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艺术鉴赏力对于艺术家有什么重要作用?怎么样提高艺术鉴赏力?

宋吉福


艺术鉴赏力就是审美能力,艺术鉴赏力对于艺术家来说要多重要有多重要。打个比方,艺术家之于艺术鉴赏力就相当于厨师之于菜品的色香味,厨师缺少对色香味的辨识能力是烹饪不出美味的饭菜的,同样,艺术家没有相当的艺术鉴赏力也是难以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的,也是愧对艺术家这个称号的。

人们常说,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要打动人,首先要打动自己。这其中包括作品的创作技法表现手法,包括艺术家的思想深度和综合修养,而所有这些,都集中体现在艺术家的艺术鉴赏力上。

如何提高艺术鉴赏力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要求艺术家除了自身秉持的艺术天赋以外,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和感悟来达到艺术鉴赏力的提升。

首先要多学多看。

多看大师名家的作品,看他们对客观物象是如何表现的,他们是如何将立意、构图、造型、色彩完美的融合于画面上的。还要学习有关美学方面的知识,使自己具备一定的美学理论基础。

二是要多画多练。

俗话说看十遍不如画一遍。要多临摹优秀作品,在临摹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同时要把写生做为重点,通过经常性的户外写生,在悉心观察生活观察自然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

三是要多想多悟。

独立思考是艺术家必备的品格。边学习边思考边创作边感悟是提高艺术鉴赏力最有效的办法。达芬奇正是在创作实践中思考感悟,提出了“素描是油画的基础”,提出了构图中的“黄金分割线”等。鲁本斯在大量学习临摹前辈大师作品中思考领悟,后来成为巴洛克油画艺术重要代表。梵高在创作中不断探索感悟,一次次调整改变自己的审美风格,创作出《麦田》、《星空》等,成为独树一帜的后期印象主义油画大师。



灯影书画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可艺术家并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命运,反而是那些艺术评论家或鉴赏家在决定每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当然了,这是针对绘画、书法、摄影这些图像艺术而言,问题来了:艺术鉴赏力对于艺术家有什么重要作用?怎么样提高艺术鉴赏力呢?


艺术鉴赏力对于艺术家的重要作用,以及提高艺术鉴赏力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是鉴赏能力和欣赏能力是不同的性质,欣赏只是寻求作品带给人的视觉或知觉快感,而鉴赏是要评价出作品的好坏之处,这些人可以称之为艺术评论家或鉴赏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评委,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艺术评论家都有很专业的艺术知识的,

就像19世纪的印象派艺术大师梵高,他的作品就是碰到一些没有专业艺术知识的艺术评论家的鉴赏,换来的结局是,梵高的作品被淘汰出局毫无价值,所以,艺术鉴赏力对于艺术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艺术鉴赏力的艺术家,可以预先了解人们需要的艺术风格,从而让其作品满足时代和人们的审美,



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在现实生活中,艺术家只是极小众的一个群体,如果艺术家不了解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或穿着打扮,就不知道人们的喜好,对于画家而言,可以从人们的穿着打扮,来判定人们喜爱的色彩及风格,这就提高鉴赏力的好处,


艺术家提高艺术鉴赏力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将自己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多观察、多思考、多体验,唯有让自己的艺术行为不脱离现实世界(“主流”永远比“非主流”更受欢迎)才能提高艺术鉴赏力,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不至于孤芳自赏,鉴赏力体现一个艺术家的艺术素养。


诗夜城主


艺术上的所谓天赋,就是对于细微变化的感知能力,它培养很难,丧失却是极快的。音乐是和听觉密切相关的艺术。我们都需要学会倾听的方式,慢慢培养倾听的心境。如果某一天有一段音乐能使你身心俱痴,使你安静到只想落泪的时候,或许就在那时,你的心中有某个心门被悄悄打开了。也正因此,你会发觉在各种音乐中存在与人的心律相当的奥秘,它会直指人心的某个角落,并把你唤醒。也许从此,你会开始注意倾听这个世界上的各种声音,风雨雷电,鸟兽鱼虫,都有各自的轻吟低唱。你会发现,在工业噪音、媒体垃圾、人类活动强烈遮蔽之外,还有一个纯美的自然音乐宇宙。

