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2019年下半年,粮价真的会涨吗?

一树繁华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粮价有上浮的趋势。玉米已经突破滞销期和价格冰冻期,由每市斤九角上涨到一元零五分,稻谷由一元五上涨到一元七,菜籽由二元五上涨到二元七。为什么冰冻了十几年的粮食价格会在2019年有所突破上涨呢?本人是这样认为的:

一,种粮人少了,大量的土地荒废,农民只种够自己消耗的粮食,粮食在某个区域内数量减少,导致价格上升。

二,打工族回家创业的多了,搞饲养业的越多,需要的粮食数量就越大。这可从我弟弟做粮食生意来分析。以前的粮食买家寥寥无几,现在有许多养殖户上门订购。

三,自然灾难给粮食带来了减产,冰雹、虫害对今年的农作物很明显地造成了损失,粮食减产,已经成了趋势。

四,中美商品贸易战,进口的粮食数量减少,国内的粮食需要量增大。

总之,“物以稀为贵”,今年下半年,粮食价格必定上涨。


y农人农事


2019年下半年,粮价真的会涨吗?

目前已经是2019年的下半年,除了新上市的早稻价格稳中略涨之外,其他的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并没有表现出来上涨的势头,但这并不代表不会涨。应该说,分析下半年粮价的走势,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总体的粮价走势来看,综合起来涨价的可能性不大,预计将是以波动行情为主;二是从分品种的价格走势来看,会呈现总体趋涨的态势,但涨幅也将有限。

一方面,从粮价总的变化趋势来看,下半年正是新粮陆续上市的时期,包括新小麦正处于收购高峰期,稻谷的几个品种将陆续收获上市,再加上作为全年粮食生产大头的秋粮,可以说是供应能力最为充裕的时间段。与此同时,粮食的消费需求也在逐渐进入一年当中的旺季,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粮价也将呈现先低后高、先弱后强或后稳的态势。

另一方面,从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走势来看,不同品种的价格行情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受到的影响因素基本相同或相似,比如供需关系,比如进口,当然还有临储粮的拍卖。其中:

一、小麦价格,预计将会表现出在三季度以稳为主,四季度先弱后强的行情,但四季度随着需求旺季的到来,小麦价格上涨的幅度将会受到托市小麦拍卖的较大影响,尤其是要关注2014-2016年产托市小麦会不会下调拍卖底价的预期。

二、稻谷价格,新稻谷陆续上市,将明显增大下半年的市场供应,与此同时,库存的托市陈稻谷拍卖出库,以及各级储备的轮换出库,使得下半年的稻谷市场供应压力有增无减;而需求方面,口粮消费相对稳定,难以对价格形成支撑,基于此,今年新稻谷的购销市场预计仍会对托市收购有较强依赖。随着托市收购的陆续启动,预计下半年稻谷市场价格将以稳定为主。

三、玉米价格,下半年的玉米市场,有临储玉米拍卖,以及新玉米收获上市的供应基本面,相对来说不确定的情况有三个:一是今年新玉米的产情,近期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形势比较严峻;二是后期玉米的需求回升情况,特别是饲料消费;三是进口。总的来看,下半年及新年度的玉米供求格局是偏紧的,再加上临储玉米拍卖底价提高的支撑,预计玉米价格将以震荡偏强行情为主。


粮小咖


我国一共有四大粮食作物,分别是: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玉米价格尚有上涨的空间。小麦和水稻很难会涨,而大豆的价格有可能会跌!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一下。

一、小麦

今年小麦的价格已经有了小幅度上扬,最近的价格在1.25元/斤附近徘徊,对于部分优质小麦品种来说,兴许还有小幅度上涨的空间,而对于普通小麦而言,却很难再有机会上涨。其原因是:市场需求不旺,而供应依旧充足。据介绍,现在还有8000万吨的小麦储备,并且依旧在进行着拍卖。在这种态势下,普通小麦就很难有上涨的机会了。


二、水稻

水稻与小麦的地位一样,都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它的价格也与小麦的价格一样对于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它的价格会被相关部门严格调控,不会让其大起大落。据介绍,水稻的去库存任务还异常艰巨,在这种情况下,它的价格就“难有起色”了。

三、玉米

玉米虽然食用量不大,但它的用途却十分广泛,仅仅每年的玉米深加工就需要6000万吨玉米。现在市场上对于玉米酒精、汽油的需求在与日俱增,所以,在玉米深加工上仍然有增长的空间。同时,玉米又是我国重要的饲料来源,这方面的需求非常巨大,据保守估算,也会有2亿吨左右。再加上深加工需求的6000万吨,市场需求总量在2.6亿吨左右。而我国的玉米总产量只有2.5亿吨。如果不是进口玉米,仅凭我国的玉米产量是难以满足需求的。今年,国家对于种植大豆进行了财政补贴,从而导致大豆的种植面积增加而玉米的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因以上因素影响,可以说玉米的价格会有小幅上涨的趋势。


