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馬上過年了,待不了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回去了能幹啥?

北漂創業小王


我的建議是,選擇城市,還是選擇農村全靠自己的斟酌。農村確實是不少人,在城市待不下去的一種退路。當然,有很多喜歡鄉村,並用心建設鄉村。農業大有可為,在鄉村振興的路上,需各行各業的參與。當然,鄉村能夠從事的事情,肯定有所侷限性。過程中也會遇到許多無法預測的困難。同時,這種挑戰同樣也是機遇,給想在鄉村幹一番事業的人,有足夠自由發揮的空間。回不去農村的阻力需要是來自父輩對美好生活的誤解,還有鄉村複雜而無從力氣的人際關係。如果找到了想要回鄉村建設,不妨在鄉村旅行,特色農產品上下功夫。


吾小唄


“容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這是農村出來在城市裡打拼了數年後很多年輕人的想法。

我的都老家也是在農村,從小在農村長大,然後進入到城市裡面上班。我比一些人幸運一些,因為從小幹農活相對少一些,但是插秧、割稻穀、打農藥等樣樣都行。

出了社會在社會上打拼幾年,發現自己也在城市裡面沒有容身之所。因為自己沒有什麼過硬的技術本領,也沒有什麼多好的人脈資源,再加上自己的性格就是不太愛說話,不喜歡拍別人馬屁,所以在最開始上班的鐵路單位時候因為自己的性格原因最後自己退了出來。

然後在社會上做這個,做那個,工資不高,每年也存不了什麼錢,幸虧的是自己不喝酒、不抽菸,也不吃檳榔。但是,終究也只是沒有搞出什麼大的名堂。

在城市裡面混了數年之後再回頭一看農村,發現自己真的落後了。為何?

農村裡面真的變化很大,很多家庭的條件都比以前好了很多,有的翻新了住房,有的直接重新蓋了新的樓房,不少家庭也買了小汽車。在農村,農村從雖然純樸,但是也會比條件。而且老人們最愛念叨的就是誰誰誰家又蓋了樓房,誰家又買了汽車,誰家去年一年做了什麼大事等。當老人不厭其煩的在你面前念這些東西的時候,再看下自己,自己越混越差了,農村裡面的都有車了,自己還是一無是處,這不進就是倒退,所以感覺有些慚愧和臉上無光。

想必這也是很多人說“回不去的農村,容 不下的城市”原因所在了。但是過年了,人都還有父母,你必須要回家的,這在以前我就強烈的感受到了,回家不好,不回家也不好。

其實,父母都期盼子女能夠有出息,但是環境就是這樣,父母能夠怎麼辦?所以,即使混得不好,父母也不會說什麼。只要自己的子女過得還行就可以。而對於子女來說,千萬不能夠感覺安逸了就好了,其實這也是一種壓力,對於自己要將這種壓力變成動力才好。否則,每年過年都會感覺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年年感嘆“回不去的農村,容不下的城市”。


洞庭清水塘


呆不下去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看不透的人心,熬不完的夜,交不完的房租水電,還有接不完的盤,難以自控的習慣,改變不了的大環境,記不住的名牌,過目不忘的豪車,道不完的酸甜苦辣,看不完的人間百態。

一段加油,加油,加油的視頻,多麼簡單的兩個字,卻讓無數的人淚水打溼了雙眸,我們何曾想過簡單的兩個字,卻足以讓我們淚流滿面,成年人的崩潰從借錢開始,我們從一次次的努力中得到了什麼,我們在夜深人靜,遊戲好友下線,朋友同事之間的酒局散場,雞湯一頓猛喝之後,是否也會一次次的迷茫,看不清未來的方向,為自己以前吹過的牛,而感到好笑,是否被現實一次又一次地打敗,是否……

像我們很多人生活的十八線城市,鄉村,大部分人都會出去打工,那時一個不屬於我們的地方,我們大部分人也只是這個城市裡的過客,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外鄉人,在我們努力打工賺錢的時候,卻也會猛然間神遊,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工資,我清楚地知道我每天該做什麼,但是我過段時間會在哪個城市,做哪份工作我不清楚,我未來會有什麼機遇也不清楚,我將來可能……

