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可能改變你命運的37條職場“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最近有許多諮詢我的職場人,發現了很多問題。


問我有沒有那些引導給到ta們,這不,醉翁之意不在酒,都在這篇文章裡,哈哈。


大多數人還是思維上沒有轉換過來,當然沒有關係嘛,慢慢學嘞。


說實話,看著你們捉急,我其實比你們更捉急。所以呢,今天想跟你們聊聊職場啊。


可能改變你命運的37條職場“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助你們在職場中走的更遠。


好了,不多說廢話了,直接進入正題呢。


1

思維轉換:換個角度看世界


人們常以自己的理解力和經歷構建思維模式,然後再用這個思維模式去理解世界。思維轉換,就是改變人們理解世界的方式。


如果你只想發生較小的變化,專注於自己的態度和行為就可以;但如果發生實質性的變化,那就需要轉換思維。


有時候錯的不是世界,而是你理解世界的思維模式,請試著打開生鏽已久的思維轉換開關。


多讀書、多交友、多旅行,每本書是一套思維模式,一個人讀書越多,越能理解不同的思維模式;每個人有一套自己的思維模式,認識的有營養的人越多,越能理解自己思維模式的侷限性;每個地方有一種文化,去的地方越多,越能開闊自己的思維空間。


培養自己的對象思維,每一次爭論都是練習思維轉換的好機會,試著切換成對方的角度,練習感同身受的思維方式。


2

如何開會:用時間換結論


什麼叫開會?開會是一個用時間換結論的模式,投入是所有與會者的時間成本,產出是一組結論。


為什麼要開會?用有效的會議創造出比時間成本更大的結論價值:會議價值=結論價值=時間成本。


怎麼開好會?第一,增加結論價值,結論價值一種叫共識,一種叫共創。不管是共識還是共創,都有一個共同原則:跟進。會後,發出“3w會議紀要”--(誰在什麼時間完成何事)。


第二,降低時間成本,會議時間成本=每人時間成本*參會人數*會議時間。試著限定參會人數,縮短會議時間。(推薦使用番茄鍾控制時間)


3

木沐認為,下班前5分鐘千萬不可隨意對待,它可能藏著你的職場未來。如果該下班前做完的事到下班還沒有做完,證明白天工作低效又盲目。


如果當天任務永遠是在下班前最後最後一分鐘做完,爽了自己,卻苦了需要跟你合作的團隊成員。而如果還沒下班卻提前進入下班狀態,在老闆眼裡可能就是“大問題”。


4

互聯網資深CFO維小維說:只有屏蔽掉次要甚至無效信息,才能集中精力學到乾貨,去做人生規劃中重要的事。


我們無時無刻不再接收信息,但很多時候,我們不但沒有覺得充實,還不如既往的迷茫焦慮。


維小維認為,主要原因是我們缺乏一種屏蔽與目標無關事物的能力。信息過載讓我們喪失了鑑別好壞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屏蔽力去過濾無效信息,也就不會有足夠的精力和腦容量去處理有效信息。


5

賽斯·高汀、美國著名企業家、暢銷書作者曾說:聰明的人,是經常在選擇放棄的人,他們及時止損,然後重新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分配到其它活動上,從而進一步向前推進。


美國創業公司Jotform創始人Aytekin Tank認為,放棄不等於失敗,而是為了更好的選擇,不要等到無法繼續才放棄。


在你想要辭職,想撤資,想退出卻遲遲拿不定主意時,不妨把放棄看作及時止損,同時認真考慮不放棄的機會成本,並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出發,想鼓勵他人一樣鼓勵自己去追求新的機會。


6

在工作中,“做完”和“做好”雖一字之差,但前者只是完成了某項工作,而後者則不僅是完成工作還有一個好的結果。


7

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


8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時,才能最有力量。


9

盛世長城數字營銷策略總監曾說:如果你不能解決問題,產出價值,無論職位高低,一樣會被淘汰。


職場上做什麼才不會被淘汰?職場上與其拼經驗,不如拼洞察。因為經驗只要時間帶的夠長就可以,但洞察卻需要思考,打磨、推翻、重啟、實踐、論證、優化....


