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的成功发射,会给我国的航天征程带来哪些改变?

隋中平


5月21日,中继星“鹊桥号”成功发射,会给我国带来巨大的改变。

鹊桥号定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轨道环绕飞行,为以后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提供了地月通信的桥梁。

是嫦娥四号以后在月球背面探测时,和地球通信的中继星与信息中转站,能保持嫦娥四号与地球的联系。

鹊桥号携带了一个激光反射器,能让地球看到46万公里外的鹊桥号,鹊桥号使人类测距记录增长了8万公里。




弄潮科学


“鹊桥”是第一颗地月的中继卫星,是嫦娥四号的主要工程之一。嫦娥四号一共分成两次发射任务,首先要完成的就是中继卫星的发射,用来保证后续发射巡视器的通信情况。发射成功之后,中继卫星将固定在地球和月亮之间的拉格朗日点任务轨道,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通信支持。

这主要是因为由于人类对太空探索活动的逐渐深入,观测的尺度和通信的距离越来越远。距离越远信息传输的难度越大,其中包括了信息失真和信息的延迟性等一系列无法克服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想出了中继卫星的方案。这是我国发射的第四颗中继卫星,中继卫星也被称为“卫星的卫星”,可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极大提高各类卫星使用效益和应急能力,能使资源卫星、环境卫星等数据实时下传。

中继卫星位置的固定是在地球和月亮引力之间的平衡点(拉格朗日点) 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卫星的燃料,提高卫星的使用寿命,更好地完成地球和月球背面信息以及数据的传递,做好中间通话的任务。不仅如此它还携带一些试验载荷,开展科学探测和新技术试验。

嫦娥四号的二期工程将今年年底软着陆于月球背面,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对月球背面进行的信息观测。巡视器将会开展月基低频射电天文、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和矿物组份、巡视区浅层结构等科学探测与研究。由于在月球背面探测,可以说是换个角度看宇宙,屏蔽掉地球辐射之后对深空进行探测反映宇宙信息。


四十五度历史


鹊桥应该是人类第一次在月球轨道上发射的中继星。考验远程空间的控制能力,通讯能力和飞行器的自适应航行能力。其实它是为进一步的月球背面探索测绘做准备。鹊桥作为信号中转站,其轨道位置非常重要,得确保和地球的通讯,也得为日后的着陆器的通讯、控制以及视频,音频等各种信号的转播提供支援。这是一个考验各方面综合技术协调的大工程,为积攒深空探索经验,推动航天,通讯,材料,控制,飞行自适应等方面的发展积累宝贵的实验参数。其部分技术也会裨益广大民用科技,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新奇的改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