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科学栽培油莎豆?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农十


许多人并不清楚油莎豆是一种什么植物,其实它是一种很好的油料作物,七十年代由非洲引入我国进行种植。



七十年代我刚中学毕业,生产队让我在本村的农场参加生产劳动时,省里专门派来技术人员来我们农场指导种植油莎豆。我参加了整个油莎豆的种植和管理,直到最后收获。

我们有了种植油莎豆的经验,后来到我们这里取经学习的人有很多,种植油莎豆的人也越来越多。油莎豆的茎叶是喂牲口的上好饲料。地下长出来的果实,便是油莎豆了。油莎豆呈椭圆形状,如花生仁大小,小的像大个的黄豆粒。收获后的油莎豆可以用来榨油吃,也可以生吃,妙熟吃。记得在农场时,小伙伴们还偷偷炒过油莎豆果子,吃起来特别特别香。


油莎豆的种植

油莎豆比其它农作物耐旱,耐高温,而且无病害。只要种植方法得当,一般亩产能达到500公斤以上。

1,土壤要求。油莎豆比较耐旱,并不耐涝,最适合在疏松的沙质性土壤中进行种植。沙性土壤种植油莎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收获时容易过筛子。过去我们全是用人力筛油莎豆果子,现在油莎豆种植户全部改用机器收获过筛子。

2,施足底肥。在油莎豆种植前施足油莎豆所需要的底肥,能用上农家肥最好。过去我们种植油莎豆用过磷酸钙做底肥,现在普遍施用磷酸二铵每亩地用三十公斤加上硫酸钾十公斤做底肥。或直接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每亩地四十公斤,然后造墒整地。

3,催芽播种。种植前选用优质油莎豆果种进行催芽处理,用温水浸泡油莎豆二十四小时,水温以不汤手为宜,油莎豆涨大后,捞出盖布催芽。等油莎豆拱芽时就可以播种了。


4,播种方式。种植油莎豆普遍釆用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株距10一15公分,行距50一60公分。种植面积大的可使用机械化播种。

5,油莎豆管理。油莎豆的管理比较粗放,除了油莎豆田出现干旱时,应及时浇水外,在油莎豆生长期应做好除草管理。在油莎豆出苗后,可用五铧犁为油莎豆田锄划松土,可消除油莎豆田杂草,又能使土壤保墒。

在油莎豆生长中期,可用机械或牲畜拉犁为油莎豆起垄培土,对油莎豆的增产效果明显。


总结:根据我们这里种植油莎豆的经验,虽然说种植油莎豆比较简单,但一定要粗中有细,选好适合油莎豆生长的土质,施足底肥是种植好油莎豆的关键。及时消除田间杂草,利用好培土栽培油莎豆的增产优势就可以了。


乡野老农


油莎豆(又称虎坚果),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非常陌生,然鹅,其实在前三年,虎坚果就已经开始在欧美国家全食品超市和售卖自然食物的商店上架,已经形成代替杏仁和常规坚果并成为麦片“好伴侣”的大趋势。

油莎豆为莎草科一年生植物,原产非洲,是我国农业科研部门前几年引进的一种优质、高产和综合利用前景广阔的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超级经济作物。

油莎豆主要收获地下核状根茎果,其播种、管理、收获、贮藏与花生相似,在我国南北各地的岗地、林间、沙滩、丘陵等均可种植,易种易管,抗旱耐涝,可单种,也可以与其它作物套种(如瓜地、果园、防风林等)。干果重1.8~2.0g,含有大量的糖分,耐旱、喜光、好气、抗盐碱,适合种植在黄沙土壤上,产量更高,根系发达,生长快,分孽多,每穴结果200~300粒。病虫害很少,不用打药。

经北京、河北、湖南、山东、四川等地试种,一般亩产750~1 000千克。地上鲜草体,高可达100—120厘米,呈株丛生长,叶片扁而厚,细长呈剑状。亩产鲜草可达3000公斤以上,是饲养牛、羊、鱼、兔、鹅的优质饲料。

油莎豆的管理与收获基本跟花生相同,可在其它作物间套种。尤其是幼林果园,既可肥地改土、抑制杂草、复盘遮荫、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增加前期收入,一举多得。