因此,職場上每一步都要保證自我知識的更新,並不斷從細微處,工作總結洞察。


10

仲望人力資源諮詢公司的景紅說:在找不到工作時,不妨把找工作當成一項工作來做,獵頭之所以能成功幫助客戶找到難找的候選人,或者幫人才找到工作,是因為找工作就是我們的工作。


裸辭後長時間找不到工作該怎麼辦?景紅給你了幾個建議:


第一、加入一個團體,打破人脈拓展的僵局,讓你瞭解並願意為你背書的人向他人引薦你。


第二、創造一個新的環境,擴大自己的選擇面,不要因為想去外企,就不去嘗試民企的機會。


第三、想獵頭一樣找工作,把找工作當作一項工作來做。


11

職業發展的“致命陷阱”


獎勵是最重要的員工管理手段,分為四類:


第一、認可、表揚

第二、工作指導、一對一技能培訓、職業生涯建議和提升

第三、薪資獎金提成、福利待遇、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團隊氛圍

第四、給予更多的責任和授權,更好的項目機會、升職、期權。


所謂“職業瓶頸”也許是公司出了問題。


一家公司發展,取決於業務發展的增長和團隊(特別是核心人才)的擴張。業務增長的速度取決於企業領導者採用何種擴張策略,是激進還是穩健,這是主觀控制。


但團隊的擴張速度常常受限於管理能力。所以,大部分情況,你看到一家過度擴張的公司因為管理能力跟不上,而最終被拖垮。


但某些情況正好相反,人才增長反而超越業務的增長。這類企業,往往是很資深的老闆創業,又想當世外高人,崇尚慢就是快,講究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但卻沒有想過手下的員工,難道也要跟著你這樣混下去嗎?


大部分人並不關心公司戰略,只是從個人層面感到自己做事不痛快,工作上的成就感越來越無法滿足自己;周圍的人都很優秀,但總是在“做細做精”的名義下,重複著毫無意義的要求;


雖然薪水在不斷張,可你卻不知道你新增的貢獻的在哪裡?尤其讓你不安的是,因為你的職責已經多年沒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接受更多挑戰。


這並不是你的問題,不是“職業倦怠症”,也不是你開始浮躁,而是公司的業務出現瓶頸。


卓越穩健的管理模式已經給你足夠的成長空間了,堅持還是果斷拋棄,要快速做個抉擇。


職場上堅持還是放棄,公司和員工都沒有錯,只是大家彼此不再需要而已。


12

管理者的6大素質要求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總結出管理者6大素質要求:


01、熱愛創造和突破


願意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去弄髒自己的手,時不時做出個什麼東西?想出個什麼方法,然後去實現它,哪怕過程中困難重重。


02、愛你的工具


工具是管理者的武器,不管是虛擬工具,還是現成軟件,還是數據報表,甚至一個小文件夾。這個工具是賴以生存的法寶。


03、不容易被滿足


真正的管理者,都會發現可以改進的地方,可以優化的地方,可以完善的地方。如果出現滿足也只是短暫的當下的滿足,並不是整體的滿足。


04、倡導理性至上


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非常有限。所以最關鍵的是咱們不做無用的事。同時我們還要明白實驗與犯傻之間的區別,情緒和道理的區別。


05、超強好奇心


對自己專業的好奇,對不同專業的好奇,對生活的好奇,對世界的好奇,對宇宙的好奇。好奇心就是你主動了解企業,瞭解個體的驅動力,擁有好奇心的管理者才是最有潛力的管理者。


06、忠誠於自己的專業


就像你忠誠你自己的愛情,自己的球隊,自己的理想。在專業領域一直挖下去,直到測試出自己的極限。


13

職場新人如何打破“學生思維”?


過分努力就是一種常見的“學生思維”表現。持續的努力,得不到想要的“公平”結果時。讓這批“三好”青年覺得自己的日子過的很慘。


久而久之,他們中有的自暴自棄,混起了日子;有的擁抱雲淡風輕,選擇出逃;還有的憋在死循環中,用“我還年輕,必須堅持”來消除內心的不安。


職場新人如何打破學生思維?


