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自驾去西藏,15万以内的裸车,是吸2.0L还是1.4T更适合?为什么?

67246876




其实有一个误区,就是1.4t和2.0L的车,排量是可以相当的,如果用1.6t和2.0l来比,或者1.8t,那肯定是涡轮增压的,更有优势,当然发动机,和整车装备质量都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一般按照厂商的配置,都是完全可以在合理范围之内的。

告诉各位驴友们,一个常识,所有的车在上市之前都要经过西藏高原的测试,特别是动力,油耗经济性等等这些问题,所以这些车都可以上高原。

如果只从发动机的角度谈,涡轮增压的车到了高原上高原反应的可能性比较小,动力损失也比较小,说白了就是涡轮增压的车到了高原上会更省油,动力损失也几乎比较小,当然非常的划算了。

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到了高原上和人是一样的,都会发生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空气和油混合之后,由于空气的密度降低,空气氧气含量变少,那么就会导致燃烧不充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油耗增加,动力锐减,一般的情况下会在海拔4000米以上,更加明显,当然不会影响行车,可以采取低挡位高转速的方式,来提高扭距,也倒不至于会怎么样?

心里面要有个数,别以为自己的车坏了似的。

上高原,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会更好一些,只要是走那两条传统路线,不论是轿车还是suv都可以。

目前市场上的车有很多,选择起来比较眼花缭乱,个人更倾向于日系车,因为它的稳定性和经济性都完胜,其他的车,至于你怎么选,主要目的是什么,就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采购。

还有就是自己喜欢哪些车,就去朝一个方向去买,例如喜欢suv,越野车,就朝这个方向去找车,在这里就不多推荐了,因为你也没说清楚自己的要求,好吧!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私信我,回复西藏,我会直言不讳,有问必答,最后祝驴友们一路上玩的开心,每天都有好运气吧。


超级自驾游


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最有资格来回答,其他人相信大部分都在给你说理论,而我恰好开过1.4T和2.0自吸进藏,分别是昂科拉和ix35。

先说ix35进藏没问题动力在大多时候是没问题的,但是在翻垭口的时候还是有些吃力的,车上4人的情况下。

再说说昂科拉虽然只是1.4的排量,但是车上3个人的情况下动力还是相当充沛,不管是翻山还是平路动力都够用。

其实现在川藏线的路况还算比较好了,只要车动力没问题大部分的轿车都能走,底盘太低就要慎重了,还是有部分烂路可能会托底的,我见过老款蓝鸟拉4个人2天到拉萨的,相信这个能给你很大的底气吧!


成都黑玛户外


别再纠结车子的排量了,关键在于人的操控和驾驶。栋哥刚才西藏回来不到一周,此次驾驶的就是1.5T小排量SUV,而朋友开的也是1.4TSUV。无论是我本人反穿新藏线,还是朋友一路纵横G318,都很自如顺利。而这次进藏,也刷新了我对进藏选车的认识。以前总认为高海拔的藏地,只有大排量的自吸车才能胜任。通过一万公里的进藏跋涉以后才领悟:其实涡轮增压发动机进藏,比自吸发动机更有优势。这个优势主要源自多出的20%进气量。


涡轮增压发动机(T)多余自吸发动机(L)20%的进气量,在高海拔高纬度区域,具有一定的做功优势;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将发动机排出20%的废弃,重新推进进气室进行二次利用燃烧,增加发动机进气量,从而瞬间增加汽车的动能,虽然没有自吸发动机来的自然,但也正是这多出的20%进气量,使得车子在“高反缺氧”的情况下,获得动力的补偿从而保证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而自吸发动机只能通过增加喷油量,尽可能的降低“高反缺氧”的情形,尽可能的保持车子的动力。虽然两种车型各有应对“高反”的“奇招”,但是就经济性和有效性来说,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应对“高反”可能会更从容一些,但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只要过了“迟钝反应期”,还是回重新“夺回”高原“霸主”的地位。

自吸发动机动力输出稳定,而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输出多为线形,相比之下自吸发动机进藏“高反”更明显;

