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這一仗陳賡和王近山都失利 他出馬才解決戰鬥

在我軍的開國將帥中,傳奇名將比比皆是,其中陳賡和王近山絕對是數得著的。

陳賡以幽默著稱,打起仗來也絕不含糊,在二野的縱隊司令中,陳賡的地位是超越其他人的;王近山更是鄧小平眼中的二野最大功臣,幾乎所有的硬仗、惡仗,王近山都有參與。如果還有這兩位猛將打不下來的仗,別人也基本沒戲,除非是林彪、粟裕級別的頂級戰神。

不過,在淮海戰役中,還真有一個人打贏了陳賡和王近山都沒打下來的仗。這個人,名叫陳士榘,湖北荊州人。

現在的人看到這個名字,可能都不是很熟悉,至少比陳賡和王近山的名氣要小得多,但實際上,在我軍的歷史上,陳士榘的地位不在陳賡之下。

紅軍時期,陳士榘是軍長;抗戰時期,陳士榘是八路軍115師參謀長、山東濱海軍區司令;解放戰爭時期,也是第三野戰軍參謀長兼第八兵團司令,基本上比陳賡還要高出一頭。

在淮海戰役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戰役,即殲滅黃維兵團。要知道,黃維兵團的班底是國民黨第18軍,五大王牌之一,兵團包括4個軍,總人數達到了12萬人,而且是全部美械裝備,在國民黨各大兵團中,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起初,這個任務是二野(這個時候還叫中野)獨自接手的,二野司令劉伯承也深知這個任務的艱鉅,就把所有縱隊司令都叫來,讓大家表表決心。陳賡是4縱司令,當場立下了軍令狀:“我們4縱有破釜沉舟的決心,不惜一切犧牲,承擔最艱苦的任務,即使打到只剩下一個班,我陳賡甘心當班長,一定堅持到最後勝利!”

在場的還有王近山、楊勇、陳錫聯、秦基偉等人,個個都是我軍數得著的名將、猛將,也都表示:“就是拼了老命,也要完成任務!”

不過,戰爭除了必勝的信心,實力更是必不可少,在優勢明顯的黃維兵團面前,陳賡、王近山等人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離目標還差得遠,最後連鄧小平都在電話裡衝他們發火。

這時,陳毅和粟裕發話了,說可以派三野(這個時候還叫華野)的陳士榘帶3個縱隊過來支援。

陳士榘聽完戰況分析後,向劉伯承提出了一個要求——把二野的主攻部隊撤下來,換上三野的部隊主攻,二野擔任輔攻。

這個要求,按理說也無可厚非,畢竟二野的部隊已經消耗了很多,而三野的部隊裝備也更好,但二野的縱隊司令們可不會這麼想。你想啊,老子打了這麼多年仗,從來都是主攻,怎麼你一來我就成了輔攻?丟不起這人啊!

最後,還是劉伯承和鄧小平親自出馬,才把王近山的6縱勸了下來。

這一仗陳賡和王近山都失利 他出馬才解決戰鬥

陳士榘和粟裕

結果,陳士榘還沒完呢,又對劉伯承說:“只換一個縱隊不夠,要全部都歸我指揮才行。”

就這樣,陳士榘成了前線總指揮,一舉將黃維兵團盡數殲滅,連黃維也成了我軍的俘虜。

這就是實力,更是魄力!

在講述淮海戰役的影視劇中,國民黨的高級將領穿的都是筆挺的毛料軍裝,跟普通士兵的著裝差距非常大,也向來被視為國民黨官兵等級制度的見證。後來,黃維看過一次後,氣憤地說:“這都是醜化我們!盡是瞎編!瞎演!我就從來沒穿過這種衣服,都是穿的跟士兵差不多!”

另外,黃維兵團之所以覆滅,廖運周率領110師起義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直接導致了全軍將士的軍心動搖。當然,我們現在知道廖運周其實很早就加入了共產黨,一直擔任臥底工作,所以這次起義實際上也是很正常的。不過,在黃維看來,廖運周的舉動卻是不可原諒的,被特赦後,黃維每次見了廖運周,都從來不跟他說話,而廖運周也都是低著頭走開。

甚至,黃維直到晚年還對當年的那次戰役耿耿於懷,曾對某人大聲說:“我就是不服,咱們各退二十里再打!”

在國民黨將領中,黃維向來以“迂”著稱,有個“書呆子”的綽號,看來確實有道理,他到死也沒明白過來戰爭到底是怎麼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