第一、二八定律。將80%的資源和努力值貢獻給能夠產生結果的20%的事情上,再利用這20%帶動其餘的80%。

第二、斷舍離。工作上專注在那些給我們帶來最大成就感的事情上。

第三、精選最可靠的常用工具。

第四、減少不必要的應酬。


14

職場新人如何打破“學生思維”?斷舍離極簡主義法則


“極簡生活”的倡導者習慣於某種固定的秩序來維持自己有節奏的生活。他們通過將自己的時間和資源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來完成自己的每一個目標。


這與遊戲體驗類似。當你選擇“刺客”這一個職業,積累的所有經驗都只能為這個職業服務,裝備技能,甚至遊戲時的策略都必須選擇最適合這個職業成長的。


工作中的職業發展與遊戲中的類似。興趣是第一驅動力,其次要思考所做的事情需要的精力以及成果對自己來說是否合算?還要衡量多個項目中哪個屬於產生任職公司效益的最關鍵環節?


極簡生活提倡“斷舍離”的態度?日常生活中用有限的資源去完成各項活動。《我的家裡空無一物》的作者緩莉舞分享了自己的丟物心得和整理房間的竅門,只留下最愛的、最好的,最需要的。


工作中也一樣,只有那些最值得在意、最重要的事情才會最大程度上讓我們有獲得感,用短時間,小努力獲得最大回報是可行的。


在單項重要任務上,我們設定的時長可以一次比一次短,你會發現自己遠比想象的高效。


當長期項目擺在面前,該如何執行?放在截止日期之前的那一星期一定是自我欺壓行為,不如嘗試把項目任務化,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完成這個項目的階段性任務。


15

職場新人如何打破“學生思維”精選最可靠的工具


在那些以極簡主義為生活方針的人們家中,裝潢都不會複雜。他們多用選購那些可摺疊傢俱,工具也是一物多用,發揮每一個物品的全部功能,並珍惜使用。


這樣,不但物件少了,又能充分做到物盡其用,工作中最常見的工具不會太多,一旦出現了可期待的更高效的工具,也可以將舊有的替換下來。


協作文檔工具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在多端同步工作的效率。但最好選擇一款習慣使用的;在碎片化學習APP,自媒體賬號等品類越來越多的時候,也不要見一個下一個,定期清理超過三個星期沒有打開過的APP,可以直接卸載了。


你並不會因為這個簡單的操作而丟掉成為億萬富翁的機會,別糾結了。很多人都有這種習慣在飛機或者高鐵上坐定後,電腦,平板,手機,所有傢伙一應俱全。


可是一路上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推崇“極簡生活”的人都有一個“膠囊衣櫃”在舒適的前提下,減少自己衣裝打扮的時間,它們往往會選擇一些同色系的服飾。


現在看一眼自己的辦公桌,有什麼東西是超過一個月沒有碰過的,你可以把它收起來了。


16

職場新人如何打破學生思維?減少不必要的應酬


除了那些少數具備天生資質的社交達人之外。我們中的大多數每天都在承受著壓力。在與他人定下約定之前,不妨問自己一個最簡單的問題:我真的不得不去嗎?


剛開始問自己的時候。我們也會用各種理由說服自己,得去。


他可能認識很多什麼行業有頭有臉的人物,我不去,他會不會以後都不會邀請我?雖然現在沒什麼關係,說不定以後他就能幫到我,仔細想想自己說服自己的理由與不得不去有關嗎?


如果實在害怕錯過什麼機會,可以多選擇出席集體社交活動,而不是在毫無任何理由的前提下與他人組局。


我們都是成年人,有事才見面的道理大家都懂,如果沒事兒還想到對方,對於對方來說可能也是一種壓力。當然,長久不聯繫的朋友不要忘記主動問候,朋友圈回覆就是最簡單也是最省時的方法。


17

人在職場一定要找到可以為你背書的人


在你初入職場的兩三年,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現,是事業發展最重要的通行證。


但是光有能力也是不夠的,隨著你在職場的資歷變得更加深厚,你就越來越需要人脈資源做你的通行證。


人在職場一定要找到你的背書人,背書人指的是那些身處決策層。能在公司高層人士決策會議上說話算數的人,ta必須要了解和信任你的能力和才幹,願意為你爭取機會,不惜賠上在公司內的政治和社會資本來支持你。


背書人的尋找之旅可以早從你進公司面試時就開始,面試時不妨觀察一下,給你面試的人中間哪個人會更願意投資在你身上,這個人往往會幫助你的公司裡獲得成功。


18

你有選擇工作困難症嗎?