油莎豆种植可谓“一劳永逸”,年年有收,第一年成熟后,收获后散落土中的果实在土中不易腐烂发霉,且具有休眠期。因此,第二年春天会萌发新苗,起苗移栽既可。

油莎豆加工成营养食品出售,可生食、炒食、油炸,味道香甜。榨油出油率较高,可作精美菜肴的调料油,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是当今植物中较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榨过油的饼粕可加工成糕点,制酱油和醋,也可提取优质淀粉、糖、纤维素和酿酒。

油莎豆抗逆性强,一般不发病,可套种在苹果、梨树、柑桔园里,凡适合沙性土壤种植,这样说吧,能种花生的土壤都能种油莎豆。

除此之外油莎豆还是美化、绿化环境的观赏植物。

这个被称为埃及法老的陪葬品的油莎豆(又称虎坚果),会成为下一个超级食物么?

“地下核桃”油莎豆原来长这样↓






好品新疆


许多朋友栽培油莎豆都不知道如何去正确进行栽培,这是油莎豆生长不好、产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如果没有掌握其栽培技术,那么油莎豆也不会生长旺盛。为了保证丰产,就要合理地、有效地进行栽培。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关于油莎豆如何进行科学的栽培技术。

栽培区域和土壤选择

  • 栽培区域

油莎豆性喜温暖。我国除北部寒冷及高寒地区外,自北纬41-43度以南,即北自辽宁及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南至广东、广西、云南,东起海滨,西至新疆的广大地区都适于油莎豆栽培。大粒油莎豆生育期较长,北纬38-40度以北,块茎发育不充实。

  • 土壤选择

必须选择适宜的土壤,选择的要求:一是便于块茎的收获,二是能够高产。那么可以选择肥力较高、有灌溉条件的砂质土壤。砂质土壤疏松、透气性好,这不仅适于油莎豆的生长,而且便于块茎的收获。而在粘重土壤或砾石多的土壤上收获困难,不宜栽培。在砂质土上栽培油莎豆,必须增施肥料和重视保墒措施。

整地

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有利于油莎豆生长。播种前应深耕细耙,使疏松平整,如有灌水条件应作哇。畦的大小不限,以灌水方便为原则。东北有起垄栽培的习惯,秋天耕翻,耙平,起垄,春季化冻时镇压保墒。

  • 整地方法

栽培油莎豆,采用垄作和平作均可,这些都有助于油莎豆的生长,但同时也要根据当地的栽培习惯。

①垄作

优点:可以增厚土层,提高土温和增大昼夜温差,对块茎的发育有利,同时也便于人工收获;

缺点:垄作行距较宽,一般都在50-60厘米,不能经济利用土地。

②平作

优点:可以密植;

缺点:无法增厚土层,土温与昼夜温差不大。

施肥

油莎豆生长期需要大量养分,特别是氮、磷和钾对植株的健壮生长和块茎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为获得高产,应多施厩肥、堆肥、绿肥、其他土杂肥等基肥。施肥数量可根据土壤肥力、肥料质量和产量要求等决定。一般亩产1000-1500斤,每亩约需基肥5000-10000斤,并配合施用50-120斤磷肥。试验证明,氦、磷肥配合施用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据风砂地改良利用研究所试验:在肥力低的砂质土壤上,氮、磷比以1:2为好;在肥力水平中等的砂质土壤上,氮、磷比以1:1为好。

播种

种用块茎质量、播前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等与生产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

  • 选种及种子处理

★选种块茎

品质对出苗和产量具有显著的影响。播种前应选种,选择饱满、芽眼未受损伤、无霉烂、具有生活力的块茎作种用。油莎互块茎大小不一,个体较小的虽不及粒大的,只要饱满也可作种用。如果栽培条件好,稍小一点的饱满粒对产量并无显著的影响。块茎有破伤但芽眼完整,并不影响发芽。秕粒块茎成熟度差,发芽率低,不宜作种用,最重要的是失去生活力的块茎绝对不可作种用。

★块茎生活力的测定

块茎生活力是发芽的潜在能力。块茎在收获和贮藏期间,往往因含水量高,易受热或受冻,丧失生活力,这种块茎已失去播种价值。如用这种块茎播种,将给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在播种前应进行生活力测定。常用测定生活力方法有两种:一是感官鉴定法,二是发芽试验法。