我從農村來,來到了大城市,卻從未感覺到歡迎二字,作為城市裡的“土著人”,都比我外來人要難混的多,壓力也更大,我作為外來人更是一個過客,我只是想賺點錢,過年回去的時候,可以給家裡改善,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也未曾想過有一天會來到城市,當一個“城市人”。

打工一族可能在外邊工資比老家要高很多,機會也會多,但是我們很多人都只是配角,我們也未曾向主角那樣努力,那樣用對了方向,看準了就乾的拼勁,我們註定“落葉歸根”,回到我們的“故土”,可能也不算是真正的故土吧!畢竟大家現在都往城市裡邊擠,很多人也成為了“城裡人”。

在外打工,各方面的開銷,硬性生活成本,灑脫,衝動消費,娛樂,家庭開支等等,讓我們也沒有太多的金錢去做其他,可能有那點錢,還沒有一盤花生米,一瓶二鍋頭來的實在。

現在家家戶戶往縣城裡邊買房子,老家不願意回去,作為那些想回農村的人,好像這已經不是單純的你喜歡住在哪裡的簡單問題了,變成了要考慮孩子從出生到上學接受教育到以後,變成了家裡的人生活方不方便,生病了能不能得到更好的醫療條件,變成了你除了過年以外,平時回家都沒有同齡人,沒有可交流玩耍的機會,好像剩下來的功能只有過年,只有在受傷時候可以安靜療傷的一個“窩”。

何時起我們開始攀比各方面,比彩禮多少,比房子地段大小,比車子品







豫東祥子


其實我也有同樣的困擾。農村出來的孩子很難在城市立足,如果沒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那終究只是過客而已。可是農村也終是回不去了。在外漂泊近十年,小時候那條放牛的必經泥路依然還在,可那時的小夥伴已不知身在何方。每次回家過年,遇到村裡的人只能尷尬地打聲招呼假裝認識,其實早已忘記那人叫什麼,而那人也是如此,於是二人都尷尬地擦肩而過。

你問我回農村能幹啥,其實我也不能給你答案。你我皆是當局者迷,正如兩個瞎子互相問路,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但有句話叫同病相憐,我又不得不尊崇於內心,發自肺腑地向你勸勉:朋友,且勿煩惱,珍惜當下,善待身邊人,且行且珍惜。


孟長醒


呆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事實證明了這句話。

我在外面開飯店有十多年了,一年到頭回不了幾次家,在外面拼搏真的很難,沒有人脈,沒有朋友,和家人的時間更少。年齡慢慢變老,想法也不一樣,今年打算把店盤出去,回家發展。人生時間不多,想和家人們呆在一起。

在此祝在外面拼搏的農村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80後康


近幾年,隨著新農村的建設,我的老家變化很大,不僅路面硬化,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還種滿了花花草草,這才是家鄉應有的樣子。

每逢週末,只要有時間都會趕回老家,畢竟家中有心中惦念的父母,更多的是在老家能得到身心的放鬆,比起混凝土的城市,老家才是最溫暖的港灣。

過年也是村裡最熱鬧的時候,村裡停滿了各種車輛,充滿了年味,充滿了親情。






德水匯大川


回家做什麼?為什麼回家?這確實是個平時想不到,但一想到就傷腦筋,細思極恐的問題。

不過你要也問問自己,如果不回家的話,你自己在這裡能做什麼?看電視?上網?回家的話有人陪著,熱鬧一點不好嗎?

因為我經歷過兩年沒回家過年,那種孤獨,我體會過。朋友都回家過年,我選擇不回去。確實挺後悔的,自己寥寥草草的整點吃的,自己看著春晚,聽著外面的炮竹聲外面是多麼的熱鬧啊!

