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如何在農村與村民打成一片?

如何在農村與村民打成一片?

既然要在村子裡工作,就得知道如何與村裡的人們交往,與他們打成一片,蔡晴掉過許多坑,也頗有一番心得。所以我們特別邀請蔡晴同學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來講講如何修煉成為一位地地道道的“村裡人”。

如何在農村與村民打成一片?

蔡晴

畢業於西南石油大學,現服務於北川羌族自治縣羌魂社會服務中心。

如何在農村與村民打成一片?

01

搖身一變鄉村Style

人靠衣裝馬靠鞍,要想修煉你的“村味兒”氣質,首先穿著得“村味兒”:一切華而不實的衣物,上山前通通丟掉。如果你想穿著高跟鞋走大小滑坡、落石不斷的山路,我不阻攔你!如果你準備穿破洞牛仔褲拜訪村民,那麼請做好準備——羌族婆婆絕對會主動拿出精緻的羌繡針線為你縫上破洞,一邊縫一遍操著北川方言:“你怎麼這麼可憐呀,連一條完好的褲子都沒有!”

聽見各種傳說後,我7月上山是穿了機構T恤+休閒牛仔褲(或運動褲)+運動鞋,10月上旬上山就是機構T恤+機構衝鋒衣外套+運動褲(休閒牛仔褲)+登山鞋,11月份則直接過度到冬天,針織衫+機構雙層衝鋒衣+秋褲+休閒褲+登山鞋。有時感覺自己還沒有村裡的年輕人穿著時尚、洋氣,不過也更容易獲得村民的認可與喜愛。

如何在農村與村民打成一片?

替換高清大圖

蔡晴的鄉村style

02

論學習方言的重要性

儘管大部分北川人都還是能聽懂普通話或者四川話,但是一個城,一種語言口音,如果在與村民聊天中能夠使用他們獨屬於自己的口音和方言,一定可以助你快速與村民打成一片。

比如,在北川小孩子不稱為小孩子,而叫“咩娃娃”(北川方言);四季豆、豇豆以及一切綠色的長條豆類蔬菜統稱為“豆豆”;在每一句話完結時最喜歡用“嘜”這個音。但一定也不要沒搞清楚就亂使用方言,有時候鬧出笑話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如何在農村與村民打成一片?

曾經的我就在小涼山彝族地區鬧過類似的笑話。大二那年,我前往大涼山做志願者活動,學會了幾句彝語,如見面招呼語“zi ma ge ni”、土豆“yang yv”、謝謝“ka sa sa”,問題就出在“ka sa sa”上,當我大三時接觸小涼山馬邊的助學生,很開心地分享自己學會的彝語,當說到“ka sa sa”時,她的臉色變了。過會兒,她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以後千萬不要在馬邊說這個詞,因為在我們那邊這是一個罵人的很髒的詞。自此,不敢再濫用。

03

嬉皮笑臉地魔性“尬聊”

俗話說的好,“伸手不打笑臉人。”一個大大的笑容絕對是男女老少大小通吃。每次沿著山路步行,沿路的田地裡叔叔阿姨在幹活。無論認不認識臉上立馬展現一個燦爛的笑容,“你們在幹啥子呀(你們在做什麼)?”,簡單的寒暄就可以開始了。

進村民家第一步,笑;阿姨硬要給你夾菜打飯,笑;婆婆和你說話聽不懂,笑;沿路一面之緣的村民,笑。總之,所有的一切場合,你的法寶——臉上笑嘻嘻。

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要會“說”。 沒有人不喜歡被讚美,“哇,好美/吃/玩/漂亮!”好字組詞準則百分百好用,看到、聽到的一切,就是一個字,好!婆婆帶你去她家坐一會兒,“哇,房子好美!”拿出一杯水,“哇,水好喝!”給水果吃,“哇,好好吃!”特色飲食,“哇,好吃!”民族服飾,“哇,好有特色!”一切都好!好!好!

同時,你還要學會“問”。每個人對自己的家鄉都有自豪感,被別人謙虛地詢問熟悉的事件,都是激動與熱心的。看到不認識的蔬菜,多問一句:“這是什麼菜,怎麼做著吃?”;見證一場特色婚禮的進行,詢問傳統習俗,詢問後分享自己家鄉的類似事件習俗;房屋的建築覺得有特色,詢問是否有內在含義,交換自己關於各種建築特色的見聞。做一個好奇寶寶,多問一句,“是什麼”和“為什麼”,多交流一些自己的見聞和家鄉特色。自我表露後,別人也會主動與你交流更多!