①感官鉴定法

将块茎用刀切开,观察切面的色泽。具有生活力的块茎切面呈米黄色或黄白色,色泽新鲜,无异味。丧失生活力的块茎切面颜色变深,色泽发暗,甚至在髓部与皮层中间产生空隙,发霉,有腐臭味或哈喇味。在块茎的切面色泽和味道发生异常时,感官鉴定法还是比较可靠的。

但是,有时块茎切面的色泽和味道尚无显著的异样,看不出有什么毛病,然而已因受热或受冻失去生活力,在这种情况下,感官鉴定就不大可靠了。如果将这种块茎进行浸种,水很容易变浑浊和产生酸臭味。播种后,块茎切面逐渐变为淡紫色,继之腐烂。

②发芽试验法

是测定块茎生活力最可靠的方法。通过发芽试验,测出发芽串和发芽势,不仅可以保证块茎的播种质量,而且便于精确计算播种量。

具体做法:取试样200粒,用温水浸种,使块茎充分吸水膨胀。分两组(每组100粒)或四组(每组50粒)放在大发芽皿或瓷盘中。块茎下面铺4层湿纱布或湿沙,上盖湿纱布。纱布或湿沙均以手握不滴水为适宜,不可过湿,以免引起块茎腐烂。

然后放入温箱中或温暖处,温度保持28-35℃,经36小时即可开始发芽。每天纪录发芽数,保持纱布或沙的湿度。试验结束,计算出发芽率和发芽势。在发芽过程中,良好的块茎一般不易发霉,如在24-36小时后表面即开始生白霉的块茎,一般是丧失生命力的块茎。

★吸收足够的水分

块茎吸收水分后,才能恢复和加速生理作用,促进酶的活动,把贮藏养分转化为可溶性的简单物质,为芽的生长所利用。由于块茎皮厚坚硬,吸水较慢,直接播种往往出苗迟且不整齐。播种前进行浸种,使块茎吸足水分,有利于发芽和提早出苗。

①浸种方法:

浸种用凉水或温水均可。凉水浸种将选好的块茎放入缸(盆或木桶)内,加水至少高出种子面15厘米。每天换水1-2次,防止块茎发酸变质。块茎吸水膨胀,当浸至表面无皱纹时即可捞出播种。普通油莎豆一般需浸泡3-4天,大粒油莎豆需4-5天,温水浸种水温以 45-50℃为宜,不可超过55℃。加水时应随时搅拌,使水温上下保持均匀。每天换水(40-45℃)2次,浸种3-4天。

温水较凉水浸种发芽快并可提高发芽率。但凉水浸种简便易行,只要块茎质量好,用凉水浸种同样能出苗整齐。此外各地还有试验用化学药剂和其他物质进行浸种的,有部分风砂地改良利用研究所用1%浓度的胡敏酸钠溶液浸种半天和0.01-0.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3天。

②催芽目的

(1)促使块茎提早发芽,播种后早出苗,从而延长了油莎豆的生长时期;

(2)能够保证出苗整齐和全苗,避免因块茎质量或其他不利因素造成的缺苗断垄现象。在气候寒冷生长期较短,夏播,套种,补种,块茎质量差发芽率低等情况下,播种前最好进行催芽处理。

③催芽方法

常用的催芽方法有堆积催芽和砂床催芽两种。

◆堆积催芽

根据经验,在室内地上,先垫一层稻草,上铺谷垫,将浸好的块茎堆积在谷垫上,块茎四周盖上麻袋,再盖一层稻草。每天用40-45℃温水淋1-2次,当堆温达到30℃左右时,开始发芽,经4-6天发芽基本结束。

◆砂床催芽

砂床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床宽1米左右,长度不限,深约30厘米。下面铺马粪或稻草保温,上面再铺一层6厘米左右厚的细砂,用脚踏实。然后将浸好种的块茎拌三分之一的湿砂平铺在床内,上面搭塑料薄膜拱棚覆盖。床内温度保持在20-32℃,注意保湿。经五天左右,催芽基本结束,夏播前的催芽,因气温较高,可在背风向阳的地方,直接将浸好的块茎混湿砂铺在地面上,厚约10厘米。

用塑料薄膜搭棚覆盖,注意通气与保湿,在催芽过程中须注意检查发芽情况。发芽床温度高,坎茎发芽后芽生长很快,芽长超过0.5厘米时很易折断,最好分批将已发芽的块茎检出及时播种。

