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莫慌張!擔心被感染,請做這些自查

最近

很多群眾都陷入了不安、焦慮、恐懼中

突發事件面前

很容易產生一些負面的心理行為

因此,首先需瞭解心理的變化規律

才能對症解決

已婚媽媽,無過往病史:

“醫生,你好!我在2019年9月去過疫區發源地,回來後我沒有什麼不舒服。前幾天我孩子流鼻涕,發熱,乾咳,我的孩子是不是得了新型肺炎?是不是因為我是潛伏者,我把病毒帶給了孩子?”

答: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潛伏期為14天,很明顯,孩子得的只是普通的感冒。這位媽媽已經是過度焦慮了,甚至出現了疑病症狀。

自從這場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不知道什麼人會是感染者的新型肺炎疫情開始,大家似乎都陷入了恐慌中,這場應激,不像地震,不像火災,它是有不確定性的。

這讓人失去控制感,有些人甚至會反覆洗手,反覆測量體溫,整天關注冠狀病毒的新聞,整天擔心不已,出現失眠及胃口差等著應激後的症狀。

莫慌張!擔心被感染,請做這些自查

在普通人群中可能會出現情緒和身體上的反應

請大家自查一下:

一、情緒上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①恐懼、害怕

✦很擔心疫情會再進一步的發展✦害怕自己或親人會受到傷害,害怕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害怕自己崩潰或無法控制自己

②焦慮

✦坐立不安✦無法專心做一件事情✦內心惶恐,有一種大難臨頭的感覺,沒有安全感

③疑病、擔心及抱怨

✦ 害怕自己被感染,過度關注自己的身體✦任何一點軀體的不適,都會懷疑與疫情有關✦對與肺炎有關的症狀敏感,對號入座

④強迫

✦反覆的洗滌、消毒✦有關疫情的消息反覆在腦子裡盤旋,無法消除✦恐懼外出

⑤空虛、睡眠障礙

✦失眠、入睡困難、易驚醒、早醒✦噩夢、易被噩夢驚醒✦內心的無意義感

⑥悲傷、思念

✦這是最常見的感覺和情緒,為親人或其它人的死感到很難過、很悲痛✦大多數人會以大聲嚎哭或不斷啜泣來宣洩或抒解✦少數人以麻木、冷漠無表情來表達

⑦易激惹、憤怒、攻擊性

✦覺得上天怎麼可以對我這麼不公平✦救災的動作和落實怎麼那麼慢✦別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不理解理解自己的痛苦

⑧內疚、罪惡感

✦覺得沒有人可以幫助,恨自己沒有能力挽救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親人✦因為比別人幸運而感覺罪惡✦感到自己做錯了什麼,或者沒有做應該做的事情能夠避免親人的死亡

⑨絕望、迷茫無助

✦覺得人們是多麼脆弱,不堪一擊✦不知道將來該怎麼辦,感覺前途茫茫✦覺得世界末日到來或一切轉眼成空, 抑鬱、哭泣

莫慌張!擔心被感染,請做這些自查

二、身體上會出現如下反應

✦易疲倦✦發抖或抽筋✦ 呼吸困難,喉嚨及胸部感覺梗塞✦記憶力減退✦ 肌肉疼痛(包括頭、頸、背痛)✦ 暈眩、頭昏眼花✦月經失調,子宮痙攣✦ 心跳突然加快✦胃腸道功能紊亂、腹瀉。

莫慌張!擔心被感染,請做這些自查

下面陳東梅副主任醫師就如何看待新型肺炎的相關消息給出了

指導性的意見,我們可以通過這些途徑對自己的心理進行疏導,減少事件對自己造成的負面影響。

1.建議大家從官方媒體、公眾號發佈的新聞上,普及有關新型肺炎的相關知識,糾正對該疾病的一些錯誤的認知;做好個人的防範工作,儘量減少外出,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應該是安全的,不用過度反應;

2.事實上,我們在向別人撒謊之前不得不向自己撒謊,因要正確看待傳染病有關的處理方法和阻斷傳播途徑、減少進一步危害的必要措施,對於國家所採取的“封城”及一系列的相關措施是屬於專業的防控手段,考慮的角度不一樣,必須政府先行,要給予理解;

3.焦慮者的身邊人請認真傾聽的他們訴說,不打斷、不阻止、不急著進行解釋與糾正、不錯誤理解,給予他們充分的宣洩與釋放;

4.正常化看待防禦反應,

對出現以上情緒及行為的問題給予接受,因為這些反應是人類對危機採取的一個應對措施(防禦反應),屬於正常反應,每個人都會出現,只不過是形式和強度會有所差異,不要認為自己是不正常的;

5.獲得確定感,樹立信心。相信國家、相信政府、團體的力量,我們並不是在孤軍奮戰,有大量的人在幫助著我們,事情會慢慢的好起來,最終會戰勝危機。

6.儘可能少接觸負面的消息和未經確定的小道消息,多接觸積極、正面的新聞和消息;

7.正視問題,當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既不反應過度,也需引起重視,冷靜判斷、綜合分析、及時就醫(做好分級管理就醫,避免交叉感染);

8.條件允許的話,儘可能與家人待在一起,彼此相互支持,相互鼓勵、打氣、絕不相互指責、埋怨。多與朋友電話或網絡聯繫;

9.

適度的靜心、冥想、進行放鬆練習、深呼吸對解除應激反應有幫助,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法。

莫慌張!擔心被感染,請做這些自查

有需要的市民

可以嘗試練習以下的“應激下的身心安頓法”

可以在重大應激性事件後使用

也可以用來應對日常壓力

1.呼吸:慢下來,把注意力帶到呼吸上。呼吸是生命的根本,可以有意把注意力帶到腹部,做幾次深長的腹式呼吸。深呼吸可以降低壓力,改善情緒、提升注意力。

2.打一個電話:給一個你信任的親人、朋友或者社區中的支持性資源打個電話。或者給你覺得可能有需要的朋友、家人打個電話,並問問他們正在做什麼。有時候,去支持別人也是一個幫助自己改善情緒的好辦法。

3.著陸技術:如果你發現自己極度擔心或焦慮,把注意力帶回到當下。感覺一下雙腳跟地面的接觸,身體跟椅子的接觸。動動手指頭和腳趾頭。環顧一下四周,快速地命名一下你所看到的各種東西。想一想一個你愛的或者深愛你的人的面容。哼唱你喜歡的童年時的歌。呼吸。

4.改變:如果你整日坐著,請站起來,伸展一下身體,走動走動,給臉上潑一點冷水,或者乾脆洗個冷水臉,呼吸新鮮空氣。

5.五指感恩:花一點時間,寫出五件讓你感恩的事情。或者板著手指頭,說出五件讓你感恩的事情。這樣做的時候,請面帶微笑。研究發現感恩練習可以讓人體驗到更大的平靜、喜悅,擁有更健康的身體以及更深厚、更令人滿意的人際關係。

6.補充能量:如果你覺得情緒化、迷惘、疲憊或者脾氣有點急,你可能是餓了或者渴了。暫停。花五分鐘時間休息一下,喝一點溫涼的水,或者吃一點健康的小吃。

記著,這些練習看似簡單,如果你投入去做,它們會幫助你安頓身心,並幫助你與你的支持系統保持聯結。

在大災難後,或者平日處在持續性的壓力下,出現睡眠問題,可以考慮經由正念練習、做樂眠操等,來放鬆身心,改善睡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