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你在职场上走过最深的套路是什么?

wind334


职场套路深,很想回农村.

深入了解职场套路,你不能回避以下几点,仔细阅读,职场路,用得上.

1."抬人"套路.

所谓抬人套路,是指通过夸奖别人而获得好感,从而为实现自己的小计谋而铺路.

2,"挖坑"套路.

别人表面上说你有才华,但背后想做的事是要把自己的工作推给你来干.

3,"颠倒黑白".

有些人明知自己犯了错误,却故意当着领导的面大吵大闹说是你的原因导致了他犯错,这样结果大家都以为是你犯的错.

4,"合伙"打击.

单个对单个的话,可能对方不是你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想到通过联合的方式去打击你.

5."打杂碎事"消耗套路.

领导想让你滚蛋,但不会明着来,而是给你打杂的小事,碎事,无关紧要的事让你做,消耗你的精力,时间久了,自己觉得没有意思,便辞职了.


Excel小彭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记得在11年的时候我进入一家公司做销售工作,在试用期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不小心得罪过营销总监,所以有可能营销总监对我是有看法的。

在试用期结束,分配市场的时候,营销总监找我谈话,和我说“根据公司原则,现在我过了试用期,就要安排市场了,现在公司空白的区域已经不多,目前中部地区有一个省S省是空白的,没有区域经理管理,在西部有几个省也是空白的,这几个地方可以让我去选择。然后问我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中意的市场。”当时我做为新人,完全不懂啊,也没有向其他老员工去了解情况。就谦虚地直接和领导说“Z总,我听从公司的安排。”,然后领导就对我说“目前有想法安排我去中部地区的S省,相比西部几个省的完全空白,S省以前是有区域经理去开发市场过的,公司已经有不少客户积累,而且也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你在去开发,会比较容易一些,也更能出成绩。而西部地区是完全的空白,没有区域经理去开发过,公司在那边没有基础,也没有什么知名度,做起来会很难。”

当时我还有点感激营销总监的,觉得对我还是蛮好的,给我分析了市场情况,也替我做了考虑,于是也就直接答应领导去S省开发市场。

但是哪知道,等我去了S省出差拜访客户的时候才知道,原来由于当地市场坏境的特性,我们公司的产品在S省销售是有限制的,公司的众多产品品类中,只有一个产品品类是复合当地的市场情况,可以销售。在S省,走访很多的城市,也都是这样的情况。所以这就大大地限制了我的发展,在做的老客户,因为是单品类,所以销售额很难提升。新客户由于我们只能提供单品类,很难答应做我们的代理商。所以我业绩始终不是很好,自然收入也就低了。而和我同期的其他新人,他们被安排去了西部的那几个空白市场,公司的所有产品品类都可以销售,所以业绩提升很快,工资也就远远高于我。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当时也真的是没办法,也不能去责问营销总监,除非自己不想干了;也不能找营销总监去申请换市场,毕竟是他给我挖了这样的坑。所以自己也就只能硬着头皮接着干。既然老客户的单体销量有限,就不断地去找新客户,不断地讲我们的产品优势,不断地去磨客户,这样坚持了1年,虽然新客户是开发出了不少,但是业绩相比于同期那几个新人来说,还是比较低的。

也许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一年的努力可能被营销总监也看在了眼里,觉得我还是有能力的,也改变了对我看法,给我调换了市场,去负责另一个省。从此我也可以销售公司全品类的产品,新客户开发也容易多了,销售业绩也自然而然提升了不少,工资也基本是比在S省的时候要高出个2,3倍。

所以这个让我一不小心入吃的套路,直接影响了我一年的收入,真可谓记忆深刻。最后也想对大家说,希望你们的职场少一点套路,多一天真诚。如果当你不小心也吃了套路的时候,能坦然面对。埋怨是没用的,只有坦然面对,用于接受现实,并做出最大的努力,才能挽回套路带来的损失。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短视频运营小多


在所有的套路中,领导的套路是最让人捉摸不定的套路,在这里列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抛砖引玉,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科长秦寿生正在办公室加班写领导讲话稿,突然看见公共邮箱有一封新邮件,这份邮件是通知牛碧科长往市里上交人才工作总结的。

秦寿生科长心想,这事又不是我的事,管他呢?自有人操心办理。可是秦寿生想错了,牛碧科长向来是个老油条,从来不把工作当回事情。

一周以后,县委书记组织召开会议,直愣愣地指着秦寿生说,有牛碧科长的新邮件,你为什么不提醒一下?

