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三星堆出土的纵目像,或为古蜀人普遍缺碘,导致的甲亢病

三星堆两个祭祀坑中共出土人头像五十多件,其中包括面具二十多件以及全身人像十余件。一个遗址,出土如此庞大的青铜偶像群,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星堆出土的纵目像,或为古蜀人普遍缺碘,导致的甲亢病

中原商周青铜冶铸业虽然发达,产生过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但迄今为止,尚无成批制造青铜人像乃至形成青铜雕像群的记录。至于史籍上记载的青铜人像,以秦始皇铸造的十二铜人为最早,但至今亦难觅踪影,即便如此还比广汉三星堆发现的青铜雕像晩了约1000年。

被西方学者们誉为“500年来的重大发现”的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到前1世纪)的青铜雕像,如有名的德尔菲御者铜像(发掘于德尔菲)、宙斯或波塞顿铜像(发掘于安特米撒港)等,都与真人大小相当。但在时间上,则都比三星堆青铜雕像晚了起码六七百年以上。因此,三星堆大型青铜立人像无论从年代还是规模抑或工艺角度看,都应该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上古世界的青铜雕像之王。它既是古蜀文明的骄傲,更是中华文明的骄傲!

在出土的青铜面具的两侧上下和额中大都有方形穿孔,这些方孔不是铸浇出来而是凿割出来的,这是不可思议的。5000~3000年前什么工具能在如此坚硬的青铜器上凿出孔来?即使在今天,也要用高强度的合金工具!

三里堆出土的文物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走向世界,外国人惊呼:“这是天外来客,地球上怎么会有这么奇形怪状的人呢?”创造出如此辉煌的三星堆文化的居民就是古蜀人吗?他们的面相就如同出土的青铜人像一样奇异吗?他们果真是高鼻深目、阔嘴大耳吗?

然而,科学研究证实,三星堆的年代为距今3000年以前,这一时期,中国腹地怎么可能会有欧洲人呢?在甲骨文中,蜀字有二十多种写法,无论是哪一种写法,字的上方都有个大眼睛,下方是一个弯曲的身体。

最早的蜀字是没有虫字的,虫是后来发展的,金文时期将它固定起来,然后直到汉代才把它拟定为现在的蜀字。

在三星堆青铜器中,人们发现了很多奇怪的器物,有菱形的、钩云形的和圆泡形的,它们也被看作是眼睛。有专家从医学现象分析说,早在远古时期,生活在岷江上游山区的人群由于缺碘,普遍患有甲亢病,眼睛突出是其症状之一。所以有专家认为现在找到的青铜面具和大量的眼睛很可能就是蜀国祖先的个象征,也是蜀国的一个象征,蜀人的一个象征。

与三星堆同时代的世界各地都有关于祭祀、下葬或重大活动中使用人牲或殉人的现象。但在三星堆的墓葬中,人们至今没有发现有以人作为牺牲的痕迹。如果三星堆王国也需要牺牲的话,这些铜人头就有可能是某些人头的替代品,或许是掌握祭祀权的巫师的替身,也可能是他们想诅咒的鬼神或敌人的身形,也可能是一批受人顶礼膜拜的偶像,即象征着天神、地衹、祖先等,亦折射出人间社会的群体结构,代表着国王及巫师一类的世俗领袖。

而三星堆的那些有眼睛没有瞳孔的铜人像,则可能代表萨满一类的神职人员。学者们也有着不同的解释。有学者以中原周人的历史为依据判断这些人可能是一个叫作“鼓矇”阶层的公职人员,他们是一群很特殊的人,掌握着较高的文化,但是眼睛是失明的。在三星堆的人物雕像群中,如果要找一个领袖人物的话,应该是青铜立人像了。

修复后的立人像底座高80厘米,人像高172厘米,冠高10厘米,人像及底座通高262厘米。人像头戴冠,身着三层衣服,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人像的双手极为夸张,呈抱握状,似乎拿有什么东西。整座塑像构思奇特,精美无比,俨然如天神下凡,神威无穷。

人像的头部与同时期出土的青铜人头的造型基本上是一致的,面部特征为高鼻,粗眉,大眼,眼睛呈斜竖状宽阔的嘴,大耳朵,耳垂上有一个穿孔。立人像身躯瘦高,手臂和手粗大很夸张。那么,这尊青铜立人像代表的可能是谁呢?

因在众铜人像中独一无二,有专家认为他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宗教领袖,并进一步推测他或许就是蜀王的象征。大立人被认为是权力至高者的另一个理由是他那套华丽的服装。古蜀人饲养桑蚕并以蚕丝制作丝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0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他们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穿上布衣的人群。三星堆大立人是由青铜铸造的,所以完好地保持了服装的款式。其服装类似后来中原地区周人贵族在朝拜、祭莫、丧葬等仪式活动中使用的具有古制的礼服,说明它模仿的人具有相当崇高的地位。

一些学者更是直接认为这与早期的古蜀族王蚕丛有关。文献中还说,蜀王杜宇乃“从天堕”,即从天而降。这是否意味着三星堆青铜文化的创造者真的是天外来客?青铜凸目面具并非面具,它是一张被夸张的脸,是三星堆王国在特定的情景下需要的超现实的脸。

古蜀国的第二代王叫鱼凫。凫就是鸟,具体指的是水上的鱼鹰。有专家推测鱼凫就是制造面像的决定者,古代蜀人正是通过制作并供奉蚕丛王的面像,使鱼凫王控制了三星堆居民,从而相当成功地达到了合法统治蚕丛氏遗民的政治目的。

我们大致推测:大铜立人像代表的是最高统治者,是国王兼大巫师一类人物;其他人头像代表的是统治集团的高级成员;所谓纵目面具等代表的是神灵。而具王者身份的巫师在下民眼中亦为神。总而言之,王与巫、人与神在此复合交融,莫辨彼此,可谓王巫合一,人神一体。它们生动地反映了古蜀先民的原始宗教意识,形象地说明了古蜀先民的群体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