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網吧回憶:已經消失的網吧通行證——“上網卡”

在網吧中有著不可泯滅的記憶:被老爸提著領子,拎出來…


本文只是回憶,不算科普,基本都是回憶中的事情,不準確請見諒。

網吧,似乎很近,似乎很遠,或許很多人有了自己的個人電腦之後,就不再去網吧了,並感覺網吧似乎不必要存在了。

網吧回憶:已經消失的網吧通行證——“上網卡”

但是在家中玩遊戲,總是會感覺缺少一些什麼,網吧的氛圍是無法複製,即便是以前的煙霧繚繞,也擋不住幾個小夥伴的熱情。面基遊戲的快樂,是遠程語音比不上的。

就如現在去網吧需要帶齊證件一般,曾經去網吧也是需要帶上一張卡的。

(由於本人是福建人,接下來都是已福建為例)

那個時代,都叫做“上網卡”,全稱是“福建省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上網卡”。

網吧回憶:已經消失的網吧通行證——“上網卡”

(不屬於自己的“綠卡”:網吧通行證)

記得2000年左右,網吧是沒有限制的,男女老少都可以隨便進入網吧上網的,而且國家當初在網絡上的限制少,可能有一定年齡的網友,都還記得隨便打開搜索引擎,搜索出來的都是色色的圖片,國外的成人網站更是隨便進的那個時代。

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接觸開始接觸網絡,而最重要的接觸方式,就是去網吧“衝浪”,同時期網絡遊戲也開始流行,網絡總是烏龍混雜的,國家也意識到重要性。

網吧回憶:已經消失的網吧通行證——“上網卡”

畢竟,放幾臺電腦,就可以叫做網吧了。

在2002年後半年,國家公佈了《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並開始執行,《條例》中不僅僅規定了網吧營業時間範圍,不可以再過通宵。隨後,就開始推行“上網卡”,逐漸開始上網吧實名制。

當時,在我眼裡,這就是為了防止我這樣的未成年人進入網吧。

原本以為在我成年之前,再也沒有機會可以一邊打遊戲,一邊偷瞄旁邊叔叔的屏幕上“小電影”了。

上有政策,下游對策,就像網吧會放下拉門假裝關店讓你通宵一樣,網吧老闆手中總有那麼多的上網卡,交點押金便能照常去網吧打遊戲,只是能看到小電影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有“對策”的結果,後來就引發了,警察叔叔來網吧裡檢查。

“一個未成年,罰個幾千塊錢,並且還要通報學校”這個是流傳在我們未成年人間的說法。

網吧回憶:已經消失的網吧通行證——“上網卡”

這才讓我有機會親眼見到,高年級的學長去網吧,然後因為遭遇突擊檢查,直接從網吧窗戶跳出來,然後一瘸一拐的靠在欄杆邊故作震驚,要知道那可是二樓啊……

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了身份證,自然美滋滋的去辦了一張“上網卡”。

要知道擁有的“上網卡”的用戶是多麼的龐大,自然有廠商盯上其的廣告效應。

網吧回憶:已經消失的網吧通行證——“上網卡”

所以拿到的手的“上網卡”上面就印著遊戲的宣傳,由於慢慢開始接觸單機遊戲,看過單機美輪美奐的CG,“上網卡”的宣傳CG怎麼看怎麼覺得不爽。

自然,這個名為《騎士》的遊戲也沒有碰過。

不過一些同學拿到了這樣的卡。

網吧回憶:已經消失的網吧通行證——“上網卡”

感嘆啊感嘆,如果是我拿到了,說不定到現在我還在玩《劍網三》了……

感嘆啊感嘆,還好因為管理越來越嚴格,一張身份證只能辦理一張,還好沒有那麼多遊戲在“上網卡”上投放廣告。

不然,勾起收集慾望怎麼辦,這可是10元一張啊,可不是小當家的“水滸卡”,5毛一張呢。

“上網卡”質量似乎很堪憂,不僅僅是自己,身邊很多小夥伴都壞過,芯片崩壞,刷卡無效也是常有的事情。

之後就更換成了

網吧回憶:已經消失的網吧通行證——“上網卡”

然後管理就更加嚴格了,上網也是需要雙卡了,帶著網卡,帶著身份證,缺一不可,變得隨時身上都要帶著兩張卡,真心覺得挺麻煩的。

其實,從而2004年起的第二代身份證中,就內置非接觸式IC卡只能芯片,其實和上網卡的功能類似,何必多帶一張卡呢?雖然心中抱著這個疑問,依然使用著兩張卡。

只是,沒有想到這張卡壽命是那麼短,不是因為損耗,而是身份證已經可以完全代替他的。

去網吧,只要帶上一張身份證,只是還需要身份證號作為賬號(印象中,還有用身份證號後六位或者十位作為賬號的時期),而密碼隨時都可以通過網吧的前臺獲取。

網吧回憶:已經消失的網吧通行證——“上網卡”

“上網卡”這個差不多有十年曆史的卡片,終於開始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無論其是否好用,它都見證了國家對網吧和網絡管理的歷程,無論是否合理的,它都蘊藏了一代玩家和網遊的童年回憶。

那一段,可以是上網只為獲取“性知識”,上網只為瘋狂“PK”,上網只為與三兩好友一同對噴,一同吶喊,一同品嚐痛苦,一同分享快樂,一段再也回不去,尋不回的珍貴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