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地震 北川史上最艱難轉移:倖存者“紀實”實話實說

前言:

汶川大地震10週年。

2008年,當時我在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旗下《天府早報》任副總編輯。“5.12”大地震期間,指揮報社整個災區緊急救援採訪工作,並親自帶隊深入北川災區採訪一個多月,直到唐家山堰塞湖洩洪成功才返回成都。

2008年6月中旬後,再返北川幾度採訪,爾後陸續在自己的QQ空間,以《悲愴北川》為總綱,10多萬字,上千幅圖片,陸續記錄了10年前在北川救援、重建期間連續採訪的一幕幕。被採訪的倖存者從學生到官員,有名有姓的達數百人。

由於媒體見報稿件“你懂得”的剛性,這些日記從沒公開發表過。但是,我以媒體人,一個報社曾經的副總編輯發誓:我所見未必是真相,我所聞未必是事實,但我所寫都是事實。

作為記者,忠實記錄歷史,責任而已。

白駒過隙,滄海桑田。當年我曾採訪的當事人,你們還好嗎?

時值汶川大地震10週年紀念,這些私人日記,是時候公開了。


北川地震6分鐘後現場數碼照片拍攝者見證震撼瞬間

地震·北川史上最艱難轉移:北川倖存者的“紀實”實話實說

北川組織部幹部詹妮婭《我的地震24小時紀實》(節選):

探路的人陸陸續續回來了,他們發現三道拐的路已經垮了,這條路雖可以走,但風險比較大;沿著王家崖山路到北川中學,也有滑坡風險,但也可勉強脫離險境……於是,領導再次統一分工,安排老師、武警和民兵、機關幹部等,護送在場的200多名學生,先向北川中學轉移。我們則留下來照顧重傷員。

地震 北川史上最艱難轉移:倖存者“紀實”實話實說

詹妮婭從廢墟中爬出已精疲力竭,後被民兵們救出(說明:勒克兒 圖:趙軍攝於5月12日14:56)

那一刻,頗有些“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我看到了蟬西,這個我曾經的同學、好朋友、現在的同事,正帶著一群小夥子,到處忙著挖人。想到娟娟和廖哥還在廢墟下面,我領著蟬西他們,又找個幾個沒受傷的人,一起上廢墟找人。由於餘震,已經找不到我出來的那個狗洞了。我們大概確定了方向,蟬西、阿福、高梓雄他們幾個拿著木棒開始挖,我就大喊:“娟娟、廖哥……”挖了很久,但收效甚微。一陣猛烈的餘震,又把大家嚇了一跳。繼續挖,我的嗓子喊得生疼生疼的,好像都可以冒出火了,卻一直聽不到回應。手上的木棍挖爛了,他們換一根接著挖。這時,王良波上廢墟來傳達領導指示:學生已經安全撤離了,現在要開始轉移傷員和群眾,要我們幾個下去幫忙。於是,我最後喊了一次“娟娟……廖哥……”,仍然沒有回應,我們只有暫時放棄了。幸好老天庇佑,娟娟和廖哥於13日中午成功自救。

地震 北川史上最艱難轉移:倖存者“紀實”實話實說

5月13日中午成功自救的娟娟(詹妮婭 提供)

地震 北川史上最艱難轉移:倖存者“紀實”實話實說

蟬西在廢墟中搜救

圖片說明:蟬西熱衷於弘揚羌族文化,平時穿著多以羌族服裝為主。地震那天,他恰好也是羌族打扮。這是他冒著餘震第三次攀爬搖搖欲墜的房屋搜救被困人員(詹妮婭 提供)

我們下廢墟後,來到雙腿被砸斷的何富強身邊,趙部組織大家開始抬人。幾個小夥子平時都沒做過重活,再加上都有點體力透支了,而且門板做成的簡易擔架沒有把手,大家抬何富強還有點抬不動。我看到他們臉上豆大的汗珠一顆顆往外冒。過一個陡坎,湧上去八九個人,為保持門板水平,前面的跪地,後面的力舉,一個人踩著碎石滑跌,幾個人馬上跟上托起,如此反覆,滑跌了又爬起來繼續……但令人傷心的事,那麼多人齊心努力,何富強仍沒有等到醫生的到來,流著淚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地震 北川史上最艱難轉移:倖存者“紀實”實話實說

汶川大地震。悲愴北川最艱難時分場景之一。

圖片說明:北川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趙軍組織大家準備抬雙腿被齊齊砸斷的重傷員何富強轉移。詹妮婭緊緊握著何富強的手,鼓勵他一定挺住(說明:勒克兒 圖:趙軍攝於5月12日16:47)

趙部長和我扶著腰部骨折的文川,一瘸一拐的向山上走去。走到三道拐,文川說自己的腰疼得沒法站立了,怎麼也不肯拖累我們往前走。我們沒辦法,只有把文川安頓在一個地勢相對平坦的地方等待救援,繼續向前走。