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不能是急功近利的,而是一个慢慢浸润熏陶积累的过程。普通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家成长过程都是一样的,由生到熟,由简到难,有难到简,就像音乐教育家,金铁霖先生提出的练声三步法一样,“自然状态,不自然状态,到科学自然状态”。这个熟能生巧的练习过程是艰苦的,同时也是美好的。艺术教育不能化约为简单的技能学习,艺术归根到底是由我们的精神活动创造出内容,引导出来的其实是我们的内在世界和精神生活,我们的情感、智慧和心灵。艺术欣赏也是如此,在所谓风格、手法、主义、观念的背后,还有别的话题在,作品背后的艺术家是怎样的“人”?这种“人”在今天的文化环境中究竟是哪种角色?这才是宽广深厚的而不是狭窄贫薄的对艺术的理解。

任何人的艺术修养都不是先天的,都是需要在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的实践中,逐步锻炼和培养的。马克思在1844年的手稿中说:“……只有通过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界所展开的丰富性才能培养出或引导出主体的即人的敏感的丰富性,例如一种懂音乐的耳朵,一种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怎样培养出这种懂音乐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呢?马克思说:“凭相应的对象才能达到。”这“相应的对象”就是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多听多看,沈潜往复,从容含玩,渐次领悟。只有在博览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辨别真伪优劣,培养出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


西安交大黎荔


艺术欣赏是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审美认识。即欣赏者由对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所触发的情感反应和想象体验判断等思维活动。逐渐领悟作品中具体生动现象蕴含的内在意义。从而达到对生活的本质的理性认识。艺术形象的非直观性特点,欣赏者的各自的阶级立场,生活经验,艺术观点与审美趣味的差异,使欣赏者有可能对文学作品及其所反映的现实生活,进行再创造和再评价,产生不同的认识。艺术欣赏其对艺术家有着几大作用,主要有三种作用:第一个作用是艺术共呜的作用。这是艺术欣赏的心理作用,与艺术作品形成共通,类似或基本一致的情感,例如鲁艺话剧《白毛女》在延安上演时,竞有观众激愤掏出手枪对准黄世仁(演员)被现场保卫人员及时制止,这就叫艺术共鸣。观众如此,作为艺术家也是如此。

第二个作用是艺术批评的作用。是艺术家欣尝一部作品后经过思考,对这部作品及作家,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等各种文学现象和艺术实践所作出的理论探讨,分析与评价,亦称“艺术评论”。例如某部影片上映后,观众站在自己立场上所发表的看法,艺术家根据自已的艺术实践所发表的对影片的认识,进行理论上的探讨研究批评。

第三个作用是艺术借鉴的作用。对于艺术家来说,欣赏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享受,而且会产生艺术再创作的冲动,跃跃欲试,创作出比被批评者更好的作品来。为什么一类文学思潮出现后,不断出现类似作品,甚至出现艺术作品“闯车的现象”就是这个原因。例如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伤痕文学风行一时,就是这个道理。这种借鉴与模仿的艺术现象古今中外都有。

艺术欣赏力存在于艺术家对艺术作品认识的全过程,对艺术家的艺术认识和创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艺术家艺术水平的高低上下,也左右着艺术家的艺术鉴赏力。


宋源8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艺术鉴赏力,不仅仅是对于艺术评论家而言至关重要,对于艺术家自己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一个学画画的人而言,想成为画家,并不仅仅是会画画,画得特别好,专业功底特别扎实稳固就足够

对于一个学音乐的人,想成为音乐家,并不仅仅是熟练掌握了唱歌技巧,或者熟练驾驭乐器就足够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仅仅是艺术基本功的成熟,还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超凡的艺术鉴赏力,对艺术独到的见解和才华

艺术鉴赏力,个人理解是,艺术家,或者艺术评论家,通过自己的审美能力,审美品味,艺术修养,感悟,对一件艺术品,做出自己独特的评价,鉴赏

艺术鉴赏,个人拙见,比如美术鉴赏,并不仅仅面对一件西方美术史上的经典油画作品,可以背出画作的年代,画家的名字,画家所在的油画流派,画家所在的油画流派的绘画技法,艺术风格,创作思想

中国美术史,你知道青绿山水流行于唐代,而在宋代之后就逐渐没落消失

如果是这样,只能说明你对中西方美术史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并不代表你具备很强的艺术鉴赏能力

