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新野:抗疫一线“一家子”

新野:抗疫一线“一家子”

新野:抗疫一线“一家子”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曹怡然 通讯员施庵镇 蔡红

妻子陈桂英是村里的妇联主任,丈夫胡朝亭是村卫生室村医,儿子胡雪刚是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医生。于是,在新野县施庵镇出现了这样动人的一幕:妻子在防控卡点筛查过往路人,丈夫对湖北返乡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儿子则在集中留观点值守……

带头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

“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大年初二,正准备走亲戚的施庵镇詹岗村妇联主任陈桂英接到了新野县疫情防控一号令,陈桂英随即取消了拜年计划,开始和村干部一起实地筛选疫情监测点位置。

詹岗村是南阳盆地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人口不足3000人,却有6个自然村,居住分散且流动性强。陈桂英同村支部经过多方商议,紧扣詹岗村路网现状,把卡点设在群众必经的蟒江线上。为彻底斩断病毒传播途径,村支部动员无职党员对封堵道路轮流把关查验,卡点则作为唯一的生命通道,用于群众急救和购买生活必需品。连日来,陈桂英每天休息不足4个小时,封堵道路10条,累计劝返走亲串友人员200多人(次)。

卡点布置好后,陈桂英又马不停蹄地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起初一些男性村民不理解,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把村里的宣传当作“耳旁风”,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俗语说‘男主外、女主内’,别看这帮大老爷们在外咋咋呼呼,回到家里可都听媳妇的!”陈桂英利用担任妇联主任的优势,组织妇联会10名委员挨家挨户进行讲解,并亲自驱散三五成堆的聊天人群,引导群众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门、不聚众。正是这种接地气的“土办法”,让群众渐渐地达成了疫情防控的共识。

“桂英成天忙的脚不着地,可都是为了咱们好啊”,詹岗村群众提起陈桂英,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坚守在农村防疫一线的老村医

“咱是医生,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是应该的!”面对群众的赞誉,作为村医的胡朝亭一脸的憨厚!

从疫情防控到现在,胡朝亭一直是“两头跑”,一头在卡点给进出人员量体温,一头穿梭在湖北返乡的各家各户,每天两次体温监测。其中,从武汉返乡人员是监测的重中之重,胡朝亭总是不厌其烦挨家挨户地跑,给他们讲解疫情防控的有关知识,现场指导居家隔离的注意事项……

有一次,当走到一户武汉返乡人员家里时,对方用手指着他说:“老胡,你离我远点,每天跑来跑去,谁知道你身上有没有?”话虽难听,可在胡朝亭看来却很受用,这说明群众的思想是真正认识上去了!

在疫情监测点,作为村医的胡朝亭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从信息登记、情况问询到体温测量,已经56岁的胡朝亭从没有喊过一句累,叫过一句苦,老胡还自费买来了口罩、酒精等用品,免费给村民发放!

至目前,詹岗村从湖北返乡人员16人,从武汉返乡人员7人,没有一例出现体温异常问题。

党员要永远冲在疫情第一线

正月初三,新野县施庵镇涧河村确诊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与他密切接触者共两个村9人,施庵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按照工作流程第一时间把这些人员隔离在了临近的薛庄村集中留观点。

胡雪刚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留观点的医生,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又是搞公共卫生的,咱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留观点是乡村疫情防控工作风险最高的地方。参加隔离工作以来,胡雪刚每天早上不到7点就开始值守,晚上要等留观人员吃过晚饭后八九点钟才离开。

对隔离群众想不开的思想顾虑,胡雪刚站在医生的角度耐心开导:“这个病没什么可怕的,平时多注意,还是可防可控的。再说了,十四天是目前临床发病最高期限,过了十四天你们就能安全回家了!”

为进一步稳定隔离人员情绪,胡雪刚还把确诊亲人在县里的治疗情况及时进行沟通!在他的劝导下,留观区的老人、妇女、小孩情绪都十分稳定,吃得饱穿的暖,没有出现体温异常或是情绪恐慌现象。

从设卡盘查到体温监测,再到集中隔离,陈桂英“一家三口”战疫情的故事,是无数个战斗在乡村一线的乡村干部和基层医务人员的缩影,他们默默地守护着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筑牢了防止疫情传播扩散的乡村“第一道防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