一路上,我邊走邊大聲喊著,協助領導指揮群眾轉移。山上不斷有石頭滾下來,地震餘震不斷,我管不了那麼多了,拼命地喊。一個婦女看到我嗓子啞了、滿臉水泥灰,就把自己的半瓶礦泉水給了我。我扶著一個雙眼失明、腿腳不便的老大爺,幫著抬了一個女傷員,一路跌跌撞撞,終於把大家安全轉移到北川中學了。天色漸晚,沒有猶豫,我又轉身向縣城走,想救出更多的人。半路,遇到一個受傷的小孩子,我揹著他就往上爬。好不容易把他背到北川中學,我把他交給同事王娟照顧,又往縣城走去。半路,再次遇到一個左腿被砸爛的小孩子,我再次把他背起,送到了北川中學,並找到他的親人照顧他。當我第三次準備到下縣城時,體力不支,雙腿實在是邁不動了,一屁股歪坐在地上起不來。

高梓雄過來了,當知道我已經體力透支時,他把我扶到一處平地休息。途中,遇到趙部長,得知我們組織部還有6人下落不明,一陣心酸,我的同事們……安頓好我以後,高梓雄又投入到救災中去。

地震 北川史上最艱難轉移:倖存者“紀實”實話實說

汶川大地震。悲愴北川最艱難時分場景之一。

圖片說明:參加縣委禮堂頒獎大會的北川中學學生,當她們轉移到達任家坪看見自己母校垮塌慘境,個個悲傷不已(說明:勒克兒 圖:郭志武 攝於 5月12日18:01分)

夜晚的風好大,一陣陣寒意襲來,我和團委的馬曉燕、李莎、發改局的李強坐在一起,互相取暖。冷啊,真冷。好害怕就這樣死去。我們互相鼓勵著,等待救援的到來。李強的弟弟在北川中學念高二,他大著膽子回自己沒倒的宿舍裡面拿了兩床棉絮。一會,政府辦的加洪波也來了,我們六個人靠著兩床棉絮,暖和多了。不斷聽到傳來的消息,一會說北川只活了四千人,一會說震中汶川沒有一個人出來,大家心裡都慌慌的,一夜無眠。

5月13日一早,有人來叫我們:機關幹部都到乒乓臺前集合,聽候統一指揮。聽說副省長張作哈馬上要到北川指揮救災,我知道,大救援即將開始了。這時,我才發現,大地震使我的左腿掉了一片肉,形成一個長約5釐米的傷口,傷口處已經開始結痂,但是腿腫得很厲害,青紫青紫的,藍色褲腳已經被血和灰塵染成了烏黑色。

我沒有膽怯,擦乾眼淚,開始了新一天的救援。

地震 北川史上最艱難轉移:倖存者“紀實”實話實說

汶川大地震。悲愴北川最艱難時分場景之一。

圖片說明:北川縣城倖存民警轉移受傷的北川司法局副局長(穿白襯衣者)唐安文以及受重傷的群眾(說明:勒克兒 圖:郭志武 攝於5月12日17:32分)

地震 北川史上最艱難轉移:倖存者“紀實”實話實說

揹著小孩扶老攜幼大轉移途中(說明:勒克兒 圖:郭志武攝於5月12日16:33分)

地震 北川史上最艱難轉移:倖存者“紀實”實話實說

大轉移途中(說明:勒克兒 圖:郭志武攝於5月12日17:31分).

地震 北川史上最艱難轉移:倖存者“紀實”實話實說

當地民兵和幹部群眾齊心協力轉移重傷員(說明:勒克兒 圖:郭志武攝於5月12日16:29)

地震 北川史上最艱難轉移:倖存者“紀實”實話實說

身強力壯的團員青年抬著重傷員轉移(說明:勒克兒 圖:郭志武攝於5月12日16:28分)

補丁1:北川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趙軍

本日記照片拍攝者之一、本文涉及重要人物趙軍,地震在頃刻間掩埋了他5位親人。痛失親人讓這個男子漢撕心裂肺,他強迫自己從巨大的悲痛中振作起來。地震6分鐘後至這次轉移開始,他拍攝了很多珍貴歷史性鏡頭,為北川永遠的傷痛留下了最珍貴歷史痕跡。

在這次北川史上最艱難轉移中,他指揮大家把3名重傷群眾安全轉移。在轉移一名被砸斷了腿的國土資源局幹部時,餘震強烈,擋在前面的房子隨時都可能倒塌,處境十分危險,他幾次想通過都沒有成功。這名受傷幹部讓趙軍把自己放下,趕緊脫離險境,但他堅持不離不棄,最終把這名幹部轉移到安全地帶。

補丁2:北川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郭志武

5月12日上午宣傳部開會至12:50左右,會議結束後,他先陪《農民日報》兩位記者在冷鍋魚飯店吃午飯;14點至地震發生前他陪綿陽電視臺記者蔡春等在茅壩新城飯店吃飯。