自吸发动机自汽车诞生之日起,就一只存在着,事实证明自吸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无法抗衡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顾名思义是在发动机上增设一个涡轮,从而瞬间增加车子的动力,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多为线形,也就是说它的动力输出比价狭长,而自吸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比较连贯和宽厚,因此稳定性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无法比拟的。但有一点我们应该正视:相比两者,自吸发动机进藏后“高反缺氧”的反应更加明显,应对和解决反应也更迟缓一些。但是长期高原行驶(西藏本地人),栋哥还是推荐大排量自吸车型;

相对于“老司机”而言,奇瑞QQ也能进藏,关键因素在于人和技术,而发动机的进气方式,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以上两个观点,也许有些主观,但完全属于个人经验之谈。在我看来,对于人们常说的“老司机”来说,进藏的关键并不完全取决于车子,关键因素在于开车的人和驾驶技术,G318经常能看见类似奇瑞QQ和微型面包车驰骋纵横。除了经济能力之外,在我看来这更是一种挑战。如果按照“理论派”的观点,没有大排量自吸车型不进藏,那么西藏境内的车流至少会减少1/2左右。因此栋哥认为积累驾驶经验,特别是路况多元和复杂路段行驶的经验,对于进藏尤为重要,其次就是杜绝“攀比之心”,不能什么都和别人比,别人是4.0甚至5.7的霸道陆巡,日常起飞很正常,认清现实即便小排量自吸,也能从容面对进藏之路。

相比之下,栋哥还是推荐1.4T车型,但前提是路况相对平缓,无需长时间越野脱困或激烈驾驶,否则容易造成发动机高温。

书回正题,相比2.0自吸和1.4涡增发动机,栋哥还是推荐后者,当然前提是偶尔进藏“撒野”,还有一点就是,尽可能的避免长时间越野脱困,或者习惯性激烈驾驶。毕竟“小心脏”就那么多的承受力,不能一直保持巅峰状态,否则早晚被己所累。虽然涡增发动机的进气量剩余自吸发动机,但前者属于发动机的“外挂”,若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容易造成发动机高温,到那时不光有损发动机健康,还会因为高温造成动力衰减,是真正的得不偿失。另外小排量车型进藏,最好是车队形式进行,这样相互有照应。

编后语:我是栋哥环游记,来自大美新疆,7月20号开启新藏线穿越之旅,历经半月的旅途,全程驾驶1.5T小排量SUV,完全能够自如面对进藏和出藏的所有地形和路况,所以,以我新鲜真实的经验告诉你,无论是大排量自吸车型,还是小排量涡增车型,只要操作得到经验充沛,都能纵情藏地,不用过于在意车型和进气方式,当然好车进藏带来的舒适度会更好!

栋哥游新疆



买一辆车只为一次西藏自驾游,的确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但去西藏一来长路漫漫,地广人稀,路况复杂,二来高原气候也是必须要注意的地方,综合起来考虑有一款车是比较合适的那么它就是铃木维特拉。


首先16款的1.4T自动四驱领先型在价格上完全在预算范围以内,1.4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动力上也比较吻合。


高原气候大气稀薄,涡轮增压发动机有增压器受外部因素影响比较小,动力时间保持充沛状态,而自然吸气发动机完全是靠大气压来实现进气的,在西藏难免会出现动力上的缺失,所以选择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是比较合适的,但有一点,去一次西藏对于发动机的损害也是不小的,这点需要注意。


再一点,西藏高原地形复杂,各种山路,泥泞路段比比皆是,对于车辆的通过性和适应能力都是不小地考验,而维特拉的四驱模式在应对复杂路况的能力上有着比较好的表现。


最后说一点,其实1.4的排量是有点小的,涡轮介入以前,只有1.4L自吸发动机地动力输出,在停车起步时比较吃力,如果想要动力强的,可以考虑哈弗H5、H6的2.0T四驱车型,价格也在预算范围之内,只不过油耗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

好了,希望我的建议能帮助到你,有任何问题或者建议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听闻刘大仙


现在随着路况越来越好,自驾去西藏也不在是什么难事,很多QQ,五菱宏光等小排量车型也都能去西藏,很多人也都会问到底去西藏是开涡轮增压的车好还是自然吸气的车好?今天我们也就以1.4T和2.0L为例,来说说哪个更合适?



