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唐代两位张姓诗人,让苏州枫桥名扬天下

唐代两位张姓诗人,让苏州枫桥名扬天下

枫桥地处苏州市西郊的寒山寺北,距山门仅百步之遥,是一座横跨于古运河上的单孔石拱桥。以其优美古朴的造型、独特的地理位置在苏州众多的古桥中独树一帜

说起枫桥,我们第一个会想到唐代诗人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代两位张姓诗人,让苏州枫桥名扬天下

枫桥夜泊

安史之乱爆发后,张继避难江南,某夜乘舟途经枫桥时,写下了这一首著名的羁旅诗。诗中,诗人以精确而细腻笔触,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于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同时也委婉表达了自己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无可归宿的彷徨与茫然。小诗有景有情有声有色,堪称自古以来写愁的代表诗作,历来脍炙人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都选入《枫桥夜泊》,甚至连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小学课本也曾收录此诗。诗中的枫桥(当然还包括寒山寺),经由这首小诗的广为传诵而一跃成为游览胜地。

相比张继这首天下闻名的《枫桥夜泊》,唐代另一位张姓诗人——张祜的《枫桥》诗,名声虽然稍逊,在提高枫桥的知名度上却同样功不可没。

《枫桥》

(唐)张祜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唐代两位张姓诗人,让苏州枫桥名扬天下

张祜

张祜是晚唐的诗人,富有诗才,曾写过著名的《宫词》二首,其中一首是:“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杜牧作为张祜的诗友,十分欣赏这首《宫词》诗,写诗赞道:“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可以说,张祜诗名之盛,在当时还在他的前辈张继之上。

张祜虽然才华横溢,却不习科举文章,终身未仕。杜牧说他是:“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他生性喜爱山水,游览过许多有名的佛寺,例如杭州的灵隐寺、天竺寺,苏州的灵岩寺、楞伽寺,常州的惠山寺、善权寺、润州的甘露寺、招隐寺,所到之处往往题诗作赋。这首枫桥诗,大约就是张祜对于自己早年寓居、游历苏州岁月的某种追忆。诗作刻划了一个芳草迷离、烟雨江南的典型情境,寓别情于丽景,颇具晚唐诗特有的情致,令人读之思之黯然销魂,不失为广为传诵的吟咏枫桥的又一佳作。

唐代两位张姓诗人,让苏州枫桥名扬天下

明代诗人高启有诗云“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如果说苏州枫桥因诗而闻名天下,那么张继和张祜无疑是其中贡献最大的两位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