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離開馬雲自主創業的他,竟做出價值上百億的公司!

離開馬雲自主創業的他,竟做出價值上百億的公司!

大數據就像十幾歲少年眼中的性行為。每個人都在談論它,但沒人真正知道怎麼做。每個人都以為除了自己之外的每個人都在使用它,所以每個人都裝作自己很瞭解它。

這段話是TED的創始人Dan Ariely對大數據的調侃,但也確實道出了大數據行業的尷尬現狀。

曾幾何時,大數據概念一度風靡全球,甚至有人聲稱,掌握了大數據就等於掌握了整個世界。

可是,當你問起身邊人什麼是大數據,得到的答案十有八九不是淘寶的“猜你喜歡”,就是網易雲音樂的“每日推薦”。並且,大家似乎都覺得這些功能現在還“有點傻”。

大家掛在嘴邊、要顛覆世界的大數據,離我們的日常生活仍然還有不小的距離。

離開馬雲自主創業的他,竟做出價值上百億的公司!

沃趣科技的創始人陳棟

近日,鋅財經採訪了沃趣科技的創始人陳棟。入行十餘年的他,對數據庫依然保持著“對女朋友般的熱情和耐心”。

這不禁讓人好奇,在他視角里的大數據產業,會是怎樣一番圖景?

1

帶著阿里經驗出走

陳棟說他很幸運,04年加入阿里後,正好經歷了最黃金的數據庫架構的變化週期,即所謂的“去IOE”過程(去IBM,PC Sever替代小型機;去Oracle,用MySQL替代;去EMC,用中低端存儲)

經此一役,阿里原來受限於小機存儲的技術難題迎刃而解,水平擴展的特性讓數據庫即使在“雙十一”、“雙十二”這樣的流量高峰也能平穩運行。

離開馬雲自主創業的他,竟做出價值上百億的公司!

阿里的DBA們認為,這樣的架構已經足以支撐未來至少五年淘寶的變化,“雙十一”流量再翻倍,只要加服務器就好了。

但這對於陳棟來說,並不是什麼讓人興奮的事。“因為你可以看到,未來你在這裡做的事情可能就是這個樣子了。”

一方面是阿里的“獨孤求敗”式的技術勝利,另一方面,陳棟發現很多傳統行業的客戶,還受困於四五年前阿里就解決了的問題。

離開馬雲自主創業的他,竟做出價值上百億的公司!

“辭職創業”的念頭開始變得強烈。

2012年,陳棟帶了4個小夥子離開阿里,搬進了一間公寓開始創業。

公司第一筆收入是我們CTO在上海的一家客戶,叫調研寶。我們CTO一個人在客戶那裡駐場了一個星期,最後拿了五千塊錢。”剝離了大公司的土壤,創業比大家想的更艱辛。

其實當時市場上有不少做數據庫服務的公司,公司這幾個人也可以馬上上手,但是CEO陳棟堅持要做一家產品公司。

他給出的理由很簡單:做服務門檻相對不高,但是後期的擴展會很成問題,因為人是很難規模化複製的。而做標準化的產品儘管前期投入大,後面鋪開了卻更容易做大。

在這個大方向下,公司做的第一款產品是數據庫的監控。陳棟介紹,當時DBA大神馮大輝還在微博上幫忙推過,然後訪問的人實在太多,在線DEMO都掛了。

離開馬雲自主創業的他,竟做出價值上百億的公司!

團隊振奮,正準備大幹一場,卻發現這個產品做不下去了。

一方面,監控產品很難完全覆蓋客戶在各種場景下的不同需求;更重要的是,監控只是把問題暴露出來,並不解決問題,問題的解決還是要依賴後面的服務。

這個教訓逼著陳棟,從一個單純的技術人員,轉變成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

2

創業5年,終於找到公司的方向

離開馬雲自主創業的他,竟做出價值上百億的公司!

在四月舉行的沃趣科技產品發佈會上,產品經理趙晨介紹了新一代的QData一體機,並宣佈這是目前市面上“最快的數據庫一體機”。

據瞭解,趙晨的專業是計算機,大學時只是順帶學過一點數據庫知識,畢業後一直待在技術崗。

隨著大數據這幾年的大熱,人才供應明顯跟不上。而在人才的爭奪上,沃趣這種創業公司很難和阿里等一些大公司競爭。所以,沃趣的選擇是從自己的技術團隊裡選拔培養產品經理。

離開馬雲自主創業的他,竟做出價值上百億的公司!

陳棟告訴鋅財經潘越飛,“我們的幾個產品經理都是從售後開始做起來的,首先他們都有很強的技術背景和實戰能力,然後我們會在這些人裡面去挑選符合產品經理特質的人重點培養。”

據介紹,QData一體機是從客戶最大的痛點——性能和擴展性出發,做的一款滿足客戶最基本需求的產品,相當於解決的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最基礎的生理需求。

陳棟曾一度認為“這一個產品已經夠我們折騰了”。

的確,直到現在QData一體機也是公司賣得最好的產品。這也導致,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公司的定位都是一家“一體機產品公司”。

這樣的定位與那些動輒吆喝“大數據顛覆商業”、“大數據重塑一切”的大數據應用公司相比,想象空間的確顯得“小”了一點。

但就像推動技術發展的從來不是技術本身,沃趣“一體機產品公司”的定位也因為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開始鬆動。

離開馬雲自主創業的他,竟做出價值上百億的公司!