如何在農村與村民打成一片?

儘管這樣,當在村民家家訪時總會有語言不通或者話題中斷、氣氛尷尬的時候。這時,如果有小娃娃在身邊,將話題轉移到小娃娃身上,即使抓抓小孩的小手,詢問名字等各種細碎的小問題,氣氛也會立馬熱絡起來。如同英國人在尬聊時聊天氣一樣,在村裡聊我們驕傲的下一代,永遠不會冷場,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保險話題。我把我發現的這個永不過時的話題和家訪談話技巧叫做“不放任何過一個小娃娃。”

04

論“厚臉皮”的修煉

把村民們誇到他們自己都不好意思的時候,就已經邁出了厚臉皮的第一步。常常有小鷹抱怨,在村裡離菜市場有一小時遠,家裡又沒有冰箱,菜都放不了,要在村裡餓死了。我的方法有兩個:一自己做,二“蹭”!孰優孰劣,自己選。

修煉了“厚臉皮”,蹭飯,應該是不需要任何技巧了。只要臉皮厚著問一句:“婆婆,我今中午在你這裡吃個飯,好不好?”婆婆絕對會立馬超級熱情地把你迎進屋中,“來呀來呀,吃的簡單,你莫要作假喲,就當是在自己的家裡面一樣。

但若到別人家裡去吃飯了,請記住一定要大口吃菜!面對自己喜歡的毫不客氣,否則婆婆們就會開始唸叨:“莫作假,莫作假。”如果你依舊拒絕,那麼下次不管誰去他們家就會說,“哎,之前那誰上我們家吃飯,作假得很喲。”

真誠加上臉皮厚,解決溫飽,混遍全世界,一點兒問題沒有。

05

勤快點兒準沒錯

有時,勤快是你的法寶。你在前往村民家時注意觀察四周和主人家的動作,當看到一些輕鬆容易的活兒自己可以干時,應該毫不猶豫地出手!洗個菜、加根柴、倒個水,總之你確定自己可以乾的活兒都可以。不要向老大般地端坐在那兒,不然關係怎麼親近》生活是日常,越能貼近村民的生活,越能打動他們,也越能融入其中。

如何在農村與村民打成一片?

看了這麼多“攻略”,是不是想說:“聽了那麼多道理,依舊沒過好這一生。”接下來,進入案例分析環節,我來聊一聊我在北川鄉村的一次入戶經歷。

那是我第二次到達村莊,第一次匆匆來匆匆走,對村莊的一切都是不熟悉的。走在公路上,路邊幹活的叔叔阿姨轉過頭看我,說了句“又上來了呀”,當然不是對我說的,我是誰,他根本不知道。顯然是對我旁邊的同事說的,然後我笑嘻嘻地問阿姨,你在幹啥呀,熱不熱呀,辣子多少錢一斤呀,各種生活性的問題,阿姨和叔叔都笑著回答了我,繼續走之前加一句我是誰誰誰,接下來要經常待在村子裡啦。一路,這樣的方式用去了一個個五分鐘,大家都萬分熱情。

家訪是個令人頭疼的工作,尤其是沒有明確工作目標,就是刷臉而已。完全是從頭到尾的尬聊,只能硬著頭皮上了。“阿姨,你在家呀?最近有沒有幹什麼活呀?你家房間好整齊、好乾淨呀!你家的小娃娃好乖呀!”拿小朋友玩具逗弄......簡直無所不用其極地找話題聊,走之前阿姨居然還要攔著說,外面太曬太熱啦,再休息會兒吧,實在要走,那拿一塊雪糕吧,下次記得再來玩呀!

恭喜我,成功利用以上的攻略get如何入陌生村民家熱情尬聊,融入其中。希望你也從我的攻略中有所收穫,儘快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村民!

期待下期再見!

如何在農村與村民打成一片?

如何在農村與村民打成一片?

小鷹計劃是友成基金會發起的青年發展與培養項目,旨在發現和支持具有天下襟懷的青年,沉潛中國鄉村,用一年時間,開展公益實踐,從而超越自我,認識社會,成長為行動力和影響力兼具的領袖型人才。

如何在農村與村民打成一片?

小鷹計劃招聘實習生和全職工作人員

簡歷請投遞到[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