四、大豆

我国大豆的产量较低,质量也有所欠缺。因此,我国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大豆。以前,我国主要从美国进口大豆,但因贸易摩擦的影响而使我国改为从其它国家进口大豆,其进口的数量并没有大幅度减少。所以说,进口量基本没有变化。但是,今年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却在增加,产量也在提高。这就有可能造成“市场过剩”。所以说大豆的价格有可能会跌。

以上就是老胡对这四种粮食作物未来价格做出的分析。


综上所述,未来一段时间内小麦、水稻的价格将趋于稳定;玉米的价格会小幅上涨,而大豆的价格则有可能会跌。


老胡说三农


实话实说,在2019年下半年,我国的粮食价格很难会出现整体大幅上涨的可能,但是,部分粮食品种的市场价格或将出现一定的复苏和好转,最具代表性的粮食作物应该就是玉米了。

2019年下半年,不管是国产玉米市场均价还是新产玉米上市后的开城价格及后期走势都会明显好于去年,说他它价一点都不为过。但是像大豆稻谷这样的粮食作物,由于供需关系和市场行情依旧没有明显改善,所以其价格并没有明显的波动。

关于2019年下半年粮食的价格是否会上涨并不能够一概而论,我们需要通过粮食的品质,地区,种类以及上市时间和销售节点点来综合分析和考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改善,其中,玉米价格上涨最为明显。而大豆和稻谷的市场价格,更多时候会保持在一个低迷状态之下,和去年基本持平不会出现明显的提升。


具体而言,关于我国其他粮食作物中,在下半年的价格走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2019年九月底十月初,新产玉米上市之后,市场价格或会迎来高开稳走。关注我国玉米市场的朋友都应该知道,2019年我国春玉米和夏播玉米的整体种植面积和往年相比出现了一定的下调,而加之今年我国玉米或将面临比较严重的病虫害,所以对后期的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受此影响,2019年我国国体产量或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度走低,而这也将导致今年我国新产玉米上市量明显不及往年。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年度玉米需求量却非常旺盛,由此产生的庞大供需缺口将会成为推动下半年玉米价格明显上涨的最主要动力和推手。

第二,国产稻谷下半年市场价格更多时候会保持在稳中低迷的状况出现明显上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一直以来,我国的稻谷市场都面临着非常严重的三高问题,也就是说产量高,库存高进口高,而在2019年,这种情况依旧没有得到高高,2019年然我国已经连续多年对稻谷的收储政策进行调整,比如说严格限制稻谷收储等级标准,并且连续下调稻谷,输出过程中的价格标准,以此来倒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优化和调整,但不论如何?我国的稻谷市场供需以及库存情况在今年依旧非常严峻,所以并不会支撑今年的稻谷市场价格出现明显上涨。



第三国产小麦在下半年的市场价格或有一定的复苏,但是受到市场供需以及政策调整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价格大涨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此外,国产大豆在下半年的市场价格很难有明显的改善,依旧会和往年一样保持在一个低迷的状态之下。虽然2019年是我国实施大豆振兴的第一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将会有明显的复苏,但是由于我国国产大豆市场需求将会有明显的的低迷,所以,2019年下半年,在国产大豆大规模上市之后,或会出现,价格走低的风险,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粮油市场报


这个问题比较笼统,下面就按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四种主要粮食作物来简要回答一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先谈谈小麦价格。小麦价格总体以稳为主,先平后扬的走势,也就是说从目前到到9月份期间,小麦价格上涨的概率不大,应该处于1.12-1.16元/斤的区间震荡行情为主。此间小麦价格上涨比较难的原因有:一是小麦托市价格下调,今年比2018年每斤下调0.03元,三等小麦托市收购价格只有1.12元/斤,限制了上涨空间。

二是今年小麦丰收,冬小麦总产12489万吨,同比增长43万吨,市场粮源比较充足。三是临储小麦拍卖的影响,每周300万吨的投放量,对市场有一定影响,同时拍卖底价调低至三等1.145元/斤,也不利于新小麦行情。所以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小麦价格很难有起色。但是,受元旦和春节大消费的拉动,在10、11月份期间,小麦或将出现一波上涨,能够达到1.20元一斤就很不错了。



第二,谈谈玉米行情。对于下半年玉米行情还是比较乐观的,年末玉米价格有望突破1.05元/斤,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今年玉米缺口较大,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6月份数据,2019年度玉米缺口达到2437万吨,比2018年高出1027万吨。

