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学校德育立于何地?

蔡阳37


德育教育只有立于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之中,立于学生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之中,根植于学校教书育人的方方面面,他才能够落地生根,确保德育教育的实效。

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意识,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形成学校德育特色:以德育常规工作为基础,以养成性教育为重点, 以培养合格小公民为目标,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中陶冶高尚的情操,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完善德育制度,确保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完善的德育制度是顺利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德育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的基础工作,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工作开展将流于形式。为此学校始终要把建章立制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狠抓制度落实,使德育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首先是建立领导责任机制。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德育主任、班主任任组员。所有成员全部做到德育为先,寓德育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其次是建立德育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召开德育工作月例会一次,进行计划、总结、培训、交流等。三是建立德育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完善班主任和班集体德育工作量化考核机制。 有了制度的保障,形成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局面。

优化整合资源,确立德育教育内容。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小学阶段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少先队常规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孝老爱亲教育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集体等等,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可以细化为“爱父母”“爱老师”“爱他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等小主题。本着“问题研究法”,从学生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学校的活动、重大节日、及其他学科已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资源的挖掘、整合与使用,使得教育活动达到实效性 。

强化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重视德育熏陶教育。注重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环境人的作用。学生走进校园,处处体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校园墙壁可以张贴名人字画,喷绘“三字经”、“弟子规”等。教室内外墙壁上可以布置班务栏,习作园地,优秀学生成果展等,张贴班级荣誉、优秀学生照片,学生作品,校园醒目位置张贴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教风、学风、校风等。教室内国旗、班训、班级文化不仅美化了教室,渗透了德育教育因素,让每一面墙都说话,校园成了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更重要的是学校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艺术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使学生处在“花园、学园、乐园”之中,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人文素养的熏陶。

创新德育方式

以活动为主体,注重体验感悟 。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活动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如:在母亲节、父亲节到来的时候,开展“爱父母六个一”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学雷锋纪念日”让学生学会爱他人、爱集体;教师节组织学生制作纪念卡和作文比赛,进行爱师教育;端午节、中秋节进行相关的阅读展示,了解传统节日习俗,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组织文艺演出,让学生用自己的才艺展示美,在活动中学会欣赏、学会协作等等。

礼仪常规教育活动。以《小学生守则》、《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为抓手,开展“争创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和合格小公民”教育活动,要求学生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发挥少先队大队部主阵地作用,通过开展“六一”庆典活动、“少先队礼仪教育”等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逐步规范学生行为。

艺术教育活动。采取举办校园读书、歌舞、绘画、手抄报展示等活动。成立学生兴趣小组,如校合唱队、篮球蹴球队,书法、绘画队等等,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

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活动、社区环境清扫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这样既有效填补了学校教育的空白,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既锻炼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又教会孩子爱家乡、爱他人,也就是在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

榜样的引领。用身边的例子教育学生。同时以点带面,结合重大节日和重要事件确定各月争优创先主题,班级每月评选一次“德育之星”,并挖掘一批典型,在学校宣传,进行表奖,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以班集体教育为主渠道,注重自我完善。在德育过程中,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班级管理特色的形成,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教育环境,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鼓励班主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高效能的班级管理。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常规管理放手由学生组织实施,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培养做人的尊严感、道德感、责任感。不少班级探索出了特色鲜明的管理方法,如学习之星、路队之星、卫生之星、读书之星等,让学生在自律自我管理中自我完善、健康成长。

总之,只要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路和方式,拓宽育人途径,学校的德育教育一定会取得实效。


看云小语


学校德育从国家层面上要讲: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从社会层面上要讲:公德于众。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公序良俗,要有底线;从个人层面上要讲:明德、笃行于微。在学校,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小情做起,培养其好习惯,要持之以恒。


云走牛行


学校应该建设稳定的生活德育课程。传统的小学德育校本内容缺少规划,多半是每个学校的主观意志,想开展什么内容就开展什么内容,随意性较大。而且习惯于讲理想,道德教育等同于德育。此建设稳定的沟通与融合的生活,德育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它能使学生更好遵守一些道德规则。他设计的内容属于公德的有:诚实、仁爱、守信、合作、尊重、公正,负责、忠诚等;属于私德的有:坚毅、勤学、自爱,勇敢、细致、自律、勤俭等。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道德,因为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经历体验,这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式。经历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践行,也是一种能力。没有经历,哪有体验?没有体验,哪会有心悟之,行动之?


师说道存


强烈建议中国教育改革,注重教育本质:

一、身心健康放首位,(改变不重体育,如设中华基本武术课及简单的中医养生)来强身健体;

二、心里健康,培养孩子们健康人格品质(不要出现太多"肯老族‘’或跳楼的…);

三、孩子们“独立自主能力”强烈建议学习日本、德国教育,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降低减少英语教育,孩子们学英语时间课程,占用孩子们太多时间精力,导致很多国话中华传统文化没有学好;

五、如考试方面压力太大,作业太多太多,只是考试机器,要注重教育本质…


海纳


德育工作建议由校长亲自抓,纳入考核。建立良好的学风,师风,促进家风,社会风气良性发展!


40616761


汇报材料中,德育为首。


1366493719


全国中小学都有这么一个办公室叫做德育处那德育处是管什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