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枪管和瞄准镜怎样统一成一条直线?

冯潘


统一成一条直线?恐怕这一辈子是做不到的,不光这一辈子下一辈子也是做不到。准确来说,枪管的延长线和瞄准镜的延长线应该是两条相交的直线。题主的这个意思应该是用瞄准镜瞄准的目标,为什么开枪会击中?也就是说瞄准镜的瞄准线是否和子弹的运动轨迹是平行的或者是一条直线。量子接下来就和大家聊一聊枪械到底是如何瞄准的,瞄准镜是如何引导子弹击中目标的。

可能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瞄准基线和枪管应该是像下面这样的关系。

就好像是(1)瞄准基线和枪管的延长线是两条平行的线。一开始的时候量子也是这样认为,可等到画出这张图来的时候,就发现问题的所在了。这样瞄准镜所瞄准的目标永远是高于子弹的着弹点的,根本做不到指哪打哪的一种效果。所以第一张图所反映的内容其实是错误的。

于是量子就设想出了第(2)张图。瞄准基线的延长线和枪管的延长线,也就是子弹的发射线是成一定的角度。这样通过调整瞄准基线的高低,就可以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与子弹的发射线有一定的相交点,这一点就是瞄准目标的点、也是子弹的着弹点。一开始这样设想起来确实也是正确的。直到后来了解到子弹的飞行轨迹并不是一条直线,这一个问题才渐渐在量子心头不再是迷惑。

因为地心引力的存在,凡是在地球上的物体都会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哪怕是再小质量的物体最终的结果也会是落到地面上,子弹也不例外。只不过是因为子弹的出膛速度差不多都会有七八百米每秒,在人体可见视线范围之内子弹的飞行轨迹几乎成一条直线。所以人们就想当然的认为子弹是呈直线飞行的。但真实情况呢,并非如此。

这一张图应该是最接近于现实的图了。当然为了使表达效果更明显,一点儿枪管儿的倾斜角度有点儿夸张。图上有三条线,其中枪管中心线是在理想状态下子弹的飞行轨迹,也就是子弹呈直线飞行。瞄准基线是平行状态,枪管和瞄准基线有一定的夹角,因为子弹的飞行轨迹则是抛物线的形式。所以子弹的飞行轨迹总会在一点上与瞄准基线相重合。这一点就是着弹点,狙击术语上被称为“归零点”。射击这一距离的目标时,狙击手不需要调整枪械的归零点。只需要将瞄准镜的中心放在目标上,扣动扳机即可击中目标。而如果目标的距离过远,则枪手就需要调整枪械的归零点,也就是增大枪械和瞄准基线的夹角,使枪械子弹的着弹点更远,来达到狙击远方敌人的目的。如果时间来不及的话,那么就不需要调整归零点,狙击枪瞄准镜上都会有专业的密位划分,通过调整一定刻度,瞄准目标射击之后,即可击中目标。


量子聊军武


狙击步枪上安装的瞄准镜只是保持着一种与枪管最基本的平行状态,没有做到与枪管统一成一条直线的要求,因为子弹的飞行弹道是一条曲线而不是直线,而且子弹弹道还会因枪管的加工、装配等因素造成的误差略微偏左或偏右,所以即使做到了“与枪管统一成一条直线”也没有任何意义。以56式半自动步枪为例,该型步枪有效射程400米,最大射程1000米,子弹出膛后能保持80米的直线飞行弹道,之后弹道便开始向下弯曲,因此士兵在进行100米胸靶射击时依然需要将标尺调整至“1”挡位置,这时候子弹的飞行弹道刚好在100米处与枪械准星重合,打在士兵瞄准的地方。如果标尺处于“0”档状态时射击100米胸靶,那就要瞄准胸靶10环与9环之间的那条白线,使枪口处于微微向上仰角的状态也能打中10环,否则瞄准的是10环靶心,子弹却落在9环或者8环处。使用瞄准镜的而狙击步枪也同理,假设瞄准镜里的红心是表示瞄准的是100米目标,那么在射击200米目标时就需要红心下面的刻度来瞄准,这时候的子弹飞行弹道刚好与这个刻度重合,这样才能击中瞄准的位置,否则就会打到别的地方。而狙击步枪的瞄准镜就起到了与步枪标尺一样的作用,所以瞄准镜不需要与枪管保持统一成一条直线,只需要保持相对的平行即可。下图为我军实弹射击训练时使用的胸环靶纸,当进行100米射击且标尺为“0”档时红色箭头指示的地方为准星瞄准点,蓝色箭头指示的是实际弹着点,可见子弹的飞行弹道是曲线而不是直线。