14:28分地震發生時,郭志武在縣交通局辦公樓前避險,垮下的建築致使他肋骨軟骨骨折,頭部、嘴唇、腰部、左腿等多處受傷。待震動稍微平息,他迅速跑回縣委大院找自己的同事,搶救出一些受傷同事後,他又到縣武裝部抬了2個受傷的民兵,抬其中一個重量達90公斤的傷員時,導至腰部再次受傷、左胸受傷。

大轉移開始,由於已經受傷不輕,他只得一邊組織縣委大院的群眾疏散轉移,一邊接過趙軍的照相機拍攝轉移的歷史性鏡頭以及北川中學搶險救援的最初照片。

補丁3:北川縣委組織部組織股副股長詹妮婭

詹妮婭的腿傷很厲害,被三角形卡破的大腿毛細血管已經滲血,逐漸腫大,淤血嚴重但她已經是第二次從醫療帳篷“偷跑”,回到縣抗災指揮部工作。醫生和同事都很擔心,因為她再不及時治療非常危險。但她說,救人要緊,我能死裡逃生就很幸運了。

詹妮婭是2006年省委組織部選調生。地震把她埋在辦公樓的廢墟里,通過自救,她成功逃生。

地震 北川史上最艱難轉移:倖存者“紀實”實話實說

5月17日,在北川抗震救災指揮部的詹妮婭,全身上下穿的都是伸手討要的,腳上穿的鞋是撿來的。

地震 北川史上最艱難轉移:倖存者“紀實”實話實說

詹妮婭腳傷到7月1日仍未痊癒(吳楚瞳攝)

補丁4:努力尋找偵察逃生路線女英雄

報名偵察逃生路線有她,轉移時攙扶腳嚴重受傷民兵的也是她,一個當時報名自稱“北川中學教師”的女子,沒有給組織偵察逃生探路的北川縣委副書記浦方方留下姓名和單位。

“自從幾百人安全轉移完畢後,再也沒有看見她的身影。”浦方方扼腕不無遺憾地說。

採訪時,副書記浦方方非常感慨:她表現很勇敢,如果說抗震救災英雄,她理應算一個,不能埋沒了她……所幸,她12日當時奮勇報名和攙扶傷員轉移的瞬間分別被北川組織部副部長趙軍和北川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郭志武拍攝留存。根據這兩張唯一圖片,記者自己展開“人肉搜索”,輾轉北川各個學校和教育局,終於打聽到她基本信息:北川曲山小學剛來的實習教師,名字:楊震。曲山小學校長何文科說,地震後,她已實習完離開了學校。學校資料都被埋了,沒有她的聯繫方式,只知道她是阿垻師專的學生。

地震 北川史上最艱難轉移:倖存者“紀實”實話實說

汶川大地震地震發生後,北川艱難自救場景。

上圖說明:至今沒有找到下落的這個探路唯一女英雄、自稱是教師的這個女子,攙扶著素不相識腳嚴重受傷的民兵艱難轉移(說明:勒克兒 圖:郭志武攝於5月12日17:32分)

通過阿垻州的114,查到了N個“阿垻師專”的電話號碼,但沒有一個能打通。後調查得知:阿垻師專在震中汶川,目前已經轉移別處……

爾後又通過同行-阿垻州日報總編輯龔學敏打聽阿垻師專下落。龔學敏也不知道目前阿垻師專轉移在何處,他在阿垻師專只有一個朋友:辦公室主任肖佑林。肖電話中說:印象中有這個學生,但7月4日,她們都已經畢業離校了……

很遺憾,截至7月16日發本博文,仍沒有搜索到她的聯繫方式。

不過,我將繼續努力,一定找到她。


補丁5:

北川縣委縣府2008年6月9日發出《關於開展全縣在職幹部職工抗震救災工作紀實及有關情況統計的通知》。《通知》說:為全面真實掌握全縣在職幹部職工在抗震救災期間工作情況和狀態,進一步完善有關基礎資料,縣委要求開展全縣在職幹部職工抗震救災工作紀實和有關情況統計。《通知》要求:

一、撰寫抗震救災紀實

主要內容包括:“5.12”地震發生後,自己所處位置、承擔工作和證明人(兩人及以上)。具體分以下兩個部分撰寫:

(一)24小時紀實。從5月12日下午2:28至5月13日下午3:00,以小時為單位進行敘實表述,重要內容可細化到分鐘。

(二)月記。從5月13日下午3:00至6月12日下午3:00,以天為單位進行敘實表述,重要內容可細化到小時。

抗震救災紀實材料可手寫或打印,情況要真實,語言要簡練,表述要準確,格式要規範.

二、三(略)

記者為此幾下北川,終於輾轉獲得數份“紀實”拷貝。為了與縣委禮堂大會逃生者經歷相對照,徵得當事人同意,特選當時在縣委大樓上班者的幹部職工的“紀實”分期公佈。 詹妮婭的“紀實”中正好敘述了北川倖存者轉移的內容,於是有了本日記。

北川魔窟勝利大逃亡(下)正在發表中,敬請垂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