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农村老话“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现在还适用吗?

PlightFlower


农村老话“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现在还适用吗?

农夫先申明一点,这话在今天应该普遍是不太适用了。因为现在很多婆媳之间的关系都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何况是小姑子和儿媳妇之间的矛盾呢?

基本释义

农民朋友们都很清楚一点,那就是大多数的农作物都是春天播种,然后在秋天收获。可是,萝卜却不愿意,它是在秋天播种,而到了冬天的时候才食用。所以,要想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就得把萝卜先拔掉,这样也就有了“拔了萝卜地头宽”的说法。

对于新媳妇来说,嫁到老公家里来,和两个人之间最容易产生矛盾,一个是婆婆,另外一个就是小姑子了。关于婆婆和媳妇之间的矛盾很好理解,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新媳妇还和小姑子会有矛盾呢?那是因为她们彼此都认为对方是外人,而且都有种不把她人当家里人的观念,于是也就在生活中就会有一些小摩擦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小姑子嫁出去,这样新媳妇就成为家中“唯一”的女主人了,嫂子自然也就高兴了。

这话在今天适用吗?

农夫认为这话在今天不太适用了。可能过去小姑子和嫂子之间的矛盾多,那是因为女人基本上都是在家里,没什么事情可做。而如今,很多的年轻人都在外地,小姑子就算是没有嫁人,也大多数不会待在家里,更何况是自己的嫂子家里。就算是要住也是住她父母家里。而媳妇和婆婆又大多数是分开居住的,所以他们之间的矛盾应该的比较少的,大家说是不是呢?

同意农夫观点的话,就点个赞吧!不一样的见解的话,也可以大家一起讨论。


农夫也疯狂


农村老话“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现在还适用吗?

如果哪个做小姑子的知道自己被人和萝卜相提并论,不知道心里该是生气呢还是生气呢?

农村还有句老话说: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其实不管是嫂子或者小姑子,在别人家也是嫂子或者小姑子的角色的。比如嫂子,在娘家也许是小姑子妹大姑子姐了,很难说的。

所以农村老话“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现在还适用吗?

应该说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不说城镇,就是现在的农村还是会存在这种现象的。也就是说小姑子和嫂子关系不是太对脾气,平时两个也是明争暗斗的,都希望自己在家说了算。

但是也有关系很好的,甚至亲密的像闺蜜一样的。两个人每天嫂子长妹妹短的叫着,互相很融洽。

在农村很普遍的现象是,拔了萝卜地头宽,我们北方萝卜都是秋末种,冬初收,其实那是田地里就剩下萝卜了,其他都是败草了,萝卜一出就是一望无际的白板地了。其实这句话无非是为了引申出后面的嫁了姑娘嫂喜欢,好像有比兴的意思。

在农村其实也真有嫁了姑娘嫂喜欢的案例。小姑子看嫂子有时候总是不顺眼,总会认为嫂子是外人,来她家是为了和她争宠的。所以处处与嫂子作对啊,就像天生是克星冤家一样的。这样做嫂子的肯定头疼啊,巴不得小姑子早点出嫁的呢。而且在小姑子出嫁的时候,哥嫂还会送上一份大礼的呢。

社会发展了,妇女的地位提高了,也都能自己独立赚钱了,对家里的东西也不会太看重了,所以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少了。



农村老俗话


我认为,农村老话“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现在还适用。

未出嫁的小姑子,如果没有读书出身,或者当兵出身,没有正式工作,留在公婆身边,实在令嫂子头疼。这小姑子,有事没事总爱找嫂子的碴,嫂子心想,我又没招你惹你,你做小姑子的怎么就爱跟我掐架?

因此,嫂子一般都爱给小姑子说媒,找高富帅的男子给小姑子。嫂子对小姑子说,你看得上那个男的就点头,看不上就拉倒,别委屈自己了。一席话感动的小姑子直掉泪,还是嫂子好,知道心疼我。

小姑子出嫁那天,哥哥、嫂子都会备上一份嫁妆或者一笔钱,送给妹妹、妹夫(或者姐姐、姐夫),风风光光的把小姑子嫁出去了。小姑子哭着离开娘家,心想,不知道我的父母以后会怎么样,就我嫂子那刚烈的性格,谁和她相处谁头疼,我哥(弟)又是一个怕老婆的人。


标准的70后


农村老话“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现在还适用吗?从本人对农村的了解来看,这句话应该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

拔了萝卜地头宽,种植过萝卜的农民都知道,有句话叫“一个萝卜一个坑”那么如果拔掉一个萝卜自然会腾出一个坑的地方。

嫁了姑娘嫂喜欢,在这里把姑嫂关系也比喻做两个萝卜和坑的关系。虽然理俗,但是符合当下社会的真实情况。

自古以来,女性最难相处的是婆媳关系,其次是姑嫂关系,很多人会反对这句话,说:“不会呀,我和我婆婆的关系和姑嫂的关系都很好,很融洽呀”,在这里我们分析的大众,而不是单点,我们不否认有一些婆媳或是姑嫂关系是融洽的,但是大部分来说,是不融洽的。

从心理学上来看,人本身对事物就有控制欲和占有欲,当一个家庭,母亲拥有了儿子,妹妹得到哥哥万千关怀和宠爱的情况下,突然多了一个嫂子,那么哥妹之间的关系多少自然会发生变化,当一份感情需要别人来分担的时候,这时候,姑嫂必然会心理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再有长期的婆媳关系和姑嫂关系暂时会很好,但是人经不起在一起生活,生活当中总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也会逐渐影响姑嫂关系。所以姑娘要是出嫁了,会有利于姑嫂关系的发展,会比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关系更密切,这就是家人交往当中的的那句“远了亲,近了臭”是有道理的。

虽然现在物质生活好了,姑娘出不出嫁不会有太大的养育负担,但是从人性交往的角度来看,嫁了姑娘嫂喜欢,这是句恒久不变的真理,会一直适用的。

农村老话“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你认为这句话有道理么?还适合现在的社会么?欢迎大家讨论,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响水大米


以前老人们看到爱疯爱闹的姑娘家,总会开玩笑的说:“小姑娘家家的,哪有你这样的,以后找个厉害婆婆,再有个大姑姐、小姑子管你,看你还敢这么不管不顾的!”如今看到这个“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就感觉把思绪拉回到从前。

最近看到家人在看一个五十多集的家庭情感剧《娘亲舅大》,让小编对嫂子有了不一样的认识。虽然是电视剧虚构的人物,但终归属于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加工产物。剧中的嫂子,为了这个残破的家(一个大姑姐未婚难产而死留下个小女孩,二小叔子因为打架入狱,三小叔子高烧后成为弱智,自己又因为过度劳累流产导致终身不育……)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女人撑起了一个家,她对家中每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都非常好,自己却紧衣缩食。这样的嫂子即便有小姑子也不会因为小姑子嫁出去了而窃喜。因为在她眼里和心里,把爱人的家人早已当做了自己的亲人来看待。

所谓“拔了萝卜地头宽”无非是为了引出下一句“嫁了姑娘嫂喜欢”。萝卜在北方一般于夏末秋初播种,秋末冬初收获,有“头伏萝卜,二伏菜”的说法,北方秋末冬初地里的萝卜一拔,预示着环境温度已经不适宜再裸地种植了,所以地面没有作物,会显得宽广。以前嫁女儿娘家人会尽量选择对方家里没有大姑姐或者小姑子的,因为怕自家女儿受气?将心比心,殊不知自家的女儿也有可能是对方眼中的大姑姐或者小姑子呢!只要拿出真心对待爱人的家人,就没有什么融合不了的亲情!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