有的人總是懷疑自己選擇的工作不是最好的,因此不是全力以赴的做好手頭的工作,而是將所有的心思都花在找新工作上,幾個月就跳一次槽去換“正確的”工作,換到最後,再也沒有適合他的工作了。


選擇工作困難症如何治?


第一、告訴自己沒有唯一正確的選擇。但選了後就要堅定執行,但如果你選了後猶豫不定,只要你沒走下去,那這條路哪怕再“正確”也沒用。


第二,告訴自己犯錯是進步的必要推力。選擇工作只要能保證自己可以再找到下一份工作(犯錯成本可控),那即使手頭的這份工作選錯也無妨。


19

你的團隊工作差在哪?使命、行動還是結果?


深響創始人兼CEO劉亞瀾曾說:要想提高團隊工作的效率,就必須讓協同力時刻輔佐工作的進行,讓使命、行動與結果三者協同起來。


劉亞瀾認為,使命決定一個公司要抵達的終點。一個好的使命會讓每一位員工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能讓所有人為了實現共同的使命而協同奮鬥。


最好的使命既目標遠大,鼓舞人心,又切合實際。在確認好使命後。公司的領導必須要以非常公開,非常清晰,非常一致的方式告訴員工怎麼做才能完成這一使命?這是行動。


最後是在使命和行動之後取得的結果,公司要保證有一套完善的績效考核和獎勵制度來激勵員工。


20

我們是要堅守現在,還是要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巴菲特曾說:如果你能持續擴張能力圈,當然要這麼做。我大概也是這麼多年就拓展一點,但是你不能強迫拓展能力圈的進度。


美國時間5月4號,一年一度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如期舉行,89歲的沃倫巴菲特與95歲的查理芒格分享了許多有關成長,職場、選擇的建議。


第一,在有限的生命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第二,不要擔心自動化取代傳統就業崗位的問題。

第三,持續擴張能力圈,但不能強迫擴展能力圈的進度。

第四,不一定非要逼自己延遲滿足感,有一些錢,也可以拿出來讓自己感到生活更快樂,更開心。

第五,相比讀書,閱歷更能讓你看清人性。


21

聰明人有哪些缺點?


即便是智商高的人,有時候也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成就。原因是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被自己的心態所害。


總結了高智商人群的五個缺點:


第一:聰明人有時候會過於注重智力而忽視了其他技能的培養。


第二:不善於團隊合作,聰明人很難把工作委託給別人,因為他們總覺得自己能夠把任務做得更好。


第三:聰明人自尊心強,凡是讓聰明人自覺不聰明的狀況,將令他們備受打擊。


第四:聰明人很容易感到無聊。


第五,聰明人會把深入思考當作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法,但反而忽略了一些簡單,富有創意的解決方法。


22

如何做好團隊中“專才”和“通才”搭配?


有意思教練CEO高琳曾說:人和人不一樣,有人也許是專才,而有人則註定是通才,我們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天賦來規劃與之相適應的人生和職業。


任何頂尖團隊都是由專才和通才搭配而成,但弄清楚什麼“才”適合什麼樣的崗位至關重要,“專才”可以深入研究和執行,而“多重潛力者”也就是“通才”可以帶來更廣的經驗支持。


如果硬把專才當通才使,會讓他們很痛苦,比如把一些技術能力特別強的人提拔到管理崗位,反過來講,如果強迫通才縮小自己的涉足領域,反而會限制他們的發揮。


好在現在大家越來越意識到,當今社會,我們所面臨的很多問題非常複雜,涉及諸多領域。因此,越來越需要那些有創意的,能破除思維定式的人來解決這些問題。


23

員工因誰辭職?


