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新春看展“鼠”不勝數


新春看展“鼠”不勝數

國家圖書館

線上線下文化組合餐

館長拜年活動是國家圖書館春節活動的一個傳統內容,已堅持20年。正月初一,首批到館讀者可在總館北區二層總諮詢臺、總館南區二層文津廳諮詢臺、總館南區二層紫竹廳諮詢臺當中任意一處領取館長簽名首日封、紀念品。

除此之外,春節期間國圖綜合閱覽室將開展“圖書館趣味知識問答”“遇·薦 國圖E世界——《見國圖·賀新春》視頻尋寶賀新春”“福氣帶回家迎新年寫福字、寫春聯”等活動。國圖藝術中心將有5場電影公益展映,影片包括《穆桂英掛帥》《秦香蓮》《乾坤福壽鏡》《狀元媒》《龍鳳呈祥》。

國圖為不能到館的讀者準備了移動端線上新春互動活動。1月17日,國圖把徵集和整合的館內新春活動信息與資源,發佈於國家圖書館網站、手機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以及數字圖書館移動閱讀平臺等,讀者可通過線上專題頁面輕鬆獲取活動信息;線上還將提供部分活動的在線體驗。此外,在新春線上專題中將引入“文旅e家掃描閱讀”欄目,為全國地方館提供新春活動展板素材。

國圖聯合中國圖書館學會,製作專題頁面,整合定製中國年俗文化活動春節資源禮包(包括展覽1個、新春楹聯50副、講座100場等),已通過專題頁面發佈。

新春看展“鼠”不勝數

中國國家博物館

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

紅牆瑞雪、大幅字兒、紅燈籠、中國結、紅色新春楹聯……這是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新春展在展廳入口帶給觀眾的節日氛圍。

本次展覽集中展示了37件套國博館藏祥瑞題材文物及120餘件當代書畫藝術家的新春楹聯和繪畫作品。展覽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國博館藏祥瑞題材文物,如周代“者生”文鼎、漢代鎏金“中國大寧”神獸紋鏡、明代青花三羊開泰仰鍾式杯、清乾隆御筆先春如意圖軸等,以及與鼠年相關的文物,許多文物系首次展出;二是當代著名畫家的精美畫作,如範迪安、徐裡、龍瑞、楊曉陽、田黎明、何家英等著名畫家的作品;三是當代著名書法家的喜慶春聯,如蘇士澍、陳振濂、陳洪武、孫曉雲等書法家書寫創作的吉慶春聯。

值得一提的是,為增加觀眾多樣的互動體驗,展覽還採用了現代多媒體科技,雪花效果投影、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互動屏幕、百花圖捲上撲蝴蝶等互動項目,為展覽增加了趣味。展覽時間截至2月29日。

新春看展“鼠”不勝數

故宮博物院

大聖遺音——鍾粹宮古琴藝術展

故宮博物院現藏古琴88張,唐、宋、元、明、清時代序列完整,佳器列陳,能夠較為完整地展現古琴發展歷史。在故宮鍾粹宮展廳舉辦的此次展覽,展示了院藏曆代名琴標準器,勾勒出古琴發展的歷史脈絡。同時還選取了多種與古琴相關的文物,為大家呈現一個更為多面的古琴文化世界。展覽時間截至2月29日。

此外,在故宮東華門展廳、截止時間為5月31日的“古建工程師的一甲子——於倬雲誕辰百年紀念展”也值得一看。展覽以“於倬雲的文物建築保護實踐之路”為主題,展示從民國到20世紀末多個不同歷史時期裡,於倬雲先生從一名北平文物整理委員會的試用技士,成長為故宮文物建築保護的技術帶頭人和實踐者的歷程。

新春看展“鼠”不勝數

首都博物館

1420:從南京到北京

今年恰逢明朝由南京遷都北京600週年,首都博物館(以下簡稱首博)用267件文物,“回望”北京600年。此次展覽圍繞明代遷都北京這一歷史事件展開,分為“定都南京”“遷都北京”“用致雍熙”三部分。