其实在西藏不同于我们平原地区的是由于高海拔氧气比较稀薄,空气中含氧量低,发动机燃烧不充分,这也就使得很多自然吸气车型在高原的动力衰减比较严重,加速相比平原更慢。这也使得此时涡轮增压车型会比较有优势,由于在比较低的转速涡轮介入后,就能爆发出最大扭矩,由于有涡轮的帮助,使得动力衰减相对自然吸气车型会更小,这也就是个人在高原驾驶更推荐涡轮增压车型的原因。

很多人同时也会说不是像陆巡,霸道等车型不都是自然吸气的吗?西藏路上更多,这一定程度是这些车型排量都会相对比较大,低扭会比较充沛,虽然高原动力同样有衰减,但是不至于像一些小排量自然吸气车型那样严重。而高原地区陆巡,霸道比较多的原因也更多是看中其越野性能和其稳定耐用性。

十五万左右想要进藏个人会比较推荐1.4T的维特拉。说到这个车很多人可能都比较陌生,毕竟相比于同价格区间的逍客等车型,维特拉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在动力,稳定性,油耗以及四驱方面这款车都有着不错的性价比,十五万以内还是比较值得考虑的。

大家认为进藏应该怎么选择车?会选择涡轮增压车型还是自然吸气车型?十五万以内有什么推荐车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关于汽车我们一起探讨。


视车工坊


高原自驾,2.0L自吸、1.4T谁更合适?得看您所到之处具体的海拔高度,高原对于自然吸气发动机有影响、而对涡轮增压发动机无影响(微小的影响);但通常来说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高原反应只是削掉动力上限,海拔每上升1000米,就会削掉自然吸气发动机10%的动力(非精确),不过在平时用车的时候,很少会用到动力的上限,所以如果不是长期在高原混,那么真没必要因为一次自驾就选择涡轮增压,关键看自己更喜欢哪种。。。


正常来说海拔每上升1000米,大气压力就会下降10%;这对于自然吸气发动机来说,大气压力每降低10%,那么发动机每个循环利用活塞上下移动产生负压所吸入气缸的气体质量就会下降10%,而电控内燃机都是根据进气量来决定喷油量,进气量少了10%、那么喷油量同样会减少10%,这样一来每循环燃烧的汽油量就变成了平原地区的90%,每循环燃烧的汽油量变少,那么产生的化学能就变少,动力自然就下降了!

只要不是对极限动力的需求,一般情况下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高原反应不易察觉

这就是利用电子节气门的自动调节能力,来缓解自然吸气的高原反应;其实前文已经提到高海拔只会削掉自然吸气的动力上限,比如一辆车有200匹马力,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被削弱30%,而这时动力残存140匹,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无论怎么折腾,动力都不会超过这剩余的140匹;但如果您行车时所需的实际动力在这个范围内,那么您就不会感觉到任何的动力减弱;

比如还是在3000米的海拔高度,原车的动力被削弱30%,剩140匹马力;但您行车时所需的实际动力只有80匹,那么这个时候您就感觉不出来动力被减弱;因为电子节气门根据气压变化改变了开度!比如在平原地区想释放出80匹的动力节气门只开4度(总10度),但在海拔3000米时,释放80匹的动力,节气门很可能开到6度、甚至更多;这样一样,即便海拔上升了几千米、动力上限降低,但只要需求的动力不超过剩余范围,那么电子节气门通过调整开度可以让您感觉不到动力减弱!但如果您想要平原时的动力是不可能的,因为电子节气门调整范围有限。。。


涡轮增压系统在高海拔地区,功率上升

鄙人只是说涡轮系统的功率会随着海拔上升而上升,而不是说发动机功率;即便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在高原上动力会有微小的减弱,但微乎其微,全当是没减弱理解吧!而涡轮增压发动机在高原动力不减弱的原因就是废气的膨胀比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提高,废气的膨胀比增加,等同于推动涡轮旋转的废气量增加,涡轮增压系统的功率自然就会上升。。。


