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理財是買長期的好,還是短期的好?

王龍森


樓主你好,理財產品買長期的好還是買短期的好?理財產品長期和短期還是有明顯的區別。首先這種長期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基本上一年期的年化收益率都可以達到4%以上,甚至接近於5%。但如果說你選擇三個月的短期定期理財的話,那麼年化收益率可能僅僅只有2%多一點,甚至是不到3%。

所以很明顯,長期的定期理財,自己所能夠得到的回報和收益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因為畢竟年化收益率是比較高的。但是這種長期的厲害,首先我們要保證自己的本金沒有緊急使用的這樣的一個前提,如果說你要提前支取本金的話,那麼可能就會造成無法獲得相應的年化收益率,對自己來說是不合算的。

所以說選擇長期理財也好,還是選擇短期理財也好,主要是根據自己本金有沒有這種緊急使用的前提條件,如果確實是這部分閒置資金長期不打算使用,至少一年之內不會使用它的話,那麼我們認為選擇長期的定期才是比較合適的,因為畢竟得到的回報和年化收益率普遍都是比較偏高的。


社保小達人


理財是買長期的好,還是短期的好?

不管是買長期,還是買短期,需要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從理論上來講,大家更推崇長期理財,但是長期理財也並非適合所有人,有的人則更適合短期理財。

一、什麼樣的人適合長期理財?

對於一個手上閒置資金比較多的人來,可以選擇長線理財。首先資金比較多,現金流比較小,比如像一些有幾百萬閒置資金的人來說,有的人會把錢存進銀行大額存單個幾年,或者選擇3-5年定期理財,這些保本類型的理財產品,投上線利率比短期的高,收益多少自然也是和投資市場有關,投入的時間越長收益也就越高。

二、什麼人適合短期理財

比如你手上有10萬元,但是在一個月內可能會用到,你不可能將這10萬投入到定期1個月以上的理財產品,這個時候你只能選擇適合該段時間內,利用這筆錢產生收益,選擇短期理財產品期限7天,15天,22天,或其它期限的產品進行投資,才能方便這筆資金的流轉不耽誤事。

綜上所述

不管是投長期理財,或者短期理財,都需要跟蹤資金流的需求問題出發考慮。就像我上面說的,如果閒置資金比較多的,可以拿出一部分作為中長線理財投資,但是同樣也需要考慮不防之需,留出部分可隨時靈活使用。



同樣的道理,短線理財需求,則更適合現金流比較大的投資者,因為不定時會使用到這筆錢,所以不適合長線。


謎桔


關於購買理財產品時,是選擇長期還是短期,這確實是一個好問題?

一直以來,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都以為,購買理財產品應該選擇長期,且認為期限越長則收益越大。其實,這並非不可改變的鐵率。因為從往期的銀行理財產品來看,收益與期限出現不成正比的“倒掛”現象也是常有的。

大家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切不要將期限將視為唯一考慮因素。一般來說,購買理財產品選擇期限的長短主要考慮以下兩重因素:

第一,最好是提前能夠對國家貨幣政策取向進行必要的瞭解,主要從未來央行是否有降息或者升息通道判斷,這顯然是需要投資者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才行。但作為普通投資者最起碼應該提前諮詢一下週圍的財經人士或者多瞭解一下央行的官網信息。比如說,2018年的四次定向降準,2019年的1月15日開始全面降準。

第二,就是對資金流動性的需求或者資金在短期內的用途要做到心中有數。

通過以上兩方面因素,綜合起來考慮並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及偏好來定。比如說,在央行的降息通道之下,無論是銀行理財還是貨幣基金市場收益率都有下行壓力,這種情況下,應該選擇邁入長期理財產品,提前鎖定收益。比如說,近期受降準之後的影響,部分銀行已經通過提前鎖定收益的理財產品進行攬儲。


東震木


這個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僅要看你買的是什麼理財產品,還要看你自己對流動性的需求如何。

首先,我們拿大家普遍關注的銀行理財來說。

銀行理財的風險普遍偏低,幾乎沒有虧損的現象發生過。自2018年初開始,銀行理財收益率就一直在下降,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偏大,為了保證經濟穩定增長,貨幣政策大概率會較為寬鬆,市場利率會繼續走低,銀行理財收益率也會繼續下降。

