提示患者男性,49岁,胸痛3小时,目前心率48次,血压96/56,胸痛胸闷持续中。



我们接到通知,马上启动导管室,我立即跑到急诊待命,随着胸痛中心的建立,我们对待每一位胸痛患者,尤其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更加要节约时间,我们宁愿多等半小时,也不能让患者等医生一分钟。

患者送到后,综合判断,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像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并请签字,一份是病危通知书,一份是手术知情同意书。确诊心肌梗死就属于病危,因为这个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知情同意书是手术支架前要签署的。现在胸痛患者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先不办理住院,先治疗,先手术,随后家属去补办住院手续都没问题,目的就是节约时间。

患者的妻子和闺女都在场,签字的时候,认真阅读病危通知书,看到急性心肌梗死几个字,很少不高兴,说:我们不是心肌梗塞吗,你们怎么写着心肌梗死呢?这不是盼着我们死吗?


这是哪跟哪啊!这只是医学术语,只是对一个疾病的准确描述,王医生解释:这两个名字是一个意思,之前大家都用心肌梗塞,老百姓也习惯叫心肌梗塞,但我们心内科医生现在都叫心肌梗死,写病历都会写心肌梗死。这并不很重要,现在我们要节约时间,抓紧治疗,治疗后,我可以向你们详细解释心肌梗塞和心肌梗死。

说话间,患者突发室颤,医生马上电击除颤,患者心跳恢复,这时候家属催我们,赶紧手术赶紧手术,别耽误了……

手术过程比较顺利,但因为患者属于下壁心肌梗死,且就诊稍晚,故血压一直偏低,我们一直大量输液+升压药,患者血压才维持到110/70,后送患者回监护室。安顿好患者后,已经是凌晨4点,这时候患者闺女和妻子还在监护室门外,正好给家属讲讲手术经过,看看支架前后对比,顺便再给他们科普一下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梗塞。

其实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梗塞都是我们翻译的名词。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这是源词,acute急性的, myocardial,心肌的, infarction,梗死或梗塞,AMI,连起来就是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心肌梗塞。以前课本及病例都写急性心肌梗塞,近年来习惯于写急性心肌梗死,很多专家认为翻译急性心肌梗死更为准确。梗塞的意思是血管堵塞了,心梗本身是血栓堵塞血管,这也是原来翻译的初衷。可是大家后来觉得心梗后,血管梗塞只是一个现象,其本质结果是导致心肌坏死,因为堵塞后也不一定会心肌坏死,只有堵塞时间超过15分钟也会引起坏死。心肌坏死不能非常准确的从心电图获知,只能看个大概。心肌坏死的多少,或有没有心肌坏死,更准确的参考是心肌酶和肌钙蛋白,这两个指标也是诊断心肌梗死的依据。这两个指标升高也就证明了心肌有坏死,甚至对于非ST抬高心肌梗死,必须参考这两个数据才能诊断心肌梗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病的死亡率确实太高,基于这3点原因,现在医学界更习惯于称之为急性心肌梗死,当然您喜欢叫急性心肌梗塞也没关系,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认清这个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的本质就是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血管垃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就会形成血栓,血栓堵死心血管就会发生心肌坏死,进而引起持续性心绞痛,引发心律失常或心衰,甚至导致死亡。

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包括遗传基因,年龄,性别,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久坐不运动,不健康饮食,等等原因。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包括:暴躁、愤怒、寒冷、剧烈运动、劳累、熬夜等等。

所以急性心肌梗死大部分的原因还是能控制的,所以说急性心肌梗死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三步骤:第一健康生活是基础,第二控制三高是关键,第三冠心病正规治疗是防线。

最后一道报警就是心绞痛,当发生心绞痛一定及时就诊,切莫耽误,切莫存在侥幸。


心血管王医生


什么是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也就是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

心肌梗塞是怎么引起的呢?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出血和管腔内血栓形成造成冠脉血管部分或完全急性闭塞,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冠脉相应供血部位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20-30分钟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
  • 就像粗水管和细水管供应田地一样,粗水管流的水量多,沉积的杂质也多,在粗水管的某一管壁杂志沉积,如果稳定就不会随水流流动,如果不稳定就会脱落,随水流流动堵住进入田地的通口,而此时其他的细水管供应的水量不够,田里的庄稼就会枯竭。或者粗水管本身有问题如生锈导致水管破裂……田地的水不能及时及量的得到补充。



心肌梗塞有哪些症状呢?

  1. 疼痛最先出现,多发生于清晨,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等胃肠道,肠胀气亦不少见,重症者有呃逆,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 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可伴濒死感,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就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衰,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易被误诊。
  3. 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发热多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后出现,体温多在38度左右,持续约一周。
  4. 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室颤是心梗早期,特别是入院前的主要死亡原因。房室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多。
  5. 低血压和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生,主要为心源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发生。

心梗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呢?

  1.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诱发因素。
  2.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戒烟戒酒。
  3. 居住环境尽可能的安静、舒适。
  4. 按时服药,随身常备扩张冠脉药物,定期到医院复查。
  5. 着装宽松,注意保暖,预防感染。
  6. 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避免情绪较大波动。

总结:看完之后大家对心肌梗塞应该能有个大致了解,这种疾病对生命有很大的威胁,一旦发现一定要在黄金时间内迅速治疗。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觉得写得不错的话,记得点个赞哦!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识,关注我,私信为你解答!


