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內聖外王”出自道家,為何成為儒家的思想文化?

朱八戒CC


“內聖外王”最早出現於《莊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說:“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道)。此即“內聖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內聖外王”是天下之治道術者所追求的,“內聖”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現為:“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燻然慈仁,謂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現為:“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內聖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結合的產物。其內涵通俗的講,“內聖”就是修身養德,要求人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的統一是儒家學者們追求的最高境界。內聖外王”出自戰國時期思想家莊子所著《莊子·天下篇》。莊子說:”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曰「無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內聖外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內具有聖人的才德,對外施行王道。““內聖”就是修身養德,要求人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雖為道家學派創始人莊子提出,內聖外王的統一也是儒家學者們追求的最高境界。

先秦儒家作為諸子中的顯學,並在後世挾六經以壓百家,成為中華文化的主幹,它的"聖王崇拜"和"聖人崇拜"思想對於古代社會影響最為深遠。作為先秦儒家三大儒的孔、孟、荀皆抱有根深蒂固的"聖王崇拜"之信仰,由於周敦頤、邵雍等人對孔子的極度推崇,產生了新的以"聖人崇拜"為基礎的道統信仰體系,真正取代聖王崇拜,成為儒家主流的信仰體系。"聖王崇拜"和"聖人崇拜"都對中國古代歷史產生了莫大的影響。摘要:儒家政治哲學可歸結為“內聖外王之道”。內聖以外王為依託,外王以內聖為基礎。聖人崇拜的內質是對專制王權的限制,以建立一個和諧社會,帶有某種批判精神。然而在傳統儒家的政治哲學中,由於聖王合一,所謂的“批判儒學”並沒有起到實際的批判作為,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社會的批判精神。因此,對聖人崇拜與構建和諧社會的衝突關係進行學理性分析,可透析儒家政治哲學的真義及其在現代社會的意義。儒家修煉目的不外乎內聖外王,所謂內聖,按周禮而不逾越,遵綱常以昭素心天人合一。外王學,佈施仁政,效法垂範,約己可束人,堪為外王可以眾服。

內聖”與“外王”是儒家人生理想的兩極.內聖功夫即一心向善、自覺修養、持之以恆.外王是內聖的外在拓展、儒家外王之學的核心和理論基礎是其仁政學說,它紮根於民族文化心理之沃土,應合了統治者治國安邦之政治需要,遂在中國封建社會獲得獨尊的地位.比之於道家,內聖與外王在儒家學說中表現出立足於現實基礎上的兩極合一.毛澤東從小就受“內聖外王”的影響,它深刻影響了青年毛澤東的人生哲學和理想人格.受儒家“內聖外王”之道的影響,青年毛澤東注重探討“大本大源”,致力於道德品行的修煉.五四運動後,隨著毛澤東世界觀、價值觀的轉變,“內聖外王”的內涵和實現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對“內聖外王”之道的追求,貫穿於毛澤東的整個思想與實踐歷程.儘管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內聖外王”所表達的思想內涵可能有很大的差異,但背後所隱含著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透露出來的文化信息是毛澤東的文化心態和實踐歷程同儒家“內聖外王”思想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內在聯繫.


文利wenli


內聖外王,能提到這個詞,就說明提問人也是有抱負之人。

內聖外王是一個成語,成語是中華文化的精華薈萃。這個成語出自《莊子·天下篇》,“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莊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所以該詞出自道家別無他論。

儒家思想在百家爭鳴的時代並沒有一家獨大,而是在漢朝為了穩定皇權,成為統治者思想的重要內容,並延續至封建王朝結束。因其為皇權服務,進而產生了虹吸效應,儒家學說的繼承者們把有利於皇權的思想都變成了以儒家流派為主的思想,實事求是的講,“內聖外王”是儒、道、法家思想結合的產物。

“內聖”、“外王”都是統治者可以標榜自己獨領天下的說辭,反過來說,也是對稱王者人格的標準要求,因為,歷史上能做到“內聖外王”標準的皇帝也只能是就事論事,而不能觀其一生。

“內聖外王”如果單獨為皇者服務,未免有些狹隘,應該賦予它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格來發揚。在當下,在“為人民服務”的前提下,它才會有更多的現實意義。“內聖”作為內心修煉的主題,“外王”作為實際行動的主題,讓自己內心“格物、致知、修心、養德”,讓自己的行為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要求,立足於現實基礎,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於己、於人、於家、於國,方能共享文化傳承之財富。





東樸君


內聖外王,在內做聖人,於外做王者,這是每個人都追求的理想境界。內聖外王是儒道至聖的核心價值。儒家和道家兩派學說雖有不同之處,但核心價值卻是一樣的,是相輔相成的,是相互借鑑、相互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容,相互發展的。

立君讀史,追本溯源。 “內聖外王”一詞,最早出現在先秦·莊周道家學說《莊子·天下篇》中。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一說公元前275年)是繼老子之後的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是道家創造者,著有《道德經》。莊子出生晚於老子近200年,是老子道家學說的門徒。正因莊子廣泛佈道,而讓《道德經》廣為人知。