二是受大豆振兴计划影响,玉米播种面积下降,导致今年玉米总产有望下滑,预计产量2.556亿吨,同比下降173万吨。三是玉米消费呈增长趋势,下半年生猪、鸡等畜禽养殖有望回暖,对饲料玉米将会有一定拉动,再加上玉米深加工企业新增产能1400万吨,也会助推玉米行情。



第三,说说大豆行情。总体说大豆价格大概率会处在低位震荡行情,第四季度有趋好的可能。主要是因为我国大豆我国将近90%的大豆依赖进口,所以国内大豆价格受国际大豆影响较大。今年我国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如果国家在收储政策有所考虑的话,大豆价格有可能会好于2018年,大概率会在1.65-1.80元之间运行。



第四,最后说说水稻价格。总体看,虽然今年水稻托市价格(三等早籼稻1.20元/斤,中晚籼稻1.26元/斤,粳稻1.30元/斤)与2018年持平,但是就其价格而言,很有可能会略低于2018年。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水稻库存量较大,目前仍有1.3亿吨左右,这对玉米新稻来讲存在一定价格压力。另一个是今年水稻供需情况仍不乐观,预计总产2.106亿吨,总消费1.941亿吨,出现1600万吨的节余,也就是说市场有1600万吨水稻无法消化。预计籼稻价格在每斤1.20-1.26元区间波动,粳稻在每斤1.30-1.35元区间。

总之,在四大粮食作物中,只有玉米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其他三种作物价格会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上下波动不大。以上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三农广讯


我首先要说的是,在国家制定粮食最低保护价的状况下,是不存在上涨的,只有下跌。所谓的上涨也就是在国家制定的保护价以下的一段区间,收购粮食和种粮的一点取舍,同等规格的粮食是不能涨过保护价的,原因不说自明,所以,种粮的涨了收粮的就利润小了;收粮的赚多了,种粮的就要亏本。

保护价的目的其实就是限价,稳价,与天灾减收,进口,短缺都关系不大,所以那些想着今年由于恶劣天气造成的粮食减收而导致粮价上涨的人该面对现实了。


不想当206957864


我是平凡之路,很高兴来回答问题。

小暑刚过,这几天全国天气整体不错,北方也下雨了,特别是山东济南连续干旱二十多天,最近也下雨,多少缓解了北方的旱情。南方有台风的光顾,西南旱情也有所缓解,长江流域,这几天报道有次强降雨过程,旱情也应该可以解除。就现在的情况来看,秋收丰产问题不大。特别是主粮和经济作物,稻谷、玉米、黄豆,秋收我们拭目以待。



题主说到2019年的下半年,粮食是否涨价的问题。我个人分析认为下半年粮食涨价的概率比较大,我的依据是:

首先、下半年是传统粮食消费旺季,有中秋节、元旦、春节几个大节,消费欲望不容小觑。


第二、7月初,国家解除了非洲猪瘟疫情的禁令,养殖户信心提升,会有一个明显的补栏周期,随之的玉米、豆粕饲料需求空间很大,市场有需求,种植端的出手价格会上涨。

第三、天灾害。今年上半年各种水果和蔬菜价格一直高位运行,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全国雨水太多,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各种农作物减产。下半年,据报道今年是厄尔尼诺年,灾害天气会增多,秋收的粮食收成没有保证。

第四、现在全球的国际贸易不容乐观,我国每年要进口大量农产品,以美国为主的保护主义盛行,美国就抓住我国要进口大量农产品,所以在谈判中迟迟达不成协议,高额关税使农产品价格抬高。

第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现,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成为新城里人,农村的土地大量闲置,致使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粮食产量总体在减少。但是粮食消费在增加,所以粮价会有上涨。

最后、现在人们健康意识增强,会更多的选择粗粮来食用,粗粮消费增加。

总结:我分析19年下半年粮食价格会有所上涨,但空间有限。



我是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2019年下半年,我国几大粮食作物的市场价格表现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整体来说并不会出现大涨。个别作物的市场价格表现将会比较令人满意,比如说新产玉米(价格最高上涨空间难以超过1毛钱)。而也有一些粮食作物的市场价格表现会令人失望,比如说今年的国产大豆(年度供需压力非常巨大)。


下半年,我国粮食作物价格整体有涨有跌。

最近几年,农民朋友对于粮食价格上涨的诉求和愿望可谓是越来越强烈了,几乎无时无刻都在表达这一诉求,而现在已经步入2019年下半年,所以对于我国的粮食价格上涨的预期期依旧和之前一样的强烈。
在此钟情三农可以告诉大家,2019年下半年我国粮食价格确实会出现一定的上涨,但是这并不是确实是确实是是,确实是是样的价格才会叫往年同期有明显的好转,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玉米,而其他粮食作物咋没有那么幸运和好运了,更多的时候会在去年的低迷状态下继续保持,比如说,稻谷的市场价格在下半年更多时候会和去年同期保持一致。而令人感到失望的是,一些粮食作物的市场价格在下半年甚至还会有下跌的可能,比如说国产大豆的市场表现可能就会比去年还要更差一些。


