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害怕自己得癌症,做什么体检项目比较好?

骨科王医生


做癌症筛查是有益的!毕竟现在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空气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化工产品使用增多,我们已经无法跟几十年前的绿色天然相比了。

癌症筛查要抓大放小

恶性肿瘤从发病率排列,依次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等,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6.70%:

全身恶性肿瘤有成百上千种,有些发病率很低很低,可以不管它,重点做好上面10种的筛查即可。

针对发病率高的10种癌症,怎样规划查体方式?

一般体检中心都有一些固定的项目组合,根据价格不同,包含的项目也不一样。

以上10种癌症,对应的检查方式为:

肺癌——胸部螺旋CT(有条件可用低剂量CT)

胃癌、食管癌——胃镜,消化道钡餐

结直肠癌——结(直)肠镜

肝癌——上腹部彩超配合甲胎蛋白检测

乳腺癌——乳腺彩超配合钼靶摄影

甲状腺癌——甲状腺彩超

子宫内膜癌——妇科彩超

脑癌——脑CT或核磁共振

胰腺癌——胰腺彩超,配合Ca-199检测

我国恶性肿瘤的现状

有些读者留言说,不愿意整天看这些肿瘤知识,其实当医生的也不乐意整天叨叨。但是很无奈,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均呈持续上升态势,形势严峻无法回避。

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40岁以下人群中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从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发病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到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

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10年前相比,我国恶性肿瘤生存率总体提高约10个百分点,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05.47/10万,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65.21/10万。

综合以上数据,重视癌症筛查是有益的!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谢谢阅读,欢迎关注我!


影像科豪大夫


现在生活咨询发达了,很多人一得癌症特别是名人得了癌症会马上传开,导致很多大众有恐癌心理。加上自己偶尔难受又上网查询一下发现很多症状跟癌症的临床表现都有点类似就更加害怕担心了。

临床上做胃肠镜的时候就碰到这种情况,家族里面有一个人发现胃癌,整个家族的人都跑来体检胃肠镜。我一个朋友,跟玩在一起的一群酒肉朋友,经常一起抽烟喝酒吃夜宵,甚是开心快乐,但其中一个便血来做肠镜查出结肠癌,后来一群朋友都吓死了,因为经常一起抽烟、喝酒、吃夜宵、熬夜,结果所有玩在一起的朋友那一个月排队来做胃肠镜,当然这并没有什么错,至少查一下大家都放心,不用整天担惊受怕。还好结果都没什么大问题。

回到题主提问的问题:

如果真的恐癌的话,那就要去相对大一点的医院,至少二甲以上的医院全面体检一下。全面体检不仅包括抽血,还包括临床辅助科室的医疗器械检查,比如全肚子的彩超:包括肝胆、胰腺、脾脏、双肾、前列腺、甲状腺等彩超。胃镜、肠镜检查。如果有抽烟的话不要拍胸片,最好要做个胸部 CT,女性的话还要包括乳腺和子宫、卵巢。

为什么要做胃肠镜体检?

目前临床上消化道道肿瘤占据所有肿瘤一半以上,早期的食管癌、胃肠道癌症只能通过胃肠镜检查出来,其它检查比如彩超、 CT、磁共振等检查都查不出早期的胃肠癌及食管癌,所以常规全面体检也要包含胃肠镜的检查。

所以说如果要体检的话最好就是全套抽血检查+胃肠镜+全腹部彩超+肺部 CT,如果女性的话还要加上子宫、卵巢、乳腺等检查,这样全套检查下来估计要3000左右,如果检查没问题,几乎可以排除90%以上的癌症了。

当然如果有难受的话最好让临床医生先评估一下还可以重点检查一些器官,比如你反复上腹痛,查胃肠镜没问题,那可能需要查一下上腹部 CT 或者磁共振排除肝胆、胰腺的问题。因为作彩超看胰腺看的不是很清楚,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


消化内科叶医生


害怕自己得癌症,去医院做体检那些项目比较好?

目前的癌症太多了,我们去体检只能是综对目前发病率比较高的癌症做初步的筛查。

做的检查项目也还是常规的哪几种:

1,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大家千万别小看这平平常常的三大常规,其实它的检查结果可以筛查出很多癌症。血常规可以看出有没有白血病,还有很多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尿常规可以筛查出泌尿系肿瘤。大便常规可以筛查出有没有消化道肿瘤。

2,摄片。可以筛查出肺癌,骨肉瘤,椎管内肿瘤,还有发现一些癌症的骨转移等。

3,B超。可以发展腹腔很多实质脏器的癌症,比如胰腺癌,肝癌,胆囊癌,胆管癌,妇科的子宫癌,卵巢癌,脖子的甲状腺癌等。

4,以及肝肾功能常规化验,宫颈癌的针刺活细胞检查,肝脏的AFP等肿瘤标志物等筛查。

但作为一个年轻的体检者,没有任何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建议初步做这些常规的检查就可以,发现有问题在做进一步检查,完全没必要一去医院就CT,核磁共振,造影等非常规检查。



