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疾病、犯罪、擁擠…問題叢生的城市,為什麼越大越好?

疾病、犯罪、擁擠…問題叢生的城市,為什麼越大越好?

非冠肺炎疫情的假期裡,因為防疫情的需要也就多了獨處閒暇的時間,這反而為我們讀書、思考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這兩天讀了一本《規模》的書,其中關於城市的論述讓人深有啟發:為什麼城市越大越好?城市的虹吸效應是如何產生的?哪怕城市有疾病/犯罪/汙染等問題,為什麼人們仍然願意擠破腦袋的往城市裡扎堆?


由此也就理解了我國為什麼要發展大城市、中心城市、強省會城市、城市群。


01

城市


城市是什麼?它只是一群人聚集、工作、生活的地方?


當然是。但城市的意義更在於:它是文明的熔爐、是創新的中心、是財富創造的引擎、是觀點/想法/增長的驅動力。


當今世界,絕大多數的GDP、知識技術、發明創新都是在城市中產生的,全球1.5%的土地面積聚集了全球一半的經濟活動,而這1.5%的土地面積全都是城市區域。


在2012年,中國的前十大城市群雖然只佔據15%的國土面積,但卻聚集了4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72%的GDP。


城市就像一個生命體,有輸入有輸出、有投入有產出、有像人的血管一樣的網絡結構。


運輸能源的管道(天然氣/油氣)和高壓線、運輸物資的道路和鐵路,就像人的進食輸入系統;運輸汙水的下水道和溝渠、處理垃圾的垃圾站和車輛,就像人的排洩輸出系統;傳遞信息、資訊的光纜電線,就像人的血管一樣構成了一個網絡。


居民樓、辦公樓、商場、酒店、學校、醫院、公園……構成了一個城市的硬件設施,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依附於這些硬件設施,併產生了諸如醫學、文學、藝術、技能、繪畫等軟件成果,期間還要穿插著看不見的社交溝通、管理技巧、規章制度等等。


社會互動(人與人之間、人與組織機構之間、組織機構與組織機構之間)和人類合作(通過社會分工大家各司其職,之後通過交易彼此間交換勞動成果)是社會財富得以成功創造的兩個必要因素,而城市就提供了這樣的場所和平臺——城市是人類發明的天才機制。


人類需要城市,城市推動著人類文明的發展。2006年,全球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據預測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達75%……不管人們願意不願意,都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往城市聚集。


近四十年中國轟轟烈烈的城市化進程,更如一幅波瀾壯闊的畫面,讓數億人捲入其中,中國也由之前的農業人口占絕大多數的農業國變成而今城市化率達60%的工業國。而今,中國正進行二次城市化——由之前的農村人口向大中小城市遷移的城鎮化,轉向(農村/中小城市)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的大城市化。


《求是》雜誌去年底發表《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一文,其中一句十分搶眼: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什麼意思呢?大白話就是讓人、錢、產業、資源進一步向大城市聚集。


在經濟規律的作用下、在政府的鼓勵支持下,大城市對農村、對周邊地市的人口/資金/資源/產業的虹吸效應將更加明顯。


城市為什麼越大越好呢?規模經濟。


02

0.85


我們先看下面一張圖:


疾病、犯罪、擁擠…問題叢生的城市,為什麼越大越好?


這是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這些國家城市的規模與各自城市加油站數量的關係圖。由圖可知,二者關係形成的直線(黑色實線)其斜率小於1、實際值大約為0.85,也就是說城市規模(主要指標是人口)與加油站的數量是非線性的關係。


那什麼是線性關係呢?城市規模與加油站的數量是同等的勻速增加,如每增加10萬人就多增加一座加油站、每增加100萬人就增加10座加油站……而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


上圖中的虛線就是線性關係,其斜率為1,當斜率大於1時是超線性關係(下部分就會講到)、當斜率小於1時就是亞線性關係——城市規模與加油站數量之間的關係就是亞線性關係。


怎麼理解呢?