牛碧科长慌忙向县委书记解释说,我平时很少看电脑,怎么能看到邮件呢?

秦寿生科长感觉自己很冤枉,低声解释着说,牛科长自己的事,为什么要怪罪我?我为什么要多管闲事?

县委书记很生气,指着秦寿生科长骂道,市里的材料交不了,大家都有责任,举手之劳,你天天加班,第一时间能看见邮件,提醒一下牛碧,咱们县里的工作能这么被动吗?

秦寿生感觉自己很无辜,牛碧是老油条,县委书记对他没法子,却在我身上出气,反而骂我没有集体主义观念,真是气死我了。都怪咱是个老实人。

半月后,牛碧科长与秦寿生到市里参加保密工作培训会,本来会议方安排了住宿和吃饭,牛碧科长却在超市开了250元的发票,理由是报销食宿费。

秦寿生科长心里很不是滋味,分明是在超市给孩子拿了奶粉,却偏偏伪装成开会的费用去报销。秦寿生心里想,250元虽说是个小数目,但是什么事情都会积少成多,如果不适当提醒一下,牛碧的前途很可能走上不归途。于是,秦寿生私下里把这件事告诉了县委办主任。

一周后,县委书记把秦寿生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地骂秦寿生科长说,同事之间要和谐相处,你怎么告了牛碧科长的黑状?

秦寿生慌忙解释说,县委书记您好,自从您上次批评我后,我加强了与牛碧绿同志的交往,我们都是一个集体的,我觉得这些事,我应当提醒提醒。

县委书记火冒三丈,你有什么证据吗?我看你这是严重的装疯卖傻,牛碧科长出了问题,最终影响的,还不是咱们这个集体的形象?你真是多管闲事。

秦寿生感觉自己很无辜,牛碧贪小便宜,县委书记不去责问牛碧科长,却在我身上出气,不就是害怕牛碧的叔叔吗?他叔叔不就是个副厅长吗?真是气死我了。都怪咱是个老实人。

又过了半月时间,牛碧科长替县委书记参加全县残疾人大会,讲话材料是秦寿生写的,材料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可下五洋捉鳖。

牛碧科长匆匆拿着材料就上台了,结果因为不认识“蹩”字,为了缓和气氛,调侃自己说:“这是和什么字呢?可把我给捉住了”

台下瞬间哄堂大笑……

县委书记知道这事后,把秦寿生叫到办公室,指着秦寿生的脑袋骂:“你知道牛碧同志没有文化,是专门搞个生僻字让他出丑吗?”

县委书记站起身朝秦寿生走近……

秦寿生赶紧解释:都是我的错,我的集体意识还有差距,别人笑话牛碧,本质上就是笑话您。替牛碧操心,不是小事情,不是多管闲事……

县委书记却拍着秦寿生的肩膀说,你没错,牛碧科长整天混日子,就是个老油条,我早就想处分他了。

秦寿生在事后才知道,牛碧的叔叔出事了,据说随便收取别人的礼物,全省100多个县,他竟然收了90多个县的礼物。

多年以后,秦寿生当了县委书记,方才明白县委书记的苦衷,其实,县委书记才是多管闲事,有些琐碎的小事,秦寿生也会特别重视,下属们莫名其妙,秦寿生暗骂下属:多管闲事,真是不开窍……


史海心


看到这个题目,我脑海里蹦出了我第一份工作吃过的亏,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我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小单位做总经理助理,老板把我和财务安排在一个办公室。后来我们来了一个出纳,是一个职场妈妈。因为刚毕业,对于职场生存不是很了解,也不懂一些职场规则,加上我性格比较直来直往,有什么说什么,所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罪她了。平时我们俩在一个办公室,感情还算比较好,一起吃饭,一起出去玩,还一起唱歌过,我还帮她带过孩子。不过,可能是我觉得两人感情比较好吧。

