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电影《囧妈》观后感悟?您看完有什么感触吗?

剩者女


如果说这是一部喜剧,我真的没有看到包袱在哪。

都说这个影片是像母亲致敬,我也没有同感,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母子关系注定是一辈子争争吵吵的,决不会因为一次旅行有所改变!


所以就是看个热闹吧!


小妖妈


2020年大年初一和家人一起看了囧妈这部电影有笑点泪点全程无尿点。最近几年人在囧途系列讲的都是人与人的关系,和父母、伴侣、朋友以及陌生人,中心词都是回家。囧妈讲的是亲情。看完囧妈让我们思考了一个问题,爱到底是什么?毫无疑问我们深爱着我们的家人、伴侣。我和妈妈完全就是山争哥哥和囧妈的相处模式。从小到大我感觉自己做什么都不能让我妈满意,我和大多数的中国孩子一样,很少受到表扬,父母总认为我们还能做得更好或者能更完美。小到衣着打扮、走路吃饭大到人际关系专业选择事无巨细,我们的相处总是伴随着无尽的争吵。她尽力教育我,打造我。而我拼命反抗,我想让我妈妈接受一个有缺点的我,却没有耐心和他相处解释,往往三句半便加速了我们的战争,和电影里一样希望和我妈保持1 0米的距离。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我都忘记多久没有给家人一个拥抱,也忘记爱到底是什么?电影中妈妈完成去莫斯科演出的愿望后,返回家中,摘掉了佩戴的假发露出一头的白发时,我泪流满面,时光带走了那个强壮的父母,那个像山一样庇护我们的巨人,什么时候他们老了昵?他们变老了,他们也害怕这样无力的时候,所以有时候会发脾气,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他们爱你却不知道你们需要什么,所以总会说些没用的。他们好像什么都不懂,手机软件也玩不转,网购也不顺利,真的一点也不潮,而你还需要被迫大年三十陪他们看那个无聊的春节晚会。所以,爱是什么?电影里说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在争吵,可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对彼此的爱,只不过,这份爱是希望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与索取,爱是接纳与尊敬。









无聊阿焦看视频


电影开头就是伊万的家庭,爱情一团糟。要出国跟踪媳妇,没带护照,各种找护照。最终是在老妈那里找到。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就像所有的妈妈一样,会把自己孩子的最重要物品永远的收拾,保存的很好。天下父母都一样的。二就是囧妈为啥贴身带着伊万的护照,其实是想伊万没事多陪陪自己吧。

这个就是让我想起了自己,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工作后种种,上中小学时,离家首先和妈妈说再见,放学到家第一件事先喊妈,里屋外屋,楼上楼下,院子厕所找一遍直到看到妈妈。上高中大学时,感觉妈妈什么都不知道,只会说天冷了,多穿点衣服,吃饭了没,东西带全了没,好好学习啊,你看看电视上那谁谁,多孝顺,多听老妈的话。所以没事的时候都不想和想不起了老妈。更很少问问老妈的生活状况,就像伊万的老妈一样,都不知道她闲暇时在做什么,更不知道她有啥爱好。大学离家远了,和妈妈说的最多的就是没钱了,参加工作后可能和老妈说的最多的就是给你点钱吧,老妈。看了囧妈后,从中看到曾经的自己。父母把我们从小拉扯到大,希望我们学习好,工作好,家庭都好。而我们从小时候的言听计从,到耳旁风,再到不耐烦,甚至都不想听老妈说话,到最后的开口就是争吵不休。浑然不知天下最爱你的人永远是自己的老妈,老妈在,人生还有出处,老妈没了,人生只剩归途。妈妈在就是幸福,老妈做的饭,走到哪里都会想起。

囧妈这个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就不想看了,特别还是春节熬夜看的,中间部分有点平淡无奇,但是我看到了似乎曾经的自己,坚持看完了,这不正像生活一样啊,陪伴和平淡,一个是亲情,一个是生活。老妈爱自己那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从何时开始的,老妈说话就感觉不耐烦,进一步反驳,和争吵,而不是从电影最后理解老妈的角度出发,去倾听,去发现,进而陪伴呢。

伊万是幸福的,通过做了一趟到莫斯科的火车,从路上的各种火车囧事,到母子大吵大闹,分道扬镳,进而担心老妈,到找到老妈,又经历生死考验而幸存,明白自己为啥叫伊万,和老妈老爸的曾经往事,到学会了珍惜,亲情,爱情,学会了换位思考,而不再是相爱相恨,互相伤害。帮老妈圆了她的年轻的梦想,学会了陪伴和倾听,而不是爱自己的父母只是给她们钱财,请个保姆照顾她们。而不知道老妈的对我们的要求只是每天看到我们好好的和能看到我们。

这才是徐峥的要表达的,陪伴,不只是对爱情,还有对父母的爱。甚至是帮父母去实现她们曾经的遗憾。而不是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明白。那时就只能终天长报恨了。过年了还能看到这样的电影,不就是对过年团圆的最大的意义嘛。



为谁情冢


感触还挺深的

你还记不记得上一次给妈妈的拥抱是在什么时候,这是一句歌词吗?”我一度陷入沉思,我扪心自问:“我给妈妈拥抱过吗?”或许是说,我跟妈妈说过,“妈妈,我爱你”吗?。我想,小时候吧!人们多少的美好与温情都留在了童年,在网络、在不知不觉中长大而变得寡言少语?