所以,如果你對流動性要求不高,未來較長時間不會用到理財的這筆錢,那麼我還是建議大家買長期理財的。

一來長期理財的收益率要高於短期理財。比如銀行理財1年期的收益率是4.8%,3個月的收益率只有4.4%。


二來買長期理財可以鎖定當前較高的收益。你現在買1年期的理財,收益率是4.7%,接下來銀行理財收益率會下跌,可能半年後就跌到4.4%,但是你之前買的理財還是按照4.7%計息。

目前大部分銀行的理財產品是封閉式預期收益性的,不能提前贖回,流動性較差,所以如果你對流動性的要求較高,短期內可能用到這筆錢,那還是買短期的好,只不過收益率就要低一些了。

如果你不確定什麼時候能用到這筆錢,或者說隨時都可能用到,那麼還可以買銀行的活期理財,收益率比短期理財還要低一點,但是比貨幣基金的收益率要高一點。

比如現在1年期理財的收益率是4.6%,3個月期的收益率是4.2%,活期理財的收益率只有3.6%。

之前只有浦發銀行、浙商銀行等個別銀行的理財產品有“轉讓平臺”,2018年又有幾家銀行加入了這個陣營,比如招商銀行、江蘇銀行、建設銀行等,大大提高了產品的靈活性。

我看過浙商銀行的理財轉讓平臺,很活躍,而且轉讓產品的收益率比新發售的產品還要高一點,畢竟大家轉讓的是幾個月之前發售的理財,那時候收益率要比現在高。


不過,能轉讓理財的銀行還是很少數,而且產品能不能轉讓出去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建議大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流動性需求,購買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小斯筆記


理財是買長期還是短期的好,這個問題主要還是看自己的資金需求和對未來收益率預期的展望。

一、資金流動性決定

相同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一般情況下,期限越長的收益率越高。這是因為理財產品需要使用資金進行資產配置,如果期限太短,就只能配置流動性最高的資產,比如貨幣市場工具、銀行存款等。而期限更長的話,產品的管理方可以選擇配置優質債券等收益率更高的資產。

比如下面的例子,中低風風險的低期理財,369天的產品年化收益率為4.69%,45天的年化收益率為3.54%,30天期的年化收益率為3.5%。

因此,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安排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期限,如果資金閒置的時間較長,則買入期限更長的理財產品,收益率更高。但如果一味追求收益率而未考慮流動性,一旦中途需要用錢,無法贖回產品,就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二、收益率預期展望

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其實是浮動的,而非一法不變。

當市場利率處於下行週期,一般情況下,各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會下行。反之,如果市場處於利率上升週期,則收益率會隨之上行。最近幾年,各類理財產品收益率節節走低,就是因為實際利率在下行中,雖然央行基準利率未下調,但通過多次降準的方式,釋放了流動性。

因而,選擇短期理財還是長期理財,需要對未來的流動性作一個展望。假如未來流動性會收縮,利率上行,那麼就不太適合買長期的理財。比如說五年以上的定期存款或者國債,這會鎖定利率,當未來利率上行之後,就無法分享到利率上行帶來的益處。

反之,假如預計未來利率依然會下行,且在較長週期內都是下行趨勢,則購買長期理財是合適的。因為這樣可以通過約定利率的方式來減小未來不會受到利率下降帶來的影響,提前鎖定收益率。

總結:短期理財和長期理財各有優劣,長期理財收益率普遍高於短期理財,但理財的收益率是會適市場變化的,可以根據自己的流動性需求和對未來利率趨勢的展望來進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財經宋建文


朋友們好!投資理財,得比利息高的收益,本金又相對安全,是咱老百姓最實在的想法!但是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對未來的變化有所準備!一切從實際,出發依照不同的情況,來進行長期或短期理財是最好!


一,以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短期理財好!因為目前理財市場波動,國際都在加息,相信不久,理財收益會水漲船高!畢竟即使5%的收益,從歷史上看,也還偏低(前些年理財已經達到6%到7%,以R2風險級別以內產品為例)!目前又面臨雙節和年底,隨時有可能有新理財或高收益的安全理財產品或活動出現!因此,目前短期好!進可攻退可守!