疼痛诊疗刘医生


癌症是需要靠各种身体指标综合来看的,只做一两个项目是不能定性的。

第一,要查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可以查出多种肿瘤的风险评估,在胃肠道肿瘤、肺癌、乳腺癌中可出现增高(这一项是一般体检机构肯定会有的,大概也只能给你查这一项);甲胎蛋白(AFP)在肝癌和恶性畸胎瘤中可增高;铁蛋白(FERR)在肝癌、肺癌、胰腺癌、白血病发病时有异常;还有糖类抗原(CA19-9)、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等等,女性肿瘤标志物包括糖类抗原153(CA15-3)、人附睾蛋白(HE4),男性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等等,能查出身体绝大部分癌症。

第二,要做超声和放射,彩超、CT、DR和乳腺钼靶,能看出腹部、盆腔和胸部器官的病变,当然前提是那家机构的机器够好,不是二手的。第三,病理学检查:痰液、尿液沉渣、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查,以及穿刺或切取,不过穿刺有癌细胞扩散的风险,除非已经确诊必须切除,才要做。

别问我为啥这么专业,因为我去过一家医院做体检,简直详细到爆炸。那里的大夫光给我看X光片就讲了20分钟,体检餐也是好吃。






眉山央央


受邀回答问题,感谢信任!

害怕得癌症的话,首先自身要做到饮食规律、均衡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做锻炼,还有就是定期做检查了,癌症的筛查要根据所在部位来决定做什么检查项目。

1)乳腺癌的筛查

一般医生会先进行触诊,然后再进行乳腺B超、乳腺钼靶、拍片等检查,检查是否有异常情况。

2)肠癌的筛查

早期比较直观可行的方式的结肠镜检查,一般五年检查一次,还有磁控胶囊胃镜检查。

3)肺癌的筛查

胸部进行低剂量螺旋ct薄层扫描,这种辐射相对较小,还需要结合血液化验神经元烯醇化酶相关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4)胃癌的筛查

早期胃癌检查一般是采用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旋杆菌测定血液检查等,必要时候还可以结合胃镜检查。

5)甲状腺癌的筛查

甲状腺一般是采用b超检查。

以上举例几个常见的部位,一般癌症的筛查都是分部位检测的,如果真的担心癌症,定期做检查时可以要求做个全面性的检查。


肿瘤医生张国玲教授


在这世间,没有什么疾病比癌症更能打击人的了,大家害怕自己得癌症便在情理之中。癌症发现的越早、治疗的越早,预后也就越好,因此通过定期体检来筛查癌症更是靠谱的做法。

近年来,很多医疗机构纷纷推出众多体检套餐,有的动辄数万元。因此,如何选择最有效、最经济的体检项目来筛查癌症,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在医院中常见的检查项目,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酌情选择。

一、建议必做的常规检查项目

1.B超或彩超

检查的部位应包括肝、胆、胰、脾、肾、甲状腺,男性还应包括前列腺,女性还应包括乳房、阴道、子宫及附近。因为这些部位若有肿瘤,B超或彩超可以及时检出,敏感性较高,经济而实惠。


2.低剂量螺旋CT

规体检中一般都有胸片检查,它可以发现一些肺、心脏、纵膈和胸膜的病变,但胸片几乎无法发现直径1厘米以下的早期肺癌病灶。

与之相比,低剂量螺旋CT能够发现1厘米以下的小结节,在发现早期肺癌方面优势明显,并且辐射剂量也没有常规CT那么大。因此,建议将低剂量螺旋CT作为必检项目。

通过常规检查项目,基本上可以筛查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前列腺、乳房、肺部等部位是否存在病变,已几乎满足了我们筛查的绝大部分需求。

二、可以选做的体检项目

之所以列为选做,是因为每个人的经济情况、年龄、身体状况、生活环境等都有差异,每个人的需求也会因此而不同。

1.肿瘤标记物筛查

如果经济条件不差的话,肿瘤标记物可以选择做一下。常用的肿瘤标记物如下图所示,可以从中选择性的做:

2.胃镜与肠镜检查

胃镜与肠镜检查是确诊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最有效方法,对于长期胃肠不适、中老年人、癌症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强烈建议每1~2年检查1次。现在几乎都是采取无痛检查,门诊即可完成,方便而有效。

通过胃肠镜检查,医生肉眼可直接观察肠道有没有异常,如果发现病变可直接取组织做活检,通过病理检查及早确诊是否为恶性病变,能有效的发现早期无症状的消化道肿瘤。

3.乳腺钼靶检查

乳腺钼靶就是乳房X线检查,是发现早期无症状乳腺癌的最佳手段之一,建议40~45岁以上的女性每1~2年进行一次钼靶结合B超检查,减少漏诊的可能性。年轻女性不建议做此项检查。

4.基因筛查

自基因诊疗技术商业化以来,很多机构都开展了此项检查。个人认为,如果经济条件较好、有癌家族史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做此项体检。


除了以上体检项目之外,预防癌症不可忽视的一点是重视身体异常情况,发现身体不适时,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避免一拖再拖。其实很多的发生都是由小问题拖延导致的,任何预防和治疗方法都比不过你自己的重视。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点个赞或者关注都是极大的鼓励!