  • 播种时期和播种方法

★播种时期

适时播种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块茎发芽需要较高的温度,因此决定播种期时首先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在土层5厘米平均地温18-20℃下,块茎才能正常发芽出苗。温度低,即使早播种,也不可能早发芽和早出苗。我国各地的适宜播种时期因气候条件而异。由北向南,气候愈暖,播种开始时期愈早,播种期限也愈宽。

播种期的早晚不仅影响出苗,而且影响产量和产品品质。适期播种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水、热及土地资源,在一定的生长期内充分成熟,增加块茎产量和含油量。各地区的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决定播种期时,不仅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而且要考虑当地的耕作制度。不论春播或夏播,都需要合理安排茬口,经济利用土地。

★播种方法

选择开沟条播或穴播,播种深度3-5厘米,不可过深或过浅。土壤下层温度低,播种过深延迟发芽和出苗。表层土壤容易干燥,特别在北方,春季干旱,蒸发量大,播种过浅块茎可能因表层土壤缺水而不能发芽,造成缺苗。覆土后要进行镇压,使土壤和种子密接,如有灌水条件,播后应及时灌水。

★播种密度和播种量

播种密度应根据水肥条件和播种早晚而定。土壤肥力较高、有灌水条件、适期播种可适当加大株距,降低播种密度;反之,播种宜密。根据试验结果:以行距27-40厘米,株距10-20厘米,每亩播种1.5-2.5万穴(苑)为宜。 垄作时如果行距加宽,株距可缩小至10厘米。为了保证全苗,增多基本苗数,在株距17-20厘米时,普通油莎豆每穴可播种2粒。

大粒油莎豆块茎个体较大,每穴播种2粒时,播种量需加一倍,在生产上很不经济,如果块茎质量高,也可以每穴播种1粒。播种量可根据播种密度和块茎的千粒重计算出来。经过选种,普通油莎豆千粒重可达500克左右,播种量每亩需15-25斤;大粒油莎豆千粒重可达1300-1400克,播种量每亩约需40-60斤。

总结:想要提高油莎豆的整体产量,栽培的方法很重要,根据油莎豆的要求来决定选择何种方法来进行栽培。只有在种植前掌握其技巧,做好应对油莎豆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有助于提高油莎豆的产量。


老赵谈三农


人工栽培

⒈耕地选种。

①深翻土地,施足底肥,灌好底墒。

②选用优质抗病品种,并用种衣剂加新高脂膜拌种(能有效隔离病毒感眉豆(6张)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⒉适时播种。春季地温稳定在15℃时,即可播种。播种后,用新高脂膜喷洒表面,防止水分蒸发,窒息和隔离病虫源,使幼苗茁壮成长。

⒊平衡水肥。

①苗期要做到水肥充足,NPK比例和墒情要合理匹配,要在植株开始分枝时喷施促花王3号,抑主梢疯长,促花芽分化,多开花,多坐果。

②植株生长进入开花结荚期,要在开花前喷施菜果壮蒂灵,可强花强蒂,增强授粉质量,促进果实发育,无空壳,无秕粒。这一阶段应及时灌水,适时追肥,多施磷钾肥。

⒋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蚜虫、豆荚斑螟、豇豆荚螟等。在病虫害发生期,要按作物需求,用针对性药剂加新高脂膜进行灭杀。


鱼丸三国


1.选种:晒种扰选成熟、子粒饱满的块基作种,播前先2~3天,再贮藏7~8天,种子经休眠后,オ能发芽齐全。浸种催芽油莎豆种子放温水(30℃左右)浸泡1~2天,每隔8小时换水一次,浸到种子发胀为度。

2.油莎豆在20℃开始发芽,20~30℃发芽势最强,早春低温不易出苗,需覆盖草,保温催芽,待冒出芽嘴后再播种,入夏气温高时则不必芽。整地施肥油莎豆为块茎作物,播种前地要整得细碎疏松、平整以利块茎生长,并开沟作畦便于排水,每亩施土杂肥1500~2500公斤。直播移栽油莎豆播种方式多种多样,直播、移栽套种、间作都行。直播法可点播、条播、撒播;移栽方法可育苗移栽、分蔸移栽、切芽栽种等。