有一天,我们副总找我谈话,说我对公司意见颇多,每天传播负能量,直接开骂我不懂事,我真的一脸懵逼,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了?我当即和副总说:我性格虽然直,但是我不可能不分场合瞎讲话。我们副总立马拿起手机给我放了一段录音,我听到里面是我抱怨公司的话。我震惊到全身发抖。

那个录音是因为我们出纳做事做错,被老板开骂,然后回办公室抱怨的,我为了安慰她,也故意说了几句话,她竟然录音拿去给老板听。所以,我知道,不管我说什么副总都听不进去了。我就辞职了。

后来和我们同一个办公室的财物打电话和我说:出纳自己当上了总助,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是看上我的位置了。难怪平时对我那么好,我还当她是姐妹。


所以,在最近《小欢喜》中,看到海清饰演的童文洁被小金设计陷害,我感觉是我之前的翻版。

但教训是吃了,也不能白吃吧。至今为止,我都不会在同事面前讨论公司里人和事,有委屈,找朋友,找家里人。别人跟我吐槽,我也当作没听见,不回应,因为真的怕被搞。也奉劝各位伙伴,你以为你跟你的同事关系很好,但别人有可能把你当作敌人。不管多小还是多大的公司,有人的地方,是非就多。


西周生


我是木大叔,专注职场解惑。直入主题,先分享下,我曾经的一个工作经历。也是我目前为止职业生涯中吃过的最深的一个套路,甚至影响我一年始终得到的是低收入。

记得在11年的时候我进入一家公司做销售工作,在试用期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不小心得罪过营销总监,所以有可能营销总监对我是有看法的。

在试用期结束,分配市场的时候,营销总监找我谈话,和我说“根据公司原则,现在我过了试用期,就要安排市场了,现在公司空白的区域已经不多,目前中部地区有一个省S省是空白的,没有区域经理管理,在西部有几个省也是空白的,这几个地方可以让我去选择。然后问我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中意的市场。”当时我做为新人,完全不懂啊,也没有向其他老员工去了解情况。就谦虚地直接和领导说“Z总,我听从公司的安排。”,然后领导就对我说“目前有想法安排我去中部地区的S省,相比西部几个省的完全空白,S省以前是有区域经理去开发市场过的,公司已经有不少客户积累,而且也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你在去开发,会比较容易一些,也更能出成绩。而西部地区是完全的空白,没有区域经理去开发过,公司在那边没有基础,也没有什么知名度,做起来会很难。”

当时我还有点感激营销总监的,觉得对我还是蛮好的,给我分析了市场情况,也替我做了考虑,于是也就直接答应领导去S省开发市场。

但是哪知道,等我去了S省出差拜访客户的时候才知道,原来由于当地市场坏境的特性,我们公司的产品在S省销售是有限制的,公司的众多产品品类中,只有一个产品品类是复合当地的市场情况,可以销售。在S省,走访很多的城市,也都是这样的情况。所以这就大大地限制了我的发展,在做的老客户,因为是单品类,所以销售额很难提升。新客户由于我们只能提供单品类,很难答应做我们的代理商。所以我业绩始终不是很好,自然收入也就低了。而和我同期的其他新人,他们被安排去了西部的那几个空白市场,公司的所有产品品类都可以销售,所以业绩提升很快,工资也就远远高于我。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当时也真的是没办法,也不能去责问营销总监,除非自己不想干了;也不能找营销总监去申请换市场,毕竟是他给我挖了这样的坑。所以自己也就只能硬着头皮接着干。既然老客户的单体销量有限,就不断地去找新客户,不断地讲我们的产品优势,不断地去磨客户,这样坚持了1年,虽然新客户是开发出了不少,但是业绩相比于同期那几个新人来说,还是比较低的。

也许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一年的努力可能被营销总监也看在了眼里,觉得我还是有能力的,也改变了对我看法,给我调换了市场,去负责另一个省。从此我也可以销售公司全品类的产品,新客户开发也容易多了,销售业绩也自然而然提升了不少,工资也基本是比在S省的时候要高出个2,3倍。

所以这个让我一不小心入吃的套路,直接影响了我一年的收入,真可谓记忆深刻。最后也想对大家说,希望你们的职场少一点套路,多一天真诚。如果当你不小心也吃了套路的时候,能坦然面对。埋怨是没用的,只有坦然面对,用于接受现实,并做出最大的努力,才能挽回套路带来的损失。


木大叔


有句话说的好,人生中你有过最长的路是领导的套路。不错,尤其是刚刚入职的新人,由于对公司环境、同事的道德品质等因素的不了解,往往会不经意间走进别人的套路,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任何的察觉,把别人给的套路当成了雪中的炭火,感激不尽!