就是城市人口變多、城市規模變大時,加油站增加的速度在變慢。慢多少呢?慢了15%。


加油站的數量與城市規模的0.85次方成正比(0.85也就是上圖中的黑色實線的斜率數值),也就是說有15%(0.15)的節約。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城市越大,一座加油站就會供更多的人使用——在小城市裡,可能10萬人共用一個加油站,而在大城市裡可能15萬人共用一個加油站。


其實不僅加油站如此,城市道路的總長度、水電管道的總長度、煤氣管道的總長度等也符合這一規律——城市規模越大,人均擁有的基礎設施就越少、同樣的基礎設施就得供更多的人使用。


如果還有人不理解,記住結論就可以了:大城市比小城市更節約加油站/道路/管道等基礎設施。能節約多少呢?能節約15%。


這在我們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在村子裡修建一條柏油路主要供一個村子的人使用——而一個村子才多少人呢?若在大城市裡修建一條同樣長度的柏油路,使用的人就很多了……相應的,大城市的人均道路就少、也就是更節省基礎設施。


我們總會說大城市汙染嚴重、廢氣廢水垃圾產生的更多,我們只看到汙染物的總量、而沒看到這些汙染物是由多少人制造出來的——它們是由上百萬人、甚至上千萬人制造出來得啊,平均到每個人頭上也就少了。


你看到鄉村或小城市汙染小,是因為人少……可把汙染物平均到每個人頭上,也就多了。若把大城市成百上千萬的人口分佈於廣大的農村和小城市,那總的汙染物排放量將是巨大的。


是的,大城市更節約、大城市更環保、大城市更高效。


跟城市規模與基礎設施呈亞線性關係(城市越大越節約基礎設施)不同的是,城市規模與城市產出則呈現出超線性關係(城市越大越能創造超額的財富)。


03

1.15


我們還是先看一張圖:


疾病、犯罪、擁擠…問題叢生的城市,為什麼越大越好?


這是全美國工資總額和專業人才數量與人口規模的關係圖,由圖可知二者關係的直線其斜率近似於1.15、也就是超線性關係。


可以簡單理解為人口規模越大的城市,其人均工資總額和專業人才佔整個城市人口的比重就越高。比理應的正常值高多少呢?高15%。


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連接。


連接就是人跟人之間、人跟組織機構之間的接觸。


你跟朋友打了次電話/見了次面,算一次連接;

你去小賣部買了一瓶水,算一次連接;

你的孩子去學校上學,也有很多連接(跟同學接觸/跟老師接觸);

你跟生意夥伴做了筆交易,更是一次連接;

……


在大城市,因為人多、連接的機會就多,並且連接的增幅遠高於人口的增幅。

根據排列組合的知識,用總人數乘以每個人可以聯繫到其他人的總數(即總人數減去1),得出的數再除以2,就是連接數。如:


如果只有2個人,連接數就是2人×(2人-1)÷2=1;

如果4人,連接數就是4人×(4人-1)÷2=6;

如果6人,連接數就是6人×(6人-1)÷2=15;

如果8人,連接數就是8人×(8人-1)÷2=28;

……


看到了嗎?後一組只比前一組多了2個人,但連接數的增幅卻大了很多。


城市的產出(財富/專利/藝術/文學等)不是由人的數量決定的,而是由人的連接數…準確的說是由人的有效連接數決定的。


朋友的婚宴上,你跟身旁的人彼此做了自我介紹…這算一次連接,但從此之後再無任何聯繫,你的這次連接就是無效連接,因為沒有產生任何價值;如果你們就此成了朋友,之後經常來往、交流、吃飯…甚至還做起了生意,婚宴上跟身旁人的交談就是有效連接。


城市人口越多,理論上連接就會越多、產出也會更多,但有些連接是無效的、也就損耗掉了,但整體來說有效連接的增幅還是高於人口的增幅,高多少呢?高15%。


城市基礎設施的增加相對人口規模的增加有15%的節約,城市產出的增加相對人口的增加則有15%盈餘,這就是城市越大越好的秘密。


打個比喻,1000萬人口的大城市和10萬人口的小城市相比,人口增加了100倍,基礎設施只需擴大50倍(100的0.85次方等於50),可城市的產出卻擴大了200倍(100的1.15次方等於200)。


不幸的是,城市越大犯罪越多、疾病越多、擁擠越重、汙染越重……這些大城市的毒瘤其實也是一種連接,它們是大城市的副產品。


幸運的是,這些毒瘤可以通過人類的智慧切割掉,可大城市基礎設施節約和城市產出盈餘的科學規律卻是不變的。


這就是城市越大越好的底層原理,也是我國要發展大城市的科學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