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講述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片,你覺得哪一部最不錯?

第一部《人間正道是滄桑》

主演:孫紅雷,黃志忠,柯藍,張恆,張志堅,郭廣平,孫淳,呂中,鄭玉,楊雪,黃品沅

本劇所呈現的歷史時段,恰好是國共兩黨兩度合作又兩度分裂,並最終以戰爭方式決出雌雄的二十多年。對高中歷史課稍有印象的人應該還記得,以前的課本上都是這麼描述國共兩黨的: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反動派,代表中國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即買辦資產階級,實際是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利益代表),而中共則代表革命的四大階級,即工人階級、農民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前者是反動的,是革命的對象,後者是進步的,是完成革命的力量。國共兩黨的鬥爭,歸根結底是上述兩種階級力量的鬥爭,是受剝削、壓迫的下層群眾與剝削階級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這種鬥爭最終必然以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中國共產黨的勝利而告終。

講述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片,你覺得哪一部最不錯?


第二部《十一公里》

主演:陳旺林、丁嘉藍、馮硯、王伯昭

該劇講述的是1937年11月“淞滬抗戰”的最後階段,為防止上海淪陷,七千湘西子弟在師長顧家齊的率領下,在嘉善境內以落後的裝備和血肉之軀與日軍殊死血戰的故事《十一公里》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陸軍128師一段真實的故事。這支國民黨的128師,是由湖南省鳳凰縣的農民、土匪、少數民族等組建起的一支雜牌軍,原編稱34師,共有七千餘鳳凰民眾。

講述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片,你覺得哪一部最不錯?


第三部《決戰南京》

主演:郭廣平,陳寶國,潘虹,韓雪,高明,傅淼

《決戰南京》試圖再現南京與國共的命運選擇,四年之內經歷了三次旗落旗升,雖然一方面重現瞭解放戰爭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更側重於表現身處歷史變革中的人們,但是在人物形象上過於追求正面人物的“高大全”,反而錯失了人物對決間的精彩。而且該劇追求的格局太大,準備表達歷史的選擇,但還是選擇的歷史,懸念並不突出,對於彼此雙方的信仰體現不夠。

講述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片,你覺得哪一部最不錯?


第四部《鐵血崑崙關

主演:劉穎濤 / 鄭玉 / 王玉璋 / 繩中 / 褚家設 / 周藝華 / 鄭曉寧 / 舒耀瑄 / 馬紹信

這是中國軍隊繼臺兒莊之後的又一次與日本精銳部隊的鐵血對抗。當時杜聿明領導的第五軍與日本的第五師團 都是精銳。杜聿明的第五軍是國民黨第一支機械化部隊,是國民黨最精銳的部隊,裡面的鄭洞國,邱清泉以後都是蔣介石的嫡系。所以不能說國民黨都是飯桶,國軍也是有功的,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只是後來國民黨在制度方面太獨裁,所以必定被推翻。

講述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片,你覺得哪一部最不錯?


第五部《我的團長我的團》

主演:段奕宏 / 張譯 / 張國強 / 邢佳棟 / 李晨 / 曹海濤 / 劉威葳 / 高峰 / 羅京民 / 王往 / 王大治 / 範雷 / 王迅 / 王東棟 / 劉天佐 / 謝孟偉 / 左騰雲 / 趙志君 / 王大奇 / 袁菲 / 江奇翰 / 李泓良 / 杜建橋

一部揭示我們國民性的著作,死都不怕就要安逸,非得等到刀架在脖子上才知道崛起!所以在我看來、這不是一部抗戰片,更像一部喚醒人心靈的劇作。演員的演技讓人瞠目,蘭曉龍的筆力確實驚人,誇張的筆觸卻真實到位而不流於表面,康洪雷的鏡頭語言也獨具魅力,一開篇就是各地口音的大雜燴,風趣、生動、真實,隨後就是迷龍玩霸道,快速剪輯的鏡頭讓人感覺此劇不俗,戰爭場面拍得很牛,鏡頭上動靜結合恰到好處。

講述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片,你覺得哪一部最不錯?


第六部《火線》

主演:於震,丁志城,馬境,牛寶軍,方芳,楊駿

該劇以抗日戰爭時期為背景,描寫了以江崇義、王直、林奉天為代表的一批革命軍人從皇協軍連隊到國民黨“炮灰連”再到八路軍“英雄連”的成長曆程。

講述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片,你覺得哪一部最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