枪械的准星调校

一直未经调校的枪械是打不准的,至少是普通士兵打不准的。一般一只普通新步枪到手后需要经过以下处理过程:拆装→煮枪→试射→校正四个步骤。拆装很好理解,就是从器械箱中将出厂的枪械拿出来,这时候的新枪从里到外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黄油,是不能直接使用的;煮枪就是支起一口大锅,将新枪放在国内用水熬,直到所有黄油全部剥离枪械为止;煮好的新枪需要拆解开重新擦拭上油,然后才能试射,试射的目的是验收枪械是否合格;试射结束后开始进入给予一支枪械灵魂的步骤——校枪。校枪时需要使用到校靶器,先将新枪固定起来,然后分别量好100米、200米、300米、400米的距离并按上胸靶,对不同距离的胸靶射击3~5枪,再根据子弹分布情况调整新枪准心,直到胸靶上的弹着点与枪械准心基本一致时才算是完成对新枪的校正,这时候的新枪才拥有灵魂,由于校枪时难免出现一些公差,所以每一支枪的灵魂各不一样,这也是一些平时打自己的配枪很准的战士一旦换枪就会打不准的原因。狙击步枪同样需要校枪,而且校枪过程远比普通步枪繁琐,由于狙击步枪使用具有放大倍数的瞄准镜进行瞄准射击的,因此校枪主要是针对瞄准镜的校正。与普通步枪一样,校枪时需要固定起来,然后用瞄准镜瞄准不同距离的胸靶进行射击,然后记录参数;接下来是根据参数来调整瞄准镜,直到弹着点完全与瞄准镜里的刻度完全吻合才算是完成校正。每一只狙击步枪的灵魂都各不一样,因此狙击手在换枪使用时同样会出现步兵打不准的现象,因此狙击手不论去到哪里、执行什么样的任务都必须带着自己的枪。这种规矩尤其特警狙击手最讲究,否则一旦换枪,本来瞄准的是劫匪的头,结果子弹打在人质脑袋上就麻烦了。下图为校枪使用的校对器。


瞄准镜的结构

现代枪械使用的瞄准镜可谓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比如全息瞄准镜、红点瞄准镜、白光瞄准镜、微光等等,不论什么枪械使用到什么样的瞄准镜都需要进行校正,而在校正之前我们必须了解瞄准镜的结构,我们重点来了解狙击步枪的望远式瞄准镜。顾名思义,狙击步枪的望远式瞄准镜就是像望远镜那样具有一定放大倍数功能的瞄准镜,望远式瞄准镜的光学系统仍然是沿用加上转象系统的开普勒式望远系统,基本结构是物镜、倒象透镜(转像镜)和目镜,再加上分划板组成,分划板上有瞄准标记,通过移动分划板或使用不同位置的分划来瞄准不同距离的目标。有些瞄准镜还有变倍功能,用较低的倍率搜索和瞄准近距离的目标,用较高的倍率射击远距离的目标。分划板中刻有十字形瞄准线和密位点,这是狙击步枪瞄准镜的灵魂,新枪对瞄准镜的校正主要就是针对瞄准镜的分划板的调整。早期的瞄准镜也十字形瞄准镜,校枪时就是以十字中心对相对目标在一定距离上的瞄准与射击来进行的,而现代瞄准镜制造时在分划板上的十字形瞄准线上增加用于测量射程和角度的分划,其原理很简单,都是通过分划标记与参照物的高度(或宽度)对比来估算出距离。这种瞄准分划看很来很复杂,但使用起来很简单,经过短时间的讲解就可以使用,不必接受严格的训练,因此应用很广。密位点分划板是时下最流行的狙击用瞄准镜的分划。密位点分划看起来很简单,只是在十字线上标上小黑点。比如在Leupold M3 10倍瞄准镜上,每两个的相邻黑点间是一个密位。不过密位点瞄准镜使用起来不容易,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但测量出的数值相当准确。下图为SVD狙击步枪的瞄准镜视角,红色箭头指示的准心为150米瞄准点,蓝色箭头指示的是200米瞄准点,紫色和黄色箭头分别为300米和400米的瞄准点,这些参数在校枪时是可以通过调整瞄准镜实现调整的。