二,經濟火熱時期,理財產品收益較好較高,也比較穩定,可以考慮中長期投資,以獲得長期連續好的收益!畢竟有些好產品與經濟發展的階段有關,過個村就沒有那個店!

三,通過對目前理財產品的分析,發現,眼下的長期理財產品,並未與短期產品拉開收益差距!例如一些3-5年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僅只在5%-5.3%左右!而一些短期理財產品,例如結構性存款,銀行一年以內定期等,也在這個水平!(4.5%-5.2%左右!)期限短的安全性又高,又靈活!

綜上所述,從實踐出發,目前面臨雙節和年底,歷來是資金緊張之時!同時國際上延續大幅加息,因此目前採用短期理財(一年內),進可攻退可守!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祝朋友們存款理財順意,坐以待幣!


理財迦


理財最好買長期的好,不過最終還是要看個人的資金需求來評估。

01.理財時間越久收益率越高。

不管是定期存款還是定期理財收益率都是和期限掛鉤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肯定是低於三年定期存款利率。

很多人搞不清楚定期存款和定期理財的區別:其實很簡單,定期存款可以做到隨存隨取只是要犧牲一點利息,而定期理財一旦買入沒有到期無法提前贖回。

按照銀行定期存款公佈的利率就可以看出,存的時間越久利率越高,這是因為銀行也要靠貸款獲得收入,也得需要時間。

一年定期存款利率2.1%;

三年定期存款利率3.2%;

五年定期存款利率4.1%。

另外,定期理財由於犧牲了資金的靈活性,讓資金使用者可以更好的利用資金,所以收益一般定的比較高,以此吸引更多的人。

支付寶上定期理財產品明細:

7天期限的國壽週週贏2.8%;

30天期限的建信養老飛越寶3.2%;

一年期限的國壽安鑫利,建信養老飛越366,長江養老添年享等,收益率普遍在4.5%左右。

02.理財時間越長風險越低。

買基金一次性看好了買入,很大可能會買在高位,這樣就變成了高位站崗的保安,資金風險一下子就變得很高,也沒有糾錯的機會。

但是如果你把資金分成十二份,每月購買一次,就算第一次買在高位,還有後面十一次給你糾錯的機會,十二次加起來平均你的持倉成本大概率上,會比那些一次性買入的成本降低,盈利的機會就會大增,這就是基金定投的原理。

另外,股票投資也是同理。打開日K你如果按照歷史軌跡重新開一遍,不在乎就是今天賺了明天可能就虧了,天天和做電梯一樣享受上上下下的服務,就是沒賺到錢。

反之,打開月K,如果你10年前買入格力電器這隻優質白馬股,長期持有也好分期分批建倉也罷,持有10年不算分紅派股,光股價就翻了好幾倍,這就是長期價值投資股票的好處,風險變低了。

總之

想要通過理財獲得穩定收益,你就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愛因斯坦說過,複利是這個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蹟。而複利就是要通過長時間滾雪球才能發揮它的威力。持之以恆方為王道!!


小方聊投資理財


這個問題得綜合理財產品收益率、個人資金需求和心理安全需求三個方面來看。

一,看理財產品收益率

3個月等期限太短的理財產品一般收益率都不高,比餘額寶等貨幣基金利率只高一點點。如果不是因為短期資金使用需要,不建議配置6個月以內的理財產品。期限稍微長一點,比如一年期或更長的,收益率會高一點。

我個人認為,理財就是為了追求錢賺錢的收入。先把生活備用金和應急資金都準備好,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剩下的錢儘可能地配置中長期理財產品,這樣收益率高,利息收入也多一些。

二,看個人資金需求

人不可能不吃不喝地把錢全部拿去理財,所以短期內要用到的錢一定不要拿去買長期理財,萬一要用取不出來或者有大筆利息損失的話,就算是白折騰了。

所以,結合個人資金需求,短期要用的錢不買理財或者買短期理財,長期不用的錢買長期理財。


如果是未來分批要用的錢,則可以借鑑12存單的理念,讓長期理財分批到賬,既能保證收益,又能保證流動性。


三,看心理安全需求

選擇理財期限時除了考慮收益率和個人資金需求時機,還要考慮心理安全需求。有些人就是不能接受期限太長的理財產品,資金長期不能贖回到賬會令他寢食難安。

我投資的一家理財平臺會在產品到期前提醒投資者續投,也就是不贖回到賬,直接滾動到下一期。直接續投會有0.5%-1.5%的收益率補貼。很多人會為了更高的收益率在產品到期前選擇續投,也有很多人覺得錢沒回到手上又投出去,很不安。