下半年,我国玉米市场价格表现可能更最为亮眼。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一说,后期我国四大粮食作物的整体价格走势,其中玉米的市场价格表现估计最为突出。
下半年,我国的玉米和小麦的市场价格或将有一定的好转,其中,玉米价格上涨幅度更大,小麦价格上涨幅度更小一些。 而我国最大的口粮作物稻谷,其市场价格和去年同期会保持一致,不会出现明显的上涨。 而我国产量第四大粮食作物大豆的市场价格在国庆节前后上市后,不但不会在去年低迷的基础上出现明显的好转,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再度走低的风险,可谓是令人失望不已。

2019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或将是最近几年来的最低值,但是,我国的玉米市场需求量却丝毫没有因此氏适市受到影响,反而由于我国玉米深加工产能的提升,而创下历史最高值,由此我国本年度玉米供需形势出现重大利好,供需缺口或将达到3000万吨以上,它将会成为助推下半年新产玉米上市乃至后期价格走势节节攀升的最主要因素。


钟情三农


看看最近的新闻:南方持续强降雨,形成洪涝灾害山体滑坡什么的,对农作物造成了不小的损害!前段时间东北 华北 山东一带的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更大,受灾面积也很广泛,玉米 花生 大豆 棉花都大面积受灾!这两天从山东到安徽的强对流天气(主要是冰雹),对一部分农作物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虽然有这么多不利因素,但是我觉得下半年粮价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灵光一闪]看看20年以前的物价和消费水平,那时的粮食价格(小麦 玉米)块把钱一斤,现在的价格还是块把钱一斤。再说现在很多粮食都是进口的,加上国家的储备粮,我们国家的粮食价格会比较稳定的!个人觉得不会因为今年这些自然灾害而大幅度涨价。


大彭鲜花13581095557


粮食价格关系到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最近几年间种地的成本已经越来越高了,不止是人力上的投入,就连一些基本的农资产品的价格也差不多翻了一倍。种地成本大幅度上涨,但是粮食价格却没有涨多少,甚至会有小幅下降的趋势。很多普通的农民面对这样的市场行情大多都选择外出打工,土地都是选择流转出去或者直接就撂荒了。在笔者看来,土地始终是普通老百姓的根,千百年来我国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人们也都比较重视种地,如今出现的状况不免让人担忧。农民回归土地非常重要,只有更多的人愿意回到农村,乡村的问题才可以真正的解决,农民才可以真正的安居乐业。想要农民继续回到乡村,继续种植粮食作物,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提高粮食价格。接下来笔者将主要分析一下2019年的粮食价格变化情况,对其进行客观准确的预测和分析。



一是小麦价格稳中有降,价格很难有大幅度的提升。今年各地的小麦产量基本上都已经丰产了,但是丰产却并不一定意味着丰收,今年的粮食价格总体都不是很高。托市收购价格有所下调,今年的托市收购价格下调了0.03元/斤,收购价格为1.12元/斤,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下调小麦的托市收购价格了。供需关系来看,小麦丰产,再加上国储小麦的量依然非常大,但是总体的需求将却有所下降,养殖业行情不佳导致其对麸皮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供给和需求的巨大差导致今年价格会处于比较平均的位置,预计其价格会在1.1元/斤―1.2元/斤浮动,部分优质小麦价格会突破到1.3元/斤。



二是玉米价格涨幅较大,但总体的的变动也比较大。6月份的时候玉米受到基层粮源见底以及临储玉米拍卖高价的引导,玉米价格一度到达2021元/吨,这是今年到现在为止玉米的最高价格了。很多人可能都会因为没有赶上这波行情而懊恼,不过笔者需要告诉大家的是不用有任何担心,玉米还是有很大的上涨可能性的,后半年还是有比较多的和玉米相关的利好因素的。一是生猪养殖业的恢复。现在我国的非洲猪瘟的影响已经逐渐减小,养殖业正在慢慢的恢复到正常水准。随着生猪养殖业的恢复,对饲料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增长,这将有可能会带来一波行情。



三是水稻价格会相对稳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趋势。今年的水稻价格相对去年来说基本不会有太大的涨动空间,甚至有下降的可能性。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是水稻的总储量相对总需求量有比较大的多余量,整体的供给是大于需求市场的。二是水稻的托市收购价格基本和去年持平,未出现价格增长的情况。综合以上两点来看,今年的水稻行情总体表现会比较平常,价格的涨动幅度不大,仍然有较大可能会下降。笔者认为,粮食价格对农民来说非常重要,应该适度的提高粮食价格,保证农民的种地收入,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回到农村发展,建设美好的乡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