电影开始就开骂,各种问题向我们砸了过来,迅速让我们进入电影。是啊!这不正是我们当下的情况吗?事业当前,时代飞速,我们总是不断的对自己的爱人们提出无数过多的要求与索取,在繁忙中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忘记了,原来我们的母亲也有梦想。

我们总是以为一个月回家几次的时间很多,我们真的有意识过,吃饭的时候手里还捧着手机吗?各种语音方阵不断输出,碗里的菜早已堆成了一座小山,却殊不知父母给你发的那么多语音一句都没听。我们总怪父母发的语音没时间听,其实这已经是父母对手机最大得认识了,你也没能抽空给家打个电话。

“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没有完美的老婆,更没有一直听话的儿子,成年人早已有各种不同的思考,哪有老年人那份的沉稳和熟虑。

其实吧!确实很适合一家人看,我想,看完应该每个人都会重新定位自己,思考自己。其实作用大不大呢?因人而异吧!有些改变不是说变就能变,它是需要时间,也可能是一种缺陷美。

能在大年初一看到这样的电影,不说内容有多好,随火车一路上的美景,好几回我也曾以为在那列火车上,一路欣赏着美景,有温暖,有感动。“我会记住你给过我的所有美好,我相信你会成为最好的自己”。谢谢


清徐绵厚


看了这部电影,我想到了我自己,在我小时候,我妈妈是单位里的领导,很有威严感,员工也很尊重她,作为她的孩子,我很自豪,也不敢顶撞。

但是我渐渐长大,妈妈渐渐老去,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我有时候也跟母亲有争执,也敢顶撞母亲了,我心里知道我做的不对,特别希望母亲像以前那样训我一顿,我肯定老实,但是她没有,我心里有时候也很失落。

1.我的经历跟电影有什么关系呢?

很多人看到的是母亲的爱,没错,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儿女大多也是伊万那个样子。

但是伊万最终是怎么改变态度的?

是她母亲的转身离开,是他母亲的不搭理,才让他意识到母亲很重要。

难道他不知道跟母亲吵架是不对的么?他不知道母亲其实是为他好么?

他当然知道,但是人就是这样,本性里的“欺软怕硬”是改不了的。

这跟我对我母亲的态度,和心里的想法是一样的。

伊万母亲成天叨叨的形象,在伊万心里没有威严感,伊万不重视。

母亲再也不伺候的态度,才是让伊万转变的一个原因。

我也想让我妈妈,变回以前的有威严的样子。

2.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母亲在舞台上大放光芒,赢得了观众的掌声,这一幕,伊万一辈子都忘不了。

母亲的光辉形象会印在伊万心里,他以后也不会再小看母亲了。

这才是伊万转变态度的根本原因,爱固然伟大,但是成天叨叨,不管别人需不需要都要付出的爱,是不会得到尊重的,在哪里都一样。

3.再亲密的关系也是需要博弈的。

比如,一般兄弟姐妹多的家庭,最听话,为父母忙前忙后的那个,父母基本不拿当回事,那个稍微不如意就不高兴的,反而被当成宝,一样的道理。

有一些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恭恭敬敬,有一些孩子在父母面前没大没小,不单单是孩子的原因,父母的威严和手段也很重要。

所以,父母想“管住”孩子,就得知道什么时候该翻脸,什么时候该生气,让孩子知道分寸,这样的付出才会被孩子重视和领情。


娱乐小竹子


在知乎看的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所有发生在这俩身上的事儿,基本都发生在我和我妈身上过你敢信?

