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再有3名患者痊愈出院,东莞累计66名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

再有3名患者痊愈出院,东莞累计66名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

■昨日,市九院3名患者痊愈出院 市九院供图

昨日,又有3名患者走出了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九院”)的大门,他们分别是46岁的J先生与其11岁的儿子,以及57岁的D女士。截至昨日,东莞累计出院数已达66名,出院人数超确诊病例的六成,治愈率达66%。

小J今年11岁,湖北人,常住东莞南城,因亲属被确诊,2月8日,他作为密切接触者被实施医学观察,2月10日转入市九院,2月14日确诊。

市九院第五隔离病区主任姚德志介绍,医院给予小J抗病毒、抗感染、中药治疗、氧疗、防治并发症等治疗后,他的多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且近3天无发热、无咳嗽、无胸闷等症状,经专家组讨论,准许出院。

J先生是小J的父亲,今年46岁,湖北人,常住东莞南城,曾与武汉前来东莞的亲属团聚。2月5日,他出现发冷、乏力症状后自行服药;2月6日,出现发热症状;2月7日,入院隔离治疗后转入市九院治疗,核酸检测为阳性。

检查显示,J先生的双肺存在多发病变,经过吸氧、抗病毒、抗感染、护肝等治疗,J先生的多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且近3天无发热、无咳嗽、无胸闷等症状,经专家组讨论准许出院。

昨日第三位出院患者D女士今年57岁,湖北人,常住东莞东城。系湖北返莞人员,确诊病例亲属,有密切接触史。2月2日她因发热入院隔离治疗,2月3日转入市九院,2月15日确诊。

治疗过程中,D女士的病情有所加重,2月5日将其转到第二病区(重症)进一步治疗,使用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并经抗感染、抗病毒、祛痰、雾化等对症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多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且近7天无发热、无咳嗽、无胸闷等症状,经专家组讨论准许出院。

市九院院长潘海恩表示,随着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接下来还会有更多患者痊愈出院。

人物特写

护士江文昊 男护士的锐眼温情

截至目前,东莞已有66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在本报记者和他们的对话中,多名患者都说要特别感谢市九院一个叫“昊哥”的男护士。

昊哥的全名叫江文昊,是虎门医院支援市九院的ICU男护士。他于1月24日进驻市九院,至今已有一个多月,他用自己的专业、耐心、细心得到了患者和医院的肯定。

细心观察当好医生的“眼睛”

江文昊刚开始被分配到了第六病区(发热门诊病区),但他觉得作为ICU男护士,可以胜任更加艰苦的工作,征得病区主任和护士长同意后,他被调至第一病区(确诊病区)。

他介绍,因为医生不能随时在病床边查看病人,所以护士就要做好医生的“眼睛”,协助医生及早识别重症患者,及早进行治疗。

“进驻第一病区不久,有一名老年女性患者等待吃午餐,我发现她呼吸偏快,马上询问有没不舒服;她回答只是胃口不好,没有其他不适。但我仍然不放心,给她吸好氧气,然后进行监测。结果病人呼吸28次/min,吸氧后血氧饱和度95%,情况不妙。我马上汇报医生并启动预案处理。”江文昊及早发现后,病人被转至重症病区,得到了有效的救治。

此外,江文昊还预警了其他多名重症患者,得到了医生团队的肯定。

用温暖安抚患者不安

江文昊介绍,很多患者刚入院时焦虑、紧张,“有个年轻的男性患者,入院后极度紧张,话都说不清楚。接诊后他问我‘你不怕我吗?’我回答说‘不怕,怕我就不来了’!”他说。

随后的治疗中,江文昊向他宣教了新冠肺炎可治可控的观念,该患者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我每次巡房时都和他聊上几分钟,将一些积极的信息传递给他。他的心态也在慢慢向好调整,住院期间积极配合治疗,最终顺利出院。”他说。

2月14日出院的男患者W先生也被江文昊所感动,他说:“我是晚上被转过来的,当时都十一点了,我还没吃晚饭,昊哥不知从哪里给我弄来一个盒饭,还帮我热好,说不用怕,我特别感动。之后在打针、发药时都会顺便开导我,说你是年轻人,身体素质比较好,比较容易治愈的。”

江文昊说,新冠肺炎的患者大部分是外省来莞的务工人员,“当我穿上防护服,代表的是医院的形象,也是东莞医疗的形象。”他说。所以,他要继续用语言和行动带给患者温暖,促使他们早日痊愈出院。

记者 李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