综上所述,所有包括狙击步枪在内的枪械不论是使用机械瞄准(标尺瞄准、占孔瞄准)还是瞄准镜瞄准,即使是同型号、同批次的枪械在射击时的弹道特点也各有不同,所以都需要进行校正才能达到精确射击的效果,因此狙击步枪的瞄准镜是否与枪管统一成一条直线是没有意义的,只要安装状态与枪管保持最基本的平行就可以了。枪械在射击时受枪管加工精度、子弹加工精度、装配精度等因素影响,致使枪械弹道会发生偏左、偏右、偏上、偏下、偏左上、偏左下、偏右上、偏右下等等现象,而瞄准镜与枪管保持基本平行的意义就在于方便在校枪时从任一角度调整瞄准镜里的分划板,如果费尽气力将瞄准镜做到与枪管统一成一条直线后这样的校枪过程依旧需要进行,因此“将瞄准镜做到与枪管统一成一条直线”就显得画蛇添足了。下图为武警新兵狙击手用胸环靶纸展示的88狙弹着点分布情况,这样的弹着点分布说明这支狙击枪的弹道偏右下,需要进一步校枪。


兵器知识谱


直接下结论,枪管和瞄准镜根本就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什么? 首先,在技术上就实现不了,题主自己想想,如果瞄准镜和枪管处于同一条直线,也就意味着瞄准镜也和枪膛内的子弹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此时就只有两种情况,要么瞄准镜在子弹的前面,要么子弹在瞄准镜的前面。而无论是哪种情况,这种“瞄准镜和子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设计”都是不可能完成的,瞄准镜在子弹的前面时,枪手从瞄准镜望出去的视线正前方就是子弹,来你告诉我,子弹在前面挡着还怎么瞄准?透视么?然后是子弹在瞄准镜前面,同样的道理,枪手要先透视子弹,然后才能通过瞄准镜瞄准?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子弹要怎么才能射出去?怕不是要直接穿透瞄准镜哦。


▲枪管和瞄具平行

因此,题目中说到的“让枪管和瞄准镜统一成一条直线”的设计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除了在设计上不可能完成以外,在实际使用瞄具中,瞄准镜也肯定是在枪管的上面,两者延伸出来的直线是互相平行的,如上图所示。当然,这种“平行”只是瞄具的外壳和枪管平行,实际上瞄具里面的镜片套筒(套筒延伸的方向才是枪手实际的视线方向)和枪管却是非平行的,而是两条相交的直线,

这个跟子弹的弹道轨迹有关,下面会详细解释,现在先来给大家介绍为什么瞄准镜里面的套筒和枪管并不是平行的,直接来看瞄准镜的结构行了,给大家看一张图,如下:

▲瞄准镜内部结构示意图

上图是一个瞄准镜的结构简图,从这个简图我们可以知道,瞄准镜的两个镜片并不是直接固定在瞄具的外壳上,而是装在一个“套筒”的两端,且这个套筒不是被固定死的,而是可以上下或者左右摆动,只需要通过外部的那两个调节旋钮就能实现这种操作