简单点说就是在平原上的1L空气,拿到高原上可能变成1.2L(具体膨胀多少鄙人没精确的计算过,但不影响理解),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平原上的食品袋,比如袋装面包拿到高原上会产生胀袋;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也是同样的道理;燃烧室内、燃烧室外是两种不同的气压环境,燃烧室内等同于平原、燃烧室外则等同于高原的实际气压;这么一来,废气在燃烧室内处于平原气压,而排出燃烧室后由于高原的低气压产生剧烈膨胀,这就等同于推动排气端涡轮运转的废气量增加,排气端涡轮的功率自然会提高,而同轴相连的进气端涡轮的功率同样提高,这样发动机的进气量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但由于低气压导致废气膨胀比增加,涡轮处于超高负荷运转,所以很容易导致过速,过去就有不少由于涡轮的高原过速运转,导致轴承受损的例子,后期主机厂的工程师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就采取了一些限制方式,比如提前打开废气旁通阀,降低排气端涡轮的压力,来避免过速问题,但这么操作是为了保护涡轮,但也同时限制了小部分动力,所以说到底涡轮增压发动机在高原很难达到平原的最大动力,只是下降的很少,因为如果释放全部的动力,很可能导致涡轮轴承的损坏,因为涡轮的转速太高了!


上述就是高海拔对自吸、涡轮增压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具体选择自吸、还是增压全凭您的意愿,比如您更喜欢自然吸气,那么您就没必要为了一次西藏自驾游而选择涡轮增压,不过您若是长时间在高原开,还是涡轮增压开起来更舒服、更顺畅;还是那句话,高海拔削弱的只是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动力上限,每升高1000米而削掉10%,不过您正常驾驶真的能用到极限功率么?您在平原地区正常用车连动力的60%都很难用到对吧?那么您开自然吸气车型足以应付4000米的海拔高度了;所以自然吸气动力遇高原减弱是相对的,并不是自吸车到了高原就跑不动了,相反高原上微面都能愉快的进行奔跑,您一款2.0L自吸怕生么?所以1.4T或者是2.0L都能胜任高原的工作,您喜欢哪个就买哪个,如果您长期在西藏跑建议选1.4T!


非专业车评


其实个人更加倾向于1.4T动力,单纯以市面上汽车动力参数而言,2.0L和1.4T动力在功率账面上相差不大,以大众朗逸1.4T发动机最大功率输出为110KW和丰田C-HR最新款2.0L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26KW为例,然而自驾游的地点是西藏,所处的地区对于中小排量自吸或者涡轮增压发动机就有讲究了。

中国西藏属于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气压相对低海拔地区低。造成自吸发动机的自然状态下进气不足。发动机燃油燃烧不充分,动力相比在国内其它低海拔时候功率、扭矩输出要少。造成高海拔涡轮增压发动机占优势的原因完全是客观环境因素所致。

自吸发动机进气量完全依靠发动机气缸产生的真空度而定,而在西藏等高海拔,空气相对稀薄,发动机工作时候,气压不足,造成进入到气缸的进气量不足,汽油燃烧不充分,实际自吸发机的输出功率自然降低。而涡轮增压发动机由于受到的自然气压影响较小,因为有涡轮增压器主动做功推进气体进入气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能够提供足够的进气量给到发动机。因此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基本上不受影响。

涡轮增压发动机在西藏空气压强较低时受到的影响不大的情况只限定于涡轮介入之后,而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起步阶段未达到介入发动机转速,动力水平相当自吸1.4L的动力,而且西藏地区海拔高,动力可能相比1.4L动力更低,这其实也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未完全介入情况下处于劣势的原因。

但是总体而言,自驾去西藏,1.4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汽车相比自吸2.0L发动机受到的环境影响更小。动力输出下降不会太大,因此1.4T的涡轮发动机汽车更值得考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低压区使用自吸或者涡轮增压发动机,发动机进气不足,汽油燃烧不够充分,容易形成积碳,可能会对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


车早茶


关于这个问题,我先说结论,如果您准备在西藏重度越野,两个都不太合适,如果只是在西藏走走常规线路,两个都没问题,都能去!

以我个人六年五次自驾进藏的经历来说,自驾西藏的车辆选择取决于使用环境。

换句话说就是,自驾线路的规划,决定车辆的选择。

所有脱离线路的讨论,要么就是带节奏,要么就是胡扯!