医疗工作者张


什么是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主要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缩窄或阻塞使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提供给心脏肌肉的血液和氧气不足,从而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一般均伴有心室功能不同程度损害。临床上常出现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和组织坏死等一些全身反应,并伴有急性循环衰竭和严重的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造成病人死亡。

目前对于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案主要集中在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改善心肌缺血,防止心肌坏死。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传统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其目的主要是防治左室重构。

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心肌梗塞的主要治疗方法。心肌梗塞溶栓疗法的原则是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尽早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使梗塞的血管得到早期、充分、持续的再通。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心肌梗塞发病后6h内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最好,发病时间越短效果越好,发病时间越长效果越差。生化试验和临床试验都证明血栓形成和血栓溶解是同时进行的动态过程,有效地抑制血栓形成就会加速血栓的溶解。

目前采用的溶栓药物有:链激酶、尿激酶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这些药物对心肌梗塞溶栓效果是良好的,但均有一定的并发症,主要是出血。轻者粘膜、皮下出血,重者则脑内出血可危及生命。尽管如此,也仅有1/3的心肌梗塞患者符合溶栓的条件接受治疗,近2/3的患者因伴随各种疾病或过了时间窗而没机会进行溶栓治疗。

鉴于溶栓治疗的局限性,介入治疗逐渐成为恢复患者再灌注的治疗方法。与药物溶栓相比,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可清除血栓,使血管再通率高达95%~99%,残余狭窄少,可以有效地改善心肌功能,明显减少主要的终点事件。PCI能使心肌较早得到充分的血流灌注,但PCI治疗的进行必须要在有导管室条件的医疗中心进行,还需要有相当熟练的手术经验的医务人员。跟溶栓治疗相比,介入治疗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这对于"时间就是生命"的心肌梗塞患者来说是个不利的因素。介入治疗后可能会发生急性并发症,有些情况还可能出现再狭窄问题。这就需要外科手术来解决。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是冠心病的有效外科手术治疗方法,能有效地缓解或解除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供血,避免心肌梗塞的发生,是治疗心肌缺血有效的方法,也是治疗PCI治疗后患者出现再狭窄和引起急性并发症的有效而必要的方法。一旦出现急性并发症,急诊CABG将最大限度减少心肌损伤,降低住院不良事件和死亡率。因此,CABG常成为PCI重要的替代手段或合并治疗。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一、什么叫心肌梗塞?

通俗的说法就是------因为血栓堵塞、或血管痉挛,导致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不畅,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大面积坏死,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

不恰当的比方,因为渠道淤积、堵塞,秧田灌溉不足,导致秧苗缺水,大面积干旱枯死。

二、如何救治心肌梗塞?

救治心肌梗塞------讲究“黄金5小时”说法!总之,发现越及时、治疗越及时,生命挽救率越高。具体方案如下:

1、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急救ABC。

2、尽快控制情绪、镇静、止痛。譬如,小量吗啡静脉注射止痛;口服地西泮(安定)镇静。其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心肌负担。

3、积极溶栓治疗。是心肌梗塞治疗中的关键,重中之重!素有“黄金5小时”讲究。 4、必要时紧急手术治疗。像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等。


杜空


今天咱们用最通俗的话讲急性心肌梗死,而且就说大众见的最多的一种急性心肌埂死,少见类型的咱们不讲。

如果把心脏比喻成一座城市,那必须有给城市运送补给的公路。而心脏这座城市就有3条这样的公路,主要作用就是给心脏运送营养物质,保证心脏的细胞能够正常运转和存活。而心肌梗死就像是各种原因导致了这些心脏动脉发生了堵塞,也可以理解成为心脏这座城市供应养料的公路发生了堵车,各种给养不能成功送到城市中来,这样一来城市里的心肌细胞就会“闹饥荒”,有些还会饿死,这就实行了实质性的心肌梗死。如果心肌梗死的面积很多,那患者非死即残。而及时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救治,就是为了打通这些被堵塞的心脏动脉,这样才能保证心脏的心肌细胞不被饿死,它们才能不“闹饥荒”,才能有效挽救生命。

不知道张大夫今天从这个角度为大家解释心肌梗死是否形象,但是也希望能够帮到您,能够让您初步了解什么是心肌梗死。




张之瀛大夫


心肌梗塞,简称心梗。简单的说,就是心肌细胞没有血供,正在走向死亡。这是需要快速急救的疾病。如果早期急救,能抢救回部分奄奄一息的心肌细胞,晚了的话,后果很严重,特别是梗死范围大的话,特别危险。

复杂的说,心梗,是由于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某个血管因为斑块狭窄或是痉挛,导致其供血的心肌细胞断了口粮。


武小一家庭医生


你好,就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动脉血管上的斑块破裂形成了血栓。冠状动脉血管破裂,或者是血管完全闭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时间长的话就会心肌梗死。这是很严重的,建议你尽快到医院检查一下。
推荐你看看 北大人民医院 丁晶荣主任的‘心肌梗死与心肌康复&’图书,里面讲的有你想了解的,很有帮助。某宝有卖


找良医网7


对于心梗的发生机理,都可以从专业的网站上得到科普,目前不是什么高深的知识。关键是预防心梗如何形成,如果发生心梗如何自救?这些是老百姓十分关心的问题。首先要从幼儿教育启蒙,让儿童知道人的心脏之基本结构与功能,然后教育他们如何保护心脏,如何急救等。目前这种预防教育都很不普及,甚至不重视。希望学界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