3.点播:小块土地、劳力多适合点播,中等肥力地株行距18×18厘米,地18×12厘米,肥地18×20厘米。播时挖穴,每穴下种1~2粒,每亩约1万穴,用种5~10公斤。播种宜浅,播后覆土2~3厘米。条播:种植面积较大时可采用机耕条播,行距30~45厘米,浅耕浅种,不能深理,以免影响出芽,每亩用种10~15公斤。条播省工,但用种量大。撒播:零星地可撒播,但注意要撒匀,并在出苗后,做好匀密补稀,保证全苗。

4.育苗移栽:选背风向阳的砂土或半砂土地做苗床,苗床上铺一层厩肥,上再铺一层细砂,将泡胀的种子平铺在细砂土上,粒距1厘米,上覆细土,经常浇水,保持苗床土湿润。早春育苗还要加塑料薄膜覆盖保温。3~5天出苗,20天后,苗高30厘米时即可移栽,移栽株行距与点播相同,每穴一株(1粒种子的苗)每亩用种2.5~5公斤。采用育苗移栽法比较费工,但能调开茬口,错开农活,而且节省种子,有利全苗。分蔸移栽:此法是用苗床育的苗,当苗高30厘米时,先移到苗田,每穴1株,让它发苗分叶后,再分蔸栽到大田。

5.苗田要比大田加倍施肥,以利壮苗。一般生长20~30天,每株上有分叶苗15~20个后,将苗分蔸栽到大田里,株行距与点播相同,每穴栽2~3根,每亩用种0.5~1,5公斤即可,采用分蔸移栽费工多,但节约用种,有充分时间让前茬作物收获和整地施肥。切芽栽种:为了节约用种,加速繁殖可在催芽后切芽栽种,每粒种子能发3~5个芽,在芽长2~3厘米时,在两芽之间对分切开,切口处涂上草木灰,即可栽种到田同。

6.套种:套种可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地力,合理安排茬口、劳力。在小麦田套种,秋播时要放宽行距,以便在行间套种油莎豆。小麦在追肥时,可增加施肥量,以作为油莎豆的底肥。在小麦抽穗后即可套种。间作:油莎豆可与玉米、甘薯、棉花等间作。两种作物一道栽种、一起管理。油莎豆也可与树木的幼林,以及桑、桔、梨、桃、李、枣等果树成林间作,只要管理好也能高产。除草追肥苗返青时除草追肥一次在结豆期,生长旺盛应再除草追肥一次在禾苗封行前还要除草一次,并要看苗追肥。若肥料不足,苗瘦产量低,但如氮肥过多,又易徒长。如果苗势过高,可把苗割去上部一半,用来喂猪。

7.追肥一般以水粪为宣,每亩300~500公斤兑3倍水泼浇如施化肥,以阴雨天为好,晴天容易烧苗。防兽治虫油莎豆的害虫有地老虎、金龟子、嵝蛄土狗子)等危害根部,莎草螟、稻螟等危害茎叶。发现这些虫害时应及时防治,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或灌蔸,用杀螟松效果也好。播种时,在种子里掺煤油、低毒农药,播后把种子掩盖好。不留痕迹,以防刺猬、狗貛、鼠类和鸟雀危害。

欢迎共同学习,共同交流。

谢谢关注!


河北太行小米


1.播前整地对待播种地进行深耕,耕深20~25厘米,在深耕前要先施15~20公斤/亩氮肥,以促进生长前期地上部分生长,将土地耙松耙细,作成宽25~30厘米的垄

2.种子处理选用上年收货的饱满、大粒、新鲜无霉变、无虫咬的油莎豆块茎作为播种材料,播前先晒种1-2天,在45度左右温度的水中浸泡3-4天,每天更换新水,水温不能过高,以免杀死种子。待油莎豆块茎完全吸水膨胀后,可进行播种,这样处理有利于其较快,较整齐的出苗。鼠类、地下害虫较多时,则需要用农药拌种,可用福美双、1605等。





二东哥剧场


油沙豆我考察了半年,油沙豆适合在沙土地种植,每年的4月份开始种植,不需要交太多的水,因为容易根腐。还有就是上一茬农作物种植过油沙豆的耕地第二年不可以种植。原因是现在市场上所有收割油沙豆的机器不成熟收割不干净,耕地里容易留果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