陳棟告訴鋅財經潘越飛,“QData一體機解決了性能問題以後,逐漸有客戶就會提出安全性的問題,所以我們就有了QBackup的備份產品。QB解決了本地的數據安全問題,客戶又提出可不可以建立一個異地的同城雙活,後來我們就做了同城雙活的產品。”

包括後面推出了QData Cloud,解決資源的統一規劃和雲化管理問題,都是客戶需求和市場趨勢共同推動的結果。

“直到去年我們才發現,其實我們是做了一個數據庫私有云的項目,這才有了我們的願景以及整個公司的發展方向。”陳棟笑著說。

3

市場很大,找準切入點很難

對於沃趣這樣的創業公司,初期切入市場的動作是艱難、兇險又至關重要的。

儘管團隊揹著阿里光環,產品的性能表現也不錯,但是數據庫畢竟關係到公司的核心數字資產,客戶免不了會有各種各樣的擔憂:

離開馬雲自主創業的他,竟做出價值上百億的公司!

是不是足夠穩定?性能是夠不夠好?後續服務能不能跟得上?甚至說,你一個創業公司,可能隨時就掛了怎麼辦?

沃趣的天使客戶是浙江移動,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陳棟在阿里期間,就與其產生的鏈接,沒有背景的創業公司很難效仿。

藉助標杆客戶案例拓展市場,是2B領域非常典型且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浙江移動合作後,團隊開始跑全國的移動和電信運營商。

可惜的是,實踐表明這個行業對於創業公司來說,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市場切入點。一方面是極其繁複的流程,另一方面是華為這些大廠帶來的壓力,導致市場推進艱難又漫長。

離開馬雲自主創業的他,竟做出價值上百億的公司!

公司很快把目標轉向了金融領域,主攻券商。

金融行業客戶對產品的高要求是出了名的,如果能拿下這個市場,就能打響產品的知名度和認可度。

沃趣北區銷售總監朱偉介紹,儘管券商不用像銀行客戶那樣,需要系統提供7×24h連續服務,但在9點-15點的股民交易時間內,性能壓力其實比銀行更大,對產品的性能要求也更高。

看上這塊市場的不止沃趣一家,但目前來看,業內排名前三的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和國泰君安都成了沃趣的客戶,有12家券商已經在使用沃趣的產品,產品的市場覆蓋率約為15%。

離開馬雲自主創業的他,竟做出價值上百億的公司!

陳棟總結到,“數據庫一體機的同質化競爭非常激烈,尤其在性能方面各廠商的差距越來越小。所以,除了提供產品外,我們特別強調展現出全棧式數據庫解決方案的能力,這就是我們的競爭力。”

在實際操作上,相對於Oracle這樣專業但昂貴的美國品牌,沃趣主打價格優勢和本地化服務;相對於華為和上海天璣這樣通用平臺型的國內勁敵,沃趣就強調專注數據庫的專業性。

對於客戶而言,數據庫的穩定性是最重要的,所以往往不願意第一個吃螃蟹。但當行業第一第二都在用這個產品,再去鋪開阻力便小得多了。

因為涉及到企業核心的數字資產,企業的購買決策是非常理性的。儘管可能是體量不那麼大的公司,漫長的採購週期、複雜的決策流程也還是一個也繞不過。

離開馬雲自主創業的他,竟做出價值上百億的公司!

就沃趣的經驗而言,企業通常會從一兩個不那麼核心的系統開始嘗試。經過一段時間檢驗沒問題後,大體量企業背後幾十、上百個數據庫系統都有可能繼續購買你的產品。

這帶來的好處是,企業一旦使用某品牌的數據庫後,往往也不會輕易更換。手握行業龍頭用戶的沃趣,目前產品復購率達到了60%。這意味著,其他公司再想要搶這塊蛋糕難度是非常大的。

陳棟告訴鋅財經,公司接下來的策略是繼續深化目前的產品體系,把金融行業的需求場景吃透,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儘可能多的市場份額。

離開馬雲自主創業的他,竟做出價值上百億的公司!

在4月份的產品發佈會上,陳棟宣佈公司2017年的簽約額超過8500萬,比16年增長了85%,而18年的業績目標是再翻番。

此外,服務大型企業客戶超過500家、市場佔有率超過30%、成為一家市值超百億的公司,是陳棟對公司更大的目標。

現在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

陳棟說,就像一場馬拉松,而我們才剛剛上路。

飛議

離開馬雲自主創業的他,竟做出價值上百億的公司!

大數據應用遍地開花,做一家“不那麼熱”的數據庫公司未嘗不是一門好生意。

文章 | 螃蟹

攝影 | 黃碩

手繪 | 精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