我們常說員工辭掉工作或炒掉公司,但其實他們炒掉的是領導。公司不會做不利於他們的事情,而人會。


如果領導是個混蛋,員工遲早都會發現,那麼員工會因為哪類人辭職?


第一、輕視他們的人。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都想得到別人的讚美。但是很多人在工作中不但得不到讚賞和認可,反而會被輕視。

領導一旦輕視下屬就會操縱他們,物化他們,不把他們當成人看。


第二、不值得信任的人。員工追隨領導的關鍵在於對領導的信任,沒人願意和自己不信任的人一起工作。


領導在工作中出現以下問題時,很快就會失去下屬的信任:言行不一致,將個人利益置於團體利益之上,隱瞞信息,說話半真半假,思想保守。信任關係的破裂,如同鏡子破裂一樣,即使可以重新聯合,可能會有裂痕。


第三,能力不足的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領導有能力勝任工作,而領導增強員工信心依靠的是能力而不是魅力。

無能的領導會分散團隊注意力,浪費員工的精力,妨礙員工對於主要事物的關注。


第四、沒有安全感的人。缺乏安全感的領導,對權力,職位和他人認可的慾望可能外化為恐懼,猜疑、不信任或嫉妒,通常都表現的相對隱藏。


他們不會培養下屬,他們只想藉助下屬們的幫助獲得自己的成功。只要下屬達到一定水平,他們就會視為威脅。


如果員工認為領導更在意維護自己的權威和職位,那麼他們最終會選擇投奔其他領導。


24

為什麼工作中過度創新會帶來問題?


職業生涯諮詢師孫瑞希曾說:你的努力,就像一把射出去的箭,沒有目標就沒有成果,目標太遠,會射不中。


為什麼工作中過度創新會帶來問題?孫瑞希認為,走的太慢會被淘汰,但走的太快,也會沒人跟隨。創造力只是成功的一半。


成功的另一半是你創造出來的東西所處的社會環境。因此,僅有創造力是不夠的。它還需要與現實情況產生共鳴。


25

人生每隔三年就要讓自己“重啟”一次


彼得德魯克曾說:無論是在社會還是企業機構中,越來越發揮著重要作用的只有可能是知識,而不是技能,技能的變化週期特別慢,但知識自身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它有自己的過期日期,而且其有效期也越來越短。


職場作家Darius Foroux寫到:知識是有過期日期的,學習掌握某個知識並指望下輩子靠著它來謀生的時代已結束了,你的學位證書和資格證書以及工作的經驗,閱歷都是有過期日期的。


有些知識到一定時候就會變得毫無用處,因此知識型員工。只能通過掌握新的技能才能增加其成功的幾率,每隔3至4年,就要讓自己重啟一次,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以保持與時代接軌的步伐。


不難發現的是,對於剛畢業的學生而言,或者剛進入職場不久的年輕人來說,職業生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妨可以嘗試著問自己,過去三年當中,自己是否學習並掌握了新的知識或技能,如果答案是否,或者你無法判斷的話,那現在你就應該立刻改變所處的現狀。


每3至4年,讓自己重啟一次,並嘗試做出較大的改變,嘗試各種不同的可能性,並且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


如果能堅持下去的話,不僅會對你的職業發展有所幫助,更重要的是,你也會一直保持著熱情的生活及工作狀態。


26

名片上最值錢的是你的名字,而不是你的頭銜


周國平在《只有一個人生》中寫道:每當我接到一張寫滿各種頭銜的名片,我就驚愕自己又結識了一個精力超常的人,並且永遠斷絕了再見這個人的念頭。


不知道從何時起,職場中流行起了一種頭銜之上的哲學,見面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名片,一連串的頭銜晃的你眼暈,什麼xx主席、xx協會會長、xx協會名譽主席、xx投資總監、xx合夥人、xx創始人、xx資深顧問等等,總之,什麼團體的頭銜都有,有的甚至還是跨國集團的某某聯合組織成員。


