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寓言故事:“狼不從狗”,故事很短,道理卻深,很值得一看

01:故事很短

在茂密的森林裡,住著一匹骨瘦如柴的狼,因老虎總是跟它過不去,好幾天都沒有找到一口吃的了。

這天,飢腸轆轆的狼又一次遊蕩在林間尋找食物,突然一條高大威猛的狗出現在它的面前,狼真恨不得撲上去把那狗撕成碎片,飽吃一頓,但又尋思自己不是對手。

於是,狼滿臉堆笑,向狗討教生活之道,言語中充滿了恭維,諸如“仁兄保養得好”、“顯得年輕”、“真令人羨慕”,等等。

寓言故事:“狼不從狗”,故事很短,道理卻深,很值得一看

本來,狗以為狼會向自己衝過來,展開一場生死搏鬥,因為狗們覺得狼一向是自己的天敵,沒想到今天遇到的這匹狼卻會拍自己的馬屁。

狗於是神氣十足地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你如果真的要想過我這樣的生活,就必須離開森林。瞅瞅你的那些同伴,和你一樣髒不垃圾的,個個像餓死鬼一樣,生活一點保障也沒有,為了一口吃的都要與別人拼命。還是學學我吧,保證你每天不愁吃不愁喝,過不了多久就能長得像我一樣健壯。”

“那我該做些什麼呢?”狼疑惑地問。

“你啥也不用做,只需大聲叫喊,把討吃要飯的人追咬得遠遠的,幫主人看好家門就可以享用美味佳餚,要是幹得好還能得到主人的許多額外獎賞。”

寓言故事:“狼不從狗”,故事很短,道理卻深,很值得一看

狼沉浸在這種幸福的體味中,一股口水頓時湧上了喉頭,好幾次試著把它吞下肚裡都未能成功。

對於狗所描述的那種生活,狼充滿了無限嚮往。於是,當狗要狼隨它一起去見主人的時候,狼興沖沖地上了路。

走出陰暗的森林後,狼發現狗的脖子上有一圈皮上沒有毛、光溜溜的,就納悶地問:“哥們,你這是咋弄的?”

“沒有什麼。”狗搪塞地說。

“真的沒有什麼?”狼又問。

“小事一樁。”狗很輕鬆地答道。

狼停下腳步:“到底是咋回事?你給我說說。”

“很可能是拴我的皮圈把脖了上的毛磨掉了。”

“怎麼?難道你是被主人拴著生活,任聽主人使喚的嗎?”狼變得滿臉驚訝。

“只要日子過得好,拴不拴又有何關係呢?”狗不以為然。

“這怎麼會沒有關係?被主人拴著,一點兒尊嚴和自由都沒有,生不如死。哼!幹你這行,天天給我吃龍肉也不去。”說罷這話,餓狼扭頭便跑了。

寓言故事:“狼不從狗”,故事很短,道理卻深,很值得一看

02:道理卻深

狼這種動物,在我們的概念中好像從沒有獲得過感情上的親近。比如:對於異於常規、性好於色的男子,我們稱他為“色狼”;陰險的偽善者,被人們稱人“披著羊皮的狼”……

但是,看完這個寓言故事,你也許會大吃一驚:原來狼還是這麼一種可敬的動物。

是的:狼身上所表現出來的那種為了維護尊嚴,寧可餓死也不願像狗那樣被主人拴著幫主人看家門的高尚情操,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佩和學習。

在當今這樣一個和平年代,一個人是否有尊嚴,在現實生活與工作中,均可直觀地體現出來:

寓言故事:“狼不從狗”,故事很短,道理卻深,很值得一看

整日溜鬚拍馬,阿諛奉迎,恨不得替上級代勞擦屁股的人,肯定是沒有尊嚴的。

見名利就上,見軟就欺,見硬就怕,在下屬面前是老子,在上司面前是兒子,這種人顯然也是沒有尊嚴的。

其實,無論什麼時代,也不論從事何種事業,尊嚴都是每一個人的品格骨架。沒有了這個骨架,人格、人品等一系列的人生必備之物,就無附著之處。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多多向狼學習,學習它那種不屈尊嚴的高貴情操。這不僅是為了成功的需要,也是一個人必備的素質。

有一哲人曾說:“尊嚴的有無、尊嚴的強弱,基本可以決定一個人自我一生的做人質量。”這句話進一步道出了尊嚴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的重要性。

寓言故事:“狼不從狗”,故事很短,道理卻深,很值得一看

那麼,尊嚴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毫無疑問,前文故事中那條餓狼寧可餓死,也不願像狗一樣被主人拴著,幫主人看家門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尊嚴的一個方面。

另外,尊嚴的具體表現還有:

寧為無名草,不為悅人花;

甘作身臥地,不作附樹藤;

寧為玉碎骨,不為瓦全身;

聖人孔子曾說:“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理義之勇不可無,血氣之勇不可有。”因此,我們切不可把“維護尊嚴”理解為遇事生扛死頂,或以性命相搏。須不知,任何事都要以理義評定。只有在合乎理義的前提下,去奮力拼搏,才是不屈尊嚴之舉,否則,便是“血氣”之勇了。

寓言故事:“狼不從狗”,故事很短,道理卻深,很值得一看

在瞭解了尊嚴的定義之後,具體如何去維護自己的尊嚴就看各位的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餓狼尚有尊嚴在,吾輩尊嚴豈能丟?

要知道,一個人只有維護尊嚴,才不至於喪失原則、喪失人性地去爭名奪利。如此一來,便能避開成功路上的諸多陷阱,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