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请问各位,孩子班里有一个爱偷东西的女同学,怎么办?

快乐的小迷糊1212


很简单,找她的家长和老师,心平气和地谈一谈,这是对双方孩子负责任的体现,并不是乱找乱告。


旅行笔记ysj


我是许多分老师,常年担任初三班主任工作,今年我又新

接手了一个初三班级,班里就有一个女生喜欢拿别人的东西。

我先且叫她小燕吧,据其他同学反映小燕自小学开始就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而且屡教不改。因为这个原因,小燕总是被班级同学排斥,加上小燕本身性格内向,同学们不仅排斥她还会时不时欺负她。

刚接手这个班级一个月间,我一共接到投诉小燕的事件12起,无一例外都是东西被小燕拿了,有7起是猜测并无实际证据,3起是有同学亲眼看到小燕拿了他人的东西,2起是我在她的座位上搜到他人的东西。小燕拿过同学的钱、橡皮擦、笔、作业本、书本等,在宿舍里她还喜欢未经过别人同意就使用舍友的沐浴露和洗发露,用完还会给人家充自来水进去。

面对着同学的一个个投诉,我也是烦恼无比啊,我不停地在处理这些纠纷,而且全班同学都排斥她,还给她取外号,动不动就用语言去羞辱她,为此小燕也来跟我投诉过很多次。



这样下去可不行,我必须找到一个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我接下来有如下几个举动:

第一、到小燕家里家访,看看小燕在家里的情况

到了小燕家,看到她家里经济情况还可以,并不是很困难。她有一个8岁的弟弟,父母比较疼爱弟弟,我亲眼看到小燕的妈妈拿了两个苹果出来,直接把大的一个削好了给她弟弟,而小的一个苹果没有削皮就直接递给了小燕。

在跟小燕父母沟通,了解到他们对小燕的管教比较严格,认为小燕是女孩子应该多承担家务,而且小燕是姐姐就应该多谦让弟弟,并且他们平时不给零花钱给小燕,上学需要使用的的文具都是父母买好了或者小燕用弟弟剩下的。

我仿佛找到了小燕喜欢拿别人东西的原因之一。于是我尝试着跟她父母沟通,让他们适当给小燕一些零花钱,让她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另外,让他们多关心小燕的学习生活,对待姐弟两个要尽可能公平,不偏袒才是真正的爱。



第二、找小燕谈心,鼓励她说出自己的心理话

跟小燕面对面谈心,我询问她为什么喜欢拿别人的东西?刚开始她并不愿意谈,毕竟她也知道拿别人的东西不好。后来,我跟她说了自己的经历,小时候我也拿别人的东西,后来被母亲批评教育后就再也没有拿了。在听到连我都有相同经历后,她终于敞开心扉跟我聊了。

我终于弄明白她为什么拿别人的东西,一是因为喜欢但自己没有,二是因为习惯性地贪小便宜,三是为了引起他人注意。

跟小燕聊了很多,让她明白了偷拿东西的人会给他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也因此她不受同学欢迎,会被别人排挤和嘲笑。

最后她表示希望能融入班集体,得到同学们认可。我给了小燕几点建议:1、从此不再拿别人的东西,需要借用一定要征求别人的意见;2、多为班级做事情,刷新大家对自己的看法;3、多帮助有需要的同学,赢得大家的好感。



第三、找几个比较热心的女生主动帮助小燕,帮她快速融入集体

几乎全班同学都排斥小燕,如果让小燕自己去融入集体恐怕难度很大。我找来班上比较热心的女同学,做通她们的思想工作,让她们主动跟小燕成为朋友,比如值日跟小燕一起,下课跟小燕一起玩,放学跟小燕一起走,吃饭跟小燕一桌。

这些女生都很懂事,没几天就看到小燕一直跟在她们身边说说笑笑,气氛融洽了很多。



时间过去了一个学期,我看到了小燕的变化,班里已经没有人再投诉小燕拿东西了,小燕也没有再投诉其他同学排斥她或叫她外号,她脸上的笑容逐渐增多,班里的垃圾桶一直都有一个人负责清理,那就是小燕。

我很高兴看到这些变化,一味的批评不一定能改变事态的发展,了解事件本质原因后才能有正确的导向,才能让事情的发展回归正轨。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


许多分教育课堂


试卷和奖状也偷?也的确太离谱了些。根据你的描述,对方家长似乎不太重视这个问题。家长不重视,有时你真的没多少办法使。我只能就我的理解给予你一下建议:

