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夏目漱石:談錢傷感情的一生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學史上的大文豪,素有“國民大作家”之稱。所謂國民作家,就是擅長寫發生在我們身邊,如影隨形的日常生活的人。在他們的文字空間裡,每位讀者都可以對號入座。

夏目漱石:谈钱伤感情的一生

漱石先生與森鷗外並稱“明治大正時代的兩大文豪”。1984年,他的頭像還被印在日元一千元的紙幣上,直到2004年更換新版紙幣為止。可誰知身後獲此殊榮的夏目漱石,生前真是與“錢”結了孽緣,一生為“錢”所困。可與其說他是為“錢”,倒不如說是為“情”所困。

夏目漱石:谈钱伤感情的一生

夏目漱石生於明治時期的江戶,怎奈出生之時家道中落,又是么子。家裡有兄有姐,顯然他是多餘的。送至的養父母家膝下無孩,對他百般溺愛。可就是這幼年時多得用不完的愛,造成了漱石先生“悲劇”的人生。當然,或許就是經歷了那麼多世間冷暖之後,他才寫出了那麼多精彩的性情小說。

“有一天,下著小雨。他打著一把傘,像往常一樣朝本鄉方向走去,既沒有穿外套,也沒有穿雨衣。在離一家車鋪不遠的地方,他遇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人。”夏目漱石的自傳體小說《道草》的開頭有這樣一段。

夏目漱石:谈钱伤感情的一生

《道草》

出版社: 時代文藝出版社

譯者: 李慶保

出版年: 2016-5

彼時,漱石先生已從英國留學歸來。妻子兒女,一大家子人勉強靠他在中學教書的收入維繫。租房養家僱傭人都需要錢。妻子鏡子是來自東京的大家閨秀,並不那麼擅長打理家務,夫妻關係並非琴瑟和諧。而且,夏目漱石一生愛書如痴,月收入的三分之二都拿去買書。就像當年的魯迅先生與內山書店一樣,書店每月將新書送來,月底結賬。最可怕的,就是他的“親戚圈”了,好像每個人都缺錢,都想把他當成恩主。

小說開篇提到的“意想不到”的人,便是夏目漱石的養父。鬼鬼祟祟跟蹤漱石到家門口,也是為了要錢。漱石在養父母家獲得的變態的愛,完全扭曲了他幼小的心靈。他們赤裸裸地表明:愛就需要回報!漱石對這種人性中卑劣的吝嗇痛恨之極。從小他就認為,錢不是什麼好東西。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啊!

夏目漱石少年的時候,養父母離異,養母改嫁。他無法再待下去,親生父親看不下去了,又把他接回家裡。縱然如此,養父還是逼著漱石寫了張字條,大概意思就是:“這次脫離關係之後,雙方都不要做無情無義之事。”養父想讓漱石用一百塊錢將字條贖回去,這讓漱石大為惱火。可他就是這麼個人,儘管涉及錢物糾紛的事讓他厭惡之極,可最後還是不得不靠他出錢解決。說到底,他脾氣有些怪,可還是個善良的人。

如果說與養父母之間不存在血緣關係,將夏目漱石視為搖錢樹,尚有情可原。可漱石的姐姐遇人不淑,丈夫賺錢不少卻豢養外室。姐姐體弱多病,每每伸手向漱石要的零花錢,也被丈夫搶走了。漱石對此又氣又恨,卻毫無辦法,只得裝聾作啞。

哥哥是個小公務員,卻具有“江戶子”的豪情,純粹的浪蕩公子,繼承家業卻不好好經營。夏目漱石天生敏感、孤獨,不通情理又自尊心強,卻頂不愛與人衝突。對於哥哥的不滿,他寫在了另一部小說《心》裡。書裡的先生反覆對男主人公說:“你得趁著你父親在世,先把大部分財產分到手。要是沒到手,可不能放鬆警惕。”其實,先生自己也吃過因過分相信親人而被騙取錢財的虧,這才善意提醒。這些情節隱含了夏目漱石對周圍親戚的厭惡。

夏目漱石:谈钱伤感情的一生

《心》

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品方: 99讀書人

譯者: 於榮勝

出版年: 2015-12

那麼,夏目漱石與妻子的關係到底怎麼樣?有一部日本時代劇《夏目漱石之妻》,根據他的妻子夏目鏡子與女婿松岡讓合寫的《漱石的回憶》改編而成。劇中的漱石脾氣暴躁,不懂溫情,還有恍惚幻聽等精神疾病。妻子鏡子倒是賢良淑德,通情達理,把捉襟見肘的家庭生活照顧得井井有條。

可在《道草》裡,夏目鏡子的形象卻截然相反。在漱石筆下,妻子是個倔強、粗獷,凡事大大咧咧的人,還身患癔症。她甚至對丈夫大喊:“你要是再這麼冷酷地對我,我的癔症可又要發作了!”說到底,夫妻之間的事外人無法評說。想到漱石從英國歸來,連枚戒指都沒給鏡子買,而是捎了幾大箱書回來。鏡子的父親,舉債需要擔保,還是親自登門懇求漱石作保人。這下兩廂扯平了。夫妻真是一種神秘而暗黑的社會關係。

夏目漱石的一生,疾病纏身,為家庭俗事煩擾不休,可他卻始終堅持文學夢想。自傳的書名叫《道草》,不僅有隨風飄搖的寓意,也有堅持生存的指向吧。歸根結底,在他的文字裡,我們可以讀到知識分子對道德與良心的人性渴望。

這樣說來,你們還認為夏目漱石是將“我愛你”譯為“今晚夜色真美”的那個人嗎?如果是,請指明出處。

文| 夏麗檸

夏目漱石:谈钱伤感情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