無形之中,這些眼花繚亂的頭銜就築起一道裝逼的圍牆。堆砌他們社交的資本,然而你會發現越和這些人深入聊下去,越讓人開始質疑他們的頭銜名不符實。


的確,當今社會會忽悠,已經成為現在職場人士行走江湖的必備技能,畢竟能說會道也是一個人實力的體現,走到哪裡都會受歡迎。


但切忌一心追求嘴皮子功夫,忽略自己內功的修煉。胸無點墨,就去大放厥詞,碰到對這個行業不瞭解的人還好,但若碰到專業人士,馬上就原形畢露。


培養自己獨立思考和辨別真偽的能力。不人云亦云才是這個浮躁時代最可貴的本事。少吹牛,多讀書,比任何虛構的頭銜都來的可靠。


印一張名片只要幾毛錢,而打造你的個人品牌可能需要一輩子。所以說名片上最值錢的不是你那些頭銜,而是你的名字。


27

真正的中年危機來自於“確定感”


職場專欄作家曾說:太多人焦慮的不是自己沒有什麼,而是焦慮別人擁有什麼。一邊抗拒風險,一邊又預期過高,逐漸在二者的落差中越陷越深。


作家馮唐在一檔訪談節目中提到:真正的中年危機來自於“確定感”。


即你已經知道哪些事你能幹,哪些事你一輩子也幹不了,然後你就發現工資被固定了,崗位被固定了,前途也被固定了....固定多了,就被釘死了。於是你開始接受了死工資與死工作,最終你反應過來,這輩子好像也就這樣了.....


28

學歷不能決定一切,但它是成本最低的逆襲途徑


諾貝爾獎獲得者經濟學家斯賓塞曾說:大學教育對於勞動力市場而言,最主要的功能不是培養人才,而是鑑別人才。


總有人說讀書無用,能力更重要,而最後發現學歷是人生進場的敲門磚,如果連入場資格都沒有,根本沒有人跟你談能力。


網上還有個段子:上大學就像坐火車,名牌大學是軟臥,普通本科是硬臥,專科,硬座,民辦就是站票了,成教的只能擠廁所,雖然路途享受的待遇不同,但是到了終點站以後,大家一樣都得下車,下了車去找工作....


可事實真相是,四年後下車,985畢業生世界500強來接車,211普通企業來接車,而專科到站後,自己下車消失於茫茫人海。


這時才發現其實老闆不關心你怎麼來的,只關心你會幹什麼。


公司招聘一般第一時間就是看學歷,雖然學歷不代表能力,但代表你比同齡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從學歷上能看出你過去的學習態度,做事的態度,某種程度上也能預測出你未來對待工作的態度。


一個學習沒有毅力的人,讀書的苦都吃不了,又怎麼會相信你能嚥下生活的艱苦?


還有人說手術刀不如殺豬刀?造導彈不如賣茶葉蛋,煎餅大媽月薪三萬,連快遞小哥都月薪破萬了,而如今,七成畢業生月薪不到6000,讀書還有什麼用?


是的,煎餅大媽和快遞小哥是掙錢不少,你不妨去問問他們,要不是因為沒學歷,生活所迫,他們是寧願拿6000的工資去寫字樓工作還是天天風吹日曬與時間賽跑。


煎餅大媽起早貪黑,站著掙錢,他們掙的是辛苦錢,一天不幹活兒就損失一天的收入;外賣小哥風餐露宿,在狂風暴雨下和時間賽跑。


而高學歷的人,在寫字樓裡吹著空調,坐著把錢掙了,還有更厲害的人掙的是睡後收入,躺著掙錢。


我們承認高學歷,未必會給你帶來高薪,也不能決定你的人生,但會給你更多的機會去展現自己,精進自己,助你邁向成功。


你的學歷就是你的實力,你的學歷就是你職場的起跑線,加油吧,我們年輕人。


29

遇到“垃圾”領導需要馬上辭職嗎?