1.跟孩子的班主任沟通,说明情况以后叫班主任调一下位置。

孩子之间的问题,还是让老师解决比较好,毕竟老师面对学生的时候是处于一个比较公平公正的位置。

2.买一个有锁的文具盒,让孩子把他的文具锁在文具盒里面。

在第1条建议没有效果的情况下,你买一个有锁的文具盒让孩子锁住文具。如果再次出现文具被偷的情况,那么文具盒的锁肯定是被弄坏了,又或者是整个文具盒都不见。在这种情况下,事件就算是升级了。事件升级了,班主任就会严肃处理问题。按理说,班主任就会把对方的家长叫到学校处理问题。

3.叫你的孩子不要跟那个女同学玩了,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利益。

同学之间是应该团结友爱,不应该成为敌人,但也不一定要成为要好的朋友。当你孩子的利益受到别人侵害的时候,你的孩子还跟别人玩。长期以往,你的孩子会形成立场不明确,懦弱的性格。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你必须严肃的告诉孩子: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必须用行动表明立场,也就是拒绝和侵害者交往。

我只能就我的理解给予以上建议,个人观点,谨慎采用。

期待你的认可和关注!


肥仔老师谈教育


我在这里看到了两个问题:

1,为什么那个女孩能拿你家孩子的卷子,后来才发现,这不应该是你家孩子第一个发现的吗?但是没第一时间跟您说,您家孩子是不是在学校被欺负啦,这个您也得关心一下孩子。

2,改名字了,还拿了奖状,那么说明这个老师也不怎么样,老师在批改作业或者试卷的时候,如果需要统计分数的,都是自己统计的,不是让学生自己去登记记录的。

最后说,怎么处理?

第一,想给两个孩子都有留点情面,那么需要单独找他们谈谈,最后也是希望他们是好朋友,相互学习,给孩子留有自尊心。

第二,直接由老师在班级直接点名,并加以批评,并纠正其错误。有些时候,做错了就是做错了,不用给情面。


游钓小清流


是缺乏爱与关怀的直接后果。任何人在日常生活里做什么事都受严格限制,总是要满足别人的意慾,但却又没有人有兴趣关住他在意想做的一切,那他便有偷竊慾,並藉这行动来舒发内心那自己也不明白源自何方的压仰感。可直接联系她的家长,看看她是不是日常欠缺一些她实在应该有而没有的东西,要么是新衣服要么是某种正常的交活动或什至乎是要养一只什么宠物例如狗狗,她能获得机会满足那未了的心头愿,那被积压着的忐忑感便会逐渐消除,而她也再没有兴趣偷东西了。住意:这软着陆的解决方法是必需的,因她还是个小孩,切忌公开拉黑举报,並安排她接受重罚,这样硬硬的来必致她的偷竊慾增强,成长后永不能改正。


ceciliapeng5


其实小孩子对“偷”这个概念是不太明确的。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情,有一个小孩偷了另一个孩子一件不算贵重的物品,后面这个小孩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我,我去询问偷东西那个小孩为什么不经过别人同意就去拿别人的东西呢?结果他的回答是:这个东西我喜欢但我没有,所以我想着把这个东西拿来自己玩一下,我又问他他玩完了之后有没有想过把东西还给别人,他支支吾吾半天没有说上话来。

所以在他们的脑海里并没有形成“偷”这个概念,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或许在于家长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见过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说,这是别人家的东西,我们不可以偷偷的拿,想要的话要先经过别人的同意才可以,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正确引导他。所以说自己身边有“偷”东西的小孩,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去教育他们,或者说把这样的教育思想传递给他的父母,从而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


诗经夭夭


孩子偷东西肯定与家长有关,可能给孩子不给学习用品,或者孩子缺什么家长态度不好,孩子有恐惧心理不敢要,一般这样的孩子都是家长的责任,有的家长因为一块橡皮一支笔都能唠叨半天,也导致孩子宁肯偷同学的也不愿意张嘴向家长要,遇到这样的同学最好家访了解家庭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同学改掉坏习惯。


朱燕芳452


这种情况在小学、初中都可能有,到高中基本就没有了。

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与家庭教育和青春期叛逆有关。多半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但并不为认可。

小学生的家庭生活水平较低,很多东西得不到,于是就顺手牵羊,几次成功,就会成瘾,脑中道德观念还模糊。

初中生,表现平平,想引起别人重视。用这手段,没被发现,暗中得意。被发现又觉得众人关注,也很过瘾。道德观念还是缺乏。

还有些家境好,下手干此事,也属上述心理。

关心和帮助这些孩子,疏导他们的心理,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与道德意识,是学校老师与家长的迫切任务。


被叫作黄老师的1948


这个女孩子是不是家里比较贫穷 还是别的原因 总之偷东西绝对错误的 要友善跟她沟通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让她知错就改


小霞230474521


小孩子,偷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他们也没有这种自控能力,这个你要清楚,她可能是缺少家里的管教,导致没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这个可以向老师反应一下,让老师悉心的教导那个女生,当然不是严厉的批评,而是告诉她,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可耻的,慢慢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