当年我带我妈去巴黎玩,在凡尔赛宫外吵了架,我妈当时就像囧妈里的妈妈那样掉头就走,我因为生气站在原地,以为她语言不通走不远,结果一回头人就不见了,她还没带电话。我疯了似的问人还撞到人满世界的找她,在两个街区外找到她,她还在气冲冲的快步向前走,我一直跟在她后面,怕她走丢,怕她语言不通受委屈。等双方都冷静一点可以沟通了,我因为又气又怕,当场病倒发高烧,街边找到一家小旅馆住下,然后我就昏睡过去没意识了,等我清醒,我看着我妈烧了壶热水,拿药给我吃(我之前昏睡过去后已经被我妈叫起来吃过一回了没印象了),我特别震惊,说你语言不通到哪儿拿的壶,药是从哪儿买的。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她是怎么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烧水买药降温给我照顾得特别好的,也许这就是她作为母亲踏入的另一场神奇的冒险。

我毫不怀疑我妈会在遇到熊时挡在我面前。就像我只要有一块饼,也会分她一半,我默认只有我可以和她吵,容不得别人说她半分不是。

另外很感谢和袁泉的结局,不是为了过年的破镜重圆喜羊羊,而是和解——和她和解,也和自己和解。


华年思


我想,电影要传递的思想是要在生活中多陪伴母亲,其实在现实生活不止母亲,包括我们所有的家人,都需要我们拿出时间来相处和陪伴。

电影中徐伊万的母亲拼命往他嘴里塞东西的场面,我想大家应该都有亲身经历吧。在父母眼中,我们永远是孩子,即便你已经长成一个胖子,妈妈永远都觉得你吃不饱。现在刚好回来过年,这个感觉真的很深刻。


小成说电影


目前,《囧妈》在豆瓣上超33万人评分为5.9,很明显这是一部褒贬不一的电影作品。它的不足与瑕疵这里就不提了,我就说说这部电影带来的思考吧。

徐峥在片中饰演一个中年迷茫的儿子、丈夫。这迷茫的背后,我认为是对家庭关系和个人角色的认知。Papi酱有一个关于人生重要排序的理论:1、自己 2、配偶 3、孩子 4、父母。这个观点当时引发了大家的激烈讨论,很多老一辈的父母不认同这个排序。因为他们通常把孩子或者父母排在了人生的首位,比如《囧妈》里徐伊万的母亲。

因家庭背景和观念差异,靠爱情结合的徐父徐母幸福日子并未长久,最严重的是徐母还遭受了丈夫的家暴。但是很显然,徐母的人生是把孩子放首位的。与丈夫三观不合有争吵,日子还是凑合过;被家暴了,照样忍着。因为她认为儿子必须有爸爸妈妈,有完整的家。所以她隐忍,她牺牲。

女人本弱,为母则强。徐母这样的妈妈为儿子付出了一切,当然是非常伟大的母爱。但是,她失去自我了。而且,她对儿子的爱没有界限。在火车上,从徐母不停喂中年的徐伊万小番茄这镜头就能看出:她的爱一直是灌输型的。我不管你是否需要,我不管你是否喜欢。

在这种环境成长的徐伊万,原生家庭的烙印是很明显的。母亲的人生顺序很明确,儿子首位。但徐伊万的人生顺序,一开始则是混沌的。是婚姻和配偶最重要?还是自己最重要?还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最重要?他没有明确的认知,却在与最亲近的人相处的时候,承袭了妈妈的那一套方式。他对待妻子张璐正是这样,以自我的规定思维和理解去判断另一个人。

电影最后,徐伊万终于明白了要彼此接纳与尊重。他几经努力实现了妈妈的梦想,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也懂得对妻子放手。顿悟的结局显得有些仓促和不真实。现实生活哪有这么容易。

不管如何,《囧妈》带给我们的思考,对家庭关系和个人角色的认知,是值得反复品味的。






卡布的刘海


今年的年味因为新型肺炎的叨扰似乎淡了,却给了和父母在一起更多的时间。吃年饭、看春晚、发红包、斗地主……也是其乐融融。特殊时期,年俗虽然变了,但是一家人的心在一起,便还是温暖如春。

感谢徐峥,让大家在家里免费看《囧妈》。很多人看后觉得一般,我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北京到莫斯科这条线路的风景很美,穿越西伯利亚大草原,全程6天5夜。感觉这趟线路会火!将来有机会,一定要体验下。

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想让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结果大家都很累,徐伊万的婚姻因此亮起了红灯。到达底站,而不中途下车,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有互相欣赏的蜜月期,也有互不顺眼的矛盾期,还有互相腻味的疲劳期,人生的味道就是五味杂陈,我们的情绪也是千变万化,但是一纸结婚证明,便是我们对彼此的庄重宣誓。我们要在婚姻上投入比事业更多的心思,同样也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因为,婚姻,是一种责任。茫茫人海中,我们彼此最为亲密,相濡以沫。既然选择了,便要努力走到彼岸,不抛弃,不放弃。