老子在《道德經》中32次提到“聖人”。莊子學說繼承了《道德經》的內容,並將其發揚光大,進而發展成了“內聖外王”。莊子講修身品德時曾說“舊法世傳之史尚多有之”,世傳之史即包括《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儒家學說。

儒家學說講“仁者愛仁”,從道德層面說儒家立根之本是“仁”和“禮”,其也借鑑於道家。儒家創造者孔子是與老子同一時代人,雖不是老子門徒弟,但孔子曾問禮老子,學說也吸收借鑑了道家學說中關於禮方面的知識。

為何說“內聖外王”出自於道家,而成為儒家思想文化,這在很大程度得益於漢武帝。為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對思想實施鉗制,使儒家重新興起。此後,歷朝歷代都把儒家學說作為統治者正統學說,影響極為深遠。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流思想的影響下,人們因學儒家學說而知“內聖外王”,也就人人記住了儒家學說,而忘了它的出處。




看遼寧


“內聖外王”最早出現於《莊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說:“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道)。此即“內聖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內聖外王”是天下之治道術者所追求的,“內聖”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現為:“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燻然慈仁,謂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現為:“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內聖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結合的產物。其內涵通俗的講,“內聖”就是修身養德,要求人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的統一是儒家學者們追求的最高境界。內聖外王”出自戰國時期思想家莊子所著《莊子·天下篇》。莊子說:”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曰「無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內聖外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內具有聖人的才德,對外施行王道。““內聖”就是修身養德,要求人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雖為道家學派創始人莊子提出,內聖外王的統一也是儒家學者們追求的最高境界。


用戶52409212377


華夏文明的傳承就是兼收幷蓄的一個過程,雖然最早提出內聖外王的是莊子,但是莊子師承儒家文化也是事實,所以不要片面的去解讀中華文明的任一傳承,尤其是單單拿出幾個字或是一句話,這種文字遊戲在中國古代早已被詬病。

幾千年的中華文明中,不論道家、儒家、或是佛家(有人說佛教不是中國的,我告訴你,佛教除了起源是印度以外,其中流傳至今的基本教義已經完全跟印度原產教義不搭嘎了,尤其是在中國境內和日本流傳的這幾支),還有其他的百家,這都是華夏大地上所獨有的。

縱觀世界,除了華夏地區以外,哪一種文明不是以侵略和掠奪為先,這種叢林法則雖然是宇宙中的基本法則,但是我一直堅信,人類文明發展的最終極目標就是華夏文明。


雨中山0001


我們要有一種認識,我們習慣上所進行的分類、道家也好,儒家也好,墨家也好,包括其它著名的思想家和流派,目的上,是為了便於銘記和學習;但是,本質上沒有什麼這個家、那個家的,大家都是在不同的角度來進行道學的研究和說明!都源自《易經》!

內聖外王,是一種非常好的總結,這是一個,一二而、二而一的概括和總結。兩面一體!

《大學》有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為“內聖”;內聖的成果即為外王、外王:齊家治國平天下!



聿劍傳統文化


域中有四大,王是其中之一,也得法道。道最大。

聖人,為儒家推崇。王,君王,君君臣臣子子,儒家的規矩。


趙日金141


這就是儒文化厲害厲害的地方和最致命的硬傷。儒文化的兼容性實在太好,有一句話“天下萬物非我所有,為我所用”,我覺得就是為儒文化量身打造的。

不管是入世還是出世,只要你的學說有普適性,儒學就可以吸收你。“兼容幷蓄”,自然會讓儒學無懈可擊,所以百家爭鳴能變成獨尊儒術。兩千多年來,想要文化毀滅漢民族的異族文明都沒有成功過,反而被儒家馴化了。

但是可塑性強就容易“軟”,以至於後來產生了好多“如中華則中華之”的犬儒出來。


銖五十六


莊子是戰國中期的哲學家。“內聖外王”出現於《莊子·天下篇》。指的是具有聖人的才德,對外施行王道。“內聖”就是修身養性,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外王”指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

英雄不問出處,其實這句話出自哪裡並不重要。儒家思想內容豐富源遠流長,既能體現道德、人格,也能體現政治思想。內聖和外王是統一的,只有修心養德,有了才德,才能治國平天下。儒家思想就是修身養德齊家治國中庸之道。而“內聖外王”也就是這個意思,也是儒家門徒所追求的,體現了道德與政治的統一。

儒家思想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我們要把它繼承發揚光大。







中影


孔子,孔老二是儒家學的鼻祖,什麼”內聖外王”什麼道家學;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這四位古代思想家被稱為“中國四哲”,他們分別代表了儒家和道家思想。這兩大思想流派,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智慧的結晶和文化的瑰寶。

道家的哲學的出發點是全生避害,其的目的不是讓人取得成就,成為君子,而是避免人生痛苦順勢而為獲得人生的滿足和幸福。道家一開始是一些隱者,在孔子的《論語》中記載,在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遇到一些稱為“隱者”的人,這些隱者嘲笑孔子,認為孔子救世的努力都是徒勞,其中一位隱者還把孔子說成“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者”,而這個隱者正就是道家學派的人。

經過千百年的演變,儒家學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和望漸漸超過了道家,再經過千百年儒家文人的文化演變慢慢的把就把道家思想的”內聖外王”變成了儒家學派了,成了一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