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美國和日本等國家他們在房價泡沫破裂的同時,股票市場是怎樣表現的?

華哥123753579


這個不好說,因為美國有數次房產價格急劇下跌,每次都伴隨著股市的崩盤,最近的一次是2008年的次貸危機,由於基於房地產次級按揭貸款的諸多衍生品製造出了一個幾十萬億的龐大衍生市場,最終在房貸違約不斷上升的情況下,裡面的大部分合同都面臨著重新估值的巨大風險,而賭房地產泡沫不會破的自然是傾家蕩產

而日本在1990年日本央行一系列加息政策之前,一個東京的房地產價值可以買下整個美國,而在加息政策尾聲,日本的地產泡沫被刺破,而由於房地產商佔日股比例較大,股市同步下挫,到1990年9月,日經股票市場平均虧損44%,而相關股票平均下跌55%


安如廣子


美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都經歷了房地產泡沫,甚至不止一次。這主要是房地產在發展當中運用到了槓桿工具,誕生了金融屬性,一句話概括就是太賺錢了,人性的貪婪在這裡無限放大。

我們以美國2007年次貸危機為例,在這段時間以前,美國的房地產進入大繁榮。一旦房價暴漲,資金就會流入房地產市場,而美國的購房者大多也是採取長期貸款的方式,這些貸款的買房的人有一部分是優等貸款人,他們具有一定的還款能力。

有的一部分是次等,這些不具備還款能力的人也能很輕易的拿到貸款,如果房價能夠一直上漲還好,但是當房價出現止漲或者下跌的時候,問題就發生了。

貪婪的銀行家看到房價不斷上漲,也想分得一杯羹,在這裡就出現了CDS(信用違約互換)合同。這種金融機構之間的互相抵押擔保,最終演變了CDS合同可以當做資金流通,到了這裡一切都變了味了,達摩克利斯之劍正在拔起。

我們再來看一下同期的美國股市,在資金不斷膨脹的時候,股市也大幅上漲,如下圖:

但是到了次貸危機爆發時的2007年7月,美國股市經歷了短暫一個多月的下跌,但是在後面的一個多月,指數重新創出了14279點的高位。

但是真理永遠都只可能遲到而不會缺席,在後面的一年多時間裡,美股從最高點位置下跌到2009年3月的6444點。

從這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在房地產泡沫爆發的時候,股票市場出現了巨震,但是華爾街的貪狼們依然能夠讓指數出現快速上漲並且重新站上高點。

在這個時候謹慎的人選擇離開市場,最終市場由於資金不足美股出現快速的下跌,一輪牛市宣告結束,全球金融市場也迎來了巨陣。

綜合來說,在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都需要思考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然後用這些經驗能夠幫助投資者以後不要重蹈覆轍。


盤手梁勇


縱觀全球,兩種力量的變化會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經濟:

第一,就是房地產市場;

第二,就是股票的金融市場;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所有的發達國家其實都是一個重金融,輕房地產的局面。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金融市場的調控更為方便,並且金融市場的風險控制其實更有效,而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交易的複雜性和槓桿性註定了風險較大,以及流動性較差。

因此,一旦發現問題其實很難短期解決,就會造成所謂的金融危機。

歷史來看,日本和美國的幾次金融危機都是房地產引起的。

並且大家應該注意到,在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他們的金融市場也都是處於一個高泡沫的狀態。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國家同時讓房地產和金融市場處於泡沫,那麼很大程度上就會產生金融危機。

因此,有了前車之鑑,我們會發現現在大部分的國家都是一個重金融,輕地產的局面。

而中國也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記住,如果房價泡沫崩裂的,這個時候金融市場估值也非常大,那就一定會大跌,甚至造成金融危機,因為市場裡的資金沒有地方去!

但是,如果一邊房地產的市值很大,但是金融市場的估值卻很低,其實房產流出的資金是可以流入金融市場,達到一個平衡點,也就不會爆發較大的金融危機。

所以,之前美國和日本爆發金融危機是因為沒有控制好金融市場和房產的平衡!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房地產泡沫破裂時,股票是大跌的,而且是處於低谷徘徊狀態。

我們來看看,美國2008年由於房貸連鎖反應引起的金融危機,一年間,道瓊期指數由14279點跌到了7800點,跌幅為45%。

再往前看看日本,在90年代初期,當時日本房地產價格瘋漲,從過去33年間到90年代,漲了100倍。當時泡沫經濟破滅後,房價大跌,隨之而來的是股市也大跌,當時東京股市下跌了38%,日本也陷入了持續蕭條的時期。

為什麼股市和房地產會互相影響呢?樓市和股市是大部分資金的重要去處。比如普通人做投資,無非就是買樓或買股票,一旦其中一行業出現問題,在市場相互作用下,必須會加速另一行業的下行。

樓巿好,股市也好;樓市差,股市也好不到哪裡去。比如一個人在樓市賺了錢,會想去買點股票。或者一個人在股市裡賺錢了,也會去買房的道理。這種相互作用引申到全世界都可以佐證。