“定都南京”的展示文物主要來自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館等,展陳了追隨朱元璋開疆擴土的公侯墓葬展品,包括薛顯墓、宋朝用家族墓、沐英家族墓等。而各式各樣的金器成為展廳裡最耀眼的展品,包括南京江寧將軍山沐斌夫人梅士墓出土的嵌寶石金頭面和“黔寧王遺蹟”金牌等。展覽時間截至6月28日。

在首博順道一看的有“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該展參展文物22組件,展現了北京中軸線在斗轉星移中的恆久神韻。

展覽之外,首博還為觀眾準備了豐富的活動:從1月17日至2月24日,首博推出“天下福”迎春文化廟會,以集市和非遺、國潮、中式美學精彩作品,實景展示繁盛的北京城,讓觀眾們在博物館裡過大年,逛一個別有趣味的文化廟會;大年初二,首博將推出以生肖文化與紙藝互動結合的“紙·鼠於你”嘉年華,採用紙材質空間結構設計,通過動靜結合的全新“紙創空間”展陳方式,帶給觀眾可感、可視、可聽、可觸的活動體驗。

新春看展“鼠”不勝數

廣州博物館

字字珠璣——廣州博物館藏有銘銅器展

本次展覽重點展出廣州博物館藏吉金、銅鏡、璽印、古錢四類精品有銘銅器,以及廣東大觀博物館提供的7件代表性器物,共計208件(套)。其中一級文物數量為13件,二、三級文物為23件,所展銅器上的銘文少則二三字,多則近百,字字千鈞,字字載史。

在這次展覽中展出的商周時期青銅器珍品,如剌銅鼎、冉父乙銅鼎、易銅鼎等40件青銅器,都來源於近代金石學、古文字學大家容庚捐贈。廣州博物館也希望藉此次有銘銅器展,致敬容庚先生。展覽時間截至5月5日。

新春看展“鼠”不勝數

上海博物館

“靈鼠兆豐年”鼠年迎春特展

這場以“鼠”為主題的趣味特展由五件文物組成,它首次採用“散點”方式佈置,除一件展品陳列於大廳,其餘四件均“躲”於各個展廳,等待觀眾自己尋找發現。

在大廳陳列的展品名為“銅鎏金持鼠黃財神像”,是藏傳佛教中的護法神祗——他雙眼圓睜,披帛飛動,手中的吐寶鼠似隨時準備口吐摩尼寶珠,象徵著慷慨、財寶與成就。藏匿在博物館角落的另四件文物,將呈現更多與鼠有關的精彩故事。

中國古代陶瓷館內藏著兩件小巧玲瓏的瓷器:一件是元代龍泉窯青釉堆鼠水盂。圓滾滾的老鼠趴在水盂之上,模樣俏皮可愛;另一件是明晚期青白釉鼠形硯滴。該硯滴以瑞鼠為形,蜷身弓足抱緊瓜果,寓意吉祥。

此外,該鼠年特展還展出現代畫家高奇峰的“三鼠圖軸”,描繪老鼠們盡情享用蘿蔔、冬菇、花生的場景,寓意豐年。此次特展時間截至2月23日。

新春看展“鼠”不勝數

北京自然博物館

會飛的花——世界珍稀蝴蝶展

本次專題展覽展出500餘件珍貴的蝴蝶標本、300餘幅精美圖片和豐富多彩的蝴蝶文化展品,為觀眾呈現出千姿百態的蝴蝶世界和五彩繽紛的蝴蝶文化。展覽分為“關於蝴蝶”“蝴蝶秘密”“蝴蝶世界”“蝴蝶文化”四大板塊,以生物學、社會學等角度,立體解讀蝴蝶的神奇和奧秘。時間截至3月1日。

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如時間恰逢1月26日、1月29日、2月8日的上午10時,不妨前去古哺乳動物展廳聽聽“主題講解——似鼠非鼠”:該館的9只小“鼠”講述那些外表像鼠、卻與恐龍同期生存在地球上的中生代哺乳動物……(周天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