普外三角针


pet-ct一年一次,其他什么都不要做,优点就是准确速度快,缺点就是贵


刘总大强子


如果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全身的PET/CT或者PET/MR是个不错的选择。全身PET/CT或PET/MR的结果如果提示没有明显异常的核素浓聚灶,那么,基本上可以排除体内有明显的癌症病灶。

PET/CT或PET/MR本身属于一种核医学检查项目,其将核素标记的葡萄糖分子注射入人体循环以后,通过高灵敏度的正电子检测设备捕捉核素释放出的射线。癌变的组织往往生长异常旺盛,因而对葡萄糖的摄取率异常增高,当设备捕捉到异常浓聚的信号时,会怀疑该处可能存在病变。

当然,选择这个方案是有一定前提的,那就是经济条件允许(全身PET/CT检查费用在8450元左右,全身PET/MR则更贵),且不担心因此而带来的巨大辐射剂量。要知道,在全球各国目前的PET/CT和PET/MR指南都很少有推荐其直接用于健康体检的,就是因为其成本巨大,且本身具有辐射。

事实上,常规的健康体检筛查并不需要用到PET/CT或PET/MR这种级别的精密设备,这在临床上还是多少有些“过度检查”的嫌疑。如果有明确的不适,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筛查,但如果没有明确不适,仅仅是心理上的“恐癌”,那么,依然有更加经济的体检方案:

  • 血清肿瘤标志物全套,是通过抽血捕捉血液中癌症组织释放的“信号”,是癌症筛查的最常见手段;

  • 低剂量肺部CT筛查,肺癌是男性第一高发、女性第二高发的癌症,低剂量肺部CT筛查是用于肺癌筛查的最有效手段;

  • 甲状腺和乳腺超声或乳腺钼靶,甲状腺癌和乳腺癌均是女性高发的癌症,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大致排除明显的病变;

  • 胃镜和结直肠镜,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均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胃镜和结直肠镜可以有效筛查;

  • 肝胆胰脾肾彩超或腹部核磁共振是有效检测腹部实质脏器病变的检查手段;

  • 前列腺彩超或前列腺核磁共振检查是有效排除前列腺癌的检查方法。

上述提到的这些检查,结合家族史和身体基本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搭配和选择,足以起到筛查大部分常见癌症的效果。


家有好医


担心自己患癌,首先应该明确一下原因,是因为自己有长期的不良嗜好,还是家族里有多位癌症患者,或者是因为身边的亲戚朋友患癌导致自己心理负担过重等。

根据上述情况,决定自己筛查的重点。

一、癌症家族史

直系亲属患癌是癌症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如果是直系亲属里有多位癌症患者,就应该首先应该注意加强防范,甚至可以考虑做基因检测,明确自己是否是为遗传基因携带者。比如:乳腺癌、胃癌、结肠癌、卵巢癌、原发性腹膜癌等。

二、长期的不良嗜好

如果是因为自己有长期的不良嗜好,或者是乙肝病毒携带相关的肝炎肝硬化、人乳头瘤病毒(HPV)携带者等,就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点防范。比如:长期的吸烟,饮酒,南方人的长期咀嚼槟榔等;而如果是乙肝患者,就应该重点防范肝癌,HPV携带者防范宫颈癌等。

三、身边亲戚朋友患癌,担心自己患癌

如果是因为上述心理因素,可以考虑做一个全面的体检,除外一下患癌的可能,也就安心了。比如,除了正常体检套餐以外,加做一下胸部CT平扫、胃镜和肠镜,女性考虑查一下宫颈TCT和HPV检测,基本上就可以做到全面的排除了。

总之,在除外癌症易患基因携带这些客观因素外,平时注意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注意健康体检,基本上就可以做到癌症的防范了。


深蓝医生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因为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癌症(其实叫做恶性肿瘤更专业)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癌致死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所有人都怕得癌症。那么,如题目中所说,我们应该体检的时候,做哪些有针对性的检查,来早期发现癌症呢?

首先,我觉得这个回答应该因人而异。例如:年龄大于40岁,或者吸烟的朋友,应该首先选择肺部CT来筛查肺癌。而如果有胃癌家族史的朋友,应该考虑做胃镜来筛查胃癌的可能。而居住在食管癌高发区的朋友,比如说河北涉县,则需要检查一下食管的问题。

其次,我觉得我们还应该考虑疾病的发病率。例如,在我们国家,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肝癌、胃癌、大肠癌等都属于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因此,肺部CT,甲状腺超声和前列腺超声等,是您需要考虑的。

当然,我们更加不能忽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因为这两项做起来更加的容易和便捷。尤其临床医生的体格检查,更加能够帮助您发现一些问题,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最后,我希望您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这样您的获益会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