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体内湿气重,拔罐会出现水泡吗,需要注意什么?

毛毛裤先生


患者问:“医生,我最近总是爱犯困,头昏蒙蒙的,早晨起来总有眼屎,爱犯恶呕,大便解不尽之感,黏粑粑的,我这是怎么了?”

医生:“来给你把把脉——脉滑,看看舌苔——白厚腻”。

医生答:“你这是典型的湿阻中焦的表现,用中药调调就好了”。

这是我们看中医时常听到的回答—“用中药调调就好了”,确实大部分患者用合适的中药调理过后,上述症状会大大减轻或消失,可是中药味苦,总有一些患者想用其它方法调理湿气,比如拔罐、刮痧、艾灸等。

湿气重者容易出现哪些疾病呢?

湿气重的人容易出现背、臀、前胸等部位的湿疹,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等病;女性可出现白带增多,月经不调等疾病。湿气者复感寒邪者可发生黄疸、痢疾、泄泻等疾病,湿热者可出现泄泻、慢性前列腺炎、淋病、水肿等病。

拔罐会出现水泡!

对于拔罐容易出水泡的人来说,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体内湿热亢盛,二是拔罐时间过长,三是自身体质原因(湿火质等)。所以拔罐时要注意时间不可过长,一般10min为宜,且拔罐期间多观察罐内皮肤变化,如有异常,立马起罐,对于湿热亢盛者来说不适合拔火罐,可先选择服药或其他物理疗法泻热之后再拔罐。

拔罐可以疏通经络、缓解疲劳,是大多数人热衷的疗法之一,但似乎拔罐除湿效果并太理想。还有一些人喜欢在澡堂子里拔罐,一个是便宜,一个是刚洗完澡再拔个管,多美哉啊!孰不知,澡堂拔罐等于火上浇油,澡堂本就是云雾缭绕、湿气汇聚之地,拔罐时罐口周围皮肤毛孔增大,正是湿气钻入体内的好时机,所以澡堂拔罐还是要三思而后行啊!那么,除湿不只拔罐,还有其他方法吗?

除湿还可口服中药、刮痧、艾灸。

1.中药:中药除湿要辩证施治,辩证的话可以找医生看病,不过平时也可自己泡一些中草药或食疗除湿。常见可以泡煮的除湿中草药有陈皮、藿香、薄荷、淡竹叶、薏米、芡实、茵陈、茯苓、滑石、猪苓、泽泻等;食疗食物有红豆薏米汤、芡实薏仁茶、冬瓜、红豆、绿豆、白萝卜、红枣等。

2.刮痧:刮痧可以疏通全身或局部经络,对于湿热重者,可以刮足太阳膀胱经、脾胃经除湿泻热。湿热者多表现为发热、脘腹痞闷、身热不扬、口苦,舌苔黄腻等症状,用刮痧泻热之法较为适宜。

3.艾灸:艾灸主要针对寒湿体质的患者,湿热体质者忌用。寒湿者一般可表现为头昏蒙、恶心呕吐、舌苔白厚等伴有泄泻,脘腹冷痛,四肢冰凉等症状。这类患者比较适合艾灸除湿。

除湿方法很多,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尤为谨记本就湿气重者,最好不要在澡堂拔罐。


男科王传航教授


对于养生的人来说,拔罐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崇尚中医,而拔罐在中医中能够保健养生,拔罐能够将体内毒素逼出体外,也是一种健康的物理养生。但是在拔罐之后,身体容易出现水泡现象,很多人都以为是体内湿气重,所以导致水泡产生的,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原因。

对于身体水泡,就是拔罐后皮肤皮下“充水”。拔罐后出现的水泡其实是在负压作用下,人体皮肤下的饮、水、湿等病理产物会透过皮下组织、进入皮肤中、形成水泡。这是拔罐后的正常现象,不必过多担心。但是对于拔罐后出现水泡的原因其实有很多种,体内湿气重也是其中的一种原因,下面就是有关拔罐后出现水泡的详细原因:

1、体内湿气过重。拔罐起泡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对于湿气过重的人来说,拔罐后是最容易出现水泡的。不过,这是拔罐后的正常现象。

2、留罐时间长也会产生水泡。对于不同体质的人来说,要注意拔罐的时间,要量力而行,不要逞强,拔罐也要适应身体状况,效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3、罐子温度较高。有些人皮肤比较敏感,罐子温度较高,容易灼伤皮肤,就容易产生水泡。所以,拔罐温度也要适当。

4、拔罐过重。拔罐过重容易产生压强差,导致拔罐处的皮肤容易产生水泡。

对于以上出现水泡的原因,想必你们也有所了解。所以,体内湿气重也是产生水泡的一种,因此在拔罐时也要慎重考虑。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21年,擅长中医常见疾病的诊断、中药与针灸治疗。


医联媒体


体内湿气重,拔罐会出现水泡吗,需要注意什么?