给母亲再多一点爱。我们的成长,便是父母的一点点老去,这是残酷的现实。我们顶天立地时,便成为了母亲的支柱。真的是这样。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总是倾其所有,把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子女。电影里,徐伊万打电话的时候,妈妈不停地给他喂吃的,让他喝各种营养汁。遇到危险时,妈妈甚至从树上跳下去大声喊出,让黑熊吃她,不要吃她的儿子。电影的情节会有艺术的表达,但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母亲不就是这样吗?可是,想想,我们对含辛茹苦生养我们的母亲,又如何呢?是不是嫌母亲啰嗦?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给母亲送过什么礼物?天冷了,母亲穿的暖,吃得好吗?电影开始的时候,徐伊万面对母亲的60秒语音显得很烦,忙得都没空点开看。很真实啊,我们对领导的信息是分秒必回、言必收到,可是往往忽略了至亲之人的感受,视而不见,或者是敷衍,这是不对的。我们自己一身名牌,母亲穿的又是什么呢?我们真的关心过自己的母亲吗?给与母亲同样的温暖吗?都说上对下的感情是百分百,下对上是打折扣的,这其实是不讲人性的。

一个电话,一个红包,一件礼物……母亲的微笑其实很简单,我们都不需要努力,就能做到。但是,扪心自问,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有多少人始终在坚持呢?时间,是对人性最好的检验,时间,也是最冷血的,因为,留给我们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啊。不要等失去


柠檬姐看电影


电影我看了两遍,最让我扎心的就是这3个细节。

01

当妈妈不懂你的心的时候,就只能用食物填饱你的胃

电影中,坐火车的妈妈仿佛把整个家都搬到了火车上,电饭煲、各种食材和零食一应俱全。她在火车上不停地投喂儿子,甚至在儿子说语音的时候,妈妈会直接把吃的喂到儿子嘴里,最后逼得儿子不得不把妈妈带的小番茄一个个偷偷扔掉。

说实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和妈妈之间的谈话内容就只剩“你饿了么?你吃点这个吧,你吃点那个吧……”“哎呀,我不饿,你别烦我了”。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懒得和妈妈说话,只是埋头刷手机、看视频。

直到有一次,我坐在书桌前码字,我妈坐在一旁也不敢说话怕打扰我,就只是看着我,趁着我抬头的功夫,她忙问我:“你想吃点水果?喝杯牛奶么?”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她是真的很想跟我交流,但她又不懂我手上在忙着的事情,她就只能问我吃东西么喝水么,多少时候,妈妈就是用这样笨拙的方式表达着她对我的爱。

也是从那之后,我开始懂得为什么每次节后离家,妈妈都要准备很多吃的东西放到我们车的后备箱。因为当妈妈不懂我们的心的时候,就只能用食物填饱我们的胃。

02

她也曾是一个温婉明媚的姑娘啊

听说妈妈要去参加歌唱演出的徐伊万还嘲笑妈妈不会唱歌,直到后来看到妈妈在舞台上深情且美好的演唱之后,他笑着哭了。他的眼泪里都是对妈妈的愧疚吧。

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不都是如此么?看多了妈妈在厨房里做饭的样子,习惯了她收拾家务的样子,也厌烦了她唠叨我们的样子……就觉得妈妈不过就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了。然而我们忽略了,妈妈也曾经是一个温婉明媚的姑娘啊,就像电影中站在舞台上唱歌的妈妈那样光彩动人。

要知道,她首先是一个女人,其次才是一个母亲。她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照顾养育孩子,从而不得不牺牲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搁置了自己渴望的梦想。

所以啊,当妈妈做了我们不理解的事情时,不要一味地数落她,要学会理解和体谅,因为妈妈也是个人,也是个需要被呵护且渴望被爱的女人啊。

03

要珍惜有妈妈在的每一天啊

电影的最后几个镜头中,惹我落泪的就是母子两人旅行回家,睡觉前妈妈摘掉假发,原来她早已头发稀疏、满头白发。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无数世间儿女共同的无奈。

之前看微博上有话题讨论:哪一刻你意识到妈妈老了?

其实,当时看网友的回答我没有太大的感触。

直到我有一次回家和妈妈一起逛商场买衣服,以前就爱逛街的她逛一天都不喊累,这次逛了没一会就找地方坐下,我问她怎么了,我妈不好意思地跟我说:“我这两年腿脚经常不舒服,走走就累了。”

听她说完那一刻,我才想起我都年过三十,我妈早已经不复年轻力壮的模样了。

那一刻,我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内疚和担忧,因为我意识到我妈真的老了。

还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感人视频,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在妈妈墓前跪着痛哭:“我再也没有妈妈了呀……”

妈妈在,人生尚有来处;妈妈去,人生只剩归途。

一定要好好珍惜和妈妈在一起的每一天啊。

多跟她聊聊天,说说心里话,多抽点时间陪陪她,尤其是对我们这个年纪的成年人来说,见妈妈一面,真的就是少一面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