,而这种通过旋钮来控制套筒偏转角度的操作就是我们在平时所说的“瞄具归零”了,再详细一点这所谓的“归零”就是对瞄准镜进行“仰角调节(上下摆动)和风偏调节(左右摆动)”,至于为什么瞄准镜在使用前进行“归零”?就是为了保证在不同的距离上,枪手的“瞄准点”和实际的“弹着点”能够重合,而弹着点就是子弹最终的落点,只有保证子弹的弹着点和目标重合,才能保证枪手指哪打哪。▲错误的和正确的射击示意图

说完了瞄准镜的结构,我们继续来介绍为什么瞄准镜在枪管的上方,还能保证枪械可以精确的击中目标?这个跟弹丸的飞行轨迹有关,弹丸在离开枪膛后,在空气中的飞行轨迹不是一条直线(在重力影响下永远也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完全的抛物线,那么又为什么离膛后的弹丸其弹道轨迹会是一条抛物线呢?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因为重力影响,其次就是在开枪时,枪管并不是“水平”的,和目标之间并不处于同一条直线,而是要把枪口稍微往上抬一个角度,如上图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不管是直接平行开枪,还是把枪管往上抬一个角度后再开枪,弹丸的弹道轨迹都是一条曲线,而不可能是一条直线。

▲平抛运动示意图

而如果跟图中上半部分的错误示范那样,让枪管处于水平方向开枪的话,那么此时的弹丸在出膛后其实就是在做一个“平抛运动”,如上图所。而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弹丸会一直下坠,所以弹着点永远也不可能和瞄准点重合,也就永远也不可能击中目标了(只讨论远距离射击)。因此,为了保证弹丸的弹着点能够准确地落在枪手的瞄准点上,在开枪时就必须把枪口稍微往上抬一个角度,使弹丸在出膛后能够先向上飞行一段时间,而同样是在重力的影响下,弹丸达到自己弹道的最高点后,就会慢慢下坠,最终使弹着点和瞄准点重合,从而击中目标。所以,开枪时把枪口往上抬一个角度,其实就是为了让弹丸的弹道轨迹是一条抛物线,这也是为什么瞄准镜在枪管上方,也能击中目标的原因。


哨兵ZH


镜子里头的瞄准线确实是一条直线,然后枪管中射出的子弹是一条抛物线,这是两条线,不是一条,如果硬要加入枪管中心线的话,那就是三条线。

从上图就可以看到,所谓的瞄准,只是让子弹的抛物弹道线恰好能在特定的距离上落在瞄准好的目标上,而这个特定距离可以是100米 也可以是300米 当然也可以是1000米,这就是为啥无论是机械照门还是光学瞄具,都有个表尺或者可调的归零距离的缘故。

当你归零距离越远,照门的高度就越高,与准心重合的时候枪管就会向上抬(瞄准镜的话高度当然不会变,但是将归零点调远的时候,整个镜会往前倾,瞄准平行目标时候枪管也会往上抬)


所以说,弹道因为是一条抛物线,严格的说起来只有在两个位置是恰好重叠,其他距离上不是高了,就是低了。


疯狗的轻武


瞄准镜与枪管既不是一条重叠的直线,也不是平行线,而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望远镜的刻度是按照枪弹的抛物线轨迹规律设计的,它利用固定在枪身的架子(轨道)与枪管形成一个角度,调整距离旋钮,就可以调整这个角度,这个角度用来保证子弹在设置的距离上恰好落在十字线交差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要对枪管和子弹的精度有足够的要求。

不仅仅如此,枪管与瞄准镜还有左右的偏差,这个偏差用来修正风速对子弹的影响,同时还有对气压温度等的修正,加在一起,瞄准镜与枪管是不可能是一条直线,也不可能是平行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