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说起法国,大家脑海中离不开

浪漫二字。

好像除了爱情片,法国电影就没有其他类型了。

非也非也。

恰逢母亲节,刚好影sir也等来了一部期盼已久的法国电影汁源——

《童年的许诺》

La promesse de l'aube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如果大家看过不可说的小yellow片《女性瘾者》,一定会对女主夏洛特·甘斯布印象深刻。

这位法国女演员虽然没有苏菲·玛索那样美艳,也没有伊娃·格林那般性感。

但演技却极富感染力。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女儿国的杰基》里,她饰演的女将军能帅到把女人掰弯。

而在这部《童年的许诺》里,她饰演的母亲又把观众虐到痛哭流涕。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这是一部真人真事的传记电影。

情节内容主要改编自法国作家罗曼·加里的小说

《我答应》。

说是小说,其实也是罗曼自己的故事。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罗曼从小在波兰长大,但他的母亲却不断向他强调,我们是法国人。

没有父亲,罗曼的童年并不快乐,由于没钱,他不得不跟着母亲居住在大杂院里。

人多热闹才对吧。

但邻居嫌弃他们母子俩是犹太人,于是向警察举报他们私藏禁品。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警察不问三七二十一,上来就将罗曼的家翻得乱七八糟。

罗曼吓得躲在了柜子下面,忍着哭声,但泪流不止。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搜查未果后,警察扬长而去,没留下一句好话。

罗曼扑倒母亲怀里,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人心的复杂。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一个女人带着孩子,无依无靠,又被人欺负……

抱歉,这不是苦情剧。

罗曼母亲在警察走后,开始站在楼下对着院子里所有的住户大喊大叫,语句里充满了对世俗不公的抗争。

看邻居们一声不吭,她还说自己的儿子将来会成为作家、外交官、将军、大使。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结果这些话说完,邻居们止不住的大笑起来。

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寡妇,还真敢吹牛啊!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但母亲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被打倒的女人。

她用身上仅剩的钱找来了一个群演。

然后散发消息,巴黎著名的时装设计师来到华沙出席活动。

而地址就是他们家。

结果华沙的贵妇们纷纷在她家门前排起长队。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借着设计师的名号,她成功为自己的店铺拉来了人气。

由于罗曼母亲的手工了解,轻易就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于是生意就越做越大。

从之前的吃不饱饭,一跃成为豪门阔太,罗曼的母亲做到了。

之后,她找准时机,马上请来了一大堆老师。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她要的不是钱,而是罗曼成材。

为此,她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包括音乐,舞蹈,射击,还有礼仪。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除了学习,罗曼母亲的教育方法也别树一帜。

罗曼和别人打架,深夜带着一身伤回家。

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

— 男人只能为三件事打架,女人、荣誉、国家,你是为这三件事吗?

— 是。

— 做得好。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成材,成功,成就。

面对母亲每天不停的施压,罗曼不是没有厌烦过。

但每况愈下的家境告诉他,他必须这样做。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由于经济的不景气,母亲的服装产业一落千丈,她不得不变卖了家产,带着罗曼回到了法国。

但她的能干和坚强,马上又为他们母子的生活迎来了新的转机。

一家宾馆老板看中了母亲的业务能力,将宾馆交给她来管理。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但罗曼步入了青少年后,叛逆的情绪随之而来。

母子之间的争吵越来越多,罗曼甚至开始盘算着如何摆脱母亲的控制。

终于等到了上大学的时机,他在母亲的再三交代下,踏上了异地求学的旅程。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没有管束,罗曼的生活马上开始糜烂起来。

被女友甩了之后,他不断带各种女孩回宿舍过夜,整天醉生梦死。

终于,母亲的一个电话打醒了他。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他曾经高调承诺过自己会在巴黎闯出一片天地。

可现在,他除了泡妞之外,一事无成。

为了给母亲一个交代,他丢掉了以往落魄的精神状态,开始了创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文章被刊登在了报纸上,他自己也拿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虽然母亲对他的压迫让他在性格上有些懦弱

但不可否认的是,罗曼的在写作上的成就离不开母亲的督促和教导。

压力自然也就转化成了动力。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然而战争打响,德国攻占了波兰,侵略法国。

罗曼和其他人一样,征召入伍,唯一不同的是,其他家庭都痛哭流涕,觉得自家孩子一旦上了战场必然九死一生。

但罗曼的母亲却激动不已,她终于盼到了儿子可以为国战斗的这一刻。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背负着母亲的期望,罗曼踏上了军人生涯。

可犹太人的身份让他在军中受尽白眼。

由于得不到重视,法国投降后,罗曼像垃圾一样,被盟军扔到了非洲,美其名曰后备军。

关键时刻,又是母亲不远万里寄来的信件鼓励着他。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罗曼的前半生都活在母亲的期待中。

为了罗曼,母亲26年未嫁。

为了罗曼,母亲得了重病,也从来没有在儿子面前说过一句。

“我儿子将来是伟人,我儿子将来会是将军,我们儿子将来会是大作家。”

别人都当笑话听,但罗曼却在颠沛流离的累积中,一点一滴地接近这些梦想。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利用军中时间,抓紧时间进行创作,每天到凌晨两三点才睡。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终于,他的忍辱负重等来了重上战场的机会。

一次空袭中,他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居然指挥眼睛受伤的战友安全降落。

再后来,他被戴高乐亲自授予十字勋章。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他的文章也得到了出版社的回应,他们决定出版罗曼的小说。

报纸纷纷报道,谁能想到大家嘲笑过的穷小子,居然真的成了战功赫赫的将军,才华横溢的作家。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二战结束后,罗曼终于回到了家里。

这些年他一直和母亲书信交流,他太想念母亲了,也想念家乡的一切。

但旅馆早已换了房东,邻居们也都变成了生面孔。

他连着医院一个接一个打听,才知道,母亲早在三年前就因为重病去世了。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母亲临死之前,不顾医生的劝阻拼命写信,并委托朋友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往军队里寄去一封。

因为母亲知道,没有她的鼓励,罗曼是坚持不下去的。

母亲造就了罗曼,但她等不到罗曼成功归来的那一天了。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最后,几张黑白老照片出现在电影结尾。

退伍后的罗曼,改名为罗曼·加里(Romain Gary),是上世纪法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他也是龚古尔文学奖历史上唯一一位两次获奖的作家。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罗曼一生创作无数,《我答应》更是成了法国小学生的必选读物。

罗曼在66岁那年自杀后,家属按照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在了地中海

那里是他母亲生前最后居住的地方,也是他最向往的地方。

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母亲的伟大

也许从现在的眼光看,罗曼母亲太偏执了,她的严苛限制了罗曼的个性。

但在那个乱世里,良苦用心感天动地。

她牺牲了自己的后半生,换来了罗曼成功且精彩的一生。

或许在另一个世界里,罗曼终于可以对母亲说出那句:

我答应你的,我都做到了。


电影杂志——2017年十大娱乐电影自媒体,2018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新媒体合作伙伴。新榜排名前三电影类垂直账号,公众号(ID:dianyingzazhi8

)总粉丝近200万,全网日阅读超过50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