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罗布泊为什么会消失呢?

用户68044589


中国最神秘“大耳朵”:曾吸引中外专家探索,如今却成旅游景点

屠格涅夫说过:世界上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借助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古往今来都不乏勇敢探索的人。但即使到了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对这个最熟悉的星球,真的很了解吗?就算到了今天,就算人类已经踏足过世界上最危险、最恶劣的地方,但是,没有人敢说我们是真的了解它。

中国的先人,认为世界的运转就像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他们会说人的五官叫“四渎”,对应着哺育华夏文明的江河淮济四条大河。我们可以说这是巧合,是牵强附会,但真正能被称为巧合的可能并不止这些,很多宏大的建筑、甚至是地理特征,就连形状,都能对应出我们常见的事物,非洲的“地球之眼”,还有中国的——“地球之耳”。

“地球之耳”中心区域位于北纬40.5°,东经90.3°,具体位置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的北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东南部,面积大约为2400-3000平方公里。它有一个人尽皆知的名字,而这个名字,古往今来不知吸引了多少中外的科学家、探险家前来一探真容,它就是罗布泊。

曾经的罗布泊,虽处于西域腹地,但水草丰美、景色宜人,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在它身边也曾建立过很多神秘的古国,发生过很多美丽的传说。但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类的截流改道,流入罗布泊的水越来越少,直到上世纪70年代完全干涸,周围曾经茂密的植被也迅速沙漠化,而那些古国文明也逐渐埋入无尽的黄沙中。

而人类对罗布泊的探索,从古至今从未断绝,最早可追溯到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之后俄国、瑞典、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很多国家的科学家、探险家也都探索果这片神秘的区域。而通过我国科学家的探索,也逐渐揭开了这片神秘土地的神秘面纱,今天我们对罗布泊的认识越来越多,而它的魅力也随之渐渐散发出来。

从卫星图片上来看,罗布泊所在区域就像一个巨大的人类耳朵,耳廓纹理清晰可见,而这个耳朵里,埋藏着的是曾盛极一时的楼兰古国、丝绸南路,今天的探索,对于还原那段中原与西域、与中西亚、欧非洲交流历史非常重要。而更吸引人们的,却是当地牧民口口流传的神奇魅力的传说。

小说中的楼兰古城、遗留的佛塔古墓、神奇的雅丹地貌,甚至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探索时所发生的神秘事件,让这片神秘的沙漠在渐渐揭开原本的神秘面纱同时,又盖上了新的秘密。而今天的罗布泊,已经成为一处旅游景点,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的前来,重走曾经的探索之路,身临其境的体验神奇的楼兰古国。


皮皮游天下


新疆若羌县境东北部的罗布泊,海拔780米,面积大约占3000平方千米,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塞。罗布泊在古代是西域最著名的大湖,烟波浩淼,鱼肥虾美,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到1972年,罗布泊最终干涸了。不过现在的罗布泊也并非完全是一片不毛之地,这里有胡杨、罗布麻、甘草生长,还有野骆驼、马鹿、野猪等动物。两千多年来,不少中外探险家到罗布泊考察过。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美国人哥丁顿、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和法国人邦瓦洛等,都考察过罗布泊,并留下精彩的描写。1930~1934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黄文弼,赴罗布泊实地考察,还实测了地图。1959年,1980~1981年中国科学院组织过规模的罗布泊考察,其间1980年5~7月彭加木同志为寻找水源,在库木库都克地区遇难。这里,曾经是一个人口众多,颇具规模的古代楼兰王国。如今,从卫星像片上反映出来的罗布泊是一圈一圈的盐壳组成的荒漠!是活生生的湖泊消亡的实例。它警告人们在西部生态脆弱地带进行开发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