其實,理財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為了稍高一點的收益率讓自己成天提心吊膽那就失去了理財的本意。選擇在自己能接受的範圍內操作最好。

總之,如何選擇理財產品期限是對收益率、資金使用需求和個人心理安全需求的綜合考慮,三者缺一不可。|

奮鬥的咖啡豆


進行理財投資的錢一定是生活中的閒錢。

這種閒錢具體能“閒”多久,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沒辦法說理財是長期好還是短期好。

一、什麼是閒錢呢?

就是最近三五年可能都用不到的錢。或者說沒有這些閒錢,你的生活質量也不會遭受任何影響的錢,就是閒錢。

二、為什麼要用閒錢理財呢?

1、如果進行理財的錢不是閒錢,可能在理財中途就需要緊急用錢贖回,造成不必要的虧損。

2、如果用不是閒錢的錢進行理財,心理負擔會比較重,影響個人生活質量和家庭生活關係。

3、理財就是理生活,理財是為了讓家庭財務狀況越來越好,因此閒錢理財更容易保持平常心對待,也更容易控制投資節奏。

三、什麼時候適合長期理財?什麼時候適合短期理財呢?

1、如果一筆閒錢,在三五年內都不會使用,或者這筆閒錢是為孩子將來上大學準備的教育金,那麼這筆錢就可以當做長期投資來使用,進行長期理財。可以選擇基金定投等穩健型投資產品。

2、如果一筆閒錢的空閒期就是一年或更短,那麼可以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或者貨幣基金進行投資,作為短期理財。

綜上所述,理財是個性化的事情,別人說的長期或短期都不重要,最終還是需要根據你自身的理財需求來決定。

以上就是關於理財長短期的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正在更新關於基金定投的小文章,感興趣的話歡迎翻閱和關注。


伍角理財


在投資理財的時候,很多投資者有認為長期的理財更好,因為年化收益率更高,所以選擇長期的理財。也有投資者,認為短期的理財好,因為短期理財的完成率更高。金老師認為,理財不能說長期的好,也不能說短期的好,要是適合自己的才好。

我們先來講短期理財。短期理財的完成率確實要比長期理財完成率高,因為短期理財的期限短,所以很多投資者都能較好的完成。比如,一位投資者想投資理財產品,資金預計未來3個月內不會使用,進行3個月期限的理財產品投資。在這3個月內所發生的事情,大概率是3個月之前能預計到的,並且大概率與預想無大資金、應急資金需求這部分資金。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理財的完成率當然就高。

長期理財呢?很多投資者市場不能完成理財,到期以前違約、轉手等情況,就是出現在長期理財的期限上。投資者能預想未來幾個月內發生的事情。但對一年、二年、三年期間發生的事情,能不能較好預測到呢?往往是不能的,期間多多少少也會遇到一些情況,致使理財失敗。

但有一點,同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期望越長,區間收益率也就越高。雖然,長期限理財產品的成功率要低於短期限理財產品,但年化收益率要高於短期險理財產品。

其實,短期限理財產品也好,長期限理財產品也罷,最重要的還是適合自己,以及利用正確理財的方式。二者,完全可以搭配在一起理財。

短期限理財能有效提高資金流動性,可以在自己投資理財產品中不確定發生事情或者有資金需求的情況下,將一部分資金進行短期理財產品投資。而長期呢?比如有20萬元需理財資金,可以將15萬元分為兩份或者三份做中長期理財產品,這部分的期限很長。而還有5萬元分別做不同期限的短期理財產品。

長期理財,對應的是長期不使用的資金進行理財;短期理財,對應的是短期不使用的資金進行理財。所以,二者進行搭配,既能提高有效提高流動性,也能提高理財成功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