体内湿气重通过拔罐来祛湿其实效果十分好,体内有湿气,拔罐并不一定会出现水泡,并且拔罐出现水泡有时候也不能代表体内湿气就比较重。

那么怎么判断我们体内湿气是否严重呢?看看下面这些症状你都满足几点?

  • 脸上头发爱出油
  • 舌苔白厚滑腻,并且舌体胖大,舌边可见齿痕状
  • 大便很粘,不易冲干净
  • 吃一点肚子就会觉得很胀
  • 身体酸沉无力,总是觉得头晕头重,乏力


如果你满足上面任意三点。那么都说明你身体湿气比较旺盛。

那么湿气重的人,拔罐一般都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呢?

通过拔罐后,的确可以达到祛湿的效果,但是还需要结合生活饮食运动这些方面来一起改善。那么体内有湿气的话,拔罐一般都能看到罐壁水湿比较重,有雾气并且有小水珠黏附在上面。同时有一些的确可以看到有或大或小的水泡。



如果拔出了水泡,如果水泡较大,建议用消毒后的针搓破,将液体挤出再涂抹上药物,并且主要不要碰水。如果水泡较小,那么就不用处理,在后期会慢慢吸收掉。



感谢您的关注,为您推送实用的养生小知识!


脾胃范儿


拔罐,是一种在我国流传已久的中医治疗方法。它将不同材质制作而成的罐作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吸附在人体皮肤表面,刺激人体形成瘀血,以达到疏通经络、排毒祛湿等目的。有时会有朋友在拔罐时出现水泡,很多人疑问水泡是否就是湿气重的表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右上角关注帮忙点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一、拔罐产生水泡的几种原因



1.体质、肤质问题

有些人体质特殊,肤质比较敏感,拔罐造成的压力会使他的皮肤受损。严重时就会产生水泡,甚至发生组织液外渗的情况。对于这种肌肤敏感的朋友,不建议通过拔罐去排湿。因为肌肤过于敏感,很容易会导致肌肤受损感染。建议以食疗排湿为主。即使拔罐,也不要在敏感部位,更不要拔罐时间过长。

2.拔罐不规范

拔罐起水泡除了被拔罐人的原因外,还可能是拔罐的人操作不当导致的。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罐子温度过高造成皮肤烫伤,或拔罐时间过长造成的身体不适。

3.体内湿气过重



拔罐产生水泡的情况,有一定程度的可能是因为身体内湿气过重导致的。拔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排邪去湿。外放的湿气,会在罐壁形成水滴,皮肤表面也会出现水泡。 所以,拔罐产生水泡并不一定是体内湿气过重的原因,存在多种可能。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确认,大家万不可盲目跟风。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1.水泡的处理

拔罐产生的水泡需要小心处理,需要具体分析是排毒产生的水泡还是烫伤。如果是排毒产生,需要挑破水泡,挤出里面的水,然后上药,同时注意消炎。而烫伤,则需要涂抹烫伤药膏。两者均需小心处理,避免感染。

2.拔罐后不要立即洗澡

拔罐后身体会比较热,但最好不要立即洗澡,尤其是产生水泡的朋友。以免冷热温度变换,导致身体不适引起感冒。如果有水泡产生,更应该小心注意,避免水泡沾水感染。

祛湿首先食疗



食疗是危害最小,效果较好的祛湿方法。它温和无刺激,还可以保养身体。而红豆和薏米是祛湿的两大良品,红豆薏米粥更是祛湿效果极好的食疗选择之一。

以上便是拔罐产生水泡的原因与注意事项,希望各位朋友学以致用,多加保护身体。

喜欢请帮忙点个关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养拉布拉多的老中医


应该是会的,虽然我不是医生,但是我不建议你拔火罐,火罐是可以拔的,但是要少拔。拔的话同一部位得等印子没了才能拔,一周最多两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