如果您的西藏自驾游就是走走常规线路,从川藏线进(国道317、318),青藏线出,或取道唐蕃古道、滇藏线进,新藏线出。

上述线路的早就全程柏油路面了,除了弯道多,道路高差变化较大之外。单从路面平整度上说,不输国内任何省份的国道,甚至还要略胜一筹。

所以,什么车都能应付这些进藏的道路,唯一的区别就是开的爽不爽而已。

至于西藏内部的道路,连通所有著名景点,包括所有县城之间的道路,全部都已经柏油路面了。你经常能在西藏内部看到,笔直的长达十几公里的大直线公里,这在其他省份还真不多见。

如果就是这种旅游需求的话,随便弄辆车,只要不是在冬天冰雪路面的情况下,完全不存在任何问题。

所谓,西藏路况艰难,满街都是牛头车之类的话,基本都是干旅游的在忽悠人。

你想想,西藏几百万人口,家家都开大排量丰田越野车,西藏得富成什么样?还用得着,全国各省一起援藏?反过来还差不多!

所以,上面这种需求的话,两个车都没问题,完全能够应付。

但如果,您想走点不寻常的道路,去看一般人看不到的风景。那老实说,这俩车都差点意思。

如果一定要选一个的话,还是1.4的涡轮增压吧!

虽然这款发动机虽然缸内容积小了点,但好在有增压,对高原反应的适应能力更好些。

2.0自然吸气的这款,动力在平原地区肯定没问题,但在高原动力损失的工况下,开起来多少会有点心有余力不足(自驾西藏的车辆基本都重载)。

网上关于跑西藏的汽车究竟是自然吸气好,还是涡轮增压好的争论由来已久。

我只能告诉您,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如果您是小排量发动机,涡轮增压碾压自然吸气没有任何疑问。但如果,您是土豪4.7、5.3、6.2的汽车随便挑,当我没说这话。

老实说,4.0的陆巡在西藏跑着,都有点上气不接下气,您自己考虑吧!

最后,我还是那句话,发动机行不行,取决你对旅游路线的规划和每个人对动力的需求。这件事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上了自驾游。那么如果是去西藏,选择自然吸气车型好呢,还是选择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好呢?

实际上只要不是去路况非常差的地方,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家用车是可以胜任的,川藏线上不是有很多面包车吗照样跑的非常欢快。现在川藏线道路状况确实比以前好很多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相当惬意。

不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自然吸气发动机,对于基本的路况都是可以胜任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高原反应会轻微一些,毕竟有涡轮增压器加持,进气会更好一些。自然吸气发动机会有高原反应,尤其是在高海拔的地区,空气稀薄氧含量低,车子动力会变弱。

很多朋友去西藏旅行回来的时候发现汽车油耗低了,这个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原因还是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传感器检测到氧气含量低,会减少喷油量,因此汽车的油耗会有所降低。

高原用车,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影响小,动力损失小一些。但是其维护保养成本会高一些,相对故障率也会高一些,而很多涡轮增压发动机会对燃油和机油要求高一些,显得娇气一些。而自然吸气发动机高原反应会明显一些,但是其质量稳定可靠好一些,并且一般不挑燃油,使用便利性还是很高的。

最后一点,安全放在首位,外出旅行多检查汽车,保证车况很好。多做准备,提前规划路线。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汽车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CMC车主俱乐部


我也想去西藏,但是现在情况不允许,虽然现在去西藏道路好了很多(身边很多朋友自驾游,还有骑行去的)但是有些人喜欢走崎岖的路线,对于车辆要求就高了 ,15万肯定买不到,但是15万的四驱车还是有的,当然自驾游的人数不能太多,因为维特拉空间有限,铃木维特拉1.4T四驱,裸车低配15以内,顶配优惠之后也是十五万多点,看各地优惠情况,如果去西藏,驾驶四驱是最好的!


铃木维特拉,外观硬朗,作为铃木多年技术研发的结晶,可以说是铃木的技术大成,底盘扎实,操控性稳定性好,铃木1.4T发动机也是频频获奖,虽然销量一般,但是铃木1.4T发动机动力强劲,油耗低,问题少,而且铃木四驱的配置也是不错的,当然比同价位国产车配置少了点,但是绝对够用,而且国产车15万以内四驱没有!维特拉的销量虽然一般,但是口碑非常好,性价比高啊,对空间要求不是很高的朋友绝对值得入手一台四驱。
外出远行最重要的是稳定性,不会半路抛下你,而维特拉绝对可以陪你好好的完成西藏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