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歷史背後的傳說:懂鳥語的公冶長

公冶長,生於春秋時代,是孔子的女婿,也是孔子的學生。其勤儉持家,聰穎勤奮,列為七十二賢第二十位。

《論語》第五篇以《公冶長》為名,對公冶長給予了很好評價,無論是學業,還是德性,孔子都很看好這名得意弟子。

在正史中,公冶長繼承孔子遺志,成為著名文士。而在民間傳說中,公冶長擁有一項奇技,能夠聽通鳥語,流傳著這麼一段有趣的故事。

歷史背後的傳說:懂鳥語的公冶長

話說公冶長小時候,家裡窮,經常上山打柴,聽到各種鳥的叫聲,覺得很有趣,便模仿鳥的叫聲,並且還仔細研究叫聲含義。

為了學會鳥語,公冶長每次都會把自己帶的午飯撒在地上,餵給小鳥們吃,而作為回報,小鳥們也教會了公冶長鳥語。

這一天,公冶長正砍柴,忽然一隻喜鵲飛來,喊:“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有隻虎吃羊,趕走;老虎奪下羊。”

歷史背後的傳說:懂鳥語的公冶長

公冶長急忙操起杆擔、手握柴刀跑到南山,趕走老虎,奪下了羊。

另一次,一隻八哥匆忙飛來,“公冶長,公冶長,米大爺的孫子掉進塘,趕快救人莫遲延,免得老頭哭斷腸。”

公冶長一聽,放下手裡的活,急忙又去塘裡撈起小孩。

這一天,公冶長剛上山,老鴰飛過來喊:“公冶長,往北行,亂石坡有隻狼咬人。”

公治長急忙往北跑,趕到亂石坡,卻不見狼只見一個人倒在地上,頭部被砸得稀巴爛,現場慘不忍睹,顯然是被人謀害。

歷史背後的傳說:懂鳥語的公冶長

這時,一隻灰喜鵲飛過來喊:“公冶長快走開……“

公冶長正抽身要走時,背後過來兩個公差攔住他,把鎖鏈往脖子上一套,厲聲說道:“好小子,你竟敢謀財殺人。走,咱們到縣衙門去。”

到了衙門,縣官問:“公冶長你為什麼殺人?”

公冶長,把老鴰告訴他的事敘述了一遍,縣官不相信他能聽懂鳥語。恰好外面有一隻鳥飛過,叫得嘰嘰喳喳不停。便問公冶長:“你說你能聽懂鳥語,那你就說說它在說什麼。”

公冶長點了點頭,側著耳朵一聽說:“小鳥說了,殺人罪犯是吳天、吳法。”

歷史背後的傳說:懂鳥語的公冶長

不等公冶長說完,縣官把驚堂木一拍:“信口胡說,先打他四十大板,投入死牢。”

這時,一群燕子飛進大堂,不停地叫喊:“公冶長頂住他,縣官貪贓枉了法,張大爺已去上告他。”

原來,吳法、吳天兩個壞蛋想霸佔王二的老婆,用石頭砸死了王二。他們惡人先告狀,買通了縣官,加罪到公冶長頭上。

感謝救孫之恩的張大爺連忙上府裡控告吳法、吳天等人。知府宣判公冶長無罪。將吳法、吳天正法、處罰了縣官。




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傳統文化知識以及人文故事。反正不要錢,多少看一點。

歷史背後的傳說:懂鳥語的公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