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莫言說:他最大的幸福不在寫作,而在……

莫言說:他最大的幸福不在寫作,而在……

幸福是什麼?

是用愛包裹的坦然

是給予之後收穫回報的愜意

幸福就像價值連城的和氏璧,一旦與心靈結合,就會產生美妙的音符!

家庭是什麼?

文化的傳承和幸福的載體

傳承著過去、現在和將來

傳承著古老的倫理和智慧

傳承著溫馨與和諧

家庭和諧幸福是人生整體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

莫言說:他最大的幸福不在寫作,而在……

在《周易》的八卦當中,乾象徵著男人,代表健進和向上,而坤則代表了女人,象徵著包容和安寧。中國傳統文化認為,只有有福之人才能娶到安靜勤勉、包容淡定的女子。

莫言是中國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曾經引起全世界的關注。然而,面對接踵而至的讚譽,莫言卻表現得很淡然,因為對他來說,自己最大的成功,不是寫出了多少名篇,不是擁有多少粉絲,而是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並且組建家庭是一種幸福,夫妻之間互相懂得,更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

莫言經常說,自己相當有福氣,因為他的妻子包攬了中國女性身上最美好的品質,更重要的是,她還是最懂自己的那個人。

莫言曾經很清貧,並且古道熱腸,願意為朋友仗義疏財。有一次,為了給朋友做擔保,他甚至向出版社抵押了自己的全部書稿。

正因如此,他本來就不豐厚的稿費和工資總是用得特別快,一直沒有攢下什麼錢,可是妻子勤儉持家,從不抱怨,相反,她覺得一切都是應該的。

有一次,莫言拿到了一筆3萬元的稿酬後,就悉數交給了妻子。妻子還沒有來得及存入銀行,莫言的一位朋友就上門拜訪,說岳母要動手術急需用錢,想問莫言借錢;因為莫言在外出差聯繫不到他,只好來拜訪莫言的妻子。

妻子二話沒說,就把手裡的錢交給了對方。女兒當時不太理解,責怪媽媽也不提前問爸爸一聲,妻子說:「治病是十萬火急的事,可不敢耽誤了人家,就算你爸爸知道了,也只會說我做得對。」

果然,莫言回到家,聽說妻子已經把錢借出去了,連說做得好,還叮囑妻子,以後有人急用錢的話,直接取給他們就是了,不必再問自己,以免耽誤了人家的事。

在莫言家中經濟並不寬裕的時候,妻子每次去菜場總會買上一大籃蔬菜,卻很少買肉。有人問她:「莫言老師這麼大的作家,一定賺了不少稿費吧,怎麼總也看不見你家吃肉呢?」

妻子就呵呵一笑,告訴對方說:「我們這是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呢!再說了,素食多養生啊,老莫都這麼胖了,可不敢再給他肉吃了!」

看見這幅場景,莫言總會咧開嘴大笑,連說:「知我者,老妻也……」由此可見,夫妻二人對人對事的價值觀非常一致。

在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國內立刻興起了「莫言熱」。但在莫言和妻子看來,生活不會發生什麼實質性的變化,他們依然會一起散步一起聽戲,相扶著走完平淡的一生。

也許到了垂垂老矣的那一天,對於載譽累累的莫言來說,最有滋味的還是妻子包的那碗餃子。

莫言說:他最大的幸福不在寫作,而在……

中國人注重天倫之樂的幸福,希望夫妻同心、家人和睦、身體健康、生活安康、兒孫滿堂、熱鬧喜慶等等,注重的是家和萬事興的幸福場面。

每個人都首先來自家庭,只有完整的家庭環境才能賦予人健全的心性品格,只有具備這些才能以健康的心態走向社會、進入工作。

家庭的組成成員都是至親至愛之人,他們更容易給予我們靈魂上的慰藉,讓我們體會到愛的溫暖,給予我們生活的動力。

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工作的動力就是來自家庭,希望給予自己愛的人以更好的物質生活,或者有能力保護他們不受傷害。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將人的需求分為五種,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沒有達到自我實現的需求之前,對安全、情感與歸屬、尊重的需求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這些在家庭中更容易得到,並且也可以更多地得到,所以大多數人會從家庭中得到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