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王爷想造反被官员劝阻,王爷送了四样东西给官员,代表四个字

自从靖难之役后,因朱棣通过武力,夺得了朱允炆的江山,这给大明王朝的藩王们带了一个坏头。一些王爷也蠢蠢欲动,企图也通过武力来让利益实现最大化。

藩王宁王传到第四代继承人的时候,第四代宁王朱宸濠,不仅花了大力气向上头要了一个合法的护卫队,还暗中结交了一大帮类似于宋代水泊梁山的“江湖好汉”这样的人。在谋士方面,当时著名的名士李士实、刘养正也被收到其帐中,连风流才子唐寅到了他的麾下。

王爷想造反被官员劝阻,王爷送了四样东西给官员,代表四个字

(朱宸濠,图片取自影视)

不但如此,当地的官吏们也参与了进来。南昌附近的官吏,要么被收买,要么被挟持,情愿不情愿,都进入了朱宸濠的阵营中。

不过,也有正直的官员。江西巡抚孙燧对朱宸濠的威逼利诱就完全不买账,他直接表示:你朱宸濠有什么动作我管不了,那是你们皇家的事情。但你勾结盗寇(江湖好汉),让整个江西遭大殃,这件事肯定不行。

为了展现自己的决心,孙燧将妻儿送回老家,只带着两名仆僮亲身前往南昌,准备以大义劝诫朱宸濠。但他慷慨大义的说辞,没能打动朱宸濠。相反的是,朱宸濠对他非常忌惮。

朱宸濠了解到孙燧为官正直,是世人眼中的“忠良”之臣。这种人一般教化不了,十分危险。因此,为了防止这位“忠良”搞出什么事情来阻碍自己的大业,朱宸濠在他身边安插了诸多耳目,监视孙燧的一举一动。

王爷想造反被官员劝阻,王爷送了四样东西给官员,代表四个字

(孙燧和许逵)

孙燧回去后,找副使许逵一同商议对策。许逵同样是忠直之人,两人一番探讨,制定了一个防备计划:首先,为了防止南昌城被盗寇入侵,两人决定首先加固南昌城池,派重兵把守住重镇九江,同时加强江西各大咽喉要道的防御,在交通上先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朱宸濠既然意图造反,难免会干出“劫掠武库”之类的举动,因此孙燧以防贼为由,将一干兵械迅速转移。

不久,江西发大水。朱宸濠所招揽的盗寇凌十一等人,趁机兴风作浪。孙燧、许逵连夜制定计划,亲自进行围捕。眼看盗寇已经被尽数包围,晚上却突然刮起了狂风暴雨,凌十一等人趁乱脱逃。孙燧、许逵一路追捕,盗寇等人奔逃到了宁王祖墓,便失去踪迹。

很显然,盗寇被朱宸濠窝藏起来了。孙燧没法,只得秘密上书:“不愿做藩王,甘去做盗寇,想是藩王的滋味,不如盗贼为佳。”

同时,孙燧还将朱宸濠的异常举动做了梳理归纳,几天时间,一连向皇帝七次上书。

王爷想造反被官员劝阻,王爷送了四样东西给官员,代表四个字

(朱厚照)

但可惜的是,这七道上书,都被朱宸濠在朝中的党羽拦截,并没有上达天听。孙燧的行动让朱宸濠十分恼怒,他想除掉孙燧,又找不到妥当的办法。于是,一面贿赂朝中权贵,设法将孙燧调走,一面派人给孙燧送了枣、梨、姜,芥四物,希望孙燧识趣地“早离疆界”。对于这礼物,孙燧只是笑了笑,就让人退了回去。

又过了一年,朱宸濠决定在自己生日宴当天进行叛乱。在众多当地官员前来祝寿前,他已安排好精兵埋伏四周。席间,朱宸濠突然声称武宗朱厚照抱自民间,不是真龙天子。现在他传太后旨意,要起兵讨贼。

孙燧早知他意图不轨,上前喝问道:“此言荒谬!请出示太后诏书!”朱宸濠蛮横地说:“无须多言,我前往南京之时,你必须随我前往,到时一切自有分晓!”

孙燧大怒:“荒谬至极,天下间不会有第二个皇帝,我怎会跟从你这个逆贼!(天无二日,吾岂从汝为逆哉!)”

朱宸濠听得此言,气得从座位上弹起来,令人逮住孙燧,生生打断了他一条臂膀。在场的许逵挺身而出,想救下孙燧,却也被抓住。很快,两人被处死于惠民门外。

虽然朱宸濠做了准备,集结了十万人造反。但最终他哪里是政府军的对手,很快就被政府军打垮,本人也被抓到。野心家的下场,自然是极惨的。只可惜了孙燧这样一个忠良之臣,死于非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