職場專欄作家、MNC策略總監木沐曾說:與其嫌棄一個無用的領導,不如將精力放在儘自己所能改善工作,協助領導並改善彼此關係上。


很多人都有碰到能力差或幫不上忙的“無能”領導的經歷。他們要麼缺乏專業知識,要麼不懂管理,瞎指揮,幫不到下屬,還到處添亂,自我感覺卻又超級良好。


從中長期來看,這種領導無疑是破壞員工積極性,謀殺員工生產力的元兇,讓人分分鐘有立馬辭職走人的衝動。


然而現實中,在你所面臨的各種因素面前,切記衝動做決定。情緒之下,每個人都會存在思維的侷限,調整方位,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待同一個問題,也許會讓你做出不一樣的決定。


木沐在文章中談到,領導既然在那個位置上,必然有一個合理的理由,絕不會因為我們的不喜歡或不認同而在短期內有所變動。


不管領導的能力是否真的差勁,你都必須將工作完成,這是毋庸置疑的。遇到不給力的領導,不要著急辭職,而是要學著管理上司,以實際行動輔助有缺點的領導一起完成工作,而不是被動消極,坐以待斃,這樣反而可以倒逼我們多學習,多做事,快成長。


不要讓一個人毀了你的一天,你的工作以及你的職業生涯那樣真的很不划算。


30

畢業選工作是人生的第二次職業定位,成長比賺錢更重要


不是有了回報才付出,而是付出了才有回報,別人只會因為覺得你行,而給你機會,不會給你機會讓你證明你行。


每年的七月,都會有一批畢業生從校園走向社會,迎接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人的職業發展有兩次選擇至關重要,第一次是高中考大學選專業。第二次是大學畢業選工作。


選專業是人生的第一職業定位,選工作是人生的第二職業定位,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標準是利於你的成長,剛出來混,成長第一,賺錢第二。


選擇工作機會,不要只看三瓜兩棗的小錢,重點在於你能不能成長,只要你長本事,賺錢是自然而然的事。


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也不要糾結,大公司當螺絲釘一樣沒前途。


職場新人剛進入職場時,不要做事前先講條件,也不要因為工作不爽而離職。幾乎所有的工作,不爽的事情都是大同小異的。

因為稚嫩,所以勤奮。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剛進入職場,要像海綿吸水一樣吸取知識,強大自己。


同時,不要總琢磨老闆你會剝削你壓榨你,熬過這段時光,呼吸到上層的空氣,你才不會被代替。你才開始有話語權,你之前所有的委屈才會換成更多的尊重補給你。


31

職場上怎麼做才算“靠譜”?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Jarvan提到:進入社會後,我們會發現當一個社會人很難,而當一個靠譜的社會人更難。


來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文章中提出了進階為一個靠譜的社會人的四個建議:


第一:要有始有終,必須要有責任心;

第二:信息同步,就是做到信息的及時反饋溝通;

第三:不缺不漏,不論是老闆、上司、同事給你交代的任務,一定要做到不缺不漏;

第四,快速推進,每一個項目的流程都需要主動參與推進。


32

實際工作中你選擇先彙報還是先解決問題?


如果你沒有解決問題,老闆從別人那兒知道了這件事,你就是一個試圖掩飾失誤的不誠信的員工;如果你解決了問題之後,老闆才知道,那你就是一個難以掌握的危險的員工。


工作有失誤,先解決問題,還是先向上彙報?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工作失誤時,讓你成為“壞消息的傳播者”,千萬別想自己把問題解決了再告訴上司。但是,在如實彙報問題的同時,也要讓領導對你仍然抱有希望。


因此,在一個壞消息之後,請準備好可能的解決方案,或是一連串好消息。


33

人必須熱愛自己的職業嗎?


暢銷書《美食·祈禱·愛》作者伊麗莎白·吉爾伯特曾說:愛好可以填充你的生活,給你帶來愉悅,但你不會希望從中得到什麼。


工作是用來支持你的生活,幫你付賬單的,你對工作並沒有情感的需求,工作之外,你還有生活。


事業才是你的激情所在。是一份你深愛著的工作。而使命則是一種神聖的召喚,是一種更為高尚的存在,它會成為你生活的中心,無論什麼也無法阻止你追求使命。


伊麗莎白·吉爾伯特在接受美國高級編輯Jessi Hempel的播客《你好,星期一》採訪時表示:人們在職場生涯中,往往把四個概念混淆在一起:愛好、工作、事業、使命。


她認為,與其說要喜歡上自己的工作,不如找到真正熱愛的事業。用你的工作去支持你的事業。


34

找工作時硬標準不達標怎麼辦?