財思思


一般情況下,在房價泡沫破裂的同時,股票市場也會大跌,同樣進入危機狀態。

咱們舉個最近20年的兩個例子。

一個是2008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房價崩盤,股市也跌掉三分之一。另一個是90年代初日本簽署廣場協議,然後日元大幅升值,房地產和股市大漲,到了高點後房地產泡沫破裂,股市也崩潰了。

08年次貸危機時,美國的房地產泡沫破裂,因為美國的金融業非常之發達。房屋貸款被包裝成各種各樣的債券,滲透到整個金融體系裡面。

當房產泡沫破裂時,整個金融系統都跟著一起發生了大地震,緊接著股票市場也做出了反應,直接跌出了地板價。但是美國到現在早已收復失地,而且股市又大漲了十年。

再說90年代初日本那次房地產泡沫破裂。日本的似乎更嚴重一點,對當前的影響更大。不僅讓股市大跌,而且還讓日本進入了失去的十年、失去的20年,到現在已經失去了30年了。

另外,房地產泡沫破裂和股市下跌是金融危機中的兩個特徵。有時候股市下跌甚至要早說房地產泡沫破裂。比如90年代日本這一次經濟危機就是。股市下跌在前。如下圖所示,日經指數早於商業地產下跌。


莫水宏觀經濟


眾所周知,發生在21世紀的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源於房地產市場泡沫。該泡沫是由住房價格的持續大幅上漲,大量通過破記錄的貿易赤字和經常項目赤字湧入的廉價國外資金,以及一個日漸寬鬆的監管政策等因素共同促成的(這種作用模式在後續將進一步量化)。

自1891年開始,無論在絕對漲幅還是在持續時間上,還沒有哪一次住房價格上漲可以和2007年次級房貸市場崩潰前幾年房價上漲相比 。1996~2006年(房價於該期達到峰值),房價累計上漲了92%,超過1890~2006年房價漲幅(27%)的3倍!在2005年房地產泡沫的頂峰時期,房價上漲了12%,而該比例是同期實際人均GDP增長速度的近6倍。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繁榮時期,儘管人口和收入增長的支撐,房價漲幅與2007之前房價的暴漲相比仍會黯然失色。結果2007年年中美國低收入者住房抵押貸款違約率的大幅上升,最終引發了一場全方位的全球金融恐慌。

21世紀發生的全球金融危機,無論是從深度,廣度以及隨後衰退的持續期,還是從其對資產市場的深遠影響看,無疑是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這場危機是全球經濟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為危機的最終解決方案可能會重塑影響至少一代人的經濟和政治框架。

一般而言,金融危機的持續時間通常很長。嚴重金融危機的後果通常有三個共同特徵。

首先,資產市場發生深度的,持續時間很長的下跌。平均而言,實際房價下跌35%,持續時間超過6年,股價指數下跌56%,持續時間超過3.5年。

其次,銀行危機的後果通常和產出與就業的大幅度下跌聯繫在一起。失業率在銀行危機週期的下行階段平均上升了7%,持續時間超過4年。儘管相對於失業率而言產出下降的持續時間較短,它平均持續約兩年,但是產出從頂峰到谷底平均回落9%。

最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要的銀行危機中,危機國的實際政府債務出現了爆發式增長,相對於危機發生前平均增長幅度達86%。事實上,導致債務增長的最大原因是,政府稅收在嚴重而漫長的產出緊縮後出現不可避免的銳減。很多國家還因為利率的大幅上漲而加重了債務利息負擔,一些國家(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因為大規模的逆週期財政政策操作導致債臺高築。

房價下跌持續時間非常長,平均持續約6年。即便排除情況特殊的日本(房價連續17年下跌),平均持續下跌時間也超過5年。雖然銀行危機期間股票價格下跌的持續時間要比房價下跌時間短,但是下降幅度卻大得多。對於股價下跌的持續時間相對較短可能並不奇怪,因為股價的慣性要比房價小得多。股價的歷史平均下跌幅度為55.9%,平均下行週期為3.4年。





葉隨風飄0089


我們覆盤下上世紀美日之間的歷史,就能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

股票泡沫先於地產,然後地產泡沫破滅。

1、美國人的經濟難題

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開始出現滯脹到了1980年滯脹開始嚴重到頂峰。主要表現為,美國的財政赤字和貿易逆差的擴大。里根上任總統後準備解決通脹難題,採取了收縮的貨幣政策。美國市場利率開始上升,最高利率為20%。緊縮的貨幣政策迫使大量美元回國,美元指數開始抬升。這就導致大宗商品以美元定價的黃金、石油等快速跳水。里根總統第一個任期結束(1984年),原油跌至5美元以下黃金價格腰斬。而美國通脹率控制在了4%的水平,但是按下葫蘆浮起瓢。美元的升值導致貿易逆差更加突出,當時逆差達到了1000億美元。當美國人把逆差數據仔細分析發現,日本佔據了主要逆差額。基本達到1000億美元的6成以上,而其他貿易國是德國、英國、法國。為了改變局面,美國財政部長邀請上述國家財長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