就我本人来讲,我也遇到过。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怀着满腔的热血和激情,理所应当的认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谁料走了那么多领导的套路,印象最深的一个是这样的。

(背景:我部门领导混国企多年,左右逢源)

刚入职,简单的闲聊过,领导对我的学历和品质很是赞赏,说的我也很是欣喜。每每晚饭过后都会来我宿舍和我聊天,从最开始的闲聊变成了有意无意的询问,包括某某(部门其他成员)每天都干这什么,说了些什么,和其他部门有什么联系以及为什么等等此类的问题,还经常说些其他人的小话并夸你比谁谁优秀。这些所有的聊天一点都不生硬,都是通过闲聊中的内容联系过来的,当时我还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只把它当做领导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基本也都是照实的回答。

有一次,在和其它同事闲聊,我才知到之前我对领导问题的回答都被领导以反问的形式发送给其他相应的同事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领导的套路是真的高啊,要不是同事好心提醒,我可能沿着领导的套路越走越远了。


张喆975


第一:不要跟同事随意吐槽别的同事。

莉莉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大学一毕业,就进了公司,刚进公司的时候就遇到了小婉,两个人很快就成闺蜜了,小婉经常在莉莉面前说同事的闲话,莉莉也是初入职场,不懂规则,也跟着说,后来大家知道莉莉经常说大家坏话,就疏远她,小婉却没事,因为她会和其他同时搞关系,就是两面派,后来莉莉被孤立了,后来就辞职了。小婉又成了公司里最漂亮的女孩。语言其实很可怕的。你经常吐槽别人,对方会觉着你也有可能在别人面前这么吐槽她。如果真要吐槽,就说些无关紧要的吧。说别人的坏话,就做好别人知道的心理准备吧。希望莉莉在新的公司吸取经验,不要再被套路。


第二:兼职是只能做不能说的事。

员工兼职不是新鲜事,公司不忙,干点私活,赚点外快也是可以的。其实有些员工兼职,老板也是知道的,但老板们在意的是,这些员工是利用公司的上班时间干私活,上班时间是不是在想着兼职的事?其实兼职,是不能明说的事情,当你挑明的时候,就等于告诉了老板,我心里还是别的工作或来钱的门路,这不是自取毁灭吗?所以,如果在其他地方兼职,千万不要告诉老板,这是打死也不能说的事情,就算他是知道的,也不能说,看透不说透,还是好朋友。如果你连隐瞒都懒得做了,说明你已经对公司不在乎了,那么老板也不在乎你了。

翟晓林就是个例子,在贸易公司当会计,还在其他公司兼职,本来相安无事,有一次老板在周末去别的公司谈业务,刚好碰见她,老板很聪明,假装不认识,翟晓林也没看说话,低着头在干活。

周一上班,老板叫翟晓林进办公室,说:晓林啊,周末在那家公司干什么呢?没事,实话实说。其实晓林如果说去找朋友玩,老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无奈晓林太实在啊,说:老板,我觉得周末没什么事,就去那家公司兼职,赚点外快。老板当时脸色就不好看了,当天下午通报批评了翟晓林。

当然职场的套路还有很多,欢迎大家跟帖,说说你在职场遇到的和听说的套路吧。


A倪教练


面试的时候就遇到各种套路。

套路一:周六去面试的,当天就让我上班。(我以为那天只是个例外,不可能以后都这个样子吧,国家都法定双休了,那么大个公司不会违法的吧,其实这家公司根本没有周末,你要做好随时加班的准备)

套路二:面试的时候一般都会问你能不能接受加班。(这就是告诉你加班是没有加班工资的)

套路三:就算加班也不能加到太晚(这其实就是公司不给你报销车费)

套路四:有些会说做的好会给员工分股份(哪个老板不会画大饼,其实就是告诉你这辈子你就别想加工资了)

套路五:HR会问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离职(代表着你的工作量巨大,虽然你的工作岗位只是文员,但是你的工作内容将包括但不限于保安,会计,出纳,迎宾,前台,后勤,保洁,所有你能做不能做的,你都要做!)