許多公司不要女生,不要本地人,外地人,不要35歲以上的人,不要沒有留學經驗的人。


大部分情況下,這些公司都會堅持這些條件,但是也有例外,而且那些例外很可能最有能力幫他們解決問題的人。


如果我們堅信我們就是那個例外,那就要想辦法用例外的方法走到他們面前,證明他們是錯的。


找工作時,硬標準不達標怎麼辦?職場上大部分競爭是複合的,任何招聘都會有一定彈性,不會只考慮單項條件。


應聘時首先要突出強項,如果你有其它項優秀到完全可以讓人忽略“弱”項,針對普通人的標準對你根本不起作用。


其次,可以嘗試曲線救國,內部轉崗和外部應聘的要求不一致是常見現象,不妨先通過內部轉崗實現小跳,再最終去理想公司。


35

職場“凌亂帝”們,別讓辦公桌毀了你的職業生涯


經常有人說,辦公桌凌亂,越有創造力。

並且經常拿一些大人物總來舉例子,愛因斯坦、馬克吐溫,喬布斯...

還有人做了相關研究:桌子凌亂的人比桌子整潔的人創造力平均高出50%。


今天我想告訴大家,這個理論有毒,那些大人物的桌子不是凌亂,只是研究的資料太多,堆積如山而已,這只是一個巧合,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現實中你的辦公桌就是你的一張臉,即使你穿再高檔的西裝,如果你的桌子整天堆滿亂七八糟的紙張和堆滿菸頭的菸灰缸,那麼,實際上是在告訴別人你是一個毫不自律,虛有其表的糟蹋鬼、Lowser。


凌亂的辦公桌也可能會成為你職業生涯的絆腳石,原因如下:


第一、當你花費很長時間在堆積如山的文件中,找老闆想要的重要文件時;你的老闆已經等的不耐煩了,質疑你的工作效率。


第二、客戶、老闆和同事都會以桌取人,髒亂差的辦公桌,只會讓大家覺得,你是一個沒有條理和管理能力的Lowser。


第三、一份機密文件因為桌面凌亂被隨手遺棄在廢紙堆裡,弄丟了。


第四、你運氣不好,遇到的老闆是個處女座。


36

堅持擅長的事在舒適區也能成功


職業生涯諮詢師孫瑞希曾說:你很擅長它,它就是你的舒適區,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它。


你需要做的是,對外界保持敏銳,根據形式的變化外拓舒適區,讓它越來越大,而不是輕易放棄一件擅長的事,跳到兩眼一抹黑的全新領域。


你不再做你擅長的事情,你就不是你了。你縱身一跳那一刻,對面可能是高樓,也可能是深溝,而有些跳躍,讓你今生再無機會回頭。


如何在舒適區內獲得成功?孫瑞希提出了這幾點:


第一、感受最佳自我,一旦你意識到自己獨一無二的優勢,就會產生運用這種優勢的衝動,熱情就會被激發。


第二、創建安全區,先小成本試錯,比如考慮是否轉行時不妨先嚐試把新行業作為副業,在這個安全區裡,你可充分證明自己,即使失敗,也不需要承擔嚴重後果。


37

在職場上,最大的恐懼,就是我害怕變成你


經管作家喻德武說:人生最大的恐懼不是面臨現實的困境,而是有強烈的求知慾和改變現狀的雄心,卻又看不到希望,沒有盼頭。


職場最大的風險,就是不敢冒險,在一些公司,也許安穩,但也因為過於安逸而框住了你。


喻德武說:有一種辭職,叫“我害怕變成你”。很多人辭職,其實是害怕循規蹈矩,害怕變成單位裡為了一點福利、爭得頭破血流的老同事,如果不走,就好像看到了幾年後的自己。


人生最大的恐懼不是面臨現實的困境,而是有強烈的求知慾和改變現狀的雄心,卻又看不到希望,沒有盼頭。哀,莫大於心死。


所以,在職場上最大的恐懼,就是我害怕變成你。


最後呢,2020我們江湖再見,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