2、廣場協議

要想解決經濟難題,必須發動經濟戰。於是廣場協議來了,經過一系列談判達成了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日元、馬克、英鎊等貨幣有秩序的下調。試圖解決美國貿易逆差的狀態,這就是《廣場協議》。協議簽訂後,在五國央行的帶動下美元開始貶值。美日元在三個月期間貶值了20%,之後日元在1987年對美元升值一倍。總之一句話,廣場協議就是解決美國貿易逆差。手段是大家一起讓美元貶值,其他四國貨幣對美元升值。

3、日本經濟災難

日元升值吸引了大量國際熱錢湧入日本金融市場,直接推高了日本的金融產品股市和房地產。而金融市場獲利資金又必須尋找投資渠道,一時日本國民熱情高漲。日本房地產總值一度超過了美國地產總值,一些愛國主義者提出口號要買下整個美利堅的未來暢想。日本的企業家開始了四處併購的瘋狂舉動,當然最後這些投資大多以鉅虧收場。當時整個日本國民的消費觀可以描述當時的瘋狂程度,每天晚上各種KTV、高檔飯店人滿為患。當時酒類奢侈品什麼路易十三、拉菲年份酒基本都在日本設立經銷處。各種世界名牌為了迎合日本市場都在設計裡面加入了日本元素,日本的的士司機小費收入遠遠大於其承運收入。日本房子的瘋狂導致無數人舉債槓桿買入,因為日本的房地產不可能會跌。人們的收入在不斷的增加足以覆蓋貸款利息。當時消費觀念轉變巨大,商家為了刺激消費利用各種噱頭開展促銷活動。不管西方東方節日,統統都是買買買。當時日本人不缺狂歡的買單錢,他們缺的是狂歡的理由廣場協議後,日本政府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來避免貿易順從減少。從1986年到1987年日本降息四次,市場利率一度跌至2.5%。在各種資本的湧入下(本國和國外熱錢)日本經濟嚴重過熱,在地產價格一路高歌的情況下日本金融機構扮演了火上澆油的角色。日本商業銀行開始了定向給房地產放水,其貨幣供給促使了房地產行業的據大繁榮導致泡沫。當日本政府意識到泡沫危險後開始主動收縮貨幣政策,在1989年一年時間5次加息。1990年日本股票市場率先崩盤,之後房地產跟上。雖然90年日本試圖用寬鬆貨幣政策緩解矛盾,但根本逆轉不了經濟規律的大方向。此後日本進入了金融機構壞賬的處理中不能自拔。

結論:經濟難題最終都是資產泡沫,股市先於地產開始破裂。


牛牛牛說財經


房地產泡沫破裂一般意味著一次金融危機的到來,這是股票市場往往難逃這樣的衝擊。

先說日本吧,很多人認為日本的經濟衰落是從廣場協議開始,但其實廣場協議造成的日元升值,並沒有帶來日本經濟的一蹶不振,日本經濟的衰敗是從日本高端製造業被美國製裁開始的。而在那之後,日本經濟走上了依靠房地產泡沫和股票泡沫支撐的虛擬經濟繁榮,但是無論是房地產還是股票,都不是一個國家經濟的支柱。

所以最終泡沫破裂,日本經濟開始了迷失了道路。從這個例子當中,房地產泡沫破裂和股票市場的泡沫破裂是同步的。

另一個例子就是離我們更近的2008年金融危機了,實際上2008年的金融危機本質上起源於房地產泡沫,正是次貸推動的房地產升值狂潮導致了股票市場的表現。但是房地產泡沫最嚴重的時候,股票市場並沒有出現上漲,直到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房地產泡沫被捅破,這使股票市場依靠著寬鬆貨幣政策帶來的支持而出現了上漲。

但是一年之後2008年的雷曼兄弟破產,讓美國經濟重新陷入到了債務危機當中,股票市場無可挽回的跌破。

根據這兩個案例可以總結房地產泡沫與股票泡沫,其實同時存在於經濟過度繁榮和過熱的情況下,如果泡沫破裂,無論是房地產還是股票都很難獨善其身。因為在房地產有足夠泡沫的時候,往往是貨幣足夠寬鬆以及經濟的虛擬繁榮能夠支撐這樣的泡沫,而股票市場很難在這樣的支撐下繼續低迷,很容易產生同樣的泡沫。所以在房地產泡沫的破裂同時股票市場,一般也會開始下跌,只不過時間不一定同步。


諮詢師天生


不論是股票市場還是房地產市場,它的綜合核心就是一個字錢,我們經常所談到的兩大市場,一個就是股票市場,一個就是房地產市場,但是這兩者的關係並非是他亡他存,好像經常有人說,如果房地產市場不景氣,或者泡沫經濟破碎,股票市場會來一個大的利好,這太過於片面,如果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說就代表有大量的人群的貸款資金方面都出現大的斷層,錢就出現了大的問題,如果沒錢了,不論是對於房地產市場還是股票市場,都是非常大的利空,日本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最後贏家


美國日本的房地產泡沫都是伴隨著貨幣資金的寬鬆和經濟的非理性繁榮。日本的房地產泡沫和美國的08年金融危機都導致股市大幅下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