套路六:把公司当自己的家,自在一点不要太拘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自己把办公室滴卫生做一哈,然后要你多做事少回家,把公司的客户当成你的爹妈)

套路七:老板会说我们就是他最大滴财富,会让你觉得公司很器重你,一定洗心革面,以公司的利益为己任,想老板之所想,急老板之所急,随时准备着加班为公司谋福利(你们老板就差跟你说,你是你们公司的摇钱树,你一走你们公司非垮不可,你如果这样想了,你对自己的定位还是满准确的,不过,灵魂人物,除了本职工作,还要多学点以外的技能,这样你才能一个顶十个,独占你们公司的鳌头)


七品书生


以前大学期间没毕业的时候 再苏州的一个厂子晕设计 每次设计好的文件都有美女帮忙送到经理那里, 奇怪 每次的设计方案都不错 就是得不到表扬和奖金 反而那个给我送方案的美女总是被夸奖 而且工资很高 后来终于让我知道了原来每次都是把我的偷偷的改成她的 想想那时候就是太年轻 所以被人套路了都不知道!


快乐扬声器


职场的套路其实有很多种,我的回答是没有最深的,只有更深的,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些经济上的损失,但有时候可能会断送你的职业生涯,下面,简单说下几种我遇到或是听朋友说到的案例。


1:招聘陷阱

不知你是否经历过,入职短短一个多月便会被辞退的事情,而你本身并没有做错什么,这种就是典型的为节省人力成本,给职位设定一个试用期,在这期间工资很低,转正后收入又很高,把你吸引过去后,又在转正之前使用各种理由将你辞退,这样既能获得廉价劳动力,又能把一些基础的脏活累活全干了。

举一个我亲身经历过的例子,上学实习时面试一家公司被告知,需先做外围宣传,也就是发传单之类的工作,工资少的可怜,但只要坚持30天,便可以转正,在做了有大概20天的时候,发现一起来的很多人都被莫名其妙辞退了,后来问了学校老师,才知被套路了,雇一个临时工发传单,比一个兼职要便宜的多,最后果断选择辞职。

2.培训洗脑

这一点尤其是年轻人,刚入职的时候,除了一些基本的业务培训外,还会组织你参加所谓的拓展培训,还美其名曰搞好团建,增加凝聚力,成就你我他,可是在这些冠冕堂皇的口号背后,却是一种洗脑过程,比如他会告诉你如何成功,给你讲一些看似有道理,但却根本经不起推敲的故事案例,从而让你像打了鸡血一样玩命工作,甚至为此不惜欺骗客户,甚至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3.言多必失

在职场上,一定记得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多,比如有同事问你明年你还来不来?你这个月工资发了多少?你觉得某某领导怎么样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如果不是特别信任要好的同事,尽量选择中性一些的回答,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一时随意的回答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想也没想的说完之后,没想到不到两天,领导就知道了,那叫一个悲剧。

案例:针对你这个月工资发了多少?,你可以选择下面的回答方式。

回答1:你发了多少?(用反问的方式让对方先回答)

回答2:别提了,还不够交房租呢,下班准备看场电影放松下,这个电影你感觉咋样?(用失望情绪让对方不再追问,同时叉开话题)


另外,对于同事让你协助的工作,一定要量力而为,如果自己有时间,能够胜任,适当帮忙一下也无可厚非,可如果是自己不擅长的,尽量委婉拒绝,因为你不知道对方的目的是什么,曾经老板开会给部门经理安排工作,经理找到我做,结果没有做到他们预期的结果,后来所有的责任全都是我的,经理还在老板面前把我数落一顿,人家一点事没有。

总结:职场上勾心斗角的事情很多,团队规模越大的地方,套路也就越多,总之一句话,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前提下,利用职场做多元化积累,比如工作经验,结交朋友,拓展人脉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