鉴赏一件艺术品,比如一幅画作,你应该有自己对艺术的见解和感悟,而不是死记硬背

一个艺术家,不仅仅需要具备扎实深厚的艺术基本功,艺术家的艺术鉴赏能力同等重要

甚至一个艺术家的艺术鉴赏能力,相比艺术基本功更重要

艺术基本功,比如绘画基本功,每个人都可以练习成熟的,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

比如创作一幅人物油画,绘画基本功,能决定你能不能画准确人物的结构,比例,造型,肌肉

而你的艺术鉴赏力,艺术品味,决定你作品的艺术高度,艺术境界

文化底蕴跟不是,艺术创作的境界也同样跟不上去

提升艺术鉴赏能力的方法许多种

多看画展

经常阅读艺术类的书籍,对于美术相关的书籍,推荐蒋勋,朱良志,吴冠中,李泽厚,叶朗的书籍

经常阅读艺术评论家的文章,首先学习一下专家是如何鉴赏艺术的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粉丝们,条友们,你们有什么高见吗?


艺术狂人2


确切地说,缺乏艺术鉴赏能力的人是很难称其为艺术家的。艺术鉴赏力其实就是审美能力,这是每个艺术家甚至是艺术爱好者的必修课。

抛开艺术的层面不说,审美能力的高低对一个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美学知识需要普及,不仅是艺术家,普通大众的美学思维都需要培养和提高。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美学知识,才能真正知晓什么叫审美。如果连什么是审美都不知道,面对艺术品时就只能是想当然地信口开河,搞得不好就会贻笑大方。



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

所以说,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还是非常必要的。包括对艺术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对各个艺术门类和体裁的艺术特征、美学特征和艺术语言的熟悉和了解。就算是绘画领域,也需要了解一点美术发展简史,对各种绘画风格的代表画家和代表作品都要知道一些。

可以肯定的是,欣赏者的专业知识越丰富,对艺术的领悟与感受就愈深广。



广泛欣赏艺术作品

应该说,审美能力是需要培养的,除了了解一些基本的美学知识,更需要平时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音乐、舞蹈、绘画等等艺术形式,都是培养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

以欣赏绘画作品为例,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到画展、艺术馆等现场欣赏原作。在准备好一定专业知识后,对于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名家名作进行观赏、鉴识。如此反复,鉴赏水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尤其是那些公认的经典作品,切不可走马观花似的看一下,应该反复品味,方能有所收获。这样的过程对于提高鉴赏力大有裨益。



加强文化修养

具备相当的历史、文学等知识积累是提高艺术鉴赏力的重要条件。艺术作品是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需要对这一时期历史有一定的认识才能理解透彻。

此外,不同地域、不同风俗、不同的审美习惯,都会影响艺术创作的风格。只有具备了相关的文化知识才有能力更好地去鉴赏不同风格的艺术品。

确切的说,艺术修养其实也是个人文化修养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他的艺术鉴赏力也会有较高的水平。这二者之间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



需要生活阅历

为了更好地欣赏一件艺术品,我们往往需要了解有关作者的创作思维、个人经历、甚至是一些奇闻轶事,这样才有可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真正理解艺术品的独特表现力和精神内涵。

阅历越丰富、越深刻,越有助于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反之,欣赏者在生活经历中从未直接或间接经历过的内容,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就往往难以接受或体会不深。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时间和经历的积累,可以有意识地多去体验生活,却不可强求。

当然,以上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惊龙轩


艺术鉴赏力即审美能力,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艺术家就更重要。
1、艺术家要想创造美,首先需要认识美,具备超常的评价美的能力,如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像力、创造力等。
2、艺术家有什么样的审美观点、抱什么样的审美态度和运用什么样的审美方法对自然景观、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和人生进行审美评判,直接作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达成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载体——艺术品展示。


3、审美只有以善为美、以真为美、重科学、重教化、重伦理,才会有熏陶别人的艺术品生产出来,以达到美化社会、美化生活、美化心灵的目的。
如何调艺术鉴赏力?1、注重实践积累。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实践。
艺术鉴赏的实践非常重要。
大量经常地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直接有助于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2,学习知识、发现规律。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艺术修养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对各个艺术门类和体裁的艺术特征,美学特征和艺术语言熟悉和了解。 3、多涉猎相关学科。,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历史,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水平对艺术鉴赏也有很大影响。艺术修养是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同时又直接受益于文化修养的广博精深。4,热爱生活,向社会学习。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艺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艺术鉴赏也同样离不开社会生活。5、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使自己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创作者个体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