回家吧朋友,真的。回去見你想見的人,做你想做的事。最起碼不會像一個人那樣孤獨。總會有人給你道一聲過年好。回去吧!陪陪多年沒見的好友家人,就這樣回去吧!加油在外漂泊的人!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句話永遠都有溫度!



河北太行小米


待不了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這對很多從農村走進城市工作的人來說是一句扎心窩的話。

很多進城務工者並沒有穩定工作,也沒有社會保障,城市的房價越來越高,可能傾盡所有、花光積蓄能夠買到一套房子已經是出色的代表,可以在老家有“面子”了。但是這樣的人比例還是比較少,更多的人在城市裡為城市建設做貢獻,面對各種壓力,但是卻止步高房價,止步戶籍等各種政策,沒有一個安身之所,很難融入城市,有一種“過客”心理,飄著的感覺。城市對他們來說是生存的地方,而不是生活的地方。

對農民工而言,他們為城市造了多少高樓大廈,可是萬家燈火又有哪一個房子是可以擁有的?


而對進城務工者來說,一年可能也回不去幾次農村,農村雖然是他們的根,但是因為離開太久,變得十分陌生,可以說是被主動“遺棄的地方”。農業收入太微薄,根本不能支撐“美好的生活”。對很多一輩子待在農村的父母而言,家裡孩子能夠走出農村是一件很欣慰的事,也不會允許孩子回來種地務農。如果要做農業創業的前期投資又大,成功的可能性也是一個問題。

所以 待不了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迷失在城鄉之間,是很多進城務工者的寫照。

過年了,無論多遠都要回家,這是中國人特有的情懷。

說到過年回去能夠幹什麼,也是看個人了。我個人感覺城市裡的年味不如農村來的濃烈,我很喜歡看傳統手工藝之類的東西。我們老家過年之前婦女們就會開始製作各種傳統手藝的食物,什麼年糕、發糕、龍鬚、米粿、麻餈、凍米糖,看著就很有意思。還有寫春聯、放鞭炮、祭祖、祭天地。春節裡還有舞龍、舞獅、唱戲的,也很熱鬧。

還可以趁著假期走親戚,現在很多小孩對親戚關係比較冷淡了,我覺得很大的原因是不走動的緣故。我們父母輩對家族和親戚的概念很濃厚,可是年輕人不一樣了。從小就在外面讀書,畢業了就在外面工作,一年可能就見一次的親戚,可能叫都叫不出稱呼。雖然血緣上有聯繫,可是親疏還比不上同事同學。我也有這種感覺,跟不熟的親戚尬聊,被詢問工作、工資、婚姻、小孩,真想立刻馬上回家躺著玩手機。

但是這種親緣關係和對家鄉“根”的執念,可能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改變。可能你到了一定的年紀會很喜歡走在村間小路上,跟老鄉嘮幾句今年的雨水很豐沛,誰家種的菜最好,哪家的孩子特別有出息 這種生活呢。


不會做窩的燕子


同樣的經歷,呆不了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同命相憐的人啊,城市總感覺是在外漂泊的。我就連租的房子都沒很認真的收拾過,總感覺遲早要走的。老家嘛,主要是常年在外,也沒有了人脈。想是想回老家,就是沒了合適的工作。在外混的也不怎麼好,所以,每當過年的時候也就暫時還不想回去過年,都想衣錦還鄉啊[呲牙]



西北小莉在成都


隨著農村人口向城市的轉移,現在的農村年輕人越來越少,已經出現了閒置的土地,甚至一些空心村,現在很多人來城市打工後,除了過年,很少回家。在老家掙不到錢,而在城市中打工有穩定收入,農村能容下靈魂,但容納不了肉體。城市能容下肉體,但靈魂不在,農村和城市的基礎設施相差更遠,以至於,在農村土生土長的人,回到了農村反而不適應了,但我們不能忘了根,不能忘記家鄉的一草一木,有句話說的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回家看見家鄉的點點滴滴,看看那片曾經玩耍的土地,看看年邁的親朋好友。或許等著我們的父輩都沒在了,我們也老了,我們的